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07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精选10篇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是一本由[英] 尤林卡·罗布莱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一):为什么要抓女巫呢?

  刚入手的新书

  一位科学家母亲被判定为女巫,听起来还挺讽刺的。

  比较好奇的是,巫术文化不是一直在悄然盛行吗?即便是到了科学及其猖盛的今天,依旧可以听到女巫的消息。在一篇公众号上看到过,特朗普被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许多女巫联合起来诅咒特朗普。不过,至今似乎没有显示出拔群的效果

  占星、塔罗牌、水晶球应该是女巫们常用手段。水晶球我不太了解,占星和塔罗牌还是有点熟悉。虽然很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可是许多女生似乎发现了这里面惊人的准确性——男友闺蜜真的和星座物语里说的一样

  不好意思,我也有点相信这一套。虽然也不是全信,但每次看到星座的消息还是会点开来看看。有时挺准的,有时又不怎么准。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有一个智慧老人来说一说,这里面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玄机。

  所以说,为什么要把女巫给抓起来?!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二):即便我被万千人指控,幸好还有你为我辩驳

  女巫是西方文化中使用巫术、魔法、占星术等并拥有自然能力女性。一方面,他们受人敬重: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超自然能力救死扶伤;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被迫害:他们是恶魔同类,被恶魔用来残害人类。西方的童话故事里就经常出现“巫婆”,但通常她们都是坏人,总是给王子公主施加魔法,阻碍他们成长寻找幸福

  据统计,仅1500至1700年间,欧洲就审判了73000名“行巫者”,处决了40000至50000人。伟大科学家开普勒的母亲卡塔琳娜就是被审判的“女巫”之一。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开普勒,想必没有人会对卡塔琳娜感兴趣,也不会去研究探索。英国剑桥大学历史教授尤林卡·罗布莱克所著的《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就是对卡塔琳娜女巫案的一项历史研究。

  尤林卡·罗布莱克教授研究近代欧洲史,出版过主题广泛的相关史学著作。主要代表作品有《欧洲宗教改革》、《近现代德国的妇女犯罪》、《穿衣戴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认同》、《简明历史指南》等。而《天文学家的女巫案》一书,既是对开普勒如何为母亲洗污一探究竟,也能让读者感受一番那个时代西方的风土人情,并且,对于开普勒的研究也能有所了解。

  尤林卡·罗布莱克教授指出,开普勒认为

当时社会寡妇的敌对情绪、新公爵即将采取的行动和文化上对老女人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恐惧

  是当时大多数被指为“女巫”的妇人被审判的主要原因,而开普勒的母亲确实如此。

  开普勒的父亲海因里希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且好高骛远。时不时的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要过上好日子。他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归来。时间久了,大家就当他死在了异乡

  卡塔琳娜也真是瞎了眼,会选择这样一个男人,还为他生儿育女,并且独自抚养他们长大。搁现在,这是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但在那个年代却不是。

  而且,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差的年代,大部分人的寿命都不长。但卡塔琳娜却相当长寿。就算是搁现在也算是高龄了。她被当做“女巫”抓起来那年已经73岁,从指控到审判,长达6年之久。卡塔琳娜经历了病痛折磨、牢狱之灾,但这些都没能夺走她的性命。于是,在别人的眼里,她更显得另类,并且是异类。

  虽然有许许多多的邻人指证卡塔琳娜是女巫,并且一一列出了所谓的“证据”。但开普勒并未放弃对母亲的营救,他一次又一次的写信为母亲洗刷冤屈,并且利用科学家独有的缜密逻辑,对那些所谓的“证据”一一进行驳斥,做出合理并能让人信服的解释同时,他还整理了一份简洁、有说服力、框架清晰法律文件为母亲辩护。最终,卡塔琳娜被释放

  在还没有看书的时候,我原以为卡塔琳娜被指控为“女巫”是因为开普勒极力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造成的,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并非如此:当社会上的大多数都觉得他们的价值观正确的时候,当大多数拥有相同政治倾向的时候,小众的“我”就会被当成异类来打击

