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解体诸因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解体诸因经典读后感10篇

  《解体诸因》是一本由(日)西泽保彦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体诸因》读后感(一):杀人者,必须解体?!

  由于一开始我一把这本书当做短篇看的,中途真的很想弃,篇篇都是分尸案真的好腻口,分尸爱好的大杂烩,看到全本书表示说完盘棋。虽然《解体诸因》是他的首作,也是匠千晓系列的首作,但是有着强烈黑色幽默和恶趣味特色

  第一因 解体迅速

  淑子为了杀男朋友设计杀害了康江和自己(第一因第一个出场的人名叫保彦,西泽君这个心机BOY,还有故事发生事情经过为什么这么接地气呐)。

  第二因 解体信条两个年轻人双方父母上辈子的三角恋,被干预不能结婚,一方母亲本想杀害另一方母亲,结果把自己带沟里面去了。

  第三因 解体升降

  因为偷录像带,色字冲昏了头脑

  第四因 解体让渡

  本章里面佑辅推理的是真田脚踏两条船,但不是杀其中一个女友鹿岛的人,真凶是保险推销员,原因是起了口角。其实这样写对于短篇也不错了,但是第九因的反转告诉我,其实事实没有这么简单,是我太低估了大西泽(献上我的膝盖)其实真凶是兼松敦子(人物出自第七因)她把鹿岛误认为是万里子,以为是鹿岛导致她儿子死亡的真凶,真田回来后,以为是万里子杀害了鹿岛,并且想要保护她,陷害了阳子(其实他是脚踏三条船的渣男)分尸后被保险推销员发现。

  第五因 解体守护

  点封面的作品温馨向。

  第六因 解体出处

  母女为了争夺一个男人相爱相杀,但凶手是前夫,分尸是前夫的姐姐,最后前夫的姐姐还把直子设计成自杀跳楼(脑补出一个二十世纪的日本发生的那个事件)。

  第七因 解体肖像

  表示真没什么特色,仅仅是为了给第九因铺垫的。

  第八因 解体照应

  恩,我承认我是跳着看的,真的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文章本身的原因,冗长无趣,没有大西泽的语言特色,应该也算是给第九因铺垫的吧。

  第九因 解体顺路

  第九因看的时候,因为以前被第八因看的要摔书了,然后翻过第二页,西泽君真会玩,此时大脑想飞速运动,奈何脑子不好使,边看边看边翻前面的人物。内容大致如下:真凶是第一章里康江的儿子,为了给母亲报仇想杀害淑子(此时的淑子已经从白领变成了女招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又不想脏自己的手,就写下了第八因的剧本给中二女友柰津代看,好让她代入其中去,从而发生了之后换头杀人事件。最后这个故事,乍看上去曲折离奇,线索纷乱,草蛇伏线,令人叫绝。

  最后,再次献上我的膝盖。

  《解体诸因》读后感(二):解体之极度合理——《解体诸因》

  星期天买的这本书,星期三晚上值班读完了,其实真正读这本书的时间只有两天而已,在看过的推理小说中,这本是看得最快的,因为容易看吧,无视最后一章的话。光是几个看似独立有趣短篇,就已经很有看头,特别适合我这种看不下长篇大论庞大背景的人,特别是最长的一章以剧本的形式来描述让人觉得十分新颖(至少对我来说),也更容易读了。而用最后一章把短篇串起来,实在是一个大工程说实话我到现在也只是处于略懂的状态,涉及的人、动机、手法一环扣一环。

  回归“解体”二字,自我个人对分尸作案还是特别感兴趣的,特别是书背介绍的“16秒电梯分尸”让我极度兴奋,虽然真相大白后没有那种魔术被解密的惊奇“原来如此”啊,但这个案子的手法还是特别有意思的,甚至重点不在分解上,但即使是这个例外例子,几个案件,或者说这整个案件都在强调了解体之“因”,当分尸并不是为了发泄个人的怨恨,不是为了隐瞒被害人身份,甚至不是为了方便处理尸体时,探究为何而解体实在是一种乐趣,也是本书的推理乐趣之所在。当看完第一个案件时那种震撼还是有的,而其他的案子也没另人失望

