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9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10篇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是一本由[意]斯特凡诺·曼库索 / [意]亚历山德拉·维奥拉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布面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一):愚蠢人类,你真的比植物聪明吗?

  提起植物,你会想起什么?

  我只会想起手边的花花草草,路边经过的花草树木,还有吃的蔬菜,还有什么?有些中药是植物提取的,吃的油大多是植物压榨的,还有什么?植物有智能?!它们不是任人宰割,默默奉献的么?它们有智能?他们动都不能动?他们怎么指挥?他们的智能是什么?

  这是读库的小册子的一种,如果不是订阅了全年的读库,应该不会想到特意去买。所以这个点子不错,你信任读库编辑的选书眼光,他们随即搭配寄书,然后我就看到各种类型有趣的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植物智能认识史。原来认为植物有智能也不过是近两百年的事,还是伟大的达尔文开始认识,当然那时候还没推广,现在的大部分人还是像我这样懵懂无知根本没想过植物有智能这回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记者。他们有理有据严谨的阐述了植物智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认为植物油智能,智能是什么?对呀,不是有脑袋就是有智能啊,智能应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看来,植物智能是不是真的存在,它们只是没有被叫做脑袋的器官而已,他们生存的能力比人类比动物都强健多了。

  正像书中所说,没有了植物,那么不出一个月动物和人类就会相继灭绝,但是没有了动物和人类,植物就会覆盖大地全球,最强大的就是植物啊。他们的根系叶子花朵果实协同合作,就是失去了一部分也不影响它们的生存。你能说植物没有感觉吗?据说在巴黎有个实验,有人带着含羞草做马车,开始含羞草的叶子闭合了,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又张开了,它们怎么感知到没有风险了?这能是偶然的吗?治愈猪笼草捕蝇草那些肉食性的植物你能说它们没智能吗?就是最简单的小草它们是怎么生存的?它们能是没有智能的吗?最后一章提到人类的互联网和植物的智能借鉴而来的吧。植物的互联互通是通过什么进行的呢?植物的智慧我们认识得还是太少。

  大开眼界,刷新植物的认识观。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二):【2018·阅读记10《 它们没有大脑,但它们有智能》?】

  

这是订阅《读库》附送的一本小书, 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植物科普书籍, 可以说是近几年我读过的最有意思的博物类书籍。 阅读完毕, 感觉自己精分了, 脑洞大开。 也不断思考这些颠覆性的论述, 植物是有智能的吗? 它真的会交流吗? …… 书中的很多论述, 完全颠覆我从前对植物世界认知, 但,是不是真如作者论述的这样, 也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 植物不像动物, 它是由重复模块构成, 枝、干、叶和根, 都是由简单的小组件构成的组合体, 互相依附但是独立存在, 有点像乐高玩具。 其实更加像互联网的结构, 不是吗? 这个认知让我很惊讶, 也许植物的结构模式, 其实比我们动物更高级有效。 不要觉得不可能, 在这个地球上, 植物占比99%, 而所有动物加起来不到1%的占比。 你觉得到底是植物统治这个星球还是人类呢? 这让我想起《人类简史》中, 作者说人被粮食作物驯化成了, 帮助它们整合基因并传承下去的奴隶而不自知。 当时看到这个论述, 觉得有点小道理但也挺扯, 看完这本小书, 这个差不多观点立刻让我自己传统思维狠狠的被撞击, 虽然还不至于分崩离析, 但为时不远了。 这是件很幸运的事…… 有让自己精分冲动的认知, 都是宝贵经历, 好好小心呵护, 就能增长自己智识精神力。 我觉得每个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都应该翻翻这本小书。 非常有意思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三):为植物拨乱反正了也是

  一直认为植物是可以感知喜怒哀乐生命,每次春初看到嫩绿的草坪,忍不出冲出死后做肥料的想法。它们太美了。

  作者很客观的从植物的感觉、沟通、智能等多方面来论证,植物是和人一样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结构不同,存在的方式不同。嗯,以后“植物人”这个词不能用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和植物一样的构造,简直是一种逆天的表现。你想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植物比我们一直以为的演化的更好、更适应环境、更智能的物种

