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断案全集》是一本由(荷)高罗佩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册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19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狄仁杰断案全集》读后感(一):真乃奇人
鲜有中国人知道,我们大唐断案如神的那位名相狄仁杰,在西方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几与福尔摩斯并称,洋名儿译作Judge Dee。
西方人自然看不懂中文的章回体小说,他们看的是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van Gulik,字忘笑,号芝台,1910―1967)用英文写的二十多篇中国公案小说。
高罗佩是个奇人。放着外交官这份有大好前途的正职不好好干,成天捣鼓业余爱好--汉学,最后搞得来业余爱好反比正职出彩:成了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有英文专著《琴道》;另有专著《中国书画鉴赏汇编》教人辨别中国文物;因其古代性学的大拿身份享有盛名,著有中国性学研究的开山之作《秘戏图考》和《中国房内考》。痴迷中华文化到誓娶中国女子为妻,最终得偿所愿,娶的是张之洞的外孙女儿。
《狄公案》的写作,有些无心插柳的味道。高老先生起先是在翻译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翻着翻着觉得不过瘾,干脆自己动笔写,于是有了《狄公案》;写就写吧,还都弄成章回小说套路,回目前加对仗工整的中文楔子,配上自己手绘的绣像风格的插图,在在看得我这个中国人汗颜。我们看西方推理小说的时候,时不时会因大侦探们的小小幽默会心一笑;而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中的青天们则往往刚正威严有余,亲和力不足。高罗佩笔下的狄公性格中更多的是西方人的影子,诙谐风趣,机智狡猾;有原则但不迂腐,公堂上无法定罪的凶手直接私下里解决掉。一个个案子行文爽快、气氛渲染到位、构思精巧、推理精妙,哪象传统公案小说里,半夜起来偶尔发现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或者被害人托个梦,第二天轻轻松松就把案子破了。书中对大唐司法、吏治、刑律、风俗的大量考据,更非一日之功。
再来说说翻译。原文无缘得见,目前国内的译文只有陈来元、胡明的一种,用的是明清白话小说风格,读来古色古香,亲切得很。但这两位老先生的翻译水平相差也大,书里各篇的编排又是随机穿插的,并没有按译者分,当初看时的心情那个跌宕起伏:前一篇还在为某个传神妙句拍案叫绝,后一篇只能看着字句里明显的翻译错误叹气。
买这套书的经历也颇戏剧。小时候家里很多《读者文摘》,奇怪的是就只有一篇连载的《黑狐狸》印象最深,尤其是开篇那句“如意法师盘腿端坐在禅床上,手中拿着一本谶纬”。时时未忘,但一直遍寻不见,十几年来心里总存了这么个事儿。99年最后一天,跟萍在深圳华强北信手闲逛,顺便拐进常去的海天书店兜了一圈,空着手出门前不经意往旁边的书架上扫了那么一眼......可不正应了“众里寻她”那句。
一个荷兰人,用英文写出中国背景的古代公案小说;再由中国人翻译成白话中文;再来一个中国丫头上天入地四处寻来看。怎么说,都是个缘字。
.S.《狄公案》现在网上很全,搜“高罗佩”,哗啦啦一片。
《狄仁杰断案全集》读后感(二):推理小说史上的伟大奇葩!!!
一个荷兰著名汉学家,一个中国人的女婿,一个沉迷于房中术的考据家,在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原想将中国传统的彭公案之类的公案小说翻译成英文,却发现水平太次,于是亲自操刀,写就了《狄公断案大观》这一皇皇巨著!堪称推理小说史上的奇葩!
在世界推理小说史上,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无非爱伦坡、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范达因、卡尔、铁伊等等(抱歉,我认为日本那几位始终排不上字号)。但是,高罗佩的伟大历史地位却一直被忽略和低估了,比如那个姓曹的笨蛋写的世界推理小说史,大篇幅的扯淡日本系的小屁作家,却忘了这里有个中国人的女婿写出过如此伟大的作品。
通过对上述作家小说的基本涉猎,我认为,如果要找出三个最伟大的推理小说家(第一实在太难取舍了),我的选择是:
高罗佩、阿加莎、奎因。
本人不才,无法对高罗佩的小说进行整理的评价或者局部的解析,但或许,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毕竟,高老的这部巨著本人高中、大学、工作一共看了三遍,每次都是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即使阿加莎和奎因的书也无法使我达到如此忘我之境界。
《狄仁杰断案全集》读后感(三):飘落疑有声
梅雨季的尾声,连着下了几天,意外地凉爽。夜半时分回家,从东大门前那条小路走,车窗外白色槐花随风而落,在地上静静堆积,有雪的感觉。真奇怪,总会在夏天产生关于雪的联想。
有一种花叫六月雪,星星点点白色小花,开成五角形,怯生生躲在绿叶之中。形状相似,神态可不像。形似与神似之间,我选择后者。雪的神态,大概就是飘落那一瞬间,或婉转或洒脱,却总是义无返顾。站在路灯下仰望那一天纷纷扬扬,是壮美,而非凄凉。这一点决绝气,不是六月雪这样小家子气的植物能模拟得了的。樱花或槐花——花落那一刻,差堪比拟。
所以脑海里冒出这句来了。起先不知从何而来,后来才想起,是狄公案中铁钉案的结尾。书是很久以前看的,印象不深了,大约说的是一个女子谋杀了丈夫,最终跳崖自杀。女子与狄公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暧昧情愫,但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点明。依然很奇怪,这么多关于雪的诗词里,只想起这不相干的一句。
人境雪纷纷,一枝弄清妍;孤艳带野日,远香绕天边。玉色宁媚俗,真骨独自寒;飘落疑有声,娥眉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