  《解体诸因》读后感(三):随便的解体

  本来以为会是一个长篇大案,结果没想到是短篇,但是读到后面又各有联系(虽然已经料到了),短篇的好处就是,剧情展开很快,说白了就是一上来就死人了!是的,推理小说就是要死人嘛,不然还推理个屁啊。另外作者语言不错,简单、直白,剧情描述也不故弄玄虚,直接列出受害人、嫌疑人、周边关系人物之类的,这才是推理小说的乐趣嘛,能够跟扮演侦探的主角一起推理。

  不过,推理小说看多了也不好,很多哏都用烂了,一下就猜到端倪了,比如第一个故事,很明显受害人就是犯人本身嘛,哪有那么合适正好打到将死不死嘛。然后电梯那个算有点新意,虽然想到会跟录像带有关,但没想到宅男的执念居然如此之深。而且最后的解毒有点太牵强了,什么记错了日期然后用安眠药利用这空出来的一天也太扯了吧,记得柯南里面也有一集是利用小孩熬夜打游戏来颠倒时间的。

  里面杀人分尸的理由也是无力吐槽,好像随便什么男男女女都能去杀个人分个尸一样,比吃饭洗澡还轻松。有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杀的,比如那个反对女儿结婚然后误吃了毒药自杀的,最后居然就为了拿回她手里的纸条就分尸了,会不会太随便了点。还有一个本来是误杀,就是母女通吃的花花公子那篇,然后杀人者也因为心脏病发死了,结果他的姐姐为了帮他掩盖罪行不但分尸找目击者,还另外又杀个人作替罪羔羊。

  最后一个故事最匪夷所思,因为看了一个推理剧的剧本就把自己想象成女主角然后去杀人,日本人杀人真是跟玩一样。而且雄一也不能算完全犯罪吧,应该算作教唆杀人之类的。

  本来以为最后每个故事都会连起来,至少侦探们会连起来,结果并不是全部。真不知道那个小熊被破坏的案件有什么意义,又没有死人,连案件都算不上,只是告诉大家匠千晓和祐辅是有关系的吗。

  总之,语言不错,故事也算引人入胜,但每每读完就会想“怎么这样?!”就是杀人理由,或者说动机还有最后的机关解读都太牵强了。特别是母女通吃的花花公子那一篇,那个姐姐也太忙了吧,要处理弟弟的后事,要分尸,要绑架替罪羊,要通知目击者,要伪装现场,要抛尸,还要杀了替罪羊再伪装成自杀,这一晚上也干太多事了吧。

  有趣也是有趣,是个非常轻松的阅读过程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堇璇书屋”

  《解体诸因》读后感(四):感觉很新颖

  《解体诸因》不知道算不算是木樱姐你说的小众侦探小说,但在我们这个连中国地图都要找一会而的小城市来说算是一本无人问津的小说。隐约记得是在4年前毕业那会买的第一本小说,当时也是广州一个朋友介绍。

  现在就来写推荐理由,也算是回忆录吧:

  写作手法很新(当时来说)在我们的印象中侦探小说就应该跟柯南道尔一样,是一个故事一本书,前半部分充满迷离色彩,中段进展描述时间长的长篇大案。但是结果却是没有想到的,这是一本由多个短篇组成,看似都是独立的故事,却埋下了诸多线索和伏笔,越往后来你越会发现,每篇之间竟然是有联系的。(国内的老秦近期的著作《清道夫》恐怖侦探小说中也是以这种多个案件的短故事的方式去描写案情,但是每个案件直接的衔接性没有西泽保彦的好,每每故事完了,就感觉结束了,缺了《解体诸因》给人一口气读下去的冲动)。

