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的风》是一本由亦舒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羁的风》读后感(一):谁不想要一个余求深
亦舒的书,很少看完有想写感想的,但是看完《不羁的风》只想感叹,谁不想要一个余求深?
很多人不理解女主的痴,觉得这种爱情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好似空中楼阁,这是亦舒的败笔,是她小说的差劲。但殊不知,谁不想要一个余求深?
余求深能成为舞男,可知面容姣好,身姿绰约。这种风流倜傥男儿,谁不喜欢。外加他是一调情高手,顺手拿起女主吃剩的面包就开动,就这一刹那,如不是长相帅气,如何能撩妹成功,直击女主心房,让女主以后再难忘却,苦苦追寻。人总说美人无心,可余求深这等标致的男儿,却又如此聪明,能将刘太太,哄得高高兴兴,但又知进退,得知刘太太不想与他结婚后,立马消失无踪。此等精明能干的男人,哪个女人不想要?
男人有钱了,老了以后,仍爱十八岁少女,无人质疑。可是我们女人有钱了,老了,我们也想要这样的十八岁少男。这个男人帅,聪明,会说甜言蜜语,会让我每天都笑,会让我每一分钟都开心,让我散发出青春活力,更重要他又如此会调情,那暧昧的情愫,女人无法阻挡。就像女主在刘太太死后,梦见他时,虽只有白衬衣,可那番风姿,不仅让女主,就让我们读着也怦然心动,甘愿用自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来买。而且余求深聪明啊!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是拆白党,要让你倾家荡产;也不是狼子野心,要你全部家产,哽咽离世。他和你定好合约,拿钱哄你开心。真好!我就想要一个余求深。
余求深,让我想起了我的初中。那是一个刚刚发育的青春期,春心萌动,毫不夸张,那是如何一种闷骚。明明想博得男生关注,可总要做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明明费尽心思想把自己打扮成班花,可没有审美的自己总是笑话。还要装出一副不喜欢男生的样子,可是只要有男生和自己说话,开玩笑,打闹,那可是爽翻的事情,可还要做出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再追着他在操场跑几圈,晚上回到家都觉得今天心情好,回想起来都会情不自禁笑出声。就象现在,我一边打字,一边笑,就像旁边有这样的男生打趣,斗闹,再追着,跑着,可我们的教育说女生要矜持,要稳重,所以要摆出一副禁欲系的脸来,藏着闷骚。
所以在我穷的时候,我需要找一个任天生,那是公认的良配,夫妻二人双双打拼,再为儿女奉献一生。可我现在是女富豪呀!我有别人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呀!我还是如此的寂寞,真爱如此难寻,我又是如此愚钝,难以区分真情还是假意。我想要当初的求不得——余求深。我想用我的钱买快乐,买青春,买爱情。为什么不行呢?况且余求深是那么的让女人着迷。就算身患恶疾,卧病在床,仍然有女人愿意不离不弃。
谁不想要一个余求深?我就想要一个余求深。我就想要一个幽默风趣,善解人意,还帅气,身材好,知进退,聪明稳重,会调情,擅长暧昧,的男伴。如果我有钱。
《不羁的风》读后感(二):不羁的风:每艘船上都有余求深