  它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点都不弱,懂的投入产出比,懂得风险最小化的把控,懂得制造一个局,万物为其所用。植物是不能动,但地下和地上的部分,妥妥的处理问题协调局面的能力,让他们进化为地球上占比最大的物种。

  人的生存也离不开植物。人类的直觉是处在山水间,会更放松,更舒服

  植物的信息处理方式,也可以为我们人类所用,未来会更成熟的植物网,通过数据化植物监测的数据维度,来预知毒气、地震、雪崩等等自然现象用人类思考方式搞不定的,用植物的思考方式来搞定。一样完美

  给作者点赞。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四):打破惯性思维

  一开始读这本书以为是一本讲述植物史的严肃文学,它打破了一般的常识描述植物所拥有的处理与生命相关问题的能力,包括植物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人类都不拥有的能力,包括测量土壤湿度、感知重力和磁场、辨识测量空气和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等一些深究下来甚至是非常高深的能力。

  从视觉能力角度来说,除去眼睛可以看见的,植物的视觉可以理解为感光性,植物可以感受、利用和分辨光,甚至植物的根部还可以逃避光线,有着“负趋光性”。基于这种功能,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和动物界连接起来,为自然界提供最基本的能量

  至于嗅觉,是从植物可以散发气味角度了解的,气味可以吸引或驱散昆虫和其他动物,甚至引诱昆虫帮自己传粉,植物会通过气味与外界环境产生交流,包括其他植物和动物界。

  植物的味觉体现在对植物对于土壤成分探索,植物会向着矿物质集中的地方生长,并吸收这些矿物质。除了矿物质,有些植物甚至对情有独钟,最早发现的“食肉植物”是捕蝇草,以捕捉苍蝇为食。在一开始发现捕蝇草时,学术界是拒绝承认植物会食肉这一观点的,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只存在于个别植物身上,且食用的多为昆虫,算是特例。然而猪笼草的捕食对象除了昆虫还有小型爬行动物,甚至包括老鼠。在更深入的研究中,甚至最常见土豆、烟草叶子上常会残留小昆虫的尸体,植物通过分泌毒性黏液将其杀死并留在叶片上,我们并不能否认这些常见植物会消化这些昆虫的说法,即使昆虫掉入土壤,这些植物也会吸收这些昆虫释放化学元素。但是这种研究挑战了自然界的食物金字塔

  最常见的植物触觉的例子是含羞草,一经外界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就会收缩。在这种现象下,奥古斯汀•皮拉摩斯•康多尔进行了实验,他讲含羞草放在马车中环游巴黎,这些含羞草在一开始受到马车颠簸时会收缩叶片,但当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颠簸后叶片会慢慢舒展,并不再因为这种颠簸而收缩,似乎是已经适应了这种颠簸的外界刺激,确认这种颠簸不会对自己产生攻击性。除此之外,很多花朵在确认昆虫到达花朵的某些中心位置时会闭合花瓣,将昆虫关在花朵内部直至昆虫身上沾满花粉;而一些食肉动物也会在接触到昆虫或其他动物时迅速产生反应,并进行捕猎,再将其消化。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外,植物的根部在生长过程中也能反应这种能力。在触碰到土壤中的石子时,根部会换一个角度生长,绕过这些障碍物。生活中常见的攀缘植物,例如爬山虎、葡萄蔓等都是沿着墙或枝干攀援,如果说植物没有触觉,那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说到听觉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植物没有耳朵,但是植物直接接触土壤,可以通过土地传递来的震动直接反应,对此LINV实验室与意大利一名葡萄种植者合作,实验表明,听了音乐葡萄比没有听音乐的葡萄长得更好、成熟更早,并在口感色泽和多酚含量中都更为出色。除了接收声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发出“咔嗒”的声音,对于这块的研究还有待更加深入。

