文章吧手机版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4-05 03:3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精选10篇

  《黎明决战(全二册)》是一本由林和平 / 何可可著作,悦读名品 |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一):一曲菱歌

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程檣和宋红菱背靠背坐在白桦树下,十指相扣。“等回国了,你会上战场吗?”宋红菱问道。“会,你会等我吗?”宋红菱微微一笑,“不会。”程檣一惊,回头注视着她。宋红菱把头枕在他腿上,仰面看着他,“我会跟你一起去。”

  哽咽着读完整部小说,宋红菱死了,死在了黎明时与国民党的火拼中。她终于兑现了年轻时候对心爱的人许下的诺言,跟他一起并肩战斗。她被这段纠结沉重的感情折磨得太久了,内心深处的感情与信仰之间的矛盾挣扎太久,此刻的她终于可以释然、平静了。

  背景发生在1946年的中国,各方势力迅速调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时局动荡,人心惶惶。哈尔滨是全国获得解放由我党接管的第一座城市。国民党的特务在这里非常活跃,伺机对我党的机密进行窃取、政权进行破坏。其他残余敌对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故事由关东军败北后埋藏军火的坐标这一情报作为引子,也是故事的主线。在当时的背景下,国共两方之战打成了胶着之势,这一大批军火,无疑是双方都渴望得到的重要筹码。

  国民党的一次暗杀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部署,暗杀对象是哈尔滨刚上任的公安局局长——程檣。在我方卧底提供信息的帮助下,国民党特务们的暗杀行动失败。在公安战士激烈地追捕一位逃脱的特务时,女主角宋红菱出现了,她的出场描写很惊艳。然而没人知道,这样一位美丽不可方物、款款而来的女人,竟然是一位国民党军统的长官。她完成了接头,用苦肉计打消了所有人的怀疑。她与程樯,一对失联了八年的恋人也就此相遇,然而宋红菱深知,再无任何可能了。他们已被时代和命运裹挟着,被推向势如水火的两端,忠诚于各自的信仰。就这样,程樯在明,她在暗,各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开始进行斗争。

  程檣刚正不阿、有勇有谋,仅带领小分队就勇闯上千人的土匪窝谈判、只身一人去给老奸巨猾的金宇轩送人,而且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几位女子都对他芳心暗许。这样刚强的汉子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他的心只为一人而打开。在最后得知宋红菱的军统身份后,他仿佛跌入万丈深渊,但依然相信她的善良本性。

  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出彩的人物,比如金宇轩,冷血、狡猾、贪财、杀人如麻,这些字眼用在他身上绝不为过,但在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却满眼都是父爱的温柔。在执行一次灭门任务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放过了那家最小的女儿,还一直接济她抚养她。不知是仅存的一点善念作祟,还是用她作为思念女儿的精神寄托,或是出于突然闪现的一点愧疚呢?说不清楚,人心就是如此复杂。还有善解人意的汤文璟、活泼可爱一颗炽热的红心向着我党的宋红菱的妹妹宋玉涵、一直爱着宋红菱的国民党特务杨景修、被内奸出卖而牺牲的性格耿直忠心的吴铮等等。这不是一部冷冰残酷的谍战小说,而是带着温度的,故事里的每一位人物都是个性鲜明的,也因为人性的矛盾和复杂,显得更鲜活立体。

  我最喜欢的角色莫过于宋红菱,她聪明美丽,果敢,应变能力强。作为军统长官,她誓死效忠于国民党,但从不滥杀无辜。在慢慢目睹了国民党内部腐败和争权夺势时的无所不用其极,了解到共产党为人民利益所做的一切时,她彷徨、困惑了。她一开始选择立场的目的是早点结束战争,拯救人民与水火,但国民党的核心正在慢慢变质,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曾经坚持的信仰在一点点崩塌,倾斜。她在内心挣扎与纠结之中开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替共产党员治伤、接济灾民,直到最后国民党肃清将她家灭门。

此时已是黄昏,宋红菱如同雕像一般凝固在哪里看着宋博洋,阳光透进来,照在她身上,勾出一层毛茸茸的光。程樯走了进来,在门口停了一下,走到了她的身边。“要关门了。”宋红菱没动,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哥哥没了后,爸爸总说,他只剩了两个丫头,走的时候,怕是给他守灵摔盆的人都没有。那时候我们都气不过,谁知他真去了,躺在这里一夜,都没有儿女陪着她。”

  这里的描写让我特别压抑难受,心都碎了。此时的宋红菱表面有多平静,内心就有多痛苦,那是无法想象的无助和绝望。最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也不能诚实以待、信仰崩塌、父亲由于自己曾经的愚忠而丧命、妹妹的不理解和憎恨……这一切的痛苦,都只能自己默默的承担和消化。

  当最后的黎明之战,宋红菱死在了程樯的怀里,手里紧紧握着那枚见证了他们爱情的白桦叶胸针,我的泪水也止不住下落,此刻的她是幸福的吧。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二):一方安宁,必将决战