  正因为是短篇,剧情也发展的很快,不会因为推理烧脑的时候,被剧情长文字多而绕晕,而且作者描述每个故事都以直白简单的方式去告诉你案件的发展,并直接列出人物关系一类的信息,让你能够更深代入角色,看到主角的视野

  里面的故事看起来是个案,但都有围绕着它们共同主题“分尸”。而且往往每一次的分尸原因都极其的讽刺和带着黑色幽默,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奇异的分尸理由让读者更能感觉到血与肉的联系。

  总结的说,这是一部尚可的侦探小说,虽然在各个案件的动机和解读设置的不是很完美,有些更是可以说勉强算是(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但至少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吸引你去读完。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也正因为是那些勉强算是的动机和解读设置,让你在读完后有不一样的发现。

  《解体诸因》读后感(五):让大脑陷入死循环模式

  一个个短篇故事,朴实无华言语平淡的像是在讲述日常生说中的小故事。很多人说西泽保彦的小说很幽默。出场者给人的感觉很像动漫人物。在看《解体诸因》的时候,我只能说,看的过程是痛苦的。也许是短篇的原因,很多东西不能展开来写。那种一成不变的模式,看着大脑都要跟着空转。

  第一因 解体迅速

  两个旁观者的闲聊,推理一桩刊登在报纸上的猎奇杀人分尸事件。案发现场的离奇,怎么看都像是在SM……

  大致的模式就是:介绍事件概要——反复推理(排除一切可以排除的)——得出结论

  当看到一半就能推理出凶手是谁了。

  有种柯南的感觉,而且模式化。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废话(废话,都短篇还怎么废话!)。但是需要自行脑补细节

  第二因 解体信条

  双胞胎姐妹和自己的老师办公室里谈论一桩发生在身边的杀人事件。故事情节狗血的像家庭伦理剧。

  (推理模式同上)

  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提到一切都对案情起到提示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废话。

  最后那个肢解细小部位的原因需要自行脑补。

  第三因 解体升降

  在八楼和一楼外都有目击者的情况下,就像是玩魔术表演一样,活生生的人在一部以16秒的速度从八楼直降一楼的电梯里被肢解。

  录像带、日期……

  我只想说——宅至此,也是一种境界

  第四因 解体让渡

  在相亲的时候,女方竟然问男方关于色情杂志的事……

  在那样的场合换谁被问到都会觉得尴尬而又无奈。但就是这样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聊天内容,却和一起命案有关。

  有人买了数量惊人的色情杂志,动机让人捉摸不透。

  这是有多豪气!

  第五因 截体守护

  同样是两人间的闲聊。这次被肢解的不是人,而是去做家教那家孩子玩具熊。在只有两姐弟在家的时候,玩具熊的手臂被人用剪刀剪断。第二天,离奇出现沙发上,绑有带血手绢的玩具熊……

  怎么看都像惊悚动漫里的情节。

  只有小孩子才有的独特思维。最后那个带血的手帕……(这是要怎样的脑补才想到!!不知道是作者写的太巧,还是小孩子真的太奇怪。)

  第六因 解体出处

  和奇葩亲戚闲聊……

  按照约定的时间去了被害人的家,目击了嫌疑人将装有被害人尸块的口袋提出屋外,分装在了六个纸箱。

  第七因 解体肖像

  宣传海报上的女模特的头部不知被什么人掏空。

  唯一死掉的是一个被当作色狼的大学男生

  第八因 解体照因

  以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桩杀人事件。一共七个女性被人切掉了脑袋,第二名无头女尸旁边放的是一个名死者的头;第三名无头女尸旁边放的是第二名死者的头,后面的依次类推。

  本来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像死循环一样的:警察发现尸体——死者家属登场——警察询问——退场——发下下一具尸体……看的我直打瞌睡。实在是睁不开眼皮,后面就简单的跳过……

  当“某人”出场的时候,便很容易猜到凶手是谁。死者的数量,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呈现出斐波拉契数列的样子……