也许有一个比方不太适当,但仍然会一再地被拿出来讲。师太之于香港就像阿姨之于台湾,于言情读物界来说,她们都曾缔造过华文小说盛况空前的状况,她们亦各自的风格和痴迷的受众群,在很多人还没有经历过所谓的爱情时,就已经基于她们的作品建立起被异化掉的爱情观,她们也足足曾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不过后者渐渐地被读者市场、收视率等到一干莫名的东西淹没了,只有师太在她的光怪陆离且荒凉无际的城市背景下,以惊人的创作力仍在写字且不失水准,这是一件很令人存疑又令人敬畏的事情。 最近才留意到新世界出版社做了一套亦舒的平装书,封面设计极为“平装”般简洁。其中包括了一些相对比较早年又比较完满的作品,也有一些后来被一些老读者抱怨过没有新意的新作,如果只是爱字并不计较太多的外表,可以收藏。纯白搭配蓝色色块封面的《不羁的风》便是其中的一册。故事是亦舒比较惯常的题材风格,有香港生活的影子,有市井小说里面最夺人眼球的“爆点”,比如一夜暴富,比如奢华场景。读完之后便觉得倘若拍摄成影像大约是要准备累死置景的道具师。 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生活逼入窘境的孤身女子唐清流,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富有的暮年老妇刘太太的垂青,成了刘太太的私人陪护,登上了一艘每名叫“不羁的风”的豪华游轮开始了周游世界并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旅程。在这艘船上,唐清流遇到了三个不同的男子,一个是缺乏自主的马姓仕家子,一个是在游轮上做一个小小的待者的船东之子任先生,另一个便是以单身富有女人为目标掠取钱财的余求深。马少爷是连自己都保不住的男人,舍之可惜,得之不甘,恰如鸡肋;余求深只是狂蜂流蝶似的过客,带有致命的杀伤力,却同为天涯沦落人;唯有任少东这样的甘于从底层做起的有为少年,才可以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可是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老妇突然去世,留一笔巨额的遗产给清流,当她不再为自己的衣食担忧之时,一切都已经改变。 故事当中这些元素组合一起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如果照张爱玲的笔法来写,唐清流必定成了第二个曹七巧,在不安与惶恐中失去纯真,拥有了钱富却失去爱的能力;如果照李碧华的笔法来写,余求深必定成为第二许仙,拿着“以身相许”的骄纵直刺唐清流的内心,让她体无完肤直至冷却,以冷静的态度陪着他将一出已经料到结局的戏演下去;如果照着安妮宝贝的笔法来写,这会成为一个无尽的旅程,每个人心里都有至少三个爱侣,一个用来低眼画眉,一个用来托负终身,而最后一个是与自己的相病相怜的“两生花”,而“不羁的风” 就是每个无法靠岸的不安灵魂。 可是师太就是师太,她有她自己的结局版本。继承遗产后的清流断然是不会与缺乏自主的马少爷共度余生,但是她也放弃了有为青年任少东,平层公寓的梦想已被巨额遗产冲淡,她一心想要从“不羁的风”上捞起与自己的同样漂泊命运的余求深。她成了那个许她遗产,期待住进她灵魂里面的老妇,带着强烈的企图心和征服欲,却忘记了“男人是不作兴以身相许的,如若许了,他必定要许来的钱去换一身”,她也忘了“财富在让女人挺直腰板的同时,并不能拯救她的寂寞”。她以她的财富寻遍世界跑去见他,只见到一把病重的枯骨和不能再回到重新的遗憾。 唐清流成了她最不想成为的刘太太,以“不羁的风”为家,在海上漂了很多年,她相信每艘船上都有“余求深”,于她来说,这便是真爱,这是她不求饱足安稳之外最真实的欲念,这是她最直白的那种耳热心跳的感觉。每艘游轮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富有的人嘲笑她的身世,穷人羡慕她的华美,还有无数的“余求深”,于他们来说只爱的她的身外物,而非她的灵魂。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她吻得到他的唇,却得不到最真的誓言,她真得被身外物所累,所以,她拥有的越多也越寂寞。
