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15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10篇

  《唐高宗的真相》是一本由孟宪实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80×240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一):历史不是猜心游戏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大的困扰就在于能否了解彼此内心真正的想法,所谓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但即使是面对面交流的两个人,也难以真正懂得对方心中所想——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跨越百年岁月的内心沟通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有些历史学家们却并不以此为意。

  孟先生这本《唐高宗的真相》的确给长久以来被冠以懦弱名头的唐高宗翻了案,原来他不是懦弱,是腹黑;顺水推舟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沾了点儿光,她不是妖魔,只是被妖魔化。

  诚然,对历史人物判断失误是常有的事儿。尤其是作为君主专制时代唯一一个女皇帝的武则天,她在后代君王臣子的眼中既是李唐王朝的一朵奇葩,也是一颗毒瘤。因而她和她身边的人便也难免受到更多质疑与歪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宪实无疑给我们开辟了一条不同主流历史判断的路。他挖掘出被人们所忽略的史实,深入历史细节,为唐高宗和武则天洗刷掉了一些无端的罪名。就如同他所说,许多历史学家们往往以一种“事后诸葛”的姿态来看待历史,并倾向于强调人物的性格一致性,从而忽略了偶然性和变化。一如唐高宗的懦弱无能与武则天的阴狠凶残,他们被这样的刻板印象围困了数千年,承受了许多言过其实评价

  但尽管如此,孟先生却和他眼中的褚遂良与唐高宗一样,有些用力过猛、矫枉过正了。观其内容,书中多是以少数史料为依托而对人物内心进行大量揣测性描写,臆测成分大于史实,而其视角有时是有失偏颇的。可以说,作者是站在为唐高宗与武则天翻案的立场上,有选择性地挑选史料来证明自己观点。对于那些支持观点的史料,便直接拿来运用;而对于不利于自己观点的史实,则加以忽略或证伪,有时甚至是十分勉强的。再翻开书本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我们会发现这本书所参考的书籍寥寥无几。仅仅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恐怕都不止这个数目,但这本提出众多新颖观点的书所列举的文献却着实让人感觉有些不靠谱。其中大多是涉及史料的《资治通鉴》一类史书,然后便是《武则天传》这类概括性的后人研究,还仿佛为了扩大声势似的以大片空白为陪衬占据了两页纸。

  这与他在引言里所说“去伪存真,弄清历史真相”的研究任务可有些相差甚远了。

  虽然不得不说孟宪实对于武则天与唐高宗的价值判断十分独到而新颖,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这个时代的全新眼光,从而在主流评价圈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然而,这种立足主观判断,过度揣测人物内心的研究方法却是不值得被提倡的。

  但话说回来,也许这终究只是一个历史科普版的读物,其娱乐性大于真实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大概只是看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字样而让我对它产生了高于其本身价值的期待吧。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二):内容还行,有新意。

  孟宪实作为《百家讲坛》目的主讲人之一,与一部分为尊者讳的主讲人相比,孟本人还是能够讲一些真话的,尤其在评价唐高宗方面,不像过去的学者那样走老路,只是一味的指出李治比较懦弱昏庸,不问国事,完全听信武则天在幕后摆布。虽说李治这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和事老一面,但是绝非无能之辈,偌大一个唐帝国,要是真没本事,李世民也不会选他做储君的。因为之前的《资治通鉴》里面有意矮化李治的形象,所以后世百姓就认为李治无能,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厘清一些事实,尽量还原一个真是的李治,让读者明白,历史上真正的君王是不应被随意曲解,矮化,或者被戏剧化的。由于多年来中国百姓长期被道德批判的史观所影响,真正的科学历史观并没有被真正地普及,所以作者孟宪实的功劳也就体现在这了。《唐高宗真相》这本书还是可以一读的,买一本收藏未尝不可。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三):历史,是镜子还是幌子?

  段飞猪/文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悼念魏征同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以史为镜”这个词,便从此流传下来,读完孟宪实先生的新书《唐高宗的真相》,不禁让我想起这个典故,同时,我心里更不禁在问,历史在如今真的只是一面镜子吗?

