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音 (上)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音 (上)读后感10篇

  《南音 (上)》是一本由笛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音 (上)》读后感(一):我后悔读的一本书,再见了,可爱的南音

  南音,我想说的是,对你不仅仅是失望,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思维反正我是跟不上了。真不知道你和苏远智以后会怎么样,不管怎样,你已经过不了你想要的那种打家劫舍的爱情了,因为你已经爱上了别人,而且得不到的东西你往往会觉得那是最好的,你的情已经不完整了,导致了苏远智的一辈子也没力气折腾了。那么你也就进入了你原来所一直不愿意进入的生活状态平平淡淡。其实我刚刚开始很佩服你的勇气,很喜欢你美貌很期待你的幸福,但不知道为什么,你变成了那个最不幸福的人。西决和东霓,他们值得幸福因为他们一直对自己的东西负责,不管他们应该负责的,还是他们不应该负责的,所以他们的后面的生活是有希望的。我真的不理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就是浪漫吗?其实一切的爱情后来都会失去原来的激情的,就算是太阳它也不会永远燃烧,更何况是生活在这个多变社会的我们呢?没有了爱情,那是因为爱情变成了一根线将你们的血肉缝合起来,那你们就是一体的了,也有了血浓于水的感情,我觉得那应该是比爱情更加让人美好的东西吧。

  《南音 (上)》读后感(二):等待灰霾散尽那一刻

  《南音》是假期最早读完的书,想说点什么,却一直延宕,虽然预知结局不会轻松愉快,但直到结束发现依然需要一段时间去咀嚼消化。作为收官之作,《南音》可谓是“直面惨淡的人生”,全书都笼罩在一种浓得化不开的雾蒙蒙的氛围里,可这灰霾底下,郑家人勾画好了妆容,上演的依旧是惊心。

  其实在这之后我还阅读了不少作品,其中就有严歌苓老师的《金陵十三钗》。时值电影热映之际,关于电影与小说原著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最具争议的一点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是否在宣扬“妓女替女学生去死”这样一种牺牲合理的。我在读完小说时并不认为严歌苓在作品中有这样的倾向,我认为她只是单纯表现一段历史、一个特殊时期的艰难抉择,但是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所以,这样一种质疑之声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合理的。

  话说回来,笛安与严歌苓在写作方面有个相似之处,她们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都具有一种活色生香的气质,只不过严歌苓塑造的形象是较为传统的坚忍的女性形象,而笛安塑造的则是没有传统价值观束缚、更多地诉诸个人感受的女性形象,一如此书中的南音。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已经无法思考和追问的时候,就让行动成为唯一的意义,反正,日后漫长岁月,你有的是时间去阐释它,去整理它,去把它当成历史来纪念,甚至是缅怀。真相一定早就面目全非了,说不定连‘真相’自己都嗅不出当初的气味——那又怎么样呢,反正我是爱自己的。”我觉得这段话无疑是很能代表笛安甚至许多年轻一代写作的特点。他们作为独生子女,没有颠扑不破道德洁癖,亦没有太过严谨以至于偏执的自我审查系统,他们考虑得最多的是自身的存在感,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方式,所以他们更愿意听从一种内心的“感觉”,就算是做出了错误判断,他们也不会过分看重过程损失了多少,因为这种没有经过算计的生活,是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的 学习,而所谓“命运”,只不过是他们学习的结果

  所以《南音》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它讲的就是一个女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在失去她的精神支柱后,在“生而为人”的挣扎中学会抉择、学会放弃、学会妥协的过程,只不过,笛安在其中放入了更多她想要探讨的东西,关于复仇,关于生命尊严感,关于死亡,关于罪孽与救赎,关于忠诚背叛,是这些东西,让整本书的质地变得复杂沉重起来。