  最终因

  因为看第八因实在是太疲惫(同个模式的不停循环),瞟了一眼,里面提到的都是前面几个故事中的人物。把前面故事串联起来的同时(像是重新推理),讲了一个切掉的两个脑袋被错误放置在别的尸体旁边的故事(两具尸体的尸首异位)。

  总的来说:这本书里的短篇编的都很精巧,没有废话。语言平实,读起来很轻松。但是让人病垢的是结构的模式化。就像一盘专辑一样,虽然歌曲不同,但是调子几乎一致,看着尤其的累。里面所提到的都是和案件有关的,“解体的原因”绝对是“必须这样做”。只要知道小说的模式,凶手很好猜——最有可能的往往不是凶手——这里说的是“猜”凶手,不是“推理”。要把整个事件从头到尾细致的推理一遍还是有一定难度,毕竟细节需要展开一定的想像力。

  《解体诸因》读后感(六):一本超级另类的推理小说

  花了一个星期,终于把西泽保彦的《解体诸因》看完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西泽保彦的作品,早就听说西泽的作品以轻松搞笑见长,但在看之前,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搞笑的推理小说是什么样的。因为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岛田庄司、东野圭吾和麻耶雄嵩等人的作品,给我的印象都是悬疑,恐怖等等,只有御手洗系列勉强带点幽默。当我带着好奇读完《解体诸因》,一种惊叹之感,涌上心头。原来推理小说还能写成这样。

  《解体诸因》看似是一个短篇小说的合集,共同特点就是每个案件都以分尸为主题,看到分尸,一般人第一感觉肯定是恐怖诡异,神奇的是这部小说让你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还带有一种讽刺和幽默,其中一些人分尸的理由令人哭笑不得,有的竟然是为了AV录像带,有的是为了抢一张纸条等等。而且西泽的描写太搞笑,有时候会令你忘记这是一个杀人案。特别是里面的《解体让渡》和《解体照应》,看得我捧腹不已。

  此外,在推理上,西泽在看似独立的每个短篇里,竟然埋下了诸多线索和伏笔,越往后来你越会发现,每篇之间竟然是由联系的,直到最后一篇《解体顺路》,更是全书的高潮,前面所有的线索瞬间全部联系在了一起,这种看似短篇,却又像长篇的写作手法的确很高超,令人有一种出乎意料之感。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超另类的推理小说,那么我墙裂推荐!!!

  《解体诸因》读后感(七):哪怕案子有漏洞,仍然给五分

  第一个案子,第一个问题,就是警察推断的,人是在外面杀的然后进屋分尸,理由是衣服上的泥和身上的拖拉痕迹,但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就算没有物业保安也难保碰上邻居。所以肯定是以受伤送回的姿态,而且肯定不严重不会昏迷,否则是要送医院的。所以第一个女人是进到屋内,才被脑后击中之后遇害的。 第二个问题(漏洞)就是作案时间。凶手是将陌生人送回家时起杀念的,但她怎么知道家里没人以及多久没人呢,难道被撞的人连这也要告诉她?毕竟分尸是要花时间的啊。 第三个问题(漏洞)是伤痕。按照推理,是车撞的轻伤,但是一开始尸体上是擦伤,拖拉伤,这和车撞的区别很大吧。

  以上是我在看了解体第一个案子之后记下来的。但是看到第二个第三个,我已经懒得再写了。是的,书里关于案情现实发生的描述很多不合理,细想就知道不现实,光分尸,就这简单的两个字,书中出现无数次,可是真实做起来,确实要花费起码四五个小时,之后还有大量清洗工作的费时费力的事情啊。(没做过也看过电视小说可以想象吧)可书中经常轻描淡写就带过去了,还有些在陌生人家里完成。我之前看的多是长篇而且是埃勒里奎因,岛田,馆和阿加莎居多。所以开始对于这种不现实的案子有点不适应。