  说到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该是“三大家”——唐太宗、唐玄宗与武则天。孟宪实在本书中偏偏选中了唐高宗李治,这个隐藏在其父李世民与其后武则天光环下的男人主角,用详尽的史料,加上些许自己的想象,试图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从另一个角度来阐明他的观点:李治并非如以往的史学家所言是个懦弱的皇帝,相反,此人极富心机,外圆内方。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大众的启蒙式的电视节目无疑是成功的。中国正位于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转型期间,而大众对于文史的人文化、政治化解读也变得更为迫切,这也就为易中天、于丹这些将历史、学术“娱乐化”的学者们的走红提供了扎实市场基础。只不过,相对于易中天的“历史评书”以及于丹的“心灵鸡汤”,孟宪实相对更为严谨一些,却也相对罗嗦,虽然他也说自己的研究是“轻型化”的,但与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还是有些许距离,这就注定他不可能火过前面的那两位。孟先生试图在百家讲坛和自己的书中,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解读历史的真相,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百家讲坛”的定位其实是“电视书场”,学术从来都不可能是普及化的,是不可能畅销的,这个世界上最畅销的是“可口可乐”。但是,人民需要可口可乐,也需百家讲坛;人民需要易中天、于丹,同样也需要孟宪实。  

  曾看到过一篇批判孟宪实的文章,文章说他解读的历史倾政治化了。但窃以为,这正是孟宪实对历史的解读存在的价值所在。历史这门学科到底作用在哪?它到底有什么存在价值呢?

  有幸在不久前采访过孟宪实先生,以他的话来说,《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之所以妖魔化武则天,弱势化李治,是有着其政治目的的,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疑似出自胡适先生口中的那句名言——“历史是个任人打扮小姑娘”,而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孟先生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出了“历史其实很好玩”的观点,仔细想来,的确很耐人寻味

  孟先生曾经强调:“历史与现实关系是怎么发生的,不取决于主讲人、研究者,而是取决于所有人的看法。”这句话有些意犹未尽,背后的潜台词应该是“更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以,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武则天可以成为淫乱的化身,唐高宗也可以成为懦弱的宅男。而很多年以后,在东北不抵抗的张学良也可以成为民族英雄,小小的一个家乐福也能成为民族主义者泄愤的出口。历史上的这些人,这些事,不过仅仅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个道具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的“以史为镜”一直被认为概括了中国历史观的精髓,中国的历史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并非只是一面“镜子”,在更多的时候却成为了一块“幌子”。历史可以被戏说,可以被恶搞,更可以被误读,只要历史能“为之所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长此以往,“以史为镜”,“以历史研究推动历史的发展”之说,恐怕只能成为一句空谈了。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四):大二时的读书笔记

  一、全书梗概

  《唐高宗的真相》一书由孟宪实先生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孟宪实先生根据自己在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上的同名讲座的内容色整理而成书。

  历史上的唐高宗大多以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出现,而孟宪实先生却通过史料分析论证,为唐高宗翻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本书有十五讲,从唐高宗的早年生活开始讲述了唐高宗一生中的各个重大事件。从备受宠爱宽厚仁慈的皇子到被推上皇位的国之储君,从有名无实的新帝到手握实权的君王。李治不再是历史书上一个扁平的历史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有喜怒哀乐,会成长会变化的“人”。

  孟宪实先生不像他所不赞成的那种以“事后诸葛亮”的姿态看待历史,他不刻意强调人物的性格一致性。而是通过史料和自己的推测详细分析李治的行为,“房遗爱谋反案”“废王立武”。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的讲述,使得唐高宗的形象越来越鲜活而立体,填补唐玄宗与武则天之间这段常常被忽略的历史空白。同时,也在论证孟宪实先生自己的观点:李治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二、读后感想

  首先,孟宪实先生的这本书定位是科普向读物,面对的是没有专业基础的历史爱好者或刚刚入门的学习者,这些内容自然是十分通俗易懂。同时这本书的内容是源于文化科普类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出于收视率、话题性等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必然力求标新立异,有些刻意猎奇的意味以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但也是情理之中总体而言,从科普这个方面而言,我觉得本书是十分成功的。