《不羁的风》读后感(三):爱上爱情,注定寂寞
不羁的风的确吊足了我的胃口~前半段大概也能猜到,贫穷的唐清流得到照顾富家老婆婆的工作,后来肯定会时来运转继承大笔财产,可是我猜中的只是开始。
如果你继承了大笔的财产,会怎样?大家做白日梦的时候总会想到,连大宇那么纯真的女孩最想从多拉A梦那得到的都是印钞机,发财几乎是所有人心底的愿望。可我觉得,财富真的很可怕……
唐清流突然一夜暴富,使她本来要嫁给有为青年的计划改变,因为她不再需要嫁给谁来求生存,因为她不再是只能辛苦的活着,唐清流也就此忘记了她单纯的抱负:一个自己的家,体贴的丈夫,听话的孩子。唐清流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寻找在不羁的风上遇见的余求深。余求深明明是个舞男,为什么要找他?而唐清流却满世界的不停的焦急的寻找着他,寂寞的痴痴的无助的等着他……她拥有美貌、财富、青春,一切美好,却怎么也等不来她的求深。
唐清流执着的寻找的已不再是某个人,而是自己心底的欲望,她在找一个永远都不会找到的人。当已经不需要朝九晚五、循规蹈矩,当你有能力去实现你的所想所望,真正的欲望就会浮出水面。那不再是道德束缚的别人期望的,那是属于你自己心底的秘密。唐清流的青春年华过的很惨淡,拼命工作却难以糊口,那时的她像一个吉普赛女郎一样漂泊,所以余求深给她的心跳对于贫穷的她来讲多么奢侈。唐清流能足以支配自己命运时,她想把那瞬间的心动真正属于自己。女人说到底期望不就是爱情么,不管什么物质,不管什么流言,就是纯粹的爱。唐清流找啊找啊,寂寞的等着自己的爱情……
刘老太成功的住进了唐清流青春的身体,财富的确改变了她的命运,把她的青春锁在了一艘叫做不羁的风的船上。快乐不属于刘老太,也不属于唐清流。
《不羁的风》读后感(四):一出戏
碧玉对苏玉心说:叫你等的男子,要来无益,趁早回头。
清流不能。
她太需要那样一个人,太需要那样一个梦了。她想抓到,只是心里面那一点点的安全感和追逐得到的温柔。可惜永不能,她没有能力的时候,炙热埋在心底,故作冷清。等到她有能力的时候,追逐已经迟了,只剩下一具残破的皮囊和一副已经忘却“唐清流”三个字的枯骨。
原来他就是那不羁的风。唐清流不过是被风掠过的一个影子。他得到了,她却从来没有与他有过温存。怎么甘心?然而,叫你满世界追逐寻找的男子,要来何益?却已无路可退。一回首,已是百年身。她再不是原来那个低眉顺眼为两餐温饱担忧的唐清流了。她有权有能力去挥霍,却买不到快乐。于是只好追逐。
风却不肯停留,于是只好为自己圆梦。
欧阳说得对:唐清流的世界,只有这么一点点大了。
那样一笔钱成就了她的梦想,那样一个梦想却足以毁掉她的一生。
转念,都是囚鸟,谁又有资格可怜或替人惋惜?不过是一出多幕戏,你谢幕我出场,有人哭有人笑,悲悲喜喜,周而复始。
《不羁的风》读后感(五):是因非因,是果非果
可有人躲在甲板的角落
钱能改变命运买卖灵魂么?或许它的威力只是让人现出自己真实的样子。且无极限。
当不用再为生计尊严虑,自然就会纯粹执着得向内心最赤裸热烈的欲望追逐。不计手段。因为那饥渴让人无法停止。
所以可使灵魂扭曲的不是钱,是可怕的欲望。
然而钱可以坦呈欲望追逐欲望却无法真正实现欲望。
钱是因非因,是果非果。
故唐清流卑微时得不到的,富贵后再不计代价的追索,得到的似乎也都只是替身。
刘太有钱,也只买到余求深的人。买不来青春和真爱。所以不是钱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因为钱。不过清流知道,没钱连余的人也得不到。
他死了。死于贫病交加。
不必问他是否真心爱过她。她真正爱的又是他么?