  本书不同于前作《西决》、《东霓》的固定式内焦点叙述,采用的是多焦点叙述的方式,不仅有南音的眼睛来见证和记录这一切煎熬与纠葛,还以“幕间休息”的形式带入了似是而非的“局外人”——陈宇呈医生视角,当然,陈医生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同南音区别开了,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书中的另一个“主角”,不管读者有多么反感陈医生的冷酷,仿佛隔着凛冽的冰层般无法靠近,可显而易见,他是一个作者喜欢的人物,他负责代表作者说出南音无法表达的东西,他与书中人物西决的对峙与冲突,在我看来代表着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在故事的中旬,这种碰撞被推到了一个决绝的境地,也许笛安试图去解决但最终失败了,所以她只能安排南音代替西决去完成这次“和解”。在这里,看过前作的读者会很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角色转换,西决由一个“中庸者”变成了一个“审判者”,而南音则由懵懂无辜变成了一个“赎罪者”,无论这些变化是否是有意而为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与书中人物在一起成长的。

  苏童老师曾说,西决——东霓——南音这样的人物阵容颇像一个三角形,但到了《南音》,“三角”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其中一个角已经严重缺失。笛安说,西决是她的理想,但是在《南音》里,她把理想砸碎了。这个过程毋庸置疑痛苦的。一个作家,一个好的作家,他所要做的,就是在不断的“破”与“立”中寻求自己想要的“美”,而同时他与自己书中的人物也在遭遇美好与劫难,是无时无刻都感同身受的。所以,给西决这样一个安排笛安想必也是下了极大决心,你甚至可以说她这样的安排是极之任性的,但你想象不出,作者与过去的自己做出了多么痛彻肺腑的决裂。所以你可以质疑这样的尝试失败了,但不能质疑她的诚恳

  最后的收梢说不上惨烈,真的要说起来,大概就是灰色吧。黑色似乎是绝望,但比绝望更甚,它吸纳你,困囿你,吞噬你;而白色无悲无喜,臻于化境,仿似一切从头来过;只有灰色,介于中间地带,是大劫后的荒芜,也是努力穿透无尽迷雾抵达阳光前那半明半昧的一刻。北北在《西决》里是新生,让一切归于美好,归于希望。而在《南音》中,她同样是希望的承载体,在一场“静静的凌迟”过后化解龃龉与伤痛

  “龙城三部曲”或许结束了,但郑家人的故事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落幕,因为这每年一次的相聚已经让他们变得仿佛像生活在我的周边一样亲切。我想,他们将寄居在我内心的一块角落里,真实呼吸,真实地生活工作,真实地起居休息,等待着灰霾散尽的那一刻,而到那时,我会对他们展颜微笑,我会上前紧紧地拥抱他们,对他们说一声:

  “——嗨,好久不见!”

  《南音 (上)》读后感(三):我所知道的龙城

  2012第一天,看完龙城系列最后一部,《南音》。

  三年前,一本《西决》让我认识了笛安。其实她和张悦然、颜歌是一起“出道”的,虽然没有在“新概念”中崭露头角(据说她参加了,可惜没获奖。不过现在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毕竟父母都是作家,推荐一个出版社签约也不是难事,何况她真的有底子。她的第一部作品《告别天堂》,春风文艺出版社,销量不足两万册。那个时侯春风文艺很火呢,尤其是《幻城》。

  好了,回正题。

  《西决》只有17万字,一气呵成,讲了一个美好又幻灭的故事。男猪脚西决“乏善可陈”,老好人一枚,略典型巨蟹男。其实,更让人迷恋的是三叔的小窝?这个发生在龙城的讲述郑家的一个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却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我把这个作品推荐给每一个我认识的觉得会欣赏它的人,当然,都获得了一定程度认可。随后,这些人和我一样,又追着看完了《东霓》。

  《东霓》换了叙述方式,不再是西决的第一人称,而是东霓的视角。从作者自身来说,笛安对东霓应该把握的比西决要好,毕竟是同龄的女人,可是这个故事略让人失望。也许不是故事本身的问题,而是读者的问题。个人比较喜欢西决的性格。东霓就不一样了,这个如烟火灿烂又火爆的女人,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相比较喜欢,对东霓多的是同情吧。

  然后,又开始期待《南音》。对于龙城系列的偏爱很大程度上是期待西决的戏份。

  前两部中,南音的中心一直是绕着苏远智的。期待这部作品的原因还因为《东霓》挖了一个大坑,我跳进去了。之前作品里出现的纠结东霓是不是野种的情节在这里笔锋一转,华丽丽地抛给了西决。一个原本很美好的人物,有了不美好的身世。这算不算是为《南音》埋下的重大伏笔?因为第三部里,这个我曾经甚是迷恋的人成了杀人犯。

