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童年清单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7 20: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童年清单的读后感10篇

  《童年清单》是一本由[德]多纳塔•艾申波茜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清单》读后感(一):让孩子充分体验然后主宰自己的生活

  我特别羡慕我的母亲,虽然她读书不多,但她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却比我多很多。她看到路边或者山上有什么样的植物,就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能不能吃。可是我却不知道,我父亲也不知道。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假如她在荒郊野岭迷路了,那么她一定能生存下去。

  这样说话的底气真的不是吹牛,楼下邻居种的菜,刚发了幼苗,她就知道种的是什么。如果不是她童年时在院子里帮我的姥姥姥爷种过菜,喂过鸡,养过鹅,她怎么会认识那么多东西呢?我为什么不认识?还不是因为童年时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生活。

  以前只知道闷头读书,现在不同了,我越来越觉得应该增加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就如同《童年清单》这本书中写的:“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这是我们成人已经久久荒废的能力。”

  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这句话,“真正的认知概念向来是与个人的亲身经历、社会经验以及客观世界紧密相关的。”同样的事情父母对孩子讲,远不如让孩子亲自去体验效果更好。好比学习急救知识,哪怕是一个成年人,如果只是在现场观看急救人员如何抢救发生心梗的病人,而不是亲自上场去实践的话,即使看了也多半会忘,或者动作达不到标准

  那么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历什么?书中研究者经过对德国学者、科学家、小商贩、移民、父母、教师等150人的两次访谈整理出来的“69条童年体验的清单”,就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每一项体验,就好比给孩子的人生打开一扇窗,给他的世界里照进一束光,这光能点亮他的心灯,让他认识自己,从而了解自己,进而主宰自己的人生。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被父母赶着跑,比如上早教,刚上了幼儿园,又开始学英语,学乐器,学舞蹈等等等等,父母生怕孩子被别人落下,仿佛孩子的人生只有这些东西,永远都是在追赶别人,却没有学会对世界的认知。而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人生中重要课题之一。

  其实,教育点滴就藏在“认识”、“感受”、“体验”、“回忆”、“重复”、“享受”中,每个阶段儿童相同点,但孩子与孩子之间又各有各的不同。让孩子在自然养育下,懂得自己对家人、对世界的重要性,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他的人生也会更快乐

  《童年清单》读后感(二):我终于发现你了!

  始终记得,宝宝降生带给我这个妈妈强烈震撼,和貌似刚刚被激发的、蓬勃的母爱,你们也有同感吗?

  那么接下来面对这个粉装玉琢的小东西我们除了要伺候他吃喝拉撒,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宝宝的教育了!毕竟我们爱宝宝,得先教宝宝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如何在人群出类拔萃吧!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那么宝宝七岁以下我们要怎么教育、引领孩子呢!《童年清单》当当入手的,书中引用中西方教育理念,告诉大家七岁以下的孩子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什么、知道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

  我再读一遍吧!值得借鉴的地方太多了!让人看到就想读读的封面

  《童年清单》读后感(三):一本科学的、新颖的、触动人心的育儿书

  童年只有一次,那么童年该怎么度过呢?是不是应该信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把孩子的童年用学习,考试辅导班,“兴趣班”来填满?

  你是否观察过小小年龄的孩子他们看向这世界的双眼?他们快乐吗?他们还带着孩子的活力吗?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渴望吗?

  《童年清单》是为人父母都需要拜读的一本好书。一本科学的、新颖的、触动人心的育儿书。它像一剂良药把父母们唤醒,孩子的童年究竟需要经历什么?而父母在孩子童年需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拥抱美好

  童年也是孩子们构建自己观念体系的重要时刻。让孩子接触生活,而不是替孩子安排生活。这份清单,每个父母都值得拥有

  《童年清单》购买链接

  《童年清单》读后感(四):童年清单

  我是在看了新京报书评之后动的心。我动的那颗心是:作为一个在“玩”方面没有太多天份的妈妈,给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找些灵感

  我也有点好奇,亚欧大陆那一侧的人群,觉得7岁的孩子应该会做或者做过些什么事情?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问题。一谈到儿童,成年人便常常与儿时的自己相遇。问题虽然是成年人对儿童认知世界的希望,但谈出来的全部是自己五光十色的个人经历。

  清单列出69条,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技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这是德国儿童教育者多纳塔.艾申波茜汇集与150多名调查对象访谈精华后的结论。他们之中有企业家,也有失业工人;有80多岁的诗人,也有在读大学生;有德国居民,也有外国移民——涵盖各种身份各种处境人们

  清单薄薄4页纸,提供的是另一个人群的认知框架。比如,认为7岁的孩子能初步厘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叔叔表哥姨妈...);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空间,被分为五大洲;有关厨房的基本常识(什么是味道重了,什么是发霉;哪些食物对身体有害;掌握基本厨艺,懂得一些烹饪手段区别);拧过螺丝,换过电池......