这样看来,那些替身也都是余本身。是欲望和渴求本身。是真爱的幻觉。
我只想说清流太痴。
她原本除了青春美貌一无所有。因此她原本也只想得到温饱,尊严和世俗平稳的生活。
而当她有了钱,名誉和地位。她开始直面内心真切的欲望。她试图通过钱去寻回她未曾得到的。
她的悲剧也许在于对不该寄予厚望的东西寄予了厚望。
然而她毕竟是忠于自己的 没有计较权衡 彻底的 义无反顾的 即使有些病态和扭曲 她一定也得到相应快乐
她无法停止。因为从未得到过满足。
她沉溺于那种貌似找到的感觉。
然而有些东西,似乎永远也得不到了。
时间可以让人重生 但依旧无法带给你已经失去的 那最原始的渴望 时间也无能为力
《不羁的风》读后感(六):心中不羁 才是情郎
这里的余求深不是一个既定的人。也许只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情感——得到或者女人的占有欲。
唐清流爱余求深吗?文中对余求深的描写始终最淡,笔墨极少,除去绅士仪态笔力着重描写的就是他那个皮肤以及腹肌,后来的出场我们甚至只能通过清流的大脑中去想象。一个风度翩翩的面首,到后来不知是死是活。想来这是让我希望的结局。一个男人靠外表和言辞赚取个人用度,真的是天下第一件有失尊严之事。
唐清流,一个有尊严的的女子。如果不期待回报,为何不会讶异于所得的那笔巨大遗产。对于经历过贫穷的女子来说,她们的敏锐绝不逊色于任何野心家。她知道刘老太太内心是个好人。也知道自己的魅力何在。一个单纯的人,能让周围的人都喜欢自己?只有大智若愚,才是处世之道。对于工作和爱情,清流的那一套运用的游刃有余。唯有一条,她在余求深这个道道上在了一个跟头,和她那上司一样,栽了一个跟头。
结局令人玩味。想着杨氏男子不知会不会同唐小姐结婚?十几年了,自己都老了,余求深竟然还是当初男子?在我看看来,她也快要在那细碎的音乐中把自己的最后一点青春消磨光了。
不过,她还有钱。即使她所追逐的是无法获得的爱,那幻觉也能让她暂且昏迷一阵子。
《不羁的风》读后感(七):不羁 的 风
和小说没有太大干系。。分割线。
-------------------------------------------------------
奥克兰九月像是冬天到春天的过渡,冷得清透,风也刮得分明。
一阵又一阵,不羁的风。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吹到,就好像突然在路上走,上一秒还是安静,下一秒头发就被吹成刺猬。
不知道有没有会容忍刮眉毛的男生,坐在她旁边,分明看见眉毛被刮破的一条红线,如果感冒擤鼻涕,会特意跑到教室外边。会拣起我掉在他黑色皮夹上的一根白色毛线,不知道除了日本人,还有哪个民族会细心和敏感到这样的程度。
就像一阵阵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吹到你身上。
坐在她旁边,好像嘴巴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开不出玩笑,问不出想问的问题,偶尔撞到他,就连忙走开。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吧,怎么像个傻子一样,还在搞十五六岁暗恋日系男生的幼稚事情。
有了心事,反而疏远反而渴望。有时候外边是狂烈的雨或者是猛状的阳光,是绿得怡然的草坪,就好像站在那里,就会有一阵风,猝不及防地往身上吹。坐在中央图书馆的地上,埋头看书。没有风只有夏加尔和高更,真好。
像一个孩子一样的,要一个玩具,就会不停地想。像德加画的舞女,看得到疯狂旋转的痕迹。是雨落在身上。是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吹翻打乱。
《不羁的风》读后感(八):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余求深
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余求深,英俊性感,充满魅力,身材挺拔,五官俊朗,笑起来很好看,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像阳光般灿烂,简直就是希腊神话里的美男子。唐清流迷恋余求深带给她的那种“麻酥酥的爱的感觉”。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平凡还是富有,女人一生最大的愿望,始终是得到一份爱情。