  那为什么植物拥有这么多相比动物甚至是人类毫不逊色的能力,我们却一直无法认同他们的能力,甚至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讲植物归类为无知觉无感觉的生命体呢?我们甚至承认了动物的智慧,但却一直不认可植物拥有智能呢?最大的一点是因为植物的组织结构与人类和其他动物都不一样,植物没有独立的器官组织,他们所有的结构的都是模块化的,如果砍去叶片甚至茎干,都不能对植物的生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他们的生长非常缓慢,缓慢到我们甚至看不到他们的变化;他们生命的长度远远超过人类和动物,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几万年。他们与我们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我们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他们也是有生命的,经常将他们定义在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之间。但是对植物智能的研究其实给我们探索外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生命的表达并不只有一种,我们往往对外星的探索只停留在寻找与人类类似同伴上,但如果将范围扩大再扩大呢?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生命体我们都不能很好地承认他们的能力和智能,又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寻找一个可能与这些生命表达全然不同的一个新的生命体?在这个层面上,对植物的研究需要学术界更深入的研究,也需要社会打破思维僵化,迫切地需要人们去承认这一切。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五):每一株植物都是一个倒立的人

  坐着马车携带一盆含羞草穿过巴黎的街道,会发生什么?

  马车开动,感受到振动的含羞草迅速合上了叶子。但是,很快,振动还在持续,含羞草张开了全部叶子,而且无论振动大小它一直张开着。

  这是100多年前一个真实严谨的实验。

  结论很简单:含羞草具备触觉,它会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不同反应。

  原因却至今并不完全清晰:它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发生的状况安全的,因此不必耗费能量合上叶子。

  含羞草只是书中很小的一个例子。《它们没大脑,但是它们有智能——植物智能的认识史》读完让人心情颇复杂,往正面说:美丽沉默的植物竟有如此强大充沛的智慧,令人震惊与赞叹;往负面说:植物大概可以算作地球上最大的“心机婊”,它貌似无言无知无序,显得可爱又无害,实则牢牢控制和奴役着自以为比它更高贵更高等的动物与人类。

  原来看似原地不动、柔弱被动的植物,在地球漫长的进化史上,很早就与动物和人类分道扬镳发展出了另外一种形态的智慧——完全不输甚至高过动物和人类的智慧:它吸收信息、它精于计算、它思考、它判断、它社交、它欺骗、它猎杀动物、它睡眠。它出于自己安全、生存、繁殖的考虑,花样百出地暗中操控动物和人类。

  在地球上,动物和人类是近亲,植物和人类则是远亲。远亲的含义是,我们和植物毕竟是同根同源的,有着惊人的共性:比如,人类的五官它都有;它像人类一样,对亲缘友好,与异类竞争;甚至,书中最让人惊异的结论是,植物不仅像人类一样需要睡眠,而且像人类一样,越年长的植物越少睡眠,也会有入睡困难症。

  然而,既然早已分道扬镳各自进化,它们又是截然不同的物种。最大的不同就是植物与动物、人类完全不同的内在构造:虽然同样吸收信息、思考、判断、社交、繁殖、睡眠,人类是通过大脑、五官,每一个具体明确的器官来实现这一切的,而植物并没有具体对应的器官去执行这些功能,它是以一种更类似分布式互联网的构造去实现这些的。

  也就是说,它每一寸表皮和内在的所有细胞、细胞间的活动,共同构成了它的大脑和其他器官。它既用表皮细胞呼吸、吸收营养、也用它思考。放在人类身上就意味着:大脑也可以吃饭、膝盖也可以思考、胃也可以做计算。如果非要在植物身上找到一个类似人类“大脑”的所在,那应该就是它的根部。植物根部数以百万计的根尖,就好比人类大脑里数不清的神经元。所以,植物呢,其实可以看作是倒立的人,它虽不能移动,它的头深扎进黑暗中,但是它拥有的智慧,却并不输于顶着一颗大脑袋四处晃悠的人类。