  一部小说改编的热播大剧在各大卫视上映,有多少人是陪同父母一起看的?这是发生在老一辈革命人的故事,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统一,为了百姓平稳安康的生活,在革命中斗智斗勇,完全将个人情感抛之脑后,这不是无情,而是大公无私。

  这部长篇小说是以1946年的哈尔滨为背景,当时前方北满战事尚未明朗,后方国民党、土匪、反动会等多方残余敌对势力蠢蠢欲动。其中以程樯为代表的公安战士直面步步杀机,与敌对势力展开“黎明决战”。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就百姓于水深火热的英雄事迹。说起这部小说,很多人不免会想起《黎明之前》,但本部小说更像是多方势力为了打开宝藏而寻找钥匙的'夺宝'大戏,故事精彩也只有亲身阅读才可以体会得到。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研究了新中国解放前夕的时代背景和重大事件。

  以往我们看到各种小说,最多的人物关系无非是三角恋,而这部小说呈现出来的可以说是七角恋。程樯,一个充满正义之气的哈尔滨第一代警局局长,小说里人物形象睿智沉稳,武艺超群,面对狡猾的敌对势力从容不迫,临危不惧。这一人物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的,就是建国初公安部副部长陈龙。而那个曾经的恋人宋红菱,商会会长大女儿,是一个有着高智谋高效率的美女特工,英姿飒爽,隐藏在敌人背后,随时都会给敌人致命一击。围绕程樯展开的各个人物,国民党特工杨景修、宋红菱妹妹宋玉菡、密码专家汤文璟、公安战士石明喜、程樯得力助手吴铮。战乱年代,七人之间的爱恨情愁,剪不断理还乱。

  对于故事的发展,一步步合乎情理却又让人意想不到。国共两党明争暗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稍微一个错误判断,将是对自己甚至是对组织的重大创伤。周金宇一个飘忽不定的关键人物,他的出现,引发了国共两党第一次正面交战,虽然开始程樯第一次出现被暗杀过,但这一次是抢夺军火的正面交锋。战争年代,拥有充足的武器装备,你才有赢得希望。最不忍心看到两个彼此相爱之人,为了不同的组织争锋相对。他们想爱却不能相爱,他们为了自己的任务付出了太多的牺牲。虽然结局让我们不是很乐意接受,但在他们那个时候,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战争的残酷在于没有人可以避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人是无辜的!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放下一切私念,冲在第一线!这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这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人物!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三):除了刘诗诗,这部谍战新剧我们还能期待些什么?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在全中国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哈尔滨,新生人民政权风雨飘摇,前方北满战事尚未明朗,后方国民党、伪满、土匪、反动会道门等多方残余敌对势力蠢蠢欲动。我党第一代公安战士直面步步杀机,以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怀着舍身赴死的革命决心,与多方敌对势力展开势均力敌的较量,与敌对势力展开“黎明决战”,用血肉之躯捍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谍战小说《黎明决战》正是展现了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国共双方的各色人物在报国之路上的爱恨情仇。小说真实描述了解放前夕,哈尔滨的公安战士们同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展开的一场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充满家国情怀的史诗。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四):《黎明决战》:不止虐脑,还虐心

  坦白地说,喜欢小说《黎明决战》还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年近七旬的母亲一直在追这部剧,虽然我有很多年没有完整的看过电视剧了,但是还是坐在电视机前,陪母亲一集集的看下去。由于中间断了几集,所以看得不过瘾,又听说原著小说内容更精彩,而且有电视剧许多未删节的内容。

  由于先入为主,看原著小说的时候,头脑中闪过的都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想必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境遇。边看小说又边和电视对比,寻找可能存在的不同。如果说阅读小说的感受,我的总结就是一个“虐”字,不仅虐脑,而且虐心。

  《黎明决战》宣传海报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五):决战到天明

  当电视台在热播黎明决战时,当爸妈在对里面的情节津津乐道时,当朋友圈在疯狂晒照刘诗诗和王千源,或批判,或喜爱,我决定开始看这本《黎明决战》,我坚决先看书,再看电视,这样看书的时候不会因为演员的代入感和对电视剧情的喜感度而对书产生偏见,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在客观理性的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很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和可看度的。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六):选择

  1946年,是中国自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内战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刚结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迎来了与国民党争夺革命胜利、争夺中国统一独立与解放的较量。这也是本书的故事背景——为争夺一批日本关东军遗留下来军火,国民党与共产党,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场侦察与反侦察,生与死的较量在哈尔滨上展开。程樯,宋红菱,一个是共产党委派公安局局长,一个是国民党军统最高指挥官,昔日的恋人迎面对决,到底命运会如何展开?