  但幸好,即便我被万千人指控,仍有你为我辩驳。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三):中世纪黑暗欧洲

  ——

  提到女巫,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恶心,毕竟我们从文学作品或者是影视作品中得到的女巫形象都是很丑陋的,带着高高的帽子,脸上长着脓包,在对篝火上架着的大锅施展魔法或者骑着扫帚飞来飞去,给人们带来灾祸!其实这些都是形象大部分来自与历史的以讹传讹真实的女巫是什么样子,你绝对想不到!你知道么,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开普勒的母亲卡塔琳娜也是女巫哦!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卡塔琳娜被指控是女巫,而开普勒为了替母亲洗脱冤屈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辩护。

  开普勒,新思想的先行者,我们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开普勒三定律,但对于他的生平就知道的很少了!真实的他除了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以外,还是一个数学家,孝子。开普勒的人生受到了她母亲的影响甚多,在困境也不放弃就是她从母亲身上学到的精神。开普勒的成长时期并不算是幸运,从他出生开始就主要收到母亲的照顾,父亲基本上总不在家,并且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卡塔琳娜通过自己努力,以一己之力养活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并且生活的还不错,有了一定的资产。但是就是因为这“不错”埋下了祸根!开普勒母亲的案子其实很戏剧化,最严重职责来自于开普勒的弟弟小海因里希,儿子指控自己的母亲是女巫的原因是想要母亲的家产,而且当地的地区长官也蓄意偏袒,其实说白了就是也看上了开普勒母亲的财产。这个可怜的老寡妇将近七十了还被投入监狱,卡塔琳娜一生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这个坚强的女人,凭借强大内心聪明头脑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了下来,她是幸运的,在她入狱德的时候,还有开普勒等另外三个孩子为自己奔走!

  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记述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以及新思潮与保守思想之间的冲突碰撞!可谓是波澜壮阔!原来现在自由开放的欧洲光鲜亮丽外表之下也有极少为人知的黑暗过去!

  提到中世纪的欧洲,很多人都会想到几乎让整个欧洲大陆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除了这次悲剧以外,还有更为残忍的“猎杀女巫行动”,这简介的导致了将近十万的女性死亡。其实,哪里有什么女巫,这些死去的妇女们要么是被觊觎财产而被污蔑成女巫;又或者是当时的教廷为了转移矛盾无端制造出来的“女巫”!觊觎财产很好理解,就像是开普勒的母亲那样,有些财产,结果被自己的不孝子和行政官看上了。而被污蔑指控为“女巫”!很多无辜的妇女们就因为有一点财产就被绑上了火刑柱。而被教廷构陷的更是可怜,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当时如果有天灾或者是粮食作物歉收,人们就会以为是有女巫作祟,是她们带了灾祸,其实这与当时民众认知关系偏听偏信盲目狂热,仔细想想,要是女巫真有那么大的魔力,怎么会让你们抓住然后活活烧死!对于觊觎财产而诬陷别人“女巫”,总会真相大白的一天,而被莫须有的构陷,那就没有翻身的时候了!这就是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时代,但所幸还有开普勒这样的学者能在黑爱中带来一丝光明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四):开普勒的另一面

  在当时动荡的欧洲,常年有战争、爆发的疾病,宗教成了人们的寄托,坚信上帝存在,人们对不满的社会、遭遇不公天灾人祸,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去发泄,基督教为了巩固人们的信仰从中挑唆。女巫,从有智慧、懂医术的女性whicce,变成丑陋、会巫术的老太婆witch,人们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嫉妒,不满都通过女巫这个对象去宣泄,后来越演愈烈,人们信口雌黄,三人成虎,心怀不轨的想谋私仇,随便的指认就可以让一位女性丧命,即便这个指认毫无逻辑和漏洞百出。现在,这种思想也已经在人们的内心根深蒂固,童话故事之中出现的女巫全部丑陋和邪恶,并且总会被正义打败残忍的死去。