  龙城,这个我一直期待着惊喜的故事中心,在《南音》里突然多了黑色背景血液病的设定在这个故事里很重要,同时也把这个故事变成了黑白灰红。让我想起徐克的《七剑》的开头。

  南音的中心原来也不完全老公苏远智。完结篇除了把西决写成杀人犯,东霓的戏份不多,更多的是南音的一些小事。生活化的故事,没有特别的惊险刺激。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其实,这个40多万字的上下两册,以南音为主角的终结曲,讲的是南音对爱的追求?落脚点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还是自己应该在一起的人。

  这是一个很博弈的问题,不过,《南音》里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虽然和我自己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太现实。换句话说,有点残酷

  选择一点也不难做。难度被加大的原因不是内心的不确定,而是所处境遇的各种牵绊。

  关于《南音》里出现的陈宇呈医生,第三人称穿拆在故事中,甚至昏迷了还有心理描写。尽管这样做让故事更完整,但是我个人不喜欢很早以前读《达芬奇密码》的时候,关于那个信徒的描写我都是直接跳过去的。

  故事里出现的护士天杨,如果我没猜错,是《告别天堂》的女主角宋天杨。故事最后提到的普云寺门口那个没有四肢乞丐,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圆寂》里的袁寂。还有,《东霓》里面,东霓接手咖啡吧的店主芳姐,被毁容的夏芳然,是《芙蓉如面柳如眉》的主角。读到这一群人,很兴奋。龙城,是笛安故事设定的第一选择。没有必要去追究它是不是笛安的家乡太原(太原昵称也有龙城之说),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笛安心里属于自己的地盘。

  那么,我可以期待龙城还会带给我惊喜么?

  《南音 (上)》读后感(四):请你靠谱的捞钱。

  如果你打算往下看的话,请先认真看一下这段话,我想说,打开这个页面的人都不是来看这篇文的,而是看《南音》这本书的,所以请不要过分介意这篇有没有重点,有没有论据,我不喜欢哪怕没有理由也可以说不喜欢,同理你喜欢我也不曾说过什么。我不介意你在底下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也请你体谅我写下的这些是我表达不满自由。我没有理由为一本自己不喜欢书费心思摘出,分析,成章。况且我一介普通人没什么能力写出让众人理服的文字,我一介普通人,为什么说我不喜欢还要一步一步的分析为何不喜欢?你们也没有理由这样要求我。

  我不介意你们的批评,也请你们别介意我的吐槽。此文我不会再回复。

  我从来没对你们产生过什么鄙夷看不起的想法,也希望你们别这样对我。

  =======================================

  与其说这是一个书评,不如说我是来表达失望和忿恨的。。。

  龙城系列最初的时候,我还记得《西决》那本是乐乐童鞋给我买的。

  看完《西决》真心觉得写得很不错,然后才去查的作者。顺道发现,这位作者很久以前的一部作品《告别天堂》。

  我不晓得《告》这本书我现在读会有什么感觉,但是18岁的时候果断觉得那是本不一般的小说,最起码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

  于是,这个时候发现原来就读过她的作品的我是很高兴的,笛安这个名字,是让我欣喜的。

  我也依旧期待着《东霓》,《东》这本书我没有买,但是印象里是看完了,但是是看的连载还是借的,我记不清楚了。

  8号的那天晚上,卓越提前一天给我送来了一大堆书,出于这是最终本看完就结束了的想法,我决定先读《南音》。

  我阅读的速度还算快,一般有两种想法,一种是真好看真好看,我一定要知道结尾是什么;第二种是真拖拉,直接翻结尾知道结局,然后哗啦哗啦把整本书迅速扫一遍。

  让人遗憾意料之中的,《南音》当然是第二种。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笛安的呢?