亦舒小说里的女孩很多都是身世堪怜,唐清流也是这样,原以为会是一个灰姑娘凭借自己努力,追求幸福与成功的故事,看完之后,却不觉悲凉。身为女子,无钱被人轻视,欺侮,有钱如唐清流一样,就一定幸福吗?拿钱可买来尊严,世俗的热闹,假意的阿谀与尊敬,可她真想得到的,爱情的幸福,能够得到吗?小说其实很清楚的道明了,女人有钱也不一定能得到真爱,如有钱,倒不如像唐清流那样,纵情欢乐,过一天是一天,倒是不负青春的办法。
当灰姑娘的时候,被人忽视乃至轻视,生存尚是问题,若有人知疼知热,简直就是受宠若惊,感激命运,可是人一旦突然转运,有了钱,想法就不同了,唐清流由孤苦伶仃的孤女摇身一变成了有钱的公主,那些委曲求全,只要一个家的想法就立刻被抛掷到了脑后。
她不爱能给她一个家的任天生,却被舞男余求深深吸引。余求深的貌是女人都爱的,他能哄女人开心,这是很多男人做不到的,虽然他只是为钱而来,女人们竟也情愿拿钱买欢愉,买来片刻的甜言蜜语,柔情蜜意。
这不正是现实的写照,金钱社会,真实的,纯粹的爱情是难以寻觅的。人们都不过是围绕着一个字“钱”而来,为利益而来。珊瑚说的好,“当然,谁不是,不然,谁会在这条船上载沉载浮。”金钱,正是操纵着人们为之所动,不断追逐的力量,余求深是这样,唐清流也是,不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牛郎,一个女仆,他们都是在欲望世界中找寻机会的“冒险家”。突然想到了电影《尼罗河惨案》中的那对鸳鸯杀手,正是唐清流和余求深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小白脸和女秘书联手,为夺得财产骗婚杀了富婆,女人爱男人,男人爱金钱和名利,这也是现实的一种写照吧。在内心深处,唐清流认为自己和余求深是一样的人,有爱有怜,难以自拔。
穷人的悲哀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存的尊严,被爱的权利;而富人呢,可以用钱买到一切,除了真爱,除了青春。这也正是有钱人的悲哀之处,冲你来的不是真心,都是有所图的,这种想法也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感情,不可能有真情了,这正是金钱的腐蚀作用。人们彼此心知肚明,人与人无非一物换一物,金钱与青春交易。所以富有后的唐清流,深深明白这一点,将青春付诸金钱的狂欢,刘老太太有金钱而无青春的遗憾或许可以通过唐清流实现了吧。
只是,红颜弹指老,芳华刹那间。挥霍了青春,剩下的只有金钱的时候,唐清流的命运何尝不是刘老太太的重蹈覆辙呢?这世界有很多像唐清流一样用青春换金钱的女孩,不过表现形态不一样。大家甘愿做金钱的奴隶,做得兴致勃勃,甚至得意洋洋,丝毫不觉得可悲,因为已经没有了灵魂。
没有背景、金钱支撑的女孩,没有唐清流的富贵,也不会有唐清流的不幸。这世界很公平,你想得到,就得付出,至于付出什么,是否值得,做了决定就别后悔,像唐清流那样,别问,“该怎么办?”
《不羁的风》读后感(九):余求深
亦舒最触动我的一篇。不知为何都没有人说说余求深到底喜欢过唐清流没有,以及最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认不出唐了,还是只是假装不记得了呢。是我想太多了吗。可是我从头至尾都是和清流一样深信着余求深并不是“这样的汤丸有很多”的其中一种,而是有着特别之处的。在他房间里两人的那场对手戏,真的很有张力,余求深凝视着唐清流的那个时刻,他是否也曾有过付出真心的念头一闪而过呢?为老太太筹备婚礼的时候,他邀请唐清流和他一起去卢浮宫走走的时候,看着她挣扎扭曲的秀丽面庞,心想“哪怕只叫她痛苦片刻也是值得的”的那个时候,他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呢?只是过了几个月,他真的认不出唐清流了吗?我真的无法也不愿意相信。
在这篇小说里,余求深似乎并不是作为第一男主的存在,但却是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男主的存在。亦舒始终也没有给出一个明朗的解释,告诉我们余求深到底只是那些薄情寡义的舞男中的普通的一个,还是像清流所相信的是“他们中特别的一个”呢。