  由于许多历史上的原因,臂如宋朝以后的史官为了巩固男权社会权力,防止赵家出现同样的情况,常常不遗余力地抹黑武则天。武则天多为阴险狠毒十分不堪的负面形象,连带着唐高宗的形象也一并抹黑了。脸谱化的事情在历史上十分常见,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印象大多局限于固定的刻板印象。虽然也时常有为历史人物翻案的事件发生,可却往往又偏向另一个全然不相干的极端,臂如斤斤计较一个伟大人物的私德,以此抵消他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打成牛鬼蛇神一派的人物。又或者因奸邪之辈做过一两件善事,便捧高至隐忍的圣人地步。这种事情,向来常见。但此书虽是翻案,却更多地立足于“历史事实”上。更多的是给普罗大众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全书中也在始终灌输一种历史意识。不仅仅是“知道”某一段历史,而是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去分析历史问题带领读者去关注历史的真相。我想本书在扩展思维,带给普罗大众一种新的历史意识这方面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但同时,本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本书最令人诟病的应该是很多结论没有详实的史料支撑,大多是依靠少量史料夹杂自己的大量想象,脑补出当时的历史情景便得出想当然的观点。乍看去,似乎论证严密没有什么问题,但经不起细细推敲。

  孟宪实先生似乎一开始就只站在了“复原唐高宗,就是我的使命”这一出发点,先入为主,所有的选材论证都是立足于此。自然,其中也颇有合理之处,可也用力过度,过于拔高了唐高宗,又有些偏到另一个极端了。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孟宪实先生也偏离了他在书中引言所说的“弄清历史真相”这一点。所幸,孟宪实对唐高宗的评定始终出自于整体,不偏执于一两处细枝末节。且唐高宗的形象很丰满,是不断变化的,使得这种拔高控制在能理解的地步。

  但是,孟宪实先生许多论断是出自主观的臆断,大多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去揣测当时的人物内心,这种研究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历史相符合,有失偏颇。

  诚然,心理学上有许多具有普适性的结论,但每个人的心理具有个体异性,不可能每个都适用所谓的“常理”,而且孟宪实先生对历史人物进行的心理揣测多处于自己的经验认识,也没有什么可靠的心理学依据。且最最重要的是,今人与古人的思想观念差距十分大,用今人的心理去推理古人的行为,这是十分不合理的。我们只能尽量贴近当时的人的想法,但不能直接用今人的心理去研究古人的行为。

  臂如在孟宪实先生花了大段篇幅所写的武则天的后宫斗争中,用现代人的观点去看待,主要落脚点是“感情”。我想这与当时的情况是有很大差距的。不管帝王家有无真爱,纵使有,那时的爱情与今日人们所说的爱情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世说新语·惑溺》中荀奉倩与妻子感情笃厚,冬天的时候他的妻子发热病。他来到院子里挨冻,将自己的身体弄冰,然后回到屋子里用身体给妻子降温。“不辞冰雪为卿热”。这在今日看来是一个凄婉唯美令人感动爱情故事,但古人并不推崇。荀奉倩的妻子死后,没多久荀奉倩也随之死去,“以是获讥于世”。世人是讥讽这件事的,连《世说新语》也是将这一则材料记载在“惑溺”中,即沉迷于声色、财富、忌妒、情爱里面而不能自拔,无所节制。

  我们常常会认为唐代妇女地位很高,所以在情感方面也比较开放,唐人的传奇小说中也有许多关于情爱的。可要知道,之所以那些能被称之为“传奇”,正是因为其稀少。而唐代妇女地位高也是相对于宋代以后而言的。唐代妇女三从四德思想是比较浓厚的,贞操观与中国古代其它时代没有太大区别。旧门阀士族经常夸耀自己的闺门之礼,以显示自己与新兴官僚贵族的区别。

  如果按孟宪实先生的说法,王皇后是因为爱情,想要得到唐高宗的感情,而武则天赢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唐高宗的感情。不可否认,这场斗争中帝王的感情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孟宪实先生书中亦提到的一句话“在后宫与外廷之间,就对唐高宗的包围而言,后宫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是一场政治事件,而不是纯粹的情感纠纷。

  王皇后被废是一个必然的事件,武则天作为新后人选是一个偶然。只要以长孙无忌、柳奭为首的小集团一日不放权,纵然没有武则天,也会出现其他的宠妃来取代王皇后的位置。孟宪实先生认为长孙无忌坚持不废黜王皇后的理由有两点,其一是皇后母仪天下,不可轻易废黜,其二是皇帝不能太任性。这两点或许是理由,但更重要的理由是,王皇后与长孙无忌是同一个利益集团,息息相关,自然不能废黜。王皇后出自五姓七家的太原王氏,长孙无忌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加上同为托孤重臣的诸遂良、王皇后的舅舅中书令柳奭等人,内廷外朝两股最大势力紧紧结合在一起。本来高宗朝就是典型的君相二元结构,而长孙无忌越来越跋扈专权。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唐高宗与他们的矛盾自然会日益激烈,爆发是迟早的事。