  大概是被人开始吹捧的时候吧,当四娘洋洋洒洒地开始吹捧她的时候,当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她要取代柯艾一姐的地位,当她自己也一副理所当然样子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好笑

  说句实话,我很难讨厌狮子座的人,真不巧,笛安渐渐变成了被我讨厌的唯一一个狮子座。

  可是我不会因为讨厌她就不再读她的作品。

  然后我觉得我大概真的不会再读她的作品。

  《西决》《东霓》依旧是不错的作品,除却它们那狗血的尾巴《南音》。

  《南》的狗血表现没什么内容写了就拿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来凑,难道这在那些夸耀她的人的眼里,是体现文字的真实感?还是觉得啊,你看这个年纪轻轻的作家P写书都这么关心国家大事啊!

  呸。。。这不叫真实。。这也不叫关心国民安危。。这叫肚子里没谱。。。脑袋里木有想象力嘛~~

  我想请问,当汶川地震,煤矿坍塌,善良的人因为迫不得已的理由选择杀人和福岛大地震这些全民关注的事都投到一家人身上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作者真的好不靠谱啊。。。

  先不说谁这么倒霉,咱们先说说世界上的中心是不是就是龙城的郑家人?2012要毁灭地球是不是其实只是想毁了郑家,结果顺带玩我们啊?有本事你怎么不把小动车写进去呢?

  你真当你写这些就是敢于说出现实的美少女作家啊。

  你其实,就是写不出好的结尾了吧。

  你其实,就是不知道要怎么把故事写完吧。

  让西决去杀人,你以为你是五年前的四娘吗?四娘那时候年轻,动不动就死人是很正常的亲,你和他同年纪,如今快三十的人写这样的东西,真的是,幼稚死了。

  当文章大段大段的都是南音的内心呐喊,我可不可以认为你已经没有情节供你拖拉,所以只好使用心理细节?

  说句话我很不愿意说别人不怎么样。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不需要一个陌生人对她的批评,不过这不是什么批评,这是我在恼悔自己为什么会相信你然后把《南音》这本书带回家。

  真没意思。

  《南音》就好像《还珠格格三》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四》和那《康熙微服私访记六》一样扯淡,明明是好的作品,为什么要狗尾续貂的坑爹,当然,连我都知道《东霓》都出来了,没有南音的故事是不靠谱的,那你也应该认真对待这本书,把她分成上下部好捞钱么,我真的是受够了!

  我有喜欢一个人的理由,也有讨厌一个人的理由,但是讨厌一部作品的理由从来都不是讨厌作者,可是我却讨厌把这本书变成让人失望的失败的你。

  :说实话这是发表在南音(下)的,我很疑惑为什么《南音》的评价会如此之高。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也只有粉儿在看她的书了,或者像我这种还抱着点希望的,正儿八经看到此书会打一星的那些正常孩子们是不会读这本书的。

  啊,也许我这么说被人鄙视吧。。不过我是无所谓了,失望之极的东西,当然是无所谓的。

  :你们要不要这么惯着她啊!!!

  ===========================

  非常之推崇: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63878/

  《南音 (上)》读后感(五):东霓,我干了,你随意。

  其实不愿意给南音上力荐或者五星,给的是南音下,给的是西决,东霓,南音,整个龙城三部曲,给的是我整个大学。

  这是第一篇书评,我知道,我还是会写成流水账,或者在某天再删除。

  09年春天,西决,基地;10年秋天,东霓,许昌;12年冬天,还是基地。其实还有05年春天,告别天堂,乐清。

  我总是对带有年岁的东西充满了莫名的亲切,还是就是因为是爷爷奶奶带大?

  收藏所有车票机票,高中的纸条,跳伞的伞绳,笔记,任何带有记忆的东西,统统放进袋子,这袋子现在已经五个?藏在奶奶的柜子里,生怕被别人看见。

  所以对于整部作品的感觉就是这年岁。

  最初看到西决的兴奋与激动,那个作家她又要出书了,追着最小说,拿到书的兴奋,到最后借阅被翻破了的书本。及至东霓,停飞前后的光景,整整一个下午,什么也没有做,就在值日桌前看完了。还有现在的南音,我才想起下用了两个小时不到。我表达不清这是阅读快感或是什么,就是想看下去,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和人探讨看小说的时候是过多在意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还是仅仅只是情节的时候总在想,阅读是为了什么?怎样算阅读?看完这一本又一本得到些什么?