  这本小书最超凡之处就在于此,不过五章、100多页而已,前四章读来是一本植物学的著作,第五章却完全是复杂性科学内容。虽然它好像通篇没提到“复杂性科学”这个字眼,却在开篇不久就用到了复杂性科学里最重要的一个词:emergent progerties。

  在关于复杂性科学最生动的那本书《复杂》中,这个词被翻译为:涌现现象。而这本书中翻译为:突现性质。总之,都是在描述“复杂性事物”最突出的特征:从无序中产生秩序,从无机中诞生出有生命迹象的智能。同类的事物包括:蚁群、蜜蜂窝、互联网、社交媒体、股市。

  好了好了。我已经剧透了太多。之所以念叨这本小书,一来是因为被它深深吸引,二来是因为,目前关于AI的书目特别热闹,从吴军先生的《智能时代》到《人类简史》作者的新作《未来简史》等等吸引了太多的眼球,几本小众冷门看起来不蹭AI热点的好书,反而被忽略了。比如《错把妻子当帽子》、比如《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比如《心智社会》、还比如这本谈论植物的著作,《它们没大脑》。前两本分别来自一位大牛神经科医生与年轻的神经科学家,第三本来自AI之父、计算机大咖明斯基,最后这本则是植物学家与非虚构作者合作的。

  这几本书都没有冠以AI之名,反而从另外的角度,真正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让我们更理解何为人类、何为智能、何为人类智能,何为人工智能,以及,是否还有另外类别的智能。

  ,这本小书除了引发我对其他几本关于AI的书的惦念,还让我回忆起另外一本曾让我着迷不已的关于植物的书:《植物传奇》。这似乎也是一本被冷落的偏门书,作者沈苇也名不见经传。

  如果你不关心AI,更迷恋植物,不妨跳过今天我谈论的这本书、也跳过这本书的作者另外一本大名鼎鼎的书《植物的欲望》,去读下《植物传奇》咯。《植物传奇》无限动人,金句闪闪,在此随便摘两句送给你:

  · 人类至少可以从一株树身上学到三种美德:1,抬头仰看天空和流云;2,学会伫立不动;3,懂得一声不吭。

  · 葡萄干和葡萄酒是葡萄的两种出路和未来,前者是岁月的干尸,后者是圣徒的血。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六):刚刚揭起帷幕的隐秘世界

  植物有智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智能?

  诚如作者引用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的话:“智能的定义跟试图去定义它的专家几乎一样多。”在这本书里,作者选择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定义”:“智能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定义下,毫无疑问,植物是有智能的,因为“它们没有嘴巴也可以进食,没有肺部也可以呼吸,虽然没有像我们一样的感觉器官,但视觉、味觉、触觉、交流、移动,每样能力它们都具有”。

  但是,如此一来,岂不成了“泛智能论”?所有的生命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可以说“智能≈生命”。那么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岂不就成了“植物是否有生命”?在有些段落,作者似乎确实如此认为:“智能是一种生命特有的资产,即使最卑微的单细胞动物也拥有。”

  作者又说:“人类的智能显然比细菌或单细胞绿藻要复杂得多。但这只是量的不同,而非质的区别。”然而不能指出明确的演变节点,并不代表没有质变;不以人类为中心,也不是必得否定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巨大区别。生命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又有多少生物具有创造问题的能力呢?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的生物总量并不是由人类构成,而是植物。“但它们是沉默的、隐忍的生物,以致于“‘植物没有生命’这一观点贯穿于《圣经》始终”,上帝吩咐挪亚带各种生物上方舟,而“根本没有提”植物;很多作家也将“植物世界描绘成静态的、无生命的乡村风景的组成部分,像大山那样沉默和被动”。直到达尔文,才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植物的生理和运动。他在《植物运动的力量》中这样写道:“说根系具备感觉和指挥植株运动的能力并不夸张,根系就像某些低等动物的大脑,这些大脑位于身体的前端,接收感觉器官的反应,并能指挥几项运动。”

