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佳软》是一本由张玉新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善用佳软》读后感(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善用佳软,我自认为是他的朋友,我肯定是他的老乡,在我学习软件的过程中,我也经常到善用佳软网站上去,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Total Commander。我也曾经参与他组织的团购TC的活动,并买了两份,虽然我只需要用一份,因为我太喜欢这个软件,我必须对作者表示支持。善用佳软的精神,那种深入的研究,多年的坚持,热爱分享,我也深深敬佩。面对信息轰炸,一般人会难以应对,但他有自己的执着和原则,比如他的微博只关注4个人。
2、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是我和秋叶长期合作的出版社,他们的专业精神我也深深佩服,我们和人邮的编辑@佳少cn 合作得非常愉快,秋叶和佳少合作了说服力PPT的全系列,我和佳少合作了《微博控,控微博》,还有刚刚上市的《微信控,控微信》。另外还有一些好朋友也在这家出版社,爱屋及乌是肯定的。
3、软件们。我要坦率地承认这本书对我本人作用已经不大,书中提到的很多软件,由于我使用的笔记本是苹果,虽然也有装虚拟机下的windows系统,但毕竟还是以OS为主操作系统,所以我的应用习惯也在改变(印象笔记由于其跨平台特性,是应用最久、最广的软件),但当我看到那些软件列表,我仍然有深深的情愫在里面,想起它们陪伴我的悠长岁月,带给我的各种便利。所以我必须一一提到它们的名字:
Total Commander(windows环境下还在用,别找了,书里没有关于TC的介绍,这我觉得有点遗憾)
极点五笔
OpenProj
Evernote(在国内叫印象笔记,现在还在用)
CyberArticle
Irfan View
XnViewMP(现在还在用)
GIMP
Everything
Ditto
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工具索引,可以从中了解哪些工作适用于自己,并且了解简单的应用,不要小看这些工具,我从2005年开始用TC,它使我的文档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好帮手。现在我也仍然在推广它,毕竟仍有很多人在使用windows系统。
我也做为一个出版爱好者谈一下书的不足之处:写工具书,尤其是小众工具书,其实是有点冒险的,因为软件的版本更新非常快,而且新的软件层出不穷,要想精选出一批好软件,这是很难的事情,这本书做到了一部分,但是肯定的,有些软件,并不适合普罗大众,比如Vim、AutoHotkey等,对于很多人来说,为了书中的一部分软件而买单,还是有些困难的事情——情感是另外一回事。
如此,对于用户的体察和关注就很重要。我在介绍软件时,一般来说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喜好,而是站到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情境、他的应用习惯,在推荐时,也就有了针对性。
瑕不掩瑜,我还是非常喜欢这本书,它勾起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复杂感慨。只是终究,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书评,请看官们原谅我的多愁善感。
《善用佳软》读后感(二):专业推荐
专业推荐:
“善用佳软”是我见过最认真善用数字工具的专家,他不仅懂得用软件,更懂得用有效的方法,将工具真正化为满足自己工作、生活需要的利器,能不被新鲜多变的数字应用绑架,而成为主宰数字时代并满足自己人生需求的真正玩家。
cavin,小众软件站长:
“善用佳软”以其客观、专业、严谨、开放的心态在维护着博客。这里不同于一般的软件介绍,他只精心推荐优秀的免费软件以及普及如Total Commander这样优秀的老牌商业软件,以保证质量为主。“善用佳软”解决了许多读者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为自己选择同一类型的不同软件。相信你同样会在本书中寻找到许多满意受用的软件。
X-Force,异次元软件世界站长:
现今软件数量众多,而真正优秀的软件却并不多。“善用佳软”为读者在茫茫软件海洋中淘出免费正版的“佳软”来替代盗版的主旨已属不错,更难得的是,他还努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并加以“善用”,对国内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以及对软件的理解意义深远。
J. Reichler, DonationCoder.com创办人(美国):
“善用佳软”是计算机软件世界中非常少有的专门人才,他不仅关注免费软件,并把使用软件的乐趣与大家分享,而且乐意帮助开发者完善软件,让这些软件对新手来说更易用。自由软件世界真的需要他。
《善用佳软》读后感(三):善用佳软
与同类图书不同,《善用佳软:高效能人士的软件应用之道》一书专注于办公、影音图像、资料管理、系统工具、文字处理等五大类应用软件,涉及AutoHotkey、Evernote、Vim、IrfanView、GIMP、Ditto、7-Zip、Everything、LibreOffice、极点五笔和为知笔记等热点软件使用当中的难点、技巧,不仅有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更难得的是,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从中提炼出了软件的应用思想、应用原则。此外,本书在与读者的互动上也采取了新颖的形式,图书内容精选自博客,注明网址出处,读者可以方便地到“善用佳软”的博客上扩展阅读,并与网友交流。
毫无疑问,本书是一本颇具特色的,具有原创性、思想性的软件学习实用手册,展现了作者本人优秀的IT价值观。如果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在软件应用方面做到“善”,即善于利用有用、适用的软件去做有用的事,善于享受应用软件的过程,善于在软件应用过程中去挖掘、发现新的功能,甚至善于通过软件应用去沟通、知人和交友,那可真是“善莫大焉”了。
本书适合一切想提高个人工作、生活和学习效率的人士阅读。特别是对那些追求小而精、小而强大的自由软件的读者,以及对当前功能日益繁杂、体态愈发臃肿的“主流软件”感到不满的读者,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请记住:最知名的软件,未必是最优秀的软件;最优秀的软件,未必是最适用的软件;深入分析需求,详细比较功能,打造最佳方案!