  我总是给出很多问题却给不了答案。

  那样深刻的家庭一如李光头一如许三观一如平凡世界,我都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了。

  我甚至快记不起西决都讲了些什么,记不起江薏为什么要和西决分开,记不起东霓的房子。

  这样一个家庭跨越那么多年,我看完了得到什么?

  无限唏嘘?

  想到苏智言叫南音婊子却还是结婚,想到原谅小叔,想到东霓爱西决,却无法影射自己。是否人们总要在文学影视作品里找代入感?

  只是最终还是结束了,不会有续集也不会再期待。生活却也一样继续了。

  我始终记得某个专栏的最后一句话,大意是生活总归是要比电影精彩,这个精彩可以是狗血可以是很多。

  想不到标题,只记得这四本书,这些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东霓的序?

  我干了,你随意。

  《南音 (上)》读后感(六):笛安之殇

  很多人了解笛安是从西决开始,因为那时候郭敬明的团队才开始对她进行包装,可是对我,我则是从一开始春风文艺出版社的那版《告别天堂》就开始爱上笛安,然后找出她的所有书,看她的《芙蓉如面柳如眉》,看她的《怀念小龙女》。我不否认西决及其以后的龙城系列相比之前的文字成熟了很多,包括文中所运用的很多技法也开始更加生动,更加复杂,与同年龄段的很多作者来说,笛安依然是优秀的。但是,对我而言,这不再是曾经的那个笛安。因为在我看来笛安最珍贵的东西并不是所谓的文字,思想或者其他,而应该是那种发自本能的野性召唤。这种歇斯底里在《告别天堂》里到达了极端,虽然看上去,有着难以避免的生涩与粗拙,但是你可以看出她的真诚,那时,她是用整个灵魂在呐喊。可是现在,我再也看不到了。也许此刻的笛安依然努力,但再也没有曾经的那种发自心底撕心裂肺的热忱了。

  再见,笛安。

  再见,宋天扬。

  《南音 (上)》读后感(七):【个人感受】人生本是一场悲剧

  笛安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三本书是有顺序的。很久之前看了东霓,被那个美丽又自作聪明的笨女人深深震憾了。我冷冷的看着她,一步又一步,亲手把自己的世界推入深渊。那时,除了叹息,居然有点兴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自认为自己就是像郑东霓那样恶毒的女人,冷血,愚蠢。我也这么不留情面地,伤了一个又一个爱我的人的心。

  不知道你们看书是以什么方式去看的。我一直在尝试着角色代入。我有种天生的固执,逐字逐句地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我的眼里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小说总是喜欢把普通人的性格极端化,这样读者就能更好地从某一个角色身上找到自己平日里隐藏的暗黑人格,这就是我理解的共鸣。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文字里寻找自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当然了,谁有义务去了解你呢。白日里那些随和的笑,顾全大局的言辞,真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吗。所以我们都期盼着,有一段文字能够精准的描述那个不为人知的自己,在我们找到的那一刻,想要热泪盈眶的握住作者的手,甚至来一句“知我者非你也”。或者在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从无穷无尽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了,书中的人物,并不仅仅是一个塑造的角色那么简单,他们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好像就在我们身边,让你感激不尽,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或许有时候会嫉妒他们。郑南音,郑西决,郑东霓,甚至其他的人。你们——如果你们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幸运,有一个叫笛安的女人把你们的故事都写了下来。写故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单纯的故事叙述其实像一条翻白眼的鱼那样没有半点色彩与意义。我们自己,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琐碎,或重大。可是啊,谁会知道你某一天的坏脾气是因为什么呢,谁会知道在某一个瞬间你想起了小时候的事了,谁会在意一个细微的动作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谁会知道,谁会在意。可是,你们每一个人,笛安都知道。

  你看,众人眼里单纯可爱的郑南音,其实已经懂得人情世故了,即使没那么开心,也要合时宜地笑啊。你们眼中孤傲清高又冷漠的陈医生,原是败在了命运这个死神一般的庞然大物上。还有西决,最让人心疼的人,你对世界竭尽余力的付出,不过是因为对自己的不珍惜。那么惨烈地追求那一丝洁净,可是最终,还是让自己的双手沾上了血。