  也许对于我们这一辈的孩子来说,我们对于这场历经多年的内战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战争的结果是共产党歼灭国民党,夺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但却不知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的痛苦与绝望。也许透过这本书,我们能更深刻地明白当时的情景,更能为这一场中国人民自身的战争感到痛彻心扉。

  宋红菱所在的国民党军统,为了夺得关东军留下来的军火,暗杀、利用,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国民党的假嘴脸。没错,一切都是为了革命胜利而战,为了国家统一而战,但是对比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反衬出国民党资本家的丑陋行径。程樯所在的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饥荒年代,开仓放粮,让人们免于饱受饥饿之苦;在土匪四起的年代,将土地还于农民,给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真正做到了心系于民,给人民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只要对长治久安是有用的,不管大事小事,我们都会做。”也就是这样的党人,才最能打动人心。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未来,是人民的未来。没有民,何来家?“只要是对百姓好的,都要去做。”也正因为是有着这样以程樯为代表的的共产党人,才能打动金宇轩,才能打动宋红菱,才能以刚正不阿的姿态,赢得一场漂亮的战争胜利。

  这本书也许不能真实还原当时的内战场面,但是透过小人物,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的人民的挣扎与痛苦。如果说共产党是为了国家胜利解放而战,那难道国民党就不是了吗?如果说共产党不卑不亢,意志坚定,勇敢地完成革命任务,难道国民党就不是了吗?我们在这本书里也看到了国民党特务们为了革命胜利,不惜以死守住秘密,完成革命任务。我们也看到了宋红菱的挣扎与痛苦,一切都只是为了革命胜利,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少的人受苦受累,只是为了天下太平,难道这样做有错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做了选择,就要忠诚。”“难道你们共产党杀的国民党就不是中国人吗?”

  是,但是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只能忠于自己的选择,就算是昔日恋人要刀刃相见,那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怪我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内战年代,为了信仰,即使是要手刃亲人、师友,也是万般无奈,一切都是为了革命胜利。已经踏出了那一步,就不能再回头。你已选择了一刀两断,那就已经意味着重逢再无可能,只能错过。也许在宋红菱知道么程樯的身份后,仍执意要抢夺军火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错过。这是一场黎明前的黑暗之战,胜利从来只属于正义的一方,你既以选择了黑暗,我只能将你埋葬在黎明前。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七):一批军火引起的风云大戏

  关于近代的谍战小说,其实我没有看过多少,关于哈尔滨的历史,我也不太清楚,但是这本书带我走进了那段时局动荡的日子,正值抗日结束后,进入了国家的内战时期,而哈尔滨这个城市就成了两党的交火点。

  程樯,像他的名字一样高大有中流砥柱的作用,到了哈尔滨公安局当局长,而原来的哈尔滨,经历了伪满洲国,日本,国民党的统计,公安和伪警察一起执事,更有特务,军统几方势力登场,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很不容易啊,而本书,也就是由这批军火为导火线开始的。

  金宇轩,虽然很像一个韩国帅哥的名字,其实是一个老大叔,还是个汉奸头目,去监狱杀了板元喜得到日本的军火地点,而他深知这批军火对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两方搭线,引起了腥风血雨。

  宋红菱,国民党军统负责人,一回到哈尔滨,就引出了,军统老大的遗命,为了隐藏身份很执拗的给了自己一枪,而同时见到了自己失联八年的恋人程樯,而如今两人却已经是敌人,红菱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哈尔滨商会会长的大小姐。

  为了捉拿金宇轩和找到那批军火。两方势力进入了殊死搏斗,因为窝藏金宇轩的地理位置,范东阳父母惨死在军统抢下。而第一批军火,暂时给了程樯手下作为诱饵。而为了抢这批军火,好不容易和谐起来的警察也加入了公安的队伍,为了保护军火地点的完整,史召一家也被军统捉拿起来,而他为了履行警察队长石明喜的誓言,誓死也没说出位置,第一回合,共产党胜。

  让人难过的是为了这一系列成功而殒命的小人物,以前只读历史,觉得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人民的付出难以想象,不深入其中,似乎不能体会其中的残酷与可怕,为了争夺哈尔滨,或是为了统治全国,要牺牲多少人才能罢休,好不容易外来势力过去了,我们自己人又打个没完,而国民党的气数也似乎到了尽头。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第二批军火,明明已经联系好了金宇轩,八百根金条也准备好了,但是金条却在自己人手里丢了,韩秋水和韩秋池狼狈为奸,竟然连土匪流氓都不如,而得知真相的宋红菱举报后竟然也因无证据而不成立,这实在是令人寒心的。

  随着四平战事的进一步推进,共产党部分撤离了哈尔滨,只留公安局坚守阵地,这时,伤员的负责也交给了程樯,而所在医院正好是宋红菱家的博洋医院,而宋红菱的身份也即将被发现┅┅

  拿到这本厚重的小说,其实这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但读过才发现,原来这样的故事也同样振聋发聩。让人愤愤不平,哪里都少不了斗争,有幸还有程樯和宋红菱这样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领导,虽然两方 是敌对的,但是无论计谋还是正义两人都旗鼓相当,而国共两方的斗争也同样精彩,只是其中的鲜血和悲痛也一直灼伤了我的眼睛,也许,我毫不怀疑的相信这就是一段真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革命就是由这些伟大的人舍命夺来的。而他们的光辉我们也应该永远的被记住。

  感谢还有这样一本书,来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安定和谐,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我始终心怀感激自己拥有如此多的幸运,来体验这生活的酸甜苦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黎明决战(全二册)》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