  这样凭作者自己的臆想的例子还有很多。臂如孟宪实先生认为唐高宗突然对长孙无忌态度强硬是因为万年宫事件九死一生的经历与武则天又一次怀孕自己又将为人父所导致。当然,这种分析也并不是全然不可取,从创作的角度而言,这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内容更符合逻辑。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会在读者心中留下“这是历史”的印象。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不清楚,孟宪实先生也不能完全保证就是如他所想。

  rp+�x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五):把“历史意识”转变为“常识”

  很喜欢《唐高宗的真相》这本书,因为它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给出了答案。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历史,才能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不再是乏人问津屠龙之术?

  最直接的回答来自这本书的“后记”里,作者与吴宗国先生的一段对话。孟先生的问题是:“历史研究如何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而吴先生的回答很简单:“转变为常识。”作者的问话显然比我的疑问包含了更高远的目标和更多的期待,但我还是冒昧的揣测,这两个问题是有些相通之处的,因为二者关心的,其实都是“如何实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这样一个问题。

  间接一些,但却更直观、更有启发性的回答则来自对这本书的阅读。或许《唐高宗的真相》这个书名并不十分贴切,因为正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研究者而言,“真相”的地位,可能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因为虽然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的解读都会掺入自己的臆测和立场,这个“真相”或许永远无法达到。这本书讲述的,其实恰恰是关于“真相”如何被扭曲的故事

  那么,与其说“还原历史本真”是作者力求达到的效果,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贯穿全书的写作态度。这就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历史记载,以怀疑的态度分析历史过程。或许这也就是人们所说“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对于一本普及性历史读物来说,传达历史意识要比讲述历史知识或者“历史事实”重要得多——除了那些以历史研究为职业的学者,有多少人会在乎房遗爱是不是真的想要谋反或者李(ji)是不是真的支持武则天掌权呢?

  中国古代的历史写作,往往把“教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为了传达“正确”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历史记载的歪曲不实之处比比皆是,关于李治、武则天的记载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作者认为,是后世,尤其是宋代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女主掌权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把他写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其中,尤其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与政局的政治现实相关。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论述里,作者不知不觉地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历史记载并不就等于是历史事实,二是记载与事实的偏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因应现实的需要。可以肯定地说,领悟这些信息,实际上就已经是在培育历史意识了。当前的绝大多数历史类普及读物,或以“事实”的全面丰富标榜、或以行文的生动幽默自夸,但在向读者传达历史意识上往往多有不足。恰恰在这一点上,《唐高宗的真相》独具匠心,高出同侪。

  其实,不论是古人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还是今人提倡的人文素质的提高、独立思考精神的培育,最重要的就在于历史意识的提高,而不是掌握更多的所谓“史实”材料。因为历史学的意义,绝不在于能使人充实谈资或者附庸风雅,而是使人有能力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判断是非、引领生活。所谓“转化为常识”,绝不是说让读者记住哪个皇帝姓甚名谁、哪场战斗发生在某年某月、哪件功绩是谁人所为这样的“常识”,而是潜移默化地培育读者的历史意识、把历史意识转变为读者的“常识”。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在全书中没有一处直接提到“历史意识”这个颇有几分难解的词汇,而是把它浸透在全书的讲述中。文字生动、语言活泼,颇有几分口语化的行文使读者彷佛亲耳聆听。作者使讲述历史还原到“讲故事”最原初、同时却又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作者又是一位成绩斐然的史学工作者,对于问题的论证绝不轻忽。可贵的是,这种论证,绝非板着脸地、冷冰冰地摆出专业人士的架子,而是结合材料,揆之以情、考之以理,再用生动的方式讲述出来。比较典型的如“高宗突围”一讲中讨论为什么在永徽五年,唐高宗对待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态度忽然变得强硬起来。作者认为,这是遭遇大水险死生还和即将再为人父这样的人生经验带来的变化。这样的分析,很难找到什么坚实的证据来坐实确证,这不是历史学科惯常使用的分析手段,在专门的史学研究中很难有立足之地。但是很显然,这样一来,唐高宗李治就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名字和一个模糊不清的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拥有类似人生体悟的人都会对此报以会心一笑。这样的分析方法,似乎比“这是君臣矛盾长期积累而导致的结果”之类的论述,让人更加容易领悟和信服;而这样的叙述方式,无疑也比一板一眼地考证、论述更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使人们感觉到历史的可亲、可爱。