  这段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屠杀有大约十万的无辜女性丧命。所以,在开普勒母亲被指控为女巫时,开普勒不得不全力以赴去应对,即便是开普勒这样有智慧懂论辩的学者,也用了6年的时间才将母亲的冤案洗清,可见当时社会的风气已经对女巫有了根深蒂固的偏执,很多画作文章都喜欢描绘女巫。本书中虽然不多,但是也附了几张当时著名画作。书中还列举了和开普勒母亲被判女巫时差不多同时时期的女巫,讲述了她们为何被指控和最后的命运

  《天文家的女巫案》不仅仅讲述的是开普勒为母亲洗污的艰辛路程,同时也讲述了当时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潮流,还有开普勒一家发展的始末。可以说这是一本开普勒的个人传记,也是一部微型的历史资料开篇就附以开普勒的事记年表,让读者更好的对照年表去了解事情的发展。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五):欧洲女巫事件

  封面平淡无奇,像是古老纸张,女巫案让人刺眼,让人想起了那年代最黑暗的欧洲,只是开普勒的母亲却是这本书的事件起因,倒是让人挺意外的,谁也没想到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居然也陷入女巫事件这个残酷的事件旋涡之中。

  尤林卡·罗布莱克,剑桥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欧洲史,出版过主题广泛的相关史学著作。主要代表作品:《天文学家的女巫案》、《欧洲宗教改革》、《近现代德国的妇女犯罪》、《穿衣戴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认同》、《简明历史指南》等等。

  提起,女巫,让很多人都能想到在传统童话故事和电影电视剧中面相丑陋的女巫。她们形象大多以鹰钩鼻的老太婆的形象出现,身边带着黑猫,身上披着一件黑色斗篷,在空中骑着扫帚,传闻相貌奇丑无比,还能变换容貌,比如像哈利波特故事里真实的美貌却又助人为乐的好女巫,再或者像美国恐怖故事里经常设计害人的坏女巫。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形象,大多数人都没有对其抱好感。特别是在那个愚昧的黑暗中世纪欧洲来说对女巫更是对其残酷。

  女巫审判(又称魔女狩猎)是中世纪基督教对其所谓的异教徒进行迫害的方式之一,受害者多是女性。从1480年延续到1780年的女巫猎杀惨案,整整席卷欧洲300年。死亡人数达到了十万以上,在这黑暗的年代只要被按上了女巫的罪名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教会使用了各种残酷的刑罚逼那些无辜的人们认罪,将其烧死,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真让人不寒而栗而又愤慨,不得不说愚昧真让人可怕

  书中介绍了开普勒和家人想尽了办法,历尽千辛万苦才帮自己的母亲洗脱了罪名,打赢了这荒唐的官司,也揭露了那个黑暗愚昧的中世纪教会带来了残酷的暴行,女巫审判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羞耻柱牢牢钉在历史之中。

  可怕的不止是教会邪恶的做法,而且还是离间了家庭之间的和睦,让人们互相怀疑身边的人们,让他们都自保将所谓的女巫拱了出来,而且残酷的封建酷刑让人头皮发麻,简直就像满清十八酷刑一样,教会麻木不仁残忍做法造就很多人冤死,黑暗的社会还持续了3个世纪,难以想象到那个年代人们残酷的生活。

  本书不仅介绍了开普勒拯救母亲于火海,而且更是让我们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女巫事件的历史。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六):女巫案

  关于女巫,大部分人都认为那是邪恶的象征,一般只有电影中才出现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在开普勒的那个年代,人们愚昧无知,只相信上帝,教堂牧师说的话,他们非常害怕女巫,并且大量的屠杀她们。而具体统计被处死的女巫数量比较难,就算保守估计,死亡人数也是大得惊人。1500年到1700年间,欧洲审判了约73000名行巫术者,处决了大概40000只50000人。其中,被指控的人种,四分之三是女性。德国共处决大概22000至25000人。是处决人数最多的国家