  也确实提供给我一些新的点子。比如,了解野地里生火和灭火的技巧;知道什么是盲文;从望远镜中看过星空;在别人家里过夜,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有过长途跋涉体会,体会经过漫长旅途后“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

  这样的一份清单,是教育标准吗?是。标准存在的意义在于,儿童在早期阶段能够建立一个彼此沟通经验的基础。但它并非一个“应该教育”的名录。一个开放的清单,带来的启示在于让儿童以多种多样形式,最广泛地去接触世界。

  书籍的主要章节收录了和专业人士一些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话观点中有广为现代家长接受的,比如发展心理学家提到的“孩子应该多接触一切具有代表性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要强行灌输知识,首先要让他们对所接触的事情感兴趣,然后成人再进行解释、讲解,并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孩子区分现实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在童话世界里幻想,在真实中认知世界”;儿童博物馆长提到的“孩子应当打破常规,尽可能结识更多的教育者,正确地面对他人的强项”;小学教育专家提到的“学龄前儿童的专业知识教育很重要,父母要做好孩子学龄前的第一任老师,激发孩子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此处专业知识的举例是野生花卉、岩石矿物等)”。

  也有别具特色的:职业专家提到“要养成以多种手段谋生的意识。凡是能让孩子信任的人和事,就应当鼓励他们前往协助或参与合作,不要让他们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误把暂时的表面适当终身安全”、化学专家提示的“人在早年会对物质世界的产生极大兴趣,要注意培养实验的过程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通过“只要我动手做,就会产生一种结果”,得出一个“如果...就会...”的思维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调查于1997年发起,历时3年,已经是近20年前的事了。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过渡,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学龄前儿童教育方向在从80年的批评竞争的“快乐教育”向“尝试学习”过渡。

  时至今日,当年的7岁孩子已长为成人。或许清单里的个别事项已经不合时宜,但是访谈里这些学者的观点经过时间冲刷,历久弥新,在我看来依旧是家庭教育追求目标

  而今日中国情形怎样呢?没有经过调查,不得而知。但从《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为本书做的序能窥见一二:孩子成长的路上有许多事情是别人安排好的,因此在他的童年,要让他准确地去感受自己的心声,建构起属于他自己的认知世界。

所以,如本书作者所言,请紧随你们的孩子,不时跨入他们的无拘无束之地,支持他们每一次积累经验的旅程,并时而让权给他们

  《童年清单》读后感(五):一本让孩子找到快乐的书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什么样的童年是快乐的?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你想让你的孩子如何度过童年?看看这本《童年清单》就知道了,原来孩子的童年还有着如此之多你想不到可能性。看到书名《童年清单》和一些简单介绍,你可能误以为又是一本指导你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的书,然而这实在太小看它了,这是一本让孩子们找到快乐的书。当我拿起这本书,作为家长我真的十分欣喜原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这本书简单,操作性强。我也曾经买过很多关于儿童教育或者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但是看起来理论性很强,而且实际操作起来还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消化。但是这本书通过对孩子童年的期望展开了研究,其研究过程本身就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参与进来,求证过程也是印证了德国人严谨案例与理论的结合思考过程联系非常紧密,没有很多生涩的术语,易于普通家长们理解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有时候也喜欢按书本养孩子的家长,但是在现实中经常遇到有一些育儿的理念实施起来并不顺畅,也有一些困惑。这本书中有些观念我看过之后觉得非常赞同,因为我之前接受的一些观念本来就不正确,这能促使我马上改正。还有一些方法和理念在该书中得到了认同,我就觉得原来在这一方面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信心大增。另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内容也填补了知识的盲区,解除了困惑。

  第二,这本书传达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书中的理念确实是非常新的,而且作者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把这些新理念与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进行了比较。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突然发现有些我们正在学习或崇拜的有些所谓西方的育儿观念事实上已经陈旧了,但如今仍在现实中大行其道

  第三,本书具有开放性和自我批判性。作者列出清单并不是告诉你什么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按照清单上罗列的内容一项一项带孩子完成。相反,作者会告诉你这个清单是这个时代的儿童了解世界的诸多途径,每个孩子成长环境不同,不用非得一一完成,而父母要更多了解这个时代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关注孩子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比如让学龄前儿童参与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游戏、懂得书写文字、感受音乐的休止符号等等。当你看完可能会感叹原来这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这么多的感受和体验。当他们受到尊重和理解,有那么多种或正面或负面的感受,享受到诸如森林、自己剥水果乐趣领悟快乐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在生长