  但《唐高宗的真相》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或许是太急于拨正唐高宗被扭曲的“真相”,作者如同褚遂良和李治一般,有一点用力过猛,有一点矫枉过正了。比如李治少年时代的“用弱”、韬光养晦,到底是为了取得太子地位的有意为之还是性格、地位使然?李治禁止王皇后的母亲入宫到底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深思熟虑还是事件发展的偶然性起了作用?人真的可以如此有计划、有步骤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吗?这些问题,或许很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怎样的历史,才能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不再是乏人问津屠龙之术?似乎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唯一的出路,就是把历史变得通俗、生动,把历史知识变成“常识”。于是,通俗历史读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比较而言,《唐高宗的真相》不是第一本,也未必是最优秀的一本,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因为它不再把目光局限在讲述历史“事实”或者品评人物“是非”,而是关注历史的“真相”如何被扭曲。这或许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原刊于2008-04-25《中华读书报》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六):“平反”上了瘾

  就我上学时所学的那点历史,唐高宗李治就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看到他在武则天面前唯唯诺诺的无数故事就让人想对这个皇帝踹上两脚。后来知道历史教课书上讲的和历史本身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回事。而《百家讲坛》也科普了一把,易中天戏说三国人物,纪连海还原历史上的和绅,王立群把汉代的风云人物跟历史书来了个彻底绝缘,到了孟宪实的《唐高宗的真相》,题目就是要为这个“无能”皇帝平反。置身历史之外的平反终究是件可以轻松着感慨的好事,“原来是这样!”无论“这样”是否是真实,每个人在心底里说出这句话时,顺便泛滥起的快感是毋庸置疑的。

  有多少人知道,唐高宗统治时期,经济和教育都比“贞观之治”上了一个台阶,轻松搞定突厥、吐蕃等叛乱,使得唐朝的疆域最大。唐高宗在位34年,比唐太宗还多10年,在唐朝皇帝中,仅比唐玄宗的46年少。这靠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恐怕很难做得到。这也是孟宪实要坚决为唐高宗平反的原因之一。他甚至放出话来:“复原唐高宗,就是我的使命。”这位四十多岁的国学院老师,这句较真的话听起来很可爱。

  在孟宪实看来,唐高宗之所以被现在的历史书“看扁”,除了宋朝史家因为政治原因在他身上制造的迷雾,还有一点就是唐代皇帝里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三大明星过于耀眼,即使身兼“名爸爸”的儿子和“名女人”的丈夫,但历史这个东西八卦起来吓死人,不八卦了更要人命,唐高宗不知道命犯了哪个星,接了唐太宗“贞观之治”的锦绣好班,又和老婆武则天给开元盛世开了个好头,还跟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隐忍着隐忍着直到把长孙无忌给办掉,掌握了所有大权,可就是没入史家大赞特赞的法眼。

  而事实上,唐高宗早在唐太宗病重时就与还是太宗妃子的武则天有染,如此乱伦妄为,以及后来处理房遗爱谋反案、废黜王皇后等大事时的坚决,都不是一个懦弱性格的人所能做出的行为。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既然你不能改变史书所写,不妨听听这些趣味无比的戏说。当然孟宪实却没把这当戏说,那是他的乐趣,“弄清了一个千古之谜,如同破解了一个大案件,那内心的愉悦是无法言说的。”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七):唐高宗时代的“潜规则”

  一个人进入历史,就有被脸谱化简单化的危险,政治人物尤其如此。夹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之间的唐高宗李治,便是这样的命运。在后来人习以为常的印象中,唐高宗是一个懦弱的人,一个无能的皇帝。然而,孟宪实的著作《唐高宗的真相》却颠覆了这一流转了千年的形象,这倒不是作者有意故弄玄虚或标新立异,而是,作者试图让我们看到,历史本身和被陈述力量塑造出来的历史之间的裂缝,历史的真相或许难以得知,但如果对那道裂缝有所自觉或感知,逐步逼近真相总是可以实现的。