这个故事特别打动我除了余求深这个人物形象以外还有个原因,因为在亦舒的作品里,女主往往比较清高矜持,恋爱过程有时候暧昧得近乎刻意,比如《圆舞》。但是这个故事里我觉得清流对余求深的感情就像初恋一样纯洁美好,还直面了躯体的欲望。每次描绘余求深黝黑的肌肤雪白的牙齿什么的,尊素有画面感。“清流怕脑中烙下了他的笑意,连忙别传面孔走开”;“幽暗的寝室有着他的气息,清流深呼吸几下”。还有那个梦里面,余求深的邀请。哎,如果是真的该有多好!可是偏偏亦舒给了这么个结局。如果是我,我也一定崩溃。爱情的理想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一切仿佛镜花水月。真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的,如果余求深和唐清流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只不过是一篇流于俗的小言故事。可是正因为结局是绝望的深渊,之前的那些美好时刻才显得那么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美好得不像真的,美好得让人想铭记一辈子。所以唐清流倾其一生,深深怀念余求深。
余求深,放在有些故事里,可能只是一个普通过客。但在唐清流颠沛流离的人生里,却不知为何成了无法达成的执念。
《不羁的风》读后感(十):清流的误解
剧透,小心。
--------。。。。。。。--------
美貌女子一般都很寂寞,他们大底矫情地需要三个伴侣,一个满足心灵一个满足身体,还有一个演技十足,满足所有需求,父亲,情人,儿子,孙子。师太的小说很会找寻箭靶子,让人不得不嫉妒也不得不佩服,谁让人家没得颠倒众生,美貌女子美丽得冰冷如同没有生命没有灵魂,要么就是美貌女子美丽得不自知,眼中有着吉普赛一般不羁的生动。他们要么生来富裕但乖巧,没有生命(如宋榭珊),要么生来不忧却迷倒众生却不自知(黄玫瑰),有么贫穷倔强但绝不浅薄,缺乏安全感(姜喜宝),要么就是内心对爱似懂非懂,却一心飞蛾扑火绝代佳人(中国玉)。师太书中的女子,他们寂寞却不甘寂寞,他们有美貌却不自知,他们总是觉得世道太过浅薄而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却没能理解他们,他们都有着富人的通病:“穷人得精神病,富人得的都是怪癖和喜好,对怪癖,简称瘾。”
《不羁的风》,此故事看似有两条主线,刘太太的一生,清流的一生,但其实就是一条,此类女子的一生。实际上看似是顺叙,确实倒叙般讲述刘太太的一生,先说其老年现状,再用清流饰演小刘太太,演出一场戏,一场借尸还魂重生的戏。或许清流从来不存在,也或许在这个社会中,这种生活状态的接力,生生不息,一代传一代。
刘太太的一生:从大家口中可以知道刘太太是如何发家,靠赌注,那四十年时光。文中一句轻描淡写,导出主线“以前她伺候别人,现在别人伺候她。”
唐清流的一生:从一个只寻求包吃包住的安稳工作,或者一个安稳的歇脚之地,到放下尊严此后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太太,为求一份不少的薪金,到最后得到刘太太债卷成为富人阶级,却自为囚鸟,一心追求不羁的风。从伺候别人,到给别人伺候,有着和刘太太一样的经历,但小刘太太不同的是,她不用出卖色相,她是从一场和老太太的无心博弈中,赢得了机会,把身体和精血出卖给老太太,让其借尸还魂,得以重生。
他们的一生,都十分可悲,付出自己所有的去换自己没有的,到最后,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道,也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清流以为自己懂得刘太太的需求,着了魔一样地去追求求堔,殊不知,刘太喜欢的并不是这个不学无术的人,而是她自己的青春,一个迟暮的人对青春的留恋,对自己的欺骗。刘太太不懂,或者不愿意懂,为何用钱可以买到很多物质很多仆人很多顺从的面孔,但是却买不到青春和真心的陪伴。就像《她比烟花寂寞》中,徐佐子最后的叫唤:“我希望以后的子孙可以抢着要我的财产,哪怕是一枚普通的玉戒指,可以说是祖母的戒指。。。。”这些人情是钱买不到的,需要用心去换,去相处去积累。任何一种保藏这私欲的心态,只会带来无穷的窥探和评头论足,因为那都是附带条件的爱,不是爱你所爱的对象本身。
