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滋味》是一本由席慕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70,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滋味》读后感(一):从书中找生活
有次碰巧赶上朱军访问赵薇,问到她的生活现状,她很坦然地说自己喜欢看很多书,体会书中的生活状态。朱军反问一句,那么你现在还是处于从书中找生活的状态?赵薇坦然地说,是。
我想,我也还是处于这种状态。所以读这本书的每一遍,都会有感动,都会有收获。席慕蓉的这本散文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她笔下的生活既诗意又真实,对生活的深刻体会来自对每个细微处的观察。生活充实、丰富,关键在于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兴趣爱好、个性皆不相同,生活经历也是不相同的,但我们对生活都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化掉个人的暴戾之气,就会打动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变得祥和,社会的暴戾之气也会逐渐淡去。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决定事情的左右,对很多的游戏规则无奈,不能阻止很多的不堪发生,但是只要我们决定了,我们自己在改变,我们行动了,那么周遭就在改变,世界就在发生变化。
^_^
《生命的滋味》读后感(二):调味生活
忘了是在什么心境之下突然想起了席慕蓉,想看她的散文。记得第一次认识她是高中时代从同学书堆里发现了她的散文,从此这个从容优雅的名字以及一如这个名字般美好温暖的感觉就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虽然之后的多年里再没接触过她的作品,再没触碰过这个名字,但是,植入心中的感受是不会忘记的。不经意间,一个刹那它就可能一下从心底蹦出来了。渴望是如此强烈,于是,我当即从网上搜索她的散文,网购了三本,《生命的滋味》、《与美同行》,以及另外一本她主编的台湾散文集。
最近刚换了宿舍,如愿以偿的拥有了一个宽敞明亮,270度视角的大阳台。太阳落山的傍晚,搬个小桌、小凳,在习习的凉风中看《生命的滋味》。压抑如笼抑或沉寂如死水的生活突然就生动鲜明了起来,甜蜜和温暖奇异地把我包裹了。
偌大的自习教室里,隔三岔五的坐着看书的人,习惯在固定的教室,几乎固定的地方看书,
不知道是因为大三的关系,已经没有了大一大二时奔波的心情,觉得这样安静的在教室看书,
还是拿出英语书,最近实在是花太多的时间在英语上,除了英语还是英语。
当然不甘于只是看点枯燥的英文字母,看了一会儿拿出另带的一本散文看起来。
《生命的滋味》,席慕容的散文集。其实这样认真看一本散文集看她的文章还是第一次,
对于这位作者也只是耳闻罢了。
但是,看了几篇随意的生活散文,记录的都是她平时的一些生活细节,
简单而单纯,但是在她的眼中却有不一样的滋味,不时渗透着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探讨,
很多深奥的人生哲理在朴实的字里行间,却表达的那么清楚明白……
而书中更多的一些关于生活的片断,都是其自身的经历,求学的,为人父母的,年轻的时候的,
长大以后的……看着看着,觉得她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而且是幸福的小女人,虽然她说自己
的生活始终是那么平静,就像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没有多少波澜。但是她也是始终懂得如何在这样平淡的
生活中寻找乐趣,寻找快乐,通过文字,通过画画,通过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点滴……
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孩子,温馨的家庭,安静而融合,快乐而不平凡……
《生命的滋味》读后感(四):抚之怅然,但却无处追寻。
生命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争夺,包括快乐与自由在内,都免不了一番拼斗。年幼的时候,总是紧紧跟随着周遭的人群,急着向前走,急着想知道一切,急着要得到我应该可以得到的东西。却要到今天才能明白,我以为我争夺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让出的,我以为我从此得到的其实就是我从此失去的。生命原来并没有特定的形象,也没有固定的居所,更没有他们所说的非遵循不可的规则的。规则只是为了胆怯与懒惰的行路者而设立的,因为,沿着路标的指示走下去,他们虽然不一定能够找到生命的真相,却总是可以含糊地说出一些理由来。那些理由,那些像纲目一样的理由使人容易聚合成群,容易产生一种自满的安全感。但是,当山风袭来,当山风从群峰间呼啸而来的时候,只有那孤独的行路者才能感觉到那种生命力最强烈的震撼吧?在面对生命的真相时,他一生的寂寞想必在刹那间都能获得补偿,再长再远的跋涉也是值得的。
《生命的滋味》读后感(五):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难得的
以前是通过诗歌认识席慕蓉,却不知道原本她是学习绘画出身,而且在绘画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这一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自选集,是我见到过的最为精致的版本。全套共分四册,书中所有的的插画都是她自己绘制完成。
我无法表述这样一本书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真的觉得太值得仔细阅读。做为一位在绘画和诗歌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和教师,她并没有把自己摆在“家”的位置,却是以良好的心态工作和生活。生命的滋味,描写的多是在海外留学期间和回到台湾后的生活片断及感触,朴实的语言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异常打动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