  纵观唐高宗的一生,令人联想到的还是那句老话,历史无法从任何必然性中寻找解答。李治是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遗传了其母长孙皇后的宽厚容忍的性格,他本来完全无缘于帝位,可以在自己的皇子身份中平稳度日,可是太宗晚年诸子之间的风云变数,将李治推倒了储君的位置;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嫔妃之一,却意外和李治邂逅,生发出一段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恋情,而也就是这份看起来不伦的恋情,成为唐高宗扭转王朝政治局面的关键砝码。从皇子到储君、从有名无实的皇帝到名副其实的君王,与高宗进退紧密相连着的,是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而在高宗和长孙无忌之间发生影响的,除了当时实实在在的政府官僚、皇家成员外,还有唐太宗这个无形的影子,他关于唐代的安排,虽无影无踪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当事人的历史记忆之中,左右着高宗朝的政局变迁。李治是长孙无忌一手扶持起来的,唐太宗作出“让李治接班”这一决定多少也有些无奈,但为了避免“玄武门惨剧”的重演,太宗将王朝传给了宅心仁厚的李治,又考虑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太宗在晚年赋予了旧臣长孙无忌以托孤大臣的重任。由此,使得高宗朝的政局形成典型的君相二元结构。一边是李唐的接班人李治,一边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长孙无忌,两股力量既相互制衡又彼此冲突。而随着长孙的跋扈和李治的成长,二者之间对于权力的角逐日益激烈。在权力结构中的经年压抑,带来的是李治对相权的全面反扑,利用“立武为后”这一话题,高宗对唐王朝中央的政治格局进行了彻底的重新洗牌,而也就是从长孙无忌的出局开始,唐朝迎来了政局的新气象,那就是开国功臣的下台,新官僚的出场,贵族官僚到职业官僚的转变,在此时就已经初见端倪。此后武则天高调地提倡“科举取士”,大量扩充职业官员,不过是这一趋势的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唐高宗的真相》一书实弥合了太宗到武则天一段历史中的缺环,也因为这样的衔接,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很多模糊不清的事件变得明朗。

  个人认为,《唐高宗的真相》一书除了用洗练的语言呈现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记忆的唐高宗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认识到历史的误区,即一些极易混淆的认识,比如何是李治的个体行为,而何是唐高宗的政治行为;比如何事为李治的性格所致,而何事又是他所采取的策略;比如何者为历史留给我们的表象,而何者又是表象背后的真相;如是等等,正是在区别与交织中,唐高宗真实而立体的形象得以自然凸现出来。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之中,条分缕析出这些细微差别,一方面得益于孟宪实本人正规的史学研究背景,另一方面则是作者对中国社会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和人情世故的认识颇为深刻,由此,《唐高宗的真相》这本书有股扑面而来的现实气息,一些细节很是意味深长。可以说,孟宪实的历史叙述读来朴实无华、云淡风清,但其笔下的历史却暗潮汹涌、发人深省。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八):“懦弱”高宗

  敕 皇上写。

  长孙皇后去世,李治 晋阳公主 李世民一起

  仁孝帝李治并不孝,和才人武内乱。

  长孙无忌。李治 母亲的哥哥

  李绩和长孙无忌对立

  长孙无忌一手遮天。

  房玄龄 房遗爱和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和男宠辩机和尚 和李治闹拜。

  唐代一般人不能看天象。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在太子上对立

  反对派

  长孙无忌 褚遂良(托孤大臣 外放 长沙都督 不肯向皇上求饶,病死艾州) 韩瑗 来济

  褚遂良书法强。

  韩瑗 来济出身好。

  长孙无忌很多年后被杀死,高宗不忍。

  长孙无忌太子之争唐太宗时有恩。

  许敬宗告长孙无忌谋反 派外地 高宗追杀 后来自缢

  废王立武:社会上层:士族 一般地主:庶族

  隋(出身都为士族 长孙无忌 ) 唐高宗动员庶族 庶族崛起

  几百年士族社会完结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713719.html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九):研究历史是为了什么?

  有个朋友买了这本书,我从他那里半强行借了过来,花了几个小时大致浏览了一遍,感觉还是不错的。孟先生引经据典地再加上按照常理推断,把唐高宗的历史形象做了纠偏,和我们日常从历史中得到有关唐高宗的形象大不相同。建议大家有空还是看看,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本书的内容,而是其后记提到的部分内容:

  孟宪实先生1994年投到吴宗国先生门下,战战兢兢地问吴宗国先生:“历史研究如何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吴先生微笑,而微笑之后,吴先生通常会反问:这要问你啊。但这次,先生没有反问,而是简单有力地说道:“转变为常识。”

  转变为常识!这句话说的多好,问题是大家很多时候做事情反而不考虑常识是怎样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唐高宗的真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