很多人说《不羁的风》是一本不太好的书,我也不懂,其实这本书倒是十分明显地表达了师太的想法, 就是钱买不到文化温暖阶级以及尊严,它只能流通于俗世。师太认为人生一个独立自主的思维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都要值得保护。大抵如师太一般清高自傲的女子,都是如此的,他们不是不爱锦衣华服,确实更珍惜自己的羽毛。他们不觉得自己身处任何一个阶级,却又冷眼看待每一个阶层的人,带着特有的视觉,特别地,不接地气。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年轻的少女如果在爱情价值观的塑造期不小心看了师太的书,便是会陷进去的,因为他的故事就像催眠一样,有着不可思议废寝忘食都要读完的魔力。不敢把师太的书和时下流行的郭四的书相比,但他们都有着同样令小众粉丝为之神魂颠倒的魔力。幸亏师太的价值观还不仅限于傲娇,也推崇女性需要独立自主漂亮,不想某四那般囊括了时下青年的“妄想”---就是任何事情都围着我发生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付出,自哀自怜就可以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这类一夜暴富在师太的书中频频出现,但都没有几个好下场,因为他们都是用自己所有的东西去换自己没有的东西,这类的主角有什么,青春以及风华绝代的外表。
可怜的清流,可怜的清流,空有一双狡黠的眼睛,空有一幅美丽的躯壳。(我都怀疑这文章的编排,前面铺垫太好,收尾实在平平。感觉像一个人打算周末好好打扮出去逛逛,结果在上场走了一圈之后买了一大堆食物便回家窝在沙发看电视剧度日一样的转折。)所以,清流的转折让我很不懂,很不懂,为何看起来很聪明的女子却在获得了自由之后,却变成了神经的人,只爱不羁的风,或许是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她不喜欢这份工作,也认为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都是人云亦云的说法,都是从珊瑚口中听说的。途中经常借故旷工,虽然她说经常十多个小时上班时间,但是他的所有仆人那个不是如此呢?如果刘太太要赠予财务答谢照顾他很多年的人,我觉得应该是珊瑚,因为毕竟照顾了十七年。同样的钱货两清服务,清流那种无心的服务就不值得这个回报了,所以借尸还魂一说还真的是说得通,还有那个门不知道怎么就锁了的故事,也有鬼神一说吧。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马氏一家,马姐姐有钱人看不起清流,刘太太帮她挽回一局,还让清流做了一个灰姑娘的梦。其实刘太太帮的是她年轻的自己,看得出来以前的她没少受这样的气,于是他也要成就另一个她,如同清流有钱后要拯救求堔一样。清流不曾懂刘太太,刘太太迟暮,妄图通过留住求堔来挽回青春,却在试穿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年轻。清流年轻无比,却自断退路,变成了小刘太太,追求和她一样的年轻皮囊,讽刺讽刺。马氏一家的故事其实说明了有钱阶级和无钱阶级的区别,就是和婚姻是一样的,城外的人想去城里,成立的人也想去城外,永不满足。书中多次提到的晚娘脸,冷眼,他们终究没有说明这张脸是为什么出现,却把它归结为穷人就要面对这张脸,其实是很典型的中国社会奴性思想,英国文化中其实也有很深的阶级文化,但是虚伪的英伦文化却很好地掩饰了,任何一个历史厚重的国家都很好地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所以作为师太所在的香港,是更为严重的一个城市的缩影,可以说,不羁的风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也是香港文化的缩影,中西汇集的缩影。有钱人的发家这拼命挣钱却不一定能教育好下一代,他们要么放任要门如同马姐姐一样,嗷嗷待哺,对祖上的财产虎视眈眈却不发掘自身的潜能。有钱的二代,通常都是只会享乐的主,不然会工作的都是木头,一如船主少东任天生,不得美人所爱。于是乎,马姐姐也能抱怨社会,清流也能抱怨社会,他们从来不抱怨自己,这样的人无论有钱没钱都会成为一个悲剧,这个悲剧里面,没有快乐。至于这样的社会会不会崩溃,当然不会,他们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借尸还魂,你我他都是受害者,你我他却同时是加害者。
完毕,胡言乱语,敬请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