  本书讲述约翰尼斯。开普勒的母亲卡塔纳林。开普勒被指控巫术罪名后,开普勒为她辩护奔波的6年经历,以全新的视角带领我们了解开普勒和他的家庭,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了解当时的思想变迁体会人们的理想和恐惧。

  书中的卡塔琳娜有着强大的心智和聪明的头脑,在当时残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下来,还要抚养四个孩子。而她的儿子,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得知母亲入狱后,则马上回到家乡亲自为母亲辩护。接下来在朋友,以及支持者的帮助下,他打赢了这场官司。

  作者简单直白语句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审判是如何摧毁一个家庭,让我们知道巫术是如何存在,又为何令人如此害怕。在审判过程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他们为了逼迫无辜的人认罪,一遍一遍的指控,威胁和监禁。一览无余的展现了当时教会的生活环境,商业活动,法律程序和政治统治。

  在那个时代,人们互相怀疑对方会巫术,甚至在亲人之间,而这种可怕的想法渐渐蚕食着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在“猎杀女巫”的运动中,还撰写了如何审判女巫的手册,诱导女巫承认罪行,并设计好问题套话。甚至因为一个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而被抓。

  卡特琳娜就是其中的一个。

  生在那个年代,卡特琳娜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的儿子打赢了那场官司。不幸的是,正当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却被无辜的指控为女巫。

  如果你对女巫感兴趣,对17世纪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七):天文学家开普勒为爱发声:我妈妈才不是女巫!

  在开普勒的时代,几乎人人都相信女巫和魔鬼的存在。自然气候骤变导致多年来冬、春两季异常寒冷,夏季阴冷潮湿,因此那几年的粮食接连歉收。16世纪人口的激增使资源更加短缺、就业更加困难,物价飞涨、饥荒爆发、瘟疫和疾病肆虐。

  在一些地区,人们互相怀疑对方会巫术,这种可怕的想法蚕食着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身体接触或最普遍的礼物交换,例如一个苹果、一块蛋糕或一杯酒,都能造成伤害。邻居、家人、朋友或当地的雇工都可能是女巫。女巫们在安息日当天一起参加魔鬼的“黑弥撒”。16世纪大量的画作和文章把女巫固化成一个骑着扫帚的丑陋老巫婆:嫉妒年轻女子的容貌,热衷于让孕妇流产,在安息日和魔鬼疯狂共舞,进而激起人们对女巫的恐惧,甚至大肆屠杀被指控为女巫的人。

  众所周知,准确统计被处死的女巫难上加难,就算是最保守的估计,死亡人数也大得惊人。1500至1700年间,欧洲审判了约73 000名“行巫术”者,处决了40 000至50 000人。从1560年至“猎杀女巫”运动结束,德国共处决了约22 000至25 000人。

  * * *

  1615年12月9日,刚过完44岁生日的开普勒正准备同家人一起庆祝新年。就在这时,一位信使送来一封三个月前由开普勒妹妹寄出的信。这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开普勒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的御用数学家)迅速拆开了已破旧不堪的信封,信中写道:

  哦!亲爱的哥哥!救命啊,我们的妈妈被诬陷为女巫啊!天啊,哥哥,我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指控的人太多了,声势浩大,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母亲抓起来了,就连我们的长官也参与了指控!哥哥,怎么办啊!快救救我们吧,快救救妈妈啊,她年纪那么大,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信中所述之事是当年8月发生的,但妹妹并未立刻告知他,这让开普勒勃然大怒。他同时敏锐地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实际上,对开普勒母亲卡塔琳娜的指控中,莱昂贝格小镇的24名目击者将出庭作证,其中一名目击者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开普勒还是校友。这名教师抱怨那个不识字的寡妇,也就是卡塔琳娜,总缠着他,请他帮忙读开普勒从布拉格寄来的信。他还称卡塔琳娜会神奇地从一扇关着的门里穿出来,要求他帮忙写回信。据说,有一天这名教师在去往教堂的路上被卡塔琳娜拦了下来,她恳求道:“我家地窖存有一坛美酒,您一定要来品尝,以感谢您对我的帮助。”该教师抿了一口酒之后发现自己的双腿开始疼痛,后来疼痛加剧,必须拄着拐杖才能走路,到最后完全瘫痪了。