  但是看完后不禁大呼过瘾,西泽保彦的脑洞很大,所有的案子几乎都是靠想象,但是却很合逻辑,我看的也很受用,毕竟这种躺着办案也很适合我这种懒人。

  很喜欢第五个故事,也就是封面那个小熊的故事,看完很感动,不禁觉得作者其实也是个暖男啊哈哈。

  第八个和第九个是全书的高潮。很好看也很搞笑。本来轮转杀人老让我想到少年包青天里那七具干尸的案子,但其实完全不一样。这个更类似无人生还的手法。第九个案子,别的不说,最后一句话让我鸡皮疙瘩起一身啊。

  总之,是一本明知道犯罪不现实有漏洞,却仍值得五分的神作。还是那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解体诸因》读后感(八):自娱自乐的“野心”

  我始终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推理小说究竟是什么?是作者自娱自乐的思维游戏,还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作者读者一起参与的思维游戏,又抑或与其他类型的文学一样是要去试图触及那玄之又玄、而又“恒古不变”的人性的思考与关怀呢?这样的疑问总在我阅读推理小说(其实,在阅读其他小说也一样)时萦绕不去。作者究竟在写什么?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有时还真会影响阅读的心情,尤其是在读到一些奇特的作品的时候,比如本书《解体诸因》,我想如果一定要我给本书一个定位的话,我更愿意将本书定位为作者自娱自乐的思维游戏。

  本书最大的卖点当然是解体,这其中包括了许多类型,解体的对象也不少,有人的尸体,也有玩具,或者海报,有些还真是有些独特,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件中的各种解体都是各具深意的,并不是简单的噱头,或者是单纯地为了搬运、为了隐藏、为了弃尸之类比较“传统”的原因,每一个解体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当事人不得不为之的原因,而且这些也大都在最后成为了推理的关键。先不论作者在故事中所展现出的推理功力如何,单单是想出这诸多解体的原因,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只可惜,创意好并不能掩盖本书其他的不足。

  不用看后记,读者从故事中就能猜到作者——西泽保彦——对于尸体肢解这一题材是多么的情有独钟,我想这应该不是什么变态的趣味吧?这应该是推理小说中,如同密室推理类型等一样的一种挑战智力与逻辑的分支。而且本书的作者明显有着很大的野心,原本我在开始读本书时,还以为这只是一本故事各不相关的短篇小说集。我甚至还在想,像作者这样把这些肢解的案件都安排在同一个城市中,会不会“吓坏”书中的市民们,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啊?到底适不适合居住啊?

  不过读到最后,尤其是那个多少有点业余和冗长的剧本之后,我才在最后一个故事发现作者的野心,原来作者是想将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案件串连在一起,串连在一个处心积虑的阴谋之下,如同一串黑暗的珍珠项链。只可惜,还是那句话,作者的野心很大,创意也不错,但这些对于完美地完成这串“项链”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作者后记中说的那样,书中有些故事中的推理确实牵强,比如那个电梯中的解体故事,又比如那个一百本黄色杂志的故事,当然其中有些故事是为了在最后完成大串联,所以应该还算是处于推理未完成的状态,所以有些不完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出现在这最后的故事中。不得不承认这最后的设想与推理确实巧妙,但是有一点这些巧妙与联系都是处在绝对理想状态之下的巧妙与完美,就像是中学的物理与化学,所有公式、定理定律的条件都是完美的、理想的、绝对的,那么当然在最后可以完成理论大一统,完美但是无趣、无味和不现实,因为这更像是自娱自乐的自我游戏。因为我们知道现实中是不可能这样的。

  最后故事中那个电话谜题的解决固然巧妙,但是前提是作者为幕后凶手安排一个如同机器人一般完美、准确的替身杀手,我读到这里就在想:这样的替身不要说现实中,恐怕连科幻小说里也不常见吧?这样的设定真是太偷懒了吧?就像本文开头说的那样,这个推理小说究竟是什么?我想本书真的更像是作者自娱自乐的思维游戏。

  满分五颗星,我本来想给本书两颗星,但是想到作者的创意和野心,决定还是加一颗星吧!