  第四,这本书考虑到了文化差异,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一直有质疑的声音说是否能够直接把西方的教育思想移植到东方文化的土壤中来。这本书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是把日本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列入考察和论证的范围,不过该作者在序言中有希望看到中国7岁孩子认知世界的建议和论述,也让我们一起期待

  最后,这本来自德国的育儿新书除了刷新了我的育儿观念,也刷新了我对一些发达国家幼儿教育水平和目前国际幼儿教育的认识。比如,我们一直把德国的幼儿教育视作榜样,然而这位德国的教育学家却对本国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和批评。我认为经过调查研究和严密论证的结论是更可靠的。

  总结起来,这本书的特点是:简单、新颖、具有开放性和批判精神,考虑到了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对于期望孩子有美好童年的学龄前孩子家长,这本书值得一看。

  《童年清单》读后感(六):《童年清单》在即将为人父母的时候,就应该入手的一本工具

  在书还没拿到之前,就听说过。当真的拿到手了。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儿子8岁了。对照上面的清单,才知道即使我们8岁了。达到的也远远不够。我才知道原来,我自认为的放手,在孩子的指导上,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很多人都被物质化。其中一节是,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说的是在巴伐利亚的一所幼儿园里,教师们提出一个奇异的设想:假如幼儿园里的玩具全部收藏起来,孩子们将如何反应,这个项目叫“没有玩具的幼儿园”,接下来,孩子们的反应,从最初的茫然,到后来发生有趣毛衣,再到孩子们的对话,倾听越来越多,秩序也越来越好。而两个星期后的家长会上,有的睡的好了,有的胃口好了,有的不再哭闹要玩具了——等,一切都越来越好。

  这本是一项预防儿童成瘾的工程,但是深深感受到了,没有什么不可以,现在孩子感受不到缺乏,而是太容易得到了,而且得到的很多。

  这本书罗列了7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去完成的很多事情,小到扫地,叠被子,大到收割农作物,会用哑语表达几种情景现象等。可是有多少孩子,在家从来不扫地,叠被子,晾衣服,洗 手怕?如果孩子要在7岁这前掌握书中的技能,那么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了,7岁再去看自己的孩子完成哪些,真是是晚了。

  还好家有老二,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书中也给出了答案。《童年清单》真是在当父母的时候,就应该入手的一本工具书。

  《童年清单》读后感(七):了解世界,让孩子主宰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一份清单打动更是震撼了为人父母的我。世界太大,说实话,作为成人的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大略看了一遍,清单具体到实事上,清晰又明确,对于指导家长可操作性比较高,也符合我们对严谨工作的德国人的印象,而不像中国大厨的佐料,盐适量,料酒少许等等。

  席勒说,儿童身上有一种自由自在,不自觉地体现出的自成一体对自我的确信和人格的尊严。但是今天的我们功利性的教养方式,正慢慢夺走孩子的本真,当下正需要这样一本科学理智的书让混沌的家长们清醒过来。开放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好奇与探索,帮助孩子主动的认识并了解这个世界。越是了解才越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这是成年人已久久荒废的能力。

  《童年清单》读后感(八):有意义的人生缘自有意义的童年清单

  孩子的出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冀,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我都会思考和孩子有关的问题,对孩子的未来也有着很多的想象。比如,孩子的童年是以快乐为主还是以学业为主?又或者,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作为父母,我只想孩子的人生更完美。然这个完美,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结识《童年清单》,让我的思绪豁然开朗,我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更是从这本书上得到了肯定。不仅如此,这本书更多的是肯定了孩子,肯定了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先不说远大的,就眼前看来,如果一个孩子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那么首先,他不再受别人限制,他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被人尊重、人生会更有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家、收藏家和发明家,看到这点,我无比欣慰。我一直都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珍贵无比的,都是拥有巨大潜能的,他们需要的是合理的引导,正确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才儿童说明了这一点。

  《童年清单》的教育理念真正的天然自在,这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关键所在。从平常的生活点滴,灌输孩子真正有意义的思想,让孩子真切地在生活中自然地接受知识的滋养,享受人生的美好。比如,让孩子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中所说,时间并不仅仅意味着未来。那些已流逝的时间,曾经存在的日子,依然值得怀念。在我看来,那些不可多得的亲身经历,在我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记得我小时候是没有相片的,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大缺憾,现在每每听起母亲看着我的孩子说起我小时候,我的内心总是涌现无限的渴望,然已无法弥补。而我的孩子,成长的点滴都被我用心收藏,我想,等她长大再忆起童年,定会是无限快乐。她也会对自己当时的举动所深深打动。