  * * *

  1620年8月7日凌晨,在《世界的和谐》出版一周年的日子,睡梦中的卡塔琳娜(天文学家开普勒的母亲)被女儿叫醒,说莱昂贝格地方长官正带着人来逮捕她,让她赶紧藏起来。

  当他们发现卡塔琳娜时,年满七十三岁的老妪全身赤裸,躲在床下,身上还盖了一个大箱子。地方长官随即下令把她关进监狱。从指控到最后的审判,卡塔琳娜的案子持续了六年,而开普勒正处在事业的巅峰。

  卡塔琳娜是个没文化的寡妇,家里不算穷,常年生活在信奉路德宗的小镇。她和成千上万的德国妇女一样,不得不在晚年接受审判。卡塔琳娜坚决否认对自己的指控,辩解称从未想过用毒酒去谋害朋友和邻居。这种指控就像传染病一样在镇子弥漫,开普勒一家也不例外。

  如果卡塔琳娜的孩子们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对外,那么至少是令人欣慰的。但实际上面对母亲的不幸和审判的压力,儿女的反应各不相同。

  母亲的入狱会危及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开普勒对此心知肚明。而且他的很多主张和当时的主流思潮格格不入。

  1616年1月,开普勒在写给莱昂贝格地方法官的信中表明,自己深爱着母亲卡塔琳娜,她已是垂暮之年,过不了几天好日子了。他还承认自己担心母亲是受到别人蛊惑才发表过激言论,这正好给了那些半吊子法官折磨她的借口,她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从信中能看出开普勒对自己和母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情绪:

  这些人厚颜无耻,除了无端指控我的母亲,还想把我拖下水,说我收藏了违禁艺术品。我不知道这帮人是不是吃错药了,要把我15年来在皇家工作的心血毁于一旦,还想置我母亲于死地。

  即使在当时,此种表述也极为罕见,字里行间透露出开普勒的焦虑之情。

  开普勒在1619年刚出版了《世界的和谐》时还没有选择为母亲辩护,他当时甚至突然宣称这一切都是母亲“咎由自取”。当指控转为审判后,他最小的弟弟克里斯托夫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开始对母亲的清白存疑。身为工匠的克里斯托夫在当地还小有名气,为了避免名誉受损,他自私地放弃了对母亲的支持,退出了辩护。

  他担心这次审判不仅会摧毁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成就,还会让母亲永无翻身之日,所以开普勒用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作保,请求能回到符腾堡亲自为母亲辩护。接下来,他将从朋友、赞助人及他的支持者那里寻求帮助,直到他最终打赢这场官司。而在当时,没有一个公众知识分子愿意面对此种困境。开普勒搁置手头的一切工作,打点好自己的书籍、著作和仪器,举家从林茨迁到了德国南部的莱昂贝格小镇。尽管开普勒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想尽办法去救出母亲,但就连他最要好的朋友也认为他的母亲在劫难逃。

  有关嫌犯的谣言有时会持续数年,这让很多家庭战战兢兢、承受极大的压力。如果家中某一女性成员受审,那么其余男性成员的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可以选择落井下石,也可以极力营救。

  面对卡塔琳娜的遭遇,亲属们除了表现出怜悯和关爱,还伴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恐惧、自我否定、罪恶感以及羞耻感。母亲被指控为女巫,儿女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在这一幕剧中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角色,更混杂了幻想和憧憬。

  也许我们能从卡塔琳娜和开普勒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家人中有依靠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的,有不离不弃的,也有狠心抛弃的。