真正看这书的,或者说是能看着书,并不是所谓的高效人士,而是捣鼓计算机的。
Vim,TC等的确是好软件,但他们真的适合多数人用吗?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学习Vim和TC的成本太高,而他们之后使用中获得的回报绝对不像博主说的那么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博主做过的一次讲座,首先我得承认博主推广这些效率软件是值得,但是你看视频你会发现就是博主自己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都并不是那么流畅的,至于用处我认为真的没有传说的那么大,就像一款软件的介绍会说有多少多少功能,但你根本用不到那么多。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提高效率的软件绝不是Vim,TC这一类已被捧上神坛的软件。
《善用佳软》读后感(五):基本上是博客文章的整理集合
书是2013年买的,搁在书架上估计有段时日。个人的2014年阅读计划,决定从工具书和方法论这块内容切入,这是第一本,总要留下些什么。
大学本科时代对折腾软件应用充满无穷的热情,那时起便对本书的作者善用佳软@smth早有耳闻,因为那会遇到了Total Commander,而他是水木清华BBS上Total Commander版块的版主。后来逐渐了解到善用佳软致力于推广无盗版化软件应用,更是开博客专注于“免费替代盗版”之路,八年间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大约800篇各类文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软件之外
抛开具体的软件,单从作者对软件的选取、应用之道感悟,获益良多。比如书中提到软件应用的核心原则是效率提升!在追求高效率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使用大量“高大上”的软件,而是把很多基本功能运用好,结合自己的行为习惯融会贯通,满足“真正的需求”,善用为王。还有软件选用的基本原则: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最好、最专业”的软件,而是需要“最实用、最适合”的软件,如果符合要求的软件是免费的,那就更好了。对于偶尔的初级需求,优先选择已有软件或多功能通用软件,而不要选用功能单一的专业软件。对一类软件建立总体认识,就像打通任督二脉,在做相关事情,比如推荐软件、自选软件,有效避免低效无益的尝试。所谓总体认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此类软件的成熟度和繁荣度;二是流派趋势。
内容本身
回到本书的架构本身,共分五大章,分别从文字处理、办公软件、资料管理、影音图像、系统工具方面展开介绍。作者出于推广正版化的需要,软件的选择面难免有所局限性,一些优秀的商业软件学习资源相对丰富得多,比如文字处理方面MS的Word已经成了事实标准,各种资料触手可得,若迁移到Vim上,巨大的学习成本让人望而却步,故此本书可以开拓视野,作为知识储备。大部分日常应用需求在此可找到解决方案,但不一定是符合自己的最佳工具。因为成文年代所限,部分文章的内容与行业现状略有出入,但是瑕不掩瑜。
读后影响
1. 文本输入
将常用的字符串都定义到输入法的个人词库,通过云同步实现一次设置多终端重复使用,日常输入效率显著提升。可以自定义的内容包括自己的网名、E-mail、地址、联系方式、较长的软件名称、工作常用语等等。分享一个案例:笔者因为工作需要,某段时间坐窗口审批岗,很多服务对象首次递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经过分析,大致分为三种不同情况需要提供不同答复。之前同事将三段回复集中一个文档文件中,根据情况复制粘贴。笔者将三种答复分别绑定dfa、dfb、dbc,省了几千次CTRL+C/V。
2. 办公软件
之前思维导图软件一直用MindManager,对中文的支持不大好,现在使用XMind,美观便捷许多。还有强大的计算器SpeQ Math,也已请入硬盘。
3. 资料管理
善用佳软在书中提高一个理念,善用某款软件的前提是对该软件深入的认识,所谓的认识不是指了解或者掌握其N项功能,也不是指某项功能用到极致,而是指其定位——适合做什么,定位有差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续使用便会走上“高成本低收益”的道路。对于EverNote(印象笔记),我一直以来总想将笔记整理得持续井然,也许这是某种强迫症。重新思考后,它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数量繁多的无序短篇信息点,可以快速检索,这就够了。它的全平台应用布局决定了性能的软肋,不适合作为图文合一的资料管理中心。