  《童年清单》更是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展示了教育的意义,比如,让孩子享受与物品的关系、让孩子感受乡愁、让孩子在窗口张望,一直以来,我都是想看到孩子时时刻刻开心的表情,从没有想过让孩子体验这些,然一个14岁的瑞士女孩认真地说:“如果缺乏这种体验,就很难理解其他的孩子。”正是乡愁使我们更加体会到家的感觉,更加懂得生活习惯所包含的意义。一个体验过乡愁滋味的孩子,等再回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理解便截然不同了。

  读此书,我甚是欣喜,我高兴的是童年清单里面终不是分数标准,我看到的是一份有意义的人生最开始的清单。如此,有意义的童年,有意义的人生终是美好!一起来看看这本《童年清单》吧!

  《童年清单》读后感(九):孩子的成长需要教育和生活体验。

  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而作为一个家长又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探索和成长?《童年清单》这本书以69项童年体验清单为上述问题给出了最佳答案。家长不要只看着孩子的现在,而忽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该书的出版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界反思儿童早期教育与生活体验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我认为: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正是家长的责任吗?压力无处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但也不必沮丧和焦虑。虽说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凡是总有事在人为的成分,作为父母还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给孩子过多的课外负担,不代表不重视学习,对学校要求规定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要孩子自觉做好预习、复习,并且要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业的习惯,家长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但不必耳提面命、事必躬亲,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其次,要让孩子坚持体育锻炼。无论是足球、篮球,还是长跑、游泳,只要是体育活动,就让孩子积极参与、主动坚持。长期运动不但能锻炼身体,更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培养孩子团队协作意识,让孩子身心协调发展。越是高度紧张的学习,越到最后就越是拼身体,而不是单纯比拼智力和努力,所以孩子从小就要打好身体基础,练就一身强健体魄。 第三,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千万不要让孩子从小就陷入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除了日常学业以外,一定要让孩子多参与到生活之中。可以是分担家务、外出旅行、结交朋友、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等。总之,只有跳出机械重复的生活轨迹,多让孩子不断体验社会与人生,培养各类兴趣爱好,锻炼不同方向能力,孩子的大脑才会更聪明,思维更活跃,未来学习更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对今后学习与事业成就才会大有帮助。 第四,要让孩子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核心,要培养孩子的学习 能力,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阅读时间和可选书籍,营造一份坐拥书城的书香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小学课本那点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要,必须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来补充,如果不加重视,孩子精神世界成长的黄金期就永远错过了。通过广泛大量阅读,不但能丰富知识、训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更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让孩子的内在智慧不断生长,心智更加成熟。越是博览群书的孩子,其学习后劲才越大。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天赋方向、个性品质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甚至定型,并且这些因素是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学习成绩能否持续好下去的关键。不少家长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采取压榨孩子业余时间补习的方式,让孩子的精力集中于课堂知识以内,以为通过这种方式“抢跑”就能占得先机,实则违背了教育基本规律,虽然暂时可能有所成效,但从长远看来绝对得不偿失,纯属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学阶段是孩子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黄金期,此阶段要对学习以外的各方面能力格外关注培养,与其在课堂之内的狭小范围“抢跑”,不如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力为孩子注入一生的成长动力。 “汝若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当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健的体魄、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博览群书的体验后,学习成绩变好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须在孩子具体学习问题上多么刻意用心。与其在课堂之内的狭小范围内提前“抢跑”、盲目较劲而扼杀孩子本该自由生长的智慧与成长后劲,不如花心思在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里早作准备、大有作为,为孩子一生的成长贮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童年清单》读后感(十):每位父母不要错过必备的育儿书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就被它的外观和标题吸引住了。《童年清单》一定是关于童年要完成的一些事情吧。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当当入手了这本轰动欧洲的畅销书。

  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时光,在想想现在孩子们的童年,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是我们却替他们做主,上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这本书罗列了7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去完成的很多事情,包括写汉字,这对外国人来说是件很难却又不难的事情。

  刚阅读几页就给我极大的震撼,对我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有着极大的冲击力。

  比如其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学龄前儿童能保证入学后获得好成绩吗”?我想每个家长都是很关心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准备给孩子列好清单跟他一起去完成童年的任务啦!

  一本在欧洲引起极大轰动的畅销书

  一分挑战传统教育观念的认知清单

  一种开启童年美好回忆的生活理念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童年清单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