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前传·越京四时歌》是一本由丽端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2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近几天都在看丽端的书,开始是无意看了神殇系列。虽然久不看悲剧文,可丽端的文,让人忍不住看下去。
故事的主线是李允,他平凡、善良、诚挚、坚韧,体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压力时的抉择,但求心安。李允开始的内疚,与后来的补救都让人心疼和感动。
清越的世界是黑白两色的,被不弃和环境强迫着成熟长大。其实秉持一个原则是容易的。像不弃在权力中挣扎、妥协,是痛苦的。
看完通篇,印象深刻的是李允、不弃和先生三个形象。李允是通篇的好心肠,却又被无奈的现实捉弄,一开始是放弃妥协,后来顺了自己的心意变得果敢;
不弃则是让人由恨而怜,甚而喜爱。但这样的情感是盲目冲动的,纵然有理由可做错的事已经实实在在存在,我们读者对这些印象不深只是因为我们自动将自己代入了主角(如清越)身上,而不弃对清越一直很好,死的那些无辜作者也没有花笔墨去描写。说白了是无法感同身受,被自己的情感左右;如果在现实生活,一个对你很好,却曾经对别人很不好的人,你是否会接受和原谅?
先生一开始被人诬陷,阳光一样俊朗的人物自此蒙了尘垢。在报复中,失去了他曾经坚持的信仰,也换不回读者对他的同情。
不弃,类似于改邪归正,先把最坏的一面呈现给你,再告诉你他的苦痛;先生,则是由正入邪,慢慢失去自我,这种顶多让人惋惜。只有李允,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他给我更多的触动。这本书似乎都在描写普通人在遇到问题时的选择,与选择后承担的后果,或悔恨不安或问心无愧。在这个故事背后,还是为我们讲述了真善美。
《镜前传·越京四时歌》读后感(二):皇天、后土,不过心中的一种执念
整个云荒,最强大的力量便是皇天、后土,神的旨意让人们不断厮杀,即使得不到上天的承认,也要不惜制造假戒指,唯恐民心不定,说到底还是感到心虚,从内心否定了自己。
有人觉得李允是愚忠的,但其实腐朽的王朝、暴戾的皇帝都不是他所忠诚的对象。李云从来只忠于自己内心的原则,作为云荒的子民,他坚定地相信着天明,所以他心甘情愿守护着上天所护佑的王朝,即使当心爱的女子与自己所效忠的王朝站在对立面,他也不会想背叛,相似被,只愿完成任务之后回来再见她一面。即使听说她被他的君主所害死,伤心欲绝,也绝不背叛,他忠于的,是他内心最高的信仰,所以他活得累,却又那么洒脱。
不弃,是一个失落而又缺乏自信的孩子,因为太爱自己的父皇,所以千方百计得到这个王朝,所以辛辛苦苦支撑这个王朝,如果他真的怨恨他的父皇和皇兄,又为何不干脆让天祈王朝毁于一旦,就像那白族一样,祖祖辈辈守护者后土,大概自己也忘了守护的初衷,只记得自己为此失去的那么多年青春,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天下苍生?
皇天后土两枚戒指,即使真的代表天意又如何?天不遂人愿,逆天而行便是,可是懦弱的百姓不敢,懦弱的叛军也不敢,即使推翻了前朝,推翻了民心,也不敢推翻神的旨意。大概也只有凉薄的清越能够真正不收皇天、后土的束缚,她的凉薄让她轻易地不信任李允,让她懂得顺从,让她同情不弃,也让她毁了整个王朝。他从来太容易相信别人,又太不相信别人,她内心执着的从来不是天命,不是国家爱人,唯有自己的直觉。
《镜前传·越京四时歌》读后感(三):叹李允
记得是在《今古传奇.奇幻》上看的,杂志都还存在书箱里,算是年少记忆吧,现在成了工科男,不染小说好久,偶尔翻翻,也只是旧书新读。
一直特赞赏李允,现在这个社会,也许老实、木讷、内秀都已经算得上劣势,不大容易讨女孩子喜欢,就连书评,似乎也是怜惜少弃偏多。
其实不弃苦,清越苦,李允又何尝不苦呢。只是因为他温和,我们就忘了身处逆境仍苦苦贯彻善良的艰难,只是因为他质朴,我们就不作为他冒死刺杀王。因为清越心里有他,似乎李允受的刁难就只是峰回路转前的雾霭,因为众人都待他好,似乎不弃就更惹人怜。
其实就如真相大白时清越的无声恸哭,不理解,不理解李允。命运不应该左右人,无论是何种境遇,要温和,要守得灵台清明。李允的幸福,不是天赐,他善良,坚守,惟一,不犹疑。是他的好换得善待,是他的努力和聪慧换得爱怜,这都是以心换心。