  书中对于卡塔琳娜的审判的描写也能让我们认识到亲属的本质:亲属就是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不论是实际感受还是在精神上支持)。

  * * *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儿子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营救被诬陷为女巫的寡妇母亲的故事。

  作者尤林卡·罗布莱克系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带着其一贯的幽默把开普勒为母洗污的发展脉络一一铺成开来,我们跟随她的笔触可以体会开普勒从犹豫退缩到坚定为母而战的内心变化。但尤林卡教授并不局限于此,她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小见大,以这一案件为切入点将我们带入了欧洲“猎杀女巫”的狂潮当中,带我们领略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在她的描写中我们仿佛可以切身感受17世纪人们的怕与爱。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八):人命如草芥

  16、17世纪的妇女无辜被认为女巫,遭到迫害,人命如草芥,据资料记载这场浩劫残害了近10万以上的无辜者,大多数为女性,如果加上受牵连者,将近百万人。《天文学家的女巫案》揭开这三十年战争中不为人知的一段真实历史事实。开普勒亲身经历了母亲卡塔琳娜被迫害成女巫,接受着漫长的审判,本该幸福平安的晚年生活,却陷入黑暗之中。

  作者尤林卡·罗布莱克,剑桥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欧洲史,著作有:《欧洲宗教改革》等。本书主要讲述了开普勒母亲卡塔琳娜被诬陷为女巫,经历着漫长痛苦的审讯和狱中生活,开普勒及亲人想尽了方式救出母亲,但结局还是另人遗憾的。在内容上,《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卡塔琳娜的本质生活,一位本分勤劳的家庭妇女;二是被儿子诬陷为女巫之后的黑暗之路,一场女巫案即将开启;三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欧洲三十年战争,宗教改革等,都将由这场案件来呈现;四是开普勒的一生成就融入在文章之中,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又是一位孝子。另外,书中插有图片,展示着人物和社会氛围。

  书中反复提到了三十年战争,这正是女巫案的社会背景之一。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近代早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国际冲突,涉及德国、瑞士、法国、苏格兰等地区。而它的发生正是中世纪末期宗教改革后欧洲各国矛盾的结果,猎巫,盛行于16、17世纪的西欧。书中的第二、三章讲述了从腓特烈一世到西比拉去世,莱昂贝格发生的变化,以及符腾堡宫廷的转变。宫廷内花天酒地,普通公民生活异常艰苦,是战争前的社会不堪。而卡塔琳娜被自己的儿子诬陷为女巫,正由于饥饿,造成了她晚年生活的黑暗。

  开普勒及家人知道母亲被指认为女巫后,一直不解努力为其寻找有力证据,希望释放年迈的母亲。在书中呈现了审判女巫的全过程,多少虚假的“事实”,本是善举,却被说成害人;多少莫须有的证明存在,这一事件还原了历史中为何女巫惨死的真相。开普勒的身份加之到处的打点,寻求帮助,寻找证据,家人的支持,才使得卡塔琳娜没有受到酷刑,终于被判无罪,可是年迈的她经不起折腾,还是离世了。整个女巫案,我看到了一家人的温情,无论是天文学家开普勒还是普通的兄弟姐妹都为母亲尽心尽力。就算在遗产分配上也没有破坏家人之间的感情。

  反观女巫案,让我不禁引起思考,一位普通的妇女为何被人一说就被认定为女巫?根据书中讲述,原因可能有这几点。其一文化因素,巫术自古以来就在欧洲被传说,黑巫术的诅咒更为严重。其二经济因素,书中提到了欧洲社会的经济每况愈下,很多人存在生存危机,人与人的信任发生变化,艾因霍思为了在这件事中扬名联系兰博一家不惜造谣。其三宗教因素,猎巫运动适逢宗教改革的发生,最严重的地方集中在德国、法国等地,卡塔琳娜的女巫案也是在德国发生。其四媒体因素。《开普勒的梦想》书籍影响了卡塔琳娜。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让我们看到了一场不为人知的历史纪实,人命在那时视为草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