  三个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郑东霓。我可以想象出她恶狠狠的眼神,对着自己的弟弟,一字一顿地说,你他妈就是个杂种。她终于还是说了。她最后一次把最在意自己的人,推入了深渊。以及一起掉下去的,还有她自己。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我看到了。相比起小心翼翼的维护一件东西,将之摧毁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有的人是因为死性不改,像郑东霓。而有的人,是因为已经厌倦了。厌倦了徒劳无功,厌倦了那种无力与恐惧。可是啊,当她把所有的温暖冷冷地撕裂,当最后一个爱她的人说,你是疯子时,谁懂她内心的悲痛。谁能理解,她经历的一切,就如慢性毒药,将她的性格深深烙上灰暗的纹路。

  西决,每每想起,心口都有一种细微的疼痛。世界对你太残忍了。“你怎么可以允许自己这么活着,就这么毋庸置疑地活在别人的恩典里?怎么可以?”恐怕没有人知道,那个把你彻底毁了的东霓不只一次注视着你的背影,眼角的温柔浅浅,全是不善表露的期许与关怀。可是最终你还是让她失望了。最终你让所有人都失望了。一个眼里只有别人的人,恐怕是没有快乐的。当你的车轮锁定陈宇呈的时候,你跟你那个因为丈夫去世而跳出窗外追随他而去的母亲有什么区别呢。心如死灰,了无牵挂。并不是对谁的在乎,而是对自己的放弃。因为已经失去了可以关注的事情,便失了活下去的意义。放弃,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郑老师,你还记得郑小兔叫你的郑老师吗,还记得那天你看到她和她的小男朋友在一起时你心中的怒火吗。世界不曾温柔相待任何一个人,爱恨情仇,妻离子散。悲剧每一天都在上演,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演完再谢幕呢。

  南音。被所有人喜欢的小女孩,她代表的是,我们的童年。脑子里永远是一团浆糊,永远没心没肺的笑,做错事会被原谅,是我们回不去的童年。可是,童年终会逝去,郑小兔也在所有人的呵护下长大。我们是多么不愿意看到她长大成一位少女,会不开心,会察言观色,会用生命来威胁苏远智回到自己身边……我们不想成长,变成自己讨厌的大人模样,可是,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啊。为什么世界要这么凶狠,让所有孩童时的天真烂漫都无法在成人世界通行呢。岁月不只是一把杀猪刀,它还是神偷嘛,它偷走了那些纯净无瑕的品质,只让它们留在孩子的童话王国。

  对不起,人生就是个悲剧。无论多少励志文告诉你,要积极乐观,世界会充满阳光的,这都改变不了它是一个悲剧的事实。没有人能够理所当然地活得那么完美。“愿世界对你温柔相待”,这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祝福了。因为世界不会的,现实永远都是这么残忍。可是至少你要好好活着,好好演好这一出,因为有那么多人配合着你,和你一起。要坚强地等到谢幕的那一天。

  《南音 (上)》读后感(八):看完西决和东霓就够了,这本书还是别浪费时间看了吧。

  从第一部西决出书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这部龙城系列,一直买到整个龙城系列的完结篇,也就是这本南音为止。

  从第一章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实在是太温吞,太废话,太矫情,太为了完结而完结,为了写书而写书,完全写不下去了是吗。

  看西决的时候还是笛安粉,现在已成功转黑。

  典型的例子就是序幕的最后一段,有书的可以去看看,感觉就是太累赘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用南音口述的原因,但笛安未免是太没有把握好南音这个人物了,或者说,她根本驾驭不了这种性格?