4. 系统工具
Everything,NTFS文件系统下最快的文件名搜索工具,虽已在用,不厌其烦再次隆重推荐,可无缝结合Total Commander弥补其内置搜索功能的不足。
5. 快速访问
快速启动类的工具,笔者十年间试过Hoekey、TypeAndRun、Launchy、Win+R方式(个人喜好键盘流,鼠标点击类工具未体验),现在定位到ALTRun和AutoHotkey,前者负责简单任务键盘化,后者专注常用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关于ALTRun此软件早有赛王大神著文详解,感兴趣的童鞋可搜“神逸之作:国产快速启动软件神品ALTRun”,善用佳软博客上有。
为何成为快速访问而不是快速启动工具呢?这是思维升华之后的结果,以前使用工具思维停留在快捷键启动程序的境界,其实启动程序、访问文档、打开网页、搜索内容这些统统可以视为一次操作或多次操作。我们将之封装后黑箱化、模块化,以ALTRun为统一的访问窗口,以自定义的若干个字母代替一系列操作,效率提升是显著的,类似于Word宏。
分享一个应用情景:笔者喜欢看电影,经常需要在豆瓣和CHD等PT站点查找电影信息。以前是这样的,网络某处看到一部评电影,复制名称,打开豆瓣网页,进入电影频道,搜内容介绍,符合自己欣赏口味,打开CHD站点,搜索种子,下载。现在是这样的,复制名称,ALT+Space调出ALTRun,输入cdm自动打开豆瓣搜索结果,输入cchd自动打开CHD的搜索结果。
《善用佳软》读后感(六):软件类搜寻干货
硬干货。技术性过强。
但是软件的更新速度太快,需要持续性发展。
1.思维导图:XMind(普通用户)、FreeMind(Geek);
2.项目管理:OpenProj、LiveProject Viewer、RationalPlan Project Viewer;
3.PDF阅读类:Adobe Reader、Foxit Reader、PDF-XChang Viewer;
4.PDF制作类:OpenOffice.org、Acrobat、pdfFactory、PDFCreator、CutePDF Writer、PrimoPDF、NitroPDF、TinyPDF、doPDF、BullZip PDF Printer、pdfMachine、go2PDF、PDF-t-maker;
5.图像转PDF:Irfan View、FreePic2Pdf;
6.PDF辅助工具:BeCyPDFMetaEdit、mbtPdfAsm/BeCyPDFAsm、Pdftk;
7.其他PDF工具:PDF Compress 3.4、PDF Info 2.02、PDF Watermark Creator、Tweak PDF、PDF Bundle;
8.PDF转word:Gmail、pdftoword.com、e-PDF To Word Converter;
9.计算器:SpeQ Math、TabbyCalc、RedCrab;
10.资料管理:Evernote、CintaNoters、PKM2、WebSaver、CyberArticle、Wiz、myBase、WikidPad;
小巧的免费树状笔记软件:JreePad、TakeNote、TreeNote、TreePad、MemPad、minipad2、outliner;
11.图像软件
图片类:IrfanView、XnView XP、ACDSee;
截图软件:PicPick;
图像编辑:GIMP、Photoshop、Pixia;
录频:WebEx Recorder、Wink;
音频:Foobar 2000、Audacity、Wavosaur;
12.系统工具
压缩工具:7-Zip;
搜索工具:Everything;
快速启动程序:win+R、Launchy、ALTRun、Executor、Magic Formation、HandyRun等;
复制粘贴:CLCL、ClipX、Ditto、Hamsin Clipboard、ArsClip、Ditto;
重复工作:AutoHotkey;
还是觉得太Geek了。哈哈哈~~~
《善用佳软》读后感(七):以器御术,得窥大道
张玉新这位善用佳软的软件应用达人,这些年来,通过一篇篇善用佳软的博文,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着我的软件应用理念和思路。
从自己电脑上100%盗版软件,到现在大到office2010,小到看图软件播放器,几乎都用正版或自由软件。这种改变让我付出了金钱上的损失,不过同样也有好处,自己花钱买的软件,当然尽可能的利用所有的潜力才不算吃亏,因此,我软件的利用率比以前强多了,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所以,这本书一出版,我就急不可耐的下单,拜读以后感觉收获颇丰,具体说来,主要从这本书里面学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人软件系统化
