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是一本由李愫生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一):爱情是一场与青春有关的疯狂
在我年纪很轻很轻的时候,曾经迷恋过一本叫《女报时尚》的小众杂志。从1999年创刊到去年年底停刊,咪蒙、李荷西、榛生、谢三少、徐逢笔下的那些小甜蜜小清新小伤感的文字,伴随着每个月的杂志陪伴了我整个青春。2017年1月,我看到杂志停刊声明,心里突然疼了一下,仿似眼看着自己的青春毫不留恋地走远,那些年岁,那些人事,真的回不去了。
时隔半年,当我读完《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的18个故事,不禁望着窗外怔怔落下泪来——一种久别重逢、失而复得的情愫撞了个满怀。书里那些年轻的情啊,爱啊,伤啊,痛啊,像妖艳的花朵,毫不掩饰地展露出来,看似随意,实则深情,每一朵都值得珍藏。那是青春的证据。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二):学会放下,而爱将是归途
世界很大,大到无处可去;世界很小,有爱处就是归途。
——题记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是知名情感作家李愫生的暖心之作。书中描述了18篇爱情物语——青涩、无知、任性、悸动,细数青春里的欢喜与忧伤,书写青春的懵懂心事;校园、白领、古典、悬疑,回味跌宕的情路起伏。有点古典,有点忧伤,有点唯美。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三):世界很喧嚣,但爱很美好
年少时曾遇到过一个特别让我动心的人。他眼神和暖温柔,说话彬彬有礼,衣服上有清新的味道,与那些粗糙邋遢的男孩子完全不同。可是后来,我们并没有走到一起。
只是这段往事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并且在某天我发现,原来自己喜欢过的男孩子,都是同一个类型的。
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闺蜜,她却嗤之以鼻。她早就不相信爱情了,只有我还傻乎乎地相信爱的存在。
有其是在读完李愫生的《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之后,更是觉得爱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而相爱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李愫生的文字,细腻而清丽,就像初夏晴好的天空,给人一种明净舒爽的感觉。我一再讶异于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写出这样优美柔软的文字来。他笔下的爱情故事,总带着暖暖的调性。虽然有些故事里弥漫着忧伤和忧郁,结局有些令人惋惜、遗憾,可尘世间的爱情还不就是这样,有些人“阴谋得逞”,有些人“机关算尽”,有些人守得云开见月明,有些人付出了真心真情最终却得不到一个温暖的怀抱。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世间爱情的种种面目,以及情场男女的种种心思。有些人,简直像极了自己,而李愫生勾画出的那种深陷无望爱情中的敏感、孤独、绝望和倔强,都是那么的清晰有力。他就像一位文字魔法师,一会儿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温暖小镇,一会儿又描画出一个充满童真与希望的爱的世界。
爱情,在李愫生的笔下有了百千种姿态,不论这些爱情最终有着怎样的结局,至少这每一种姿态的爱情都打动了我,即便是在世俗观念里所认为的“不道德的恋情”,也是那么地动魄惊心。
爱情的世界里,只有爱与不爱,哪有绝对的错与对?有人在爱情里挖空心思算计对方,就有人甘愿做扑火的飞蛾,只为内心的信念,等待一个可以冲向烈焰的时刻。虽然尘世间总是喧嚣吵闹,可爱却是很美好的存在。也正因为有人努力地爱着、用力地爱着,才为这喧嚣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在这18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绝不仅是因爱成痴成狂成仁成魔的男男女女,也看到了爱情最为神秘的一面,它是一种何等强大的力量,竟能够改变人的本性,使人由天使成为恶魔,或者由魔鬼净化为真善美的使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人为了爱选择了奋不顾身,虽然不是所有人 都能理解,但为了爱人所做的种种狂事傻事,自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骄傲的经历。
最美好的爱情无非就是,在遇见你之前,世上一切都能勾起我内心的好奇,而在遇到你之后,世上的一切便与我再不相关。因为我的眼里,心里,都只有你。如此去想,爱情似乎只成为了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别人如何议论无所谓,世界如何闹腾无所谓,对方能不能对自己的情感有所回应,那也无所谓。只要守护好对心上人的爱恋,安安静静地去爱,去怀念,去欢喜,去忧伤,那就好。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四):《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终让一个人成长
每一本书里,都留有生活深深浅浅的痕迹;每一份情感中,都藏有一次次心动的美丽。