或许李允和不弃的最大区别,只是心中有光。
《镜前传·越京四时歌》读后感(四):爱总要势均力敌才行
多情总被无情伤,
他并不凉薄啊,
只是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又有过重的牵绊
有些选择留给他的,其实是单选题,
夫哀莫大于心死,
随着一个又一个秘密的揭开,忍受着爱人的不解
即使心里在痛,却丝毫没有一丝怨恨,
重生的他心里大概已是千疮百孔了吧,
读小说的时候,
我慢慢觉得清越最终爱的不是他
她能体会到不弃的高处不胜寒,能怜惜隐藏在不弃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
却并不理解他的隐忍,他的无奈,
他们毕竟是两个世界啊
也许到最后,他自己也察觉了吧,要不他的心,也不会在看见清越抱着不弃痛苦的样子后渐变荒芜
毕竟爱如果用理性抉择的话那就不是爱了
可是命运最终剩下了他们二人,各拿着皇天后土,却时过境迁,
他能给她幸福吗
我不知道
《镜前传·越京四时歌》读后感(五):一路走向荒芜
苍梧王家的平城郡主清越做了个梦。梦中两位俊美的华服少年站在他面前,而她的手上拿着他们所谓的天心蕲。其中一位少年让她把天心蕲送给他们的其中一个。于是她抛给了那位主动与她说话的,笑起来邪邪的少年。
她那时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整场动乱,其实在她的梦里已经有了结局。
李允只是个新晋的云都校尉,乖乖男的性格使得他在一些日常琐事里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说起来他能与清越遇到纯属一个意外,但是对他这种单纯的家伙来说这个意外的分量可以把下半辈子都压得变了形。
他那时还不知道,自己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李家么子身上,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出场便手持“皇天”降伏恶灵的,如天神般光芒四射的皇帝不弃,也不过年纪轻轻和清越他们一个岁数。只是才登基两个月,苍梧就起兵叛乱了三年。而在别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喜怒无常的暴君而已。
但是只有他知道,所有的,一切的秘密。而他所做的,只是别扭着却又承受着所有的不甘、寂寞、愤怒、悲哀以及绝望。
*** ***
李允那种家伙其实是最适合托付终生的,因为很乖嘛~(捂脸)为了清越折了很多纸船,心惊胆战的带着清越溜出去玩,清越越是娇嗔他就越是老实,这些怎么看都是很萌的。
而不弃呢,是有点让人受不了的阴阳怪气喜怒无常。可是最想写的还是他。其实一看到“帝王之血”、“皇天”之类的,感觉可以直接通到真岚那边于是就忍不住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在他压着清越做人质的时候,发生的竟是不愉快的片段,可是在那堆不愉快里,他还是爱上了清越。真的是太寂寞了吧,在不离之后、清越之前,陪伴他的只有阴谋与附骨化血的毒。他在无尽的恐惧中麻木,麻木得看上去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
心里似乎预感到什么,无端地害怕,果然当她转过身,便看见两个少年站在远处,无声地朝她微笑。他们面貌有些相似,一望而知是兄弟,身穿的也是一模一样黑缎掐赤金线狷纹锦袍。清越认出来,他们之中一个是盛宁帝不弃,而另一个,虽然从未谋面,那种宁定的温和的气质却让她熟悉得几乎要流泪。
“还犹豫什么呢,你早已做出过选择啊。”一个女子的声音在清越身边响起,惊得她转头看去,便看见晔临皇子口中名叫“湛如”的女子从心砚树中走出,手里握着一叠早已摩挲得光滑的算筹。
“我选择过什么?”清越惊异地问道。
“选择过让谁死去。”湛如轻轻抚摸着算筹。
*** ***
全书共分“春之苏醒”、“夏之酷烈”、“•秋之绚绝”、“冬之消寂”四个部分。故事从最初的清快明丽逐渐过度到最后的苍凉萧瑟。
无论是从情节安排还是人物塑造等方面来看都是不错的,而不足之处(当然也只是我个人看法)就是气氛渲染很“半调子”,有点轻微的“不流畅”之感,虽然用词什么的依然很大手笔,但是整体的感觉还是有点“干燥”,尤其是大结局的最后一段完全可以“润”得更感染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