  西决和东霓写得好,那是因为笛安一向擅长写那种范儿的主角,他们性格都是非常相像的,不仅他们像,笛安之前出的那些书的女主们,也都是这种性格。

  我还是看西决和东霓的好,南音到现在我都看不下去,那种拖沓的调子和大段的独白,实在是让我毁了对南音的好感。

  结局何必要学四爷写小时代那样一毁全毁呢,人心是最不可琢磨的没错,但让西决去杀人,让一个小姑娘去献身,还是太难以接受啦。

  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吧,毕竟是曾经那么喜欢的作家,她受过的褒奖太多了,也要冷静的听下读者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南音 (上)》读后感(九):终究是谢幕了,我遗憾的是东霓和西决

  笛安说,西决是她的理想,她亲手摔碎了他。

  而对于我,《南音》摔碎了我对龙城三部曲最深的执念——西决和东霓的感情。

  东霓说,二十年之后可以嫁给他。这就是结局,东霓和西决的结局。

  要知道我多么讨厌江薏,讨厌陈嫣,讨厌冷杉,讨厌昭昭。都是因为《西决》里给我的执念。无关血缘,不论经历多少,无论再发生多大的变故,最后的结局东霓和西决一定会在一起。无论是以亲人或爱人的形式。

  我无法理解《南音》里西决的感情。这一家子的感情,就像早已超脱了血缘一般,三叔三婶对西决和东霓的感情,就算发现不是亲生的,真的会影响到什么吗?西决就真的那么在意这个吗?哪怕是他的父母,从小对他,和血缘的渊源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再有就是对昭昭,我无法理解西决把感情都寄托在昭昭身上,相依为命,是这个样子吗?我一开始就不喜欢昭昭,我把她认定为一个“外人”,哪怕一直到最后都是。西决竟然为了她杀了人,并且是一个我认为很无辜的人。就像三婶说的,杀了人就是伤天害理,居然为了一个无关的人去做这种事。

  再说陈医生,我真心觉得他无辜。没有爱心怎么了?他本来对昭昭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哪怕是昭昭把他叫到家里,他仍然没有做什么,和昭昭搭上关系的事情。身为医生,见过那么多病人,那么多死亡,他就应该特例去救昭昭?他没有发挥爱心救到一个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女孩,就该赔上生命,赔上全部的人生?还连累了自己六岁的女儿?

  西决怎么可以这样。

  如果南音没有乱想一些事,没有告诉西决,西决就不会去撞他吗?

  看到西决反复碾压陈医生的时候,有多少人和我想的一样?这已经不是前两本书里面我所认识的那个角色了。

  然后是南音。南音的结局让我不能评判什么。我同样无法理解苏远智在得知自己的妻子精神肉体双重出轨后,能选择原谅她。在原谅她之后口口声声骂着她婊子去和她做爱。

  南音确实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她天真,不记仇。但是她不能承受变故,在出了事之后总会把自己藏起来。她对于迦南抱着一个什么心态去爱上他的呢?这个我能感受到。她终于能释放自己的情绪了,在一个同样犯过错的人旁边。

  也许南音以后会幸福,也许会和苏远智争吵不断。我祝福她。我一直觉得她该是这三本书里最幸福的一个人。

  最后说下这本书的总体节奏。上册里昭昭的出现让我看着很不耐烦,是的,我希望她早点消失,我想看的是东霓和西决和好,我想看到西决回家。而下册基本上都是南音的个人挣扎,略显拖沓,对迦南的感情的产生写得太抽象了。笛安应该能写得更好才对。

  不管如何,总是谢幕了。不管满意不满意,还是得谢谢笛安,这一家子的故事结束了。

  以上均属个人看法,只是个人意见,个人猜想,个人感受。

  这不是一篇书评,只是一篇吐槽而已。

  《南音 (上)》读后感(十):这不是南音

  看了几页就因为各种考试不得不放下,终于在考完CFA之后才又建起来看《南音》,悲催的是,我已经记不清西决和东霓两本书的内容了,很多铺垫和情节已经记不起来……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不是我认识的南音啊,记得当年看《西决》的时候,是多么喜欢这个没头没脑,被家人宠爱,把哥哥当成一切,为爱能付出一切的南音啊。

  这本书里的南音,或许是笛安心里的真实的南音——但是不是我爱的那个南音——我曾经多么羡慕南音: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哥哥一个美丽的姐姐还有一对世界最好的父母。

  南音仿佛成了最普通的路人甲。

  还是人总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呢?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晓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音 (上)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