  植物是如此神奇。看到作者的举例,我不时这样感叹。食肉的植物中,捕蝇草、猪笼草、瓶子草等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与我们原先认为的不同,食肉植物的种类……至少有六百种,每种使用的诱捕方法不同,猎物也不同”。巴西塞拉多地区有一种紫罗兰,它们有部分叶子长在地下,“会黏住蠕虫并消化它”。就连常见的土豆、烟草和毛刺桐也是潜藏的杀手:它们的叶片会分泌毒素或者黏性物质,来杀死小昆虫,然后等昆虫尸体落进土里分解。

  但是这些奇妙现象“是演化的结果”,而不是植物思索后的行动,就像蜘蛛结网一样。作者有时似乎忘掉了这一点,将人类的感情投射在上面,比如说:“和动物世界一样,没有植物会无目的地做任何事。……昆虫付出它们的劳动,植物则支付一种独特的货币:花蜜。”好像植物真的经过了深思熟虑,选择了一种公平而稳妥的交易方式,以此作为生存策略。在本书里,作物与人类的关系是这样的:“从植物的角度看,费些力气和人类这种两足动物交朋友是值得的,甚至能从他们的服务中获益。我们敢肯定地说,植物没有利用它们强大的操控能力,通过花朵、果实、气味、口感或者颜色来利用我们吗?它们取悦我们,所以我们才将其带往世界各地,保护它们、照顾它们。”

  这样的论述,未免走得过远。没有哪种植物,预先就准备好能够取悦人类的品质,然后静静地等待人类的到来;那些膨大的果实、诱人的口感,倒有很多是人类选择培育而来的。昆虫传粉食蜜,也是共同演化的结果,并非各自天成。再说,植物的种类何止万千种,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绿藻,到高达百米的巨树,也难以一概而论。不加以区分,说它们都有智能,“只是量的不同”,也太笼统——无怪乎作者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智能定义。

  这是绿色背后一个隐秘的世界,种种神奇与奥妙,刚刚开始被我们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交流,同类植物之间的识别与谦让等等,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原因也有待分析和研究。因为习焉不察,人类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空气是实物而且成分复杂;在认识植物的生存方式时,人类走了同样的道路。现在,“每年,数千种我们尚且毫无了解的植物物种在灭绝”,无论它们是否拥有智能,作为最具有力量——无论是破坏力还是建设力——的物种,人类都应正视和尊重它们的存在。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七):大自然是充满智慧的创造

  Day1.读前感(2017.7.1)

  喜欢一个人常常始于颜值,其实对于一本书来说,何尝不是呢?第一眼就被这精致的装帧吸引,亚麻布包的书衣很有质感❤️❤️❤️

  然后就是这个有趣的题目!我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可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有智能,所以本书所讨论的话题,对我来说是如此陌生而新鲜!在我的印象中它们大部分都不能主动做出什么动作,或者像我们一样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那么作者如何来证明它们的智能呢?它们的智能表现在哪里呢?它们都如何运用它们的智能呢?满脑子都是问题了!

  话不多说,赶紧读起来!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Day2.读后感(2017.7.2)

  本书分五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章为植物叫屈,认为人类自认为是地球上最好的物种,使得与人类很不同的植物沦为地球的二等公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

  第二章,指出我们置身其中,却熟视无睹。我们身边总是少不了植物,但是植物们一切都很缓慢,慢到我们的眼睛无法追踪和察觉,因此我们便否认它在动。作者还打了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他说没有植物植物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对植物的依赖是一种绝对的依赖,类似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尤其在青春期,会有一段时期完全否认对父母的依赖以获得心理上的自主感,为多年后到来的真正自主做准备。也许在和植物的关系中,我们拥有类似的心理机制。没有人喜欢依赖别人,依赖意味着弱势地位,这感觉并不舒服。