这本书按照文字办公、影音图像、资料管理、系统管理几个方面,系统的整理出每个类型软件中最为出色的免费或共享软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一个新安装windows系统的电脑,在这本书的指引下,可以通过诸多小众的软件,让自己拒绝盗版依然高效。
二、便捷操作提升效率
书中很多很有趣很方便的操作,甚至仅仅windows本身,也可以开发很多很快捷的用法——我说的就是神奇的win+R大法。一个简单的组合键,配合更名后的快捷方式,可以成倍的提高常用软件的打开速度,解放自己的桌面空间和任务栏。
三、开拓思路
以前学excel的时候,曾经见到过:“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这样的话,看似夸张,其实某种意义上这句话一点儿没错:很多软件,或者说是电脑办公自动化的操作,有的只是你没想到而已。这本书用很多软件的例子告诉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先别急着告诉自己办不到,哪怕百度一下,或许就能寻求解脱之道
从这三个方面上讲,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学习一切专业化或者优秀共享软件所付出的的时间精力成本,应该是非常值得的,绝对不是某些书评上说的那样成本太高,效果不大。
唯一遗憾的是书里有两个缺点:一是作者因为介绍的软件比较小众,所以可能默认读者都是GEEK,在操作说明方面相对简洁的太多,以至于像我这样软件水平的人有些摸不到头脑;二是没有对TC(Total Commander)这样的文件管理神器进行系统详尽的介绍实在是败笔!还有比TC更配称得上“佳软”的宝贝吗!?
有人说个人成长分成道术器三个层面,并建议大家不要仅仅执着于哪个软件操作,哪个技巧方便等器这个阶段的低层次探讨,而应该上升到“术”(方法论),或者道(三观)的层次,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不器”,从这本书中看,感觉作者张玉新走了一条与与众不同的道路——以“器”御术,术能通道,通过一个个佳软的分享和体验,渐渐整合打造属于自己的成长管理系统,通过一个个佳软的善用和总结,逐步上升成为“道”的层次,可谓以器御术,得窥大道!
《善用佳软》读后感(八):写的是软件,表达的思想
关注善用佳软的时间不长,但是从中学习到的东西不少。尤为尊敬其对软件极度“认真”的精神,更是崇拜他从软件中悟出的思想。
这本书,我原本的想法是从中获取一些软件的使用技巧,但是快速读完之后,发现,如果仅仅是为了软件而读这本书的话,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太大,也如前面有网友评论的,不够接地气。但是,读完之后,我对这本书有了另外的一层理解,那就是作者的思想。
书名用到了“道”,我想是对得起这本书的。软件充其量也就是工具,但是能把软件的应用提升到思想、运用的理念的层面着实不易。TC和Vim是非常好的软件,但是软件再好,还是得靠个人的使用,如果个人没有提高效率的需求,或者是没有应用的需求,这些工具确实一点作用都没有。
软件用到最后,想要有突破,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应用的理念。比如问自己: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什么地方提升自己的效率?这一功能是否通过其他更好的方式实现呢?诸如此类。如果仅仅是学习一些技巧,那么显然直观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肯定是无法提高的。所以指望通过读这本书就能掌握一些软件的话,无疑是会失望的。
那么书该如何读呢?这个问题,前面的只言片语中也是有透露的,那就是思想。那么哪些思想需要好好领悟呢?比如运用的方面,那就是运用的理念,例如,把一些常用的标签,长的软件名,或者住址可以用输入法指定一个简写,如果你不用极点五笔,那么搜狗的自定义也OK的,最主要的理念,简化自己的操作,提高效率。
不过,运用的理念之外,需要跳出来看待工具的问题:名气大的软件就是最优秀的吗?优秀的软件就一定适合你吗?要回答这些,其实本书封面提到的思想:根据需求打造出自己最适合的软件和应用方案。
读到了这本书的部分思想,那么不管这本书的编辑排版如何不好,或者认为直接看博客更加的方便而不值得买书也好,你都会对作者的为人以及其对于软件的执着认真是非常尊敬的。所以买不买这本书,取决于你是否从他的书中看到书本之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