在《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这本书中,作家李愫生在爱情这亘古不变的青年喜爱的题材上,驾轻就熟又别出心裁地表达了他丰富而又细腻的一面。200多页的书,够厚实,在字词句段、篇章连连之际,构筑了一个个切实可感的场景,上演了一场场曲折动人的爱情。这些长短不一的故事,让我做了一次涤荡心灵的深呼吸——爱情,终是让一个人成长的。
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旁观者,我们会沿着一段段文字,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家设计的故事情节,也会随着一个故事的完结而反观自己。
生活,因为不动声色,而淹没于各种声音中。世界喧嚣是一种雷打不动的模式,安静地爱一个人,是比较,是选择,是对抗,是妥协,是求真……每天朝九晚五,在人海中若隐若现地出没,世事繁杂汹涌,一个人很容易迷失自己,而解惑的绝佳方式之一是:一个相爱的人。《青春不需要含羞草》《青春里我们都曾任性》无论是自卑的少年少女,还是任性的青春岁月,除了不羁爱自由,除了遇到一个棋逢对手、知冷送暖的人,并不甘心被爱情束手就擒;《凉薄的天空没有爱情》《染指寂寞,别说你爱我》又在字里行间折射出,所谓的爱情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有点遗憾、有点悲壮色彩的爱情,才让人心声澎湃,念念不忘。
爱情,是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找准一个人的定位和坐标。有人说,在爱的情境里,一段情或一个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一个止于表面的想法,有深度的观点是:能够相伴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有你陪在我身边,有爱情在安静一处作伴环绕,悲喜交叠,心动和心痛也不时光顾,但一些误解和曲折打磨之后,我终于认清爱情的模样,并在由你给予的这份爱情里,重新认识一个新的自己。身外的世界,不过像是经过耳畔一阵悠悠的风,吹过谁的悲欢,停在哪一个枝头,均与我无关。
李愫生说:“这个世界太浮躁,很多人都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同和安全感。但,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精神的自由,通达的智慧。不是凭借某人某物,不是凭借外在的浮云名利,不是凭借镜花水月的人心,不是凭借自以为是的认知。”
李愫生说:“在世间所有的经历,都是一场修行,它都是用来超度你自己的,帮助你磨砺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唯美的封面,简洁、简单、简明,一目了然,身边暗淡,光彩个人,突出红心,勾勒出一个人要表达的情感心声:安静地爱。让读者读到一个情感作家的实力、自信和底气:有故事,够精彩,余味多。
打开一本书,就是开始一场情与思的旅行,愿你尝试上路,愿你不时邂逅心仪的风景,更愿你不虚此行,不悔此行。《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写出了爱的遗憾、爱的收获、爱的真谛,让人在阅读中明悟了如何去爱。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五):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
文/初晓
曾经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真正经历爱情,才发现,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无论多么靠近的两颗心,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彼此,有时,你在想一个人,那个人又在想谁?没人真的知晓。可是,在爱情中经历跌跌撞撞,心却无从收回。放下,哪里是说放下就放下的?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是知名情感作家李愫生的暖心之作。书中一共有18篇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同,故事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都是关于青春的故事。故事中,有悲欢,有离合,有欢喜与忧伤,若是细数青春,便会发现,在逝去的岁月中,很多人错失了最美的情感。世界热闹非凡,但在遇到对的人后,喧嚣繁华,从此都与己无关。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六):爱是青春最美的遇见。
年少的时候我喜欢读书,读那些或缠绵悱恻或懵懂青涩的爱情,我喜欢那些热烈的爱情的模样,也欢喜带着小心翼翼的暗恋,爱的,也许是爱上爱情的感觉,也或许,是那些一腔孤勇地陷入爱情妄图此生不渝的执念。再后来读的爱情,隐没在都市繁华的喧嚣里,像快餐一样进入了速食时代,碎片化阅读、快餐式爱情,似乎再也找不到年少时那种带着复杂情愫却又夹杂着古典韵味的爱情。
读李愫生的《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这一本短篇合集时,突然寻回了许久以前的感觉。那时我们还年轻,喜欢一个人是很简单却又隐秘的事情,见到喜欢的人会红了脸,喜欢一个人是小心翼翼地靠近却不敢明言,既青涩又稚嫩;两个人在一起牵手手心会冒汗,说一句喜欢动辄需要莫大的勇气。但不知从何开始,记忆里爱情的模样越来越远,人们用很短的时间相识恋爱,合则聚不合则散,再也寻不回那种慎重的神圣的爱情信仰。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七):真正的爱,是一份安心
在喧嚣的尘世间跋涉了这么久,遇到很多人,也错过很多人,你,还会爱吗?