  《解体诸因》读后感(九):一份关于分尸动机的非学术报告

  人为什么要在杀人后肢解尸体呢?

  是为了仇恨可以得到最大的释放,是为了掩盖杀人的真相,还是基于兽性的本源想要模仿动物噬啮食物?

  推理作品的一大构成之一分尸作为常见的勾引读者感官兴趣或者作为作者迷惑读者的固定手段一开始总是能出奇制胜,然而久而久之也会让人感觉华而不实,人造的惊悚敌不过案件的苍白。《解体诸因》的作者西泽保彦在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时说:“......只要添具无头尸体,就能轻易写成推理小说——偏爱细密巧妙交织而成的“分尸小说”的我,得知了坊间的认知竟是如此之后,颇受打击。套句优越点的说法,我非常能够谅解诸位作家的叹息之情;因此我立誓写出杰作,以扭转世人的谬见……”

  于是乎,一本非常特殊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然而这本小说并没有达成西泽君的愿望。为了抵消对一种事物的错误印象,西泽保彦不惜矫枉过正,结果产生了另外一种错觉:

  “……我一直以为在《解体诸因》各章节之中所揭晓的动机是“再踏一步便是闹剧,但勉强停留在正经范围之内”……听说曾有某位评论家在读完《解体诸因》第一章后勃然大怒:“这世上哪有人会为了这种理由分尸啊!”……那就把《解体诸因》当做一部精心制作的闹剧来读……只怕会有读者一针见血地指摘:“这种东西打从一开始就只能当做闹剧来看啦!”诚如前文所述,本作的谜题框架是很严谨的(真的吗?),故可以“闹剧式谜题”相称。”

  这当然只能算是作者的一次自省。事实上,尽管《解体诸因》有着这样那样看似“胡闹”的部分,实际上却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这种精彩是需要你一口气读完而不是就着这一点那一点的碎片时间漫不经心的对待。读到解体升降一章的读者确实可能产生作者没个正经的不快,但这个时候必须忍着这种不快继续看下去,而一旦进入到解体照应一章,需要再次忍耐不断出现的尸体,因为这一章是完整拼图上的最后一块,直到最终章的阅读时,你会发现前面所有的忍耐都非常值得,因为在这一章,前面几章的阅读准备实现了最终章的阅读催化,你会突然赞叹这部作品的奇妙。这种有如长征式的阅读体验并不是篇幅的长度所致,而只是零碎的信息直到最后一刻得以整合,在较早前所产生的怀疑、不确定和焦虑的心情会因为坚持到最后一刻而终于被安慰(当然也有较真的读者直到读完也还是会大骂作者一通,但看完后记应该都能多少消消气吧,毕竟作者也自嘲了自己好一番),然后当你一次次回想所读章节的内容,关于推理小说是否只是有一具无头尸体就够了自然有了自己的结论。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本小说在对待分尸这件事情上是非常严肃的。

  推理作品发展至今不外乎关心三件事情:谁干的,为什么,怎么干的。不管哪件事情都值得让创作者们绞尽脑汁来设置障碍迷惑读者,这是推理的乐趣和魅力所在。不管是更看重怎么干的本格派,还是更看重为什么的社会派,没有谁敢不关心这三件事情。而西泽保彦要做的,就是在怎么干的这个部分再加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干,并实实在在地给出解答。

  给出杀人的理由,不是推理作家也能做到。但是给出分尸的理由,却需要小说家们斟酌再三的思考,因为分尸是在人们成为尸体之后的再次犯罪,如果没有非此不可的理由,分尸本身就将如前文所说成为苍白的感官刺激。

  西泽保彦的解答过程并不是百分之百地完美,不过为了合乎逻辑性和夹杂那一些些对犯罪本身的嘲讽,西泽用尽力气,且不说八个可算是暗示性的标题,单就每一次解答都变成一次案件的重组来说,作家的智慧已然接近透支。虽然有两三个解答会真的让读者好气又好笑,但仔细想想,人类是否真的能给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给予足够合乎逻辑的解释呢?