  第三章开始介绍植物的感觉,书中指出一株植物其实是一个群体,它们的身体呈类似模块化的设计,每个部分虽然都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这是它们对抗外部袭击的“被动抵抗”方式。

  书中具体阐述了植物拥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以及另外十五种人类所没有的感觉。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讲到落叶,作者说这是寒冷地带的植物为了顺利过冬,像那里的很多动物一样选择闭上眼睛冬眠。等暖和起来,再长出新叶,就好像结束了冬眠。

  讲到植物的听觉,作者举例意大利蒙塔尔奇诺一位葡萄种植者与LINV(植物神经生物学国际实验室)合作,给他的葡萄藤播放音乐且长达五年之久,结果葡萄不但长得更好,而且成熟更早,在口感、色泽和多酚的含量上都比没听音乐的葡萄更为出众。

  第四章,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植物的沟通能力,包括植物内部的沟通,植物间的沟通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沟通。最有意思的是它们与动物间的沟通。最让我惊讶的是当昆虫啃咬植物时,植物会产生特殊的物质使叶片不好吃、不好消化,甚至植食动物有毒。最机智的是当植物遇到敌人的时候,会吸引敌人的敌人来帮忙,比如青豆、玉米、番茄等。最有趣的是植物利用动物帮忙授粉、传播种植,有些植物忠厚诚实,让帮助者从中获利,但也有些可不太厚道,有欺诈的、有哄骗的,还有关禁闭的,真是防不慎防啊!

  第五章,总结了一下植物的智能。呼吁大家要为植物立法,要尊重植物的权利。

细细想来,本书是有趣的,书中的论据也都很科学。但感觉本书混淆了自然规律和植物智能!作者大大夸大了植物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其实植物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主观意志的选择,而是大自然的规律使然!所以,植物虽然能与环境沟通、也有各种感觉,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和人类拥有自由意志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假如作者换个角度去解读植物生命的奇妙,而不是加上这些吸人眼球的词语,去夸耀植物的智能,我们读起来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不适感!在植物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明明地看到它是充满智慧的创造,而不是演化的结果。这样不是很好么!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八):说“一株聪明的植物”是否用词不当?

  这集视频和这篇文章说的全是事实,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植物没脑子,但它们依然聪明 - 腾讯视频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九):植物才不是二等公民,我们对于植物的态度只有敬畏。

  自然界中植物占生物总量的99.5%~99.9%人类和其他生物才占余下的0.5%~0.1%。如果植物停止生长活动,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仅能维持数月生命。所以我们要有敬畏,永远的敬畏。 凡事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 植物具有向光性,加速生长占领地盘拼命攀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因为阳光意味着财富,可以存活下来的机率就更大。对于地下的根部,则正是相反,越黑暗越有利于生长,所以根部有负趋光性。同样是阳光和植物,对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需求,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 风险管理的定律之一: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开放,减少全盘灭失的可能。还有一个定律就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集中精力看好它! 植物采用分散的方法,把器官放在不同的部位比如根茎叶枝等,如有损失,其他的部分可以复原,复制再生,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样。 我们的认知都是受时空所限的,比如我们说: 植物没有大脑。确切地应该说: 植物是没有一个我们认知中类似大脑的器官。 植物的根尖能够持续探索各种指标,重力、温度、湿度、电场、光、化学梯度、有毒物质、声波、氧气,二氧化碳等,并与其他根系上千万的细胞合作做出判断,其功能不亚于电脑的cpu,你能说这不是智能? 植物也会联袂纵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当青豆被贪婪的植食螨虫袭击时,青豆会释放一种混合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来吸引一种肉食螨虫,负责吃掉前面这种植食螨虫。这个例子充分说明青豆能识别敌人,并能联合动物前来救援。其他的植物像玉米、番茄、烟草等都有这种功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植物也会博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