我们终其一生想要找一个人和自己同行互相陪伴打发无聊时光,那么到底是要找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我们是需要他浑身冒金光开着宝马谈吐不凡总是那么高大上么?还是需要他语言幽默总是能逗你开心关怀体贴备至?其实幸福也许真的很简单。即使再豪华,我们一辈子也只能睡一张床,住一个房间而已。爱情也如此。我们希望的,只是需要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愿意和你分享剩下的时光,愿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你携手度过,不管前路漫漫是阳光还是荆棘,都不会放开你的手,仅此而已。
就像现在无比流行的相亲,总是把两个人的学历工作家庭条件等等各种物质现实放在天平秤上称一称,好像等量等值才般配,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这些条件不是不重要,但是远远没有那个人爱你重要。
就像作者李愫生在《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中说的那样,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佛家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云“静能生慧”,《昭德新编》提到“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学会安静地、有智慧地去爱,是我们得到爱之圆满的唯一途径。
当你经历爱,抚平爱,审视爱,你的自我修行已经开始。你终会等到爱之圆满那天。
这是一本能陪你一起走过喧嚣尘世的故事集,这是一本适合放在床边,当你感到忧伤难过的时候翻出来读一读的故事集。这是一本让读过它的人在读到某些只言片语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些事情还可以再坚持一下,再等一等。 这些让你心疼的故事也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满满的爱意,即使生活真的真不容易,即使活着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即使千百次的不想活了,但是这些故事告诉你,只要有爱在,生活就会有希望。这些故事并不惊心动魄,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感情,主人公就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小人物,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像陈年佳酿,就那样缓缓流淌进你心里,抚慰了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让你有勇气去面对生活里的风霜雨雪。
一直都很向往这样的爱情,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美丽多可爱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你就是你啊,即使你任性逗逼还臭矫情,可我就是爱你,你就是我生命里的那个唯一,没有其他。
所以,即使年华逝去,我也依然愿意等下去,不愿意找不愿意凑,只愿用剩下的时光等一个人看我哭看我闹,看我洗衣做饭,看我无理取闹,爱我如生命,把我当珍宝。
真正的爱,是一份安心。 愿你能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愿你真正安心。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八):好好的爱自己,再爱别人
年轻时候,我们都不懂,我们都盼着别人来爱我们,自己却停留在原地。我们不知道,讨自己开心,这是一种生存能力。 都市生活节奏那么快,我们每天都那么忙,每一个人都疲惫不堪。无论是早起挤地铁的上班族还是手里拿着几个亿项目的投资人,大家除去睡觉的时间以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前途要去奔赴。 没有人能够像大学时候那样,听你抱怨听上一整天,一句不高兴了,就放下所有的业务,来帮你擦眼泪。这只存在于电视剧里,且是男二号的角色,因为男一号总是有更大的事业,而男二号则是那个随叫随到不用赚钱的富二代。 可是现实生活里,富二代过得比你还拼命,因为他们已经在云端,一不小心摔下来,会摔得粉身碎骨,不像你,不过是从草席上摔到了地上。所以,你还期盼着男朋友陪你吃饭,陪你逛街,送你礼物,才能开心,那么你要少掉多少快乐。学会自己开心,这是一种生存能力。 男女必备,职场情场通用。老板说你了,你哭一天吗?然后辞职吗?然后不工作了吗?你是不是傻!老板说你了,你仔细想想自己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快快提升职场技能,快快升级打怪,以后,还怕没有你笑的时候?男朋友加班太忙,不陪你,送的礼物不合你心意?Come on!他送礼物,我们开心,这是多么多么基础型的快乐,但人生的快乐何止于此?