  在非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能想出怎样的办法解救我们自身的困境其实难以预料,这就好像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明明疲倦的身体却还是无法入睡,为什么明明聪明的心智却突然有如从未接受过文明一样,为什么明明对的事情却无法坚持到最后,为什么明知道会有伤害却还是要继续如此。

  这恐怕是为什么会有最终章的出现吧,在前八章看似对施害者和受害者都无动于衷的解谜人,在冷冰冰的解谜过程背后,在理性的思考完成之后,那些案件中的伤口终于还是要一一被抚平的。再离奇的犯罪也终究是人性的恶,离奇的手段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恶,分尸的惊悚最终回归到人心的缺口上来,伤痛从文字里渐渐渗透了一点出来。

  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人不可呢?

  《解体诸因》读后感(十):解体諸因

  西村保彦的短篇集,表面看起来是几个互相没有关联的分尸小故事合集,其中第八个故事《解体照応》被用舞台剧剧本的形式写出开始时也只认为是出于一种多种体裁平衡的考虑。但事实上在最后一个总结性的故事《解体順路》中,将第一个故事《解体迅速》,第四个故事《 解体譲渡》,第七个故事《解体肖像》及第八个剧本故事《解体照応》又以精彩绝伦的方式捏合在了一起。

  其实新本格的色彩还是很浓重的,甚至可以说稍微有点变格派。用轻松的文笔和滑稽的杀人动机,将这些本来十分血腥的分尸解体故事写得毫不血腥。第一个故事《解体迅速》,是两位女士被以同样的方式捆绑并分尸,第二位女士因目击者的出现而幸免于难,但目击者却被杀了。第二个故事《解体信条》是一位很多人都拥有杀人动机的女士死去,身体被肢解成多份,其中双手尤其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第三个故事《解体昇降》尤其吸引人,两位目击者看到在9点整时一位女性从顶楼进入电梯,在电梯中途完全未停,16秒后到达底层时,另外两位目击者则在电梯内看到了这位女性没有头颅和一只手、一只脚的残肢。凶手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无疑这种诡异的剧情是全书中最吸引人的一个桥段。第四个故事《解体譲渡》同样出彩,一个男人引人注目地高调将装有人体残肢的垃圾袋扔到垃圾回收站,一位女士在相隔不远的书店同样高调地买了上百本成人杂志。两者之间有何关联呢?这个故事也是全书中唯一一个在最后再一次剧情反转的故事。第五个故事《解体守護》则是全书中最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很难描述,其实一说“温馨”二字,就有些涉嫌剧透了),是关于一只玩具熊被人肢解又缝合的故事。第六个故事《解体出途》颇有滑稽社会派风格,轻松爆笑之余又难免令人感叹人性之恶,是关于一个与母女都有染的花花公子被人肢解的故事 。第七个故事《解体肖像》又是一个关于人性之恶的故事,正篇并未有人遇害,只是关于一个海报上的女模特头像一直被人挖掉的猎奇故事,但背后却也隐藏着一桩杀人案件。第八个故事《解体照応》以剧本形式写出,中间穿插着极轻松诙谐的过场剧情,但故事本身却是围绕着人头互换这个颇为沉重的主题的。第一个死者的头不见了;第二个死者的头不见了,旁边放着第一个死者的头;第三个死者的头不见了,旁边放着第二个死者的头...第七个死者的头不见了,旁边放着第六个死者的头;第八个死者的头还在,旁边放着第七个死者的头。所有死者的头发都被剪短剪乱,除第八位未被分尸的死者外,其余所有人都是女性。这个解体转换循环颇为眼花缭乱,最后的真相也令人不由得击节称奇。而更巧妙的第九个故事其实是之前几个故事的总结和贯穿,将前述案件用一种更巧妙更诡异的方式给出一个最终大结局,也真是日式短篇推理所前所未见的创意了。

  (2012.11.7-2012.11.21读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解体诸因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