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10篇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是一本由郭翰轩著作企业管理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一):十年改变一切

  各种名人故事励志语言,挺像市面上连篇累牍的各种成功书籍。不过还是推荐一下:首先,仔细看题目。20-30岁,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很大的压力,很崇高梦想,很低落现实。总是想躲起来,躲到未知世界,没有竞争,没有伤害,不想面对。这可不是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状态啊,可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就是不肯,改变。

  ✪当一个人自己目标都不知道是什么,任何方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丁磊。

  因为年轻,我们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没有成功所需的一切,但是,只要你有最宝贵东西:方向感。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而奋斗。千万不要盲目,跟风,那样会死的很惨。

  ✪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我从小就喜欢电脑是分不开的。回想起来,我不过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爱做的事。 ——盖茨。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爱一个爱自己的人。所谓的专业对口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应该知道自己爱好什么,不要再在简历上的“特长爱好”上填:睡觉听音乐了,你需要现在开始培养一种能拿得出手的特长,好好努力吧。

  ✪你的生命是那么短,全部生命用来应付你所选择的,其实还不够;全部生命用来做你只能做的一种人,其实还不够。若再分割一部分生命给“你最应该做的”以外的——不论是过去的、眼前的、未来的,都是浪费你的生命。——李敖

  最后一点,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事重点,做最重要的事。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二):十年前读到它该多好

  此书老给我一种中学时代《读者》或者《青年文摘》感觉

  种种例子,熟得烂到不能再烂,加加埋埋竟然还是有种励志的感觉。究其原因,大概我真的浪费了太多光阴,书再烂也会刺痛一下心脏。亲, 看看你都浪费了些啥,看看你过去十年都干了些啥事。

  全书只是一种粗略的总结,要准备什么,要有什么能力,真谈到如何培养成功的能力,不好意思,这里没有。

  当然,此书的加分点是,对于正在念高中同学们,此书真是Very Good! 我深深地觉得,我十年前读到这本书该多好!你看,这么多例子,像比尔盖茨啊,李嘉诚啊,翻来覆去地套用,我的高考作文就不用愁啦!

  现在想想,当年收集读者青年文摘,不如买一本此书划算。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三):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李晓林

  哪一个20岁的人会思考这个问题?哪一个60岁的人又不会后悔这个问题?在到夕阳西下倪虹初上的半晚,回眸那些一去不复返青春年华,是否有一个人如同他们儿时看过的那本书——激励了千百人的那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你的思考思想是否会因你终生的努力而去奋斗?你的人生会否在质量长度之间权衡?不如,回头去读读感动过自己的那些表情记忆

  是自己的知识匮乏了,还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愤愤?竟然浪费了一周的时间才看完这么一本自以为不需要半个小时弄完的破烂书籍。成功学一直是一个很值得炫耀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名人和越来越多的酒店利益的背后苟且于人间悲惨的世界里徜徉——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失败,没有羞辱,没有挫折……没有一切负面的因素,如同天堂梦幻里每个人都吸收到了正面的能量,恰似《正向力量》所表述的那样。可我还是相信马克思说的哪句话:“用实践来检验,把答案交给时间”。《大设计》的霍金让人记住了生命的不朽,奥斯威辛集中营证明着生命的艰辛,而温723事件确实也说明了人性阴暗面,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遭到了打击和挫败,此刻,你的心是否还有成功的动力?此刻你是否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勇气?你是否还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天新闻里让你难以忍受心碎?此刻,世界犹如黑暗的白垩纪时代,再美好花朵也只能顺风而下,顺势而为的留下希望的种子。一个希望成功的人,要把失败的次数放大,把成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每每汗如雨下的时候,想想藏在你心底的那些个成功后的喜悦;每每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想想下一秒,就一秒之后就度过了这一个难关了。

  还记得罗永浩说过他用吨来计算他读过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籍,我却怎么也计算不清楚那份孤独背后伟大坚强的心到底有几两?俞敏洪还说他生病的两年里读了八百本书,再想想那些大牛们的艰辛朴素过往,似乎,一切早已注定——他们必定走向各自领域的顶峰,创造属于他们的时代。而读读这本书,却可以在20几岁的时候找到他们的身影,那些抓住了属于自己机会的弄潮儿,那些守住长久孤独寂寞英雄,那些忍耐屈辱不断进取的伟大,那些弥漫在血色刀枪下勇敢灵魂,还有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梦想,一步步,走出了困境,走向自己人生繁华

  从没有如此的赞同一本书的观点!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把书中的那些观点做标尺不断的去把日常行为放进去验证,结果或许不如人意但至少知道了那些好和坏,那些点滴生活。20几岁, 太多的时间在迷茫;太多的时间忘记了曾经理想;太多的时间看不清远方的路;太多的时间坚持不了生活的苦难;太多的时间斗不过狡猾和奸诈;太多的时间我还傻乎乎的在想为什么;太多的时间里思考贬值了功利当头了;太多的时间说不清在干什么……一切还在迷惘中,还在十字路口计算疑惑思考着什么。成功的班车一辆辆从四面八方涌来,是否,能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车?

  书中给了很多个方向和很多个细节的提醒,此刻看这本书觉得受用非常。想当初看这类书的感觉就是他们把书说的太天真,世界原本不是他们描述的那样纯真完美和谐友好,书中所描述的办法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等自己拥有一些条件的时候再去思考那些东西或许会好一点。现在想来,错了,错大了。没有什么条件是等来的,不努力的去找答案只是一个劲的想问题,也许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了。想起了那句悲愤的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把事情做细,把问题想明白,把答案弄清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完,弄清楚这些的时候我才体会到,成就不容易!成功不简单!想想那些细节被遗漏的经典案例——麦当劳和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AMD和INTEL,IBM,MS,GOOGLE和APPLE……太多的案例说明了,把事情做好,做细致,做到极致,就离拥有成就不远了。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我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几年似乎觉得知识无法够用,读书成为一种奢求。而每每见到别人在看那些从电视上看到的话题和书籍的时候才知道,距离来自关注程度,来自你付出汗水厚重,更加来自你每个点灯熬夜的不眠之夜!给自己几个目标,给目标几个计划,给计划几个时间,给时间一些泪水和汗水,然后,细心、认真、坚持、热情和勇敢的去面对那千万个失败的可能吧。此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从周一到周五我要用所有的努力来保持不落人后,而周六和周末则用来总结自己和超越自己!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留住青春的尾巴,不停的遥想那些明天的可能……

  时间不留人,轮回不转身……青春奔流,一去不回……渐渐的,懂的了些道理——吃亏是福、先苦后甜、坚持就是胜利……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希望早点找到答案,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