以前,我们总是期待着被爱。想要被喜欢,被疼爱,我们总觉得这样才叫做幸福。他送我们玫瑰花,我们就开心一整天,他爽约去和哥们儿打球,我们就郁郁寡欢,无所事事一整天,除了刷剧,就是玩手机。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这样的状态是多么的可怕,所有的情绪都围绕着一个男人,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一个男人宠爱你,这是多么的不靠谱。这样的你,是不可能幸福的。 这个世界上最傻的问题,就是成天琢磨,他到底爱不爱你。 因为大多数女孩偏偏不明白,你要是真的爱自己,每天朝气蓬勃,容光焕发,有自己热爱的工作,有自己追求的事业,有自己的闺蜜圈,有一帮关键时候挺你的朋友,有品位,懂生活,这样的你,美好又迷人,还担心没有人喜欢你? 而自古以情爱为一生主题的女人,又有哪个过得真正快乐洒脱,你看看那些深宫里的女人便可知。“这景仁宫从来都是冷的,皇帝来一回,才暖一回。深宫里的女人,没有皇帝的宠爱便不能活。” 你再看看那些有自己的事业,有独立灵魂的女人,你看看林徽因,你可以说她自私,说她玩弄男人的感情。但她确实是极度的爱自己,她注重穿衣打扮,她有自己的文人朋友圈,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然后,往回看,徐志摩,梁思成,到金岳霖,哪个男人不爱她? 她的迷人,以至于梁思成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她迷人得让男人们恐慌。而她一生的成就,也真正诠释了这句话,你只有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这个世界,爱别人,以及被爱。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九):浮生若茶,冷暖自知
夜读《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生于青山,长于幽谷,结庐林间。一盏氤氲醇美的清茶,带着采茶姑娘纤纤十指的幽香,褪去往昔的浮尘,饮尽山灵水秀,自然也就意蕴出人间的万种风情。 沉浸在夜色的倦怠中,裹着唇齿的余香,不由得心鹜八极、神游万仞。苏轼曾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品味入口芬芳、回味悠长香茗,如同在品味千姿百态的人生,又如同在欣赏风情万种的女人,她们或温婉娴静、或热烈浓郁、或聪慧迷人、或高贵典雅,不同气质的女人所散发出的味道,就像是不一样的茗香令人思绪绵延。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读后感(十):孤单:一个人的狂欢
这世界热闹非凡,有你之后,都不再与我有关。——题记
我向来不是一个喜欢悲春伤秋的人,但是遇到爱,比起奋不顾身,我更爱放下,默默注视,等待。因为我坚信是我的,终究会是我的,不是我的,强求也无甚用处。有人说:“迄今为止,只有两场爱情发生,一次被爱却不明所以,一次爱人却手足无措,一个求之不得,一个得而不喜。”谁说不是呢。我惧怕得到,更惧怕得到以后的不珍惜,惧怕得到以后的失去。
“梨花问禅妙愫生”是作者名字的由来,也展现了作者写作的风格。在这本《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里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序,宛如“梨花问禅”。其中提到了佛祖与迦叶的对话,“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比起正文来更得我心,感触更深。私以为正文里那些故事(在读者看来)过于“直白”,(书中看来)过于“含蓄”,典型的“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你,只有你不知道”,总是你你我我的第一二人称,用着一些毫无意义、奇奇怪怪的假名,让人看着既为犹豫不决的暗恋心烦又为男女之间的前瞻后顾着急,那些字里行间的感情纠葛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愁绪在心头。我总是在看完一个故事后想要将它放下,可又舍不得它在某一刻戳中内心的那种感觉。没有经历过那些痴男怨女式爱情的人是看不懂这本书的,当然我也没经历过,我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可我知道那种淡淡的喜欢发酵的感觉,想说又不敢说,只好守着那份心思看心上人牵着别人的手秀恩爱。
“你我他”永远是这个时代男女情感纠葛不变的交错点,《蓝玫镇》的木耘陷于三角关系中痛苦不堪,明明她是先来的却不及父母之命的后到,屡次想要舍弃断了这场孽缘,却又在心上人的挽留中败下阵来,最后终于在绝望中“割心伤肺”地逃离了那座星城,前往了无人离开的蓝玫镇。在《福尔摩斯的青春谜题》里,两个青春年少的男女生连表白都来不及就因为一个误会天各一方,即使最后两人兜兜转转在一个城市里停留,也没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相遇,徒留回忆在脑海回旋,误了今生。《青春不需要含羞草》这篇文章的结局倒是不错。“插足”这个现今为人所不耻的下流行径在那种年少青涩时期是显得那样的率性而坦荡。唐小梨“自欺欺人”地接近男神,在男神女友流小苏面前刺激她,两人大打出手,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最后她们两人和解也只是因为一个不够爱,一个爱的深,最后不够爱的流小苏跟着追她的另一个富二代出国了,爱的深的唐小梨守得云开见月明和男神在一起了,也算是圆满。这本书里,种种人生,篇篇故事,都不过是这大千世界里曾发生过、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情罢了。它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教我们学会放下,那不是放弃,而是明白有些坚持是错的,而勇敢的割舍掉并放下。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那么放下就是这个开始的按钮。为了不爱或者不够爱自己的人伤了自己,不值得。“爱是一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你且爱你的,关他何事,不需刻意要求回应,只需守住本心,不迷不失就好,你终将得到最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