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是一本由菲利普·科特勒 / 凯文·莱恩·凯勒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8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读后感(一):仔细研读,帮助思考的《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
非常幸运地买到了今年(2012年)才出版的最新版。其实1999年的时候,就在上海书城买过当年的新版本,但是老实说,那本书到前一两年也没有鼓起勇气去读,只是摆在书架上装门面,以为买了就心里踏实了,最后非常高兴地送人了,自己看不见,心里也终于踏实了。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真正沉下心来去读,也许和我一样,被比砖头还厚的大部头给吓坏了。浮躁的心,是很难沉下来卖经典的,尤其对于大部头更是恐惧,或者每天忙于日常工作,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读书,或者宽慰自己,书里面太过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不过,我很高兴,终于拿起这本书,真正开始读起来。
好好研读,帮助自己来思考。
《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读后感(二):营销管理的任务
有次老师在课堂上问营销活动有哪些,思考良久说出广告和促销,再无其他…
这才知道,我身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菜鸟,连“市场营销是什么”都非常模糊。“满足需要并创造价值”?“创造、传播、交付价值”?what?这些话很难理解啊!
于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我意识到营销的广泛存在和营销到底要做啥。
营销管理的任务
2.获取营销洞察
· 营销调研系统
· 与顾客建立其长期关系(顾客忠诚)
· 分析组织市场
· 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
4.塑造强势品牌
· 确定品牌定位
5.设计市场供应物
· 确定品牌定位
· 关注竞争动态
6.交付价值
· 设计与管理整合营销渠道
· 管理零售、批发、物流
7.传播价值
· 设计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
· 管理人员关系:直销与互动营销、口碑营销和人员销售
8.实现长期成长
· 推出新的市场供应物
· 开发全球市场
《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读后感(三):读书笔记《营销管理》
截止9月27日书读到第十四章。
第三篇:创造长期顾客忠诚 分析消费者市场 识别细分市场和目标
第七篇:设计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 管理大众传播 管理人际传播
使用两篇中的每一个工具分析V和B。理论联系实际才好转化吸收。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
1.辩论题:市场营销是创造需要还是满足需要。
营销者不可能创造需要,需要优先于营销者而存在。
但是营销者可以帮助顾客学习,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得到什么才能满足。
2.
耐克公司的核心营销战略:将产品与消费者金字塔顶部做捆绑,为顶级运动员提供产品,用他们的偏好和行为影响全体消费者。
篮球:迈克尔乔丹 科比
世界杯足球:巴西队
高尔夫:老虎伍兹
iphone:NIKE+技术
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金字塔尖一旦倒塌,会对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我是ad,如何与耐克公司竞争?这个问题暂时还回答不了。
3.谷歌的核心品牌价值观:围绕顾客需求
《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读后感(四):好书共享之
对于菲利普·科特勒及其经典巨著《营销管理》的赞誉评价,多不胜数,在此,作为科特勒先生这本巨著最新版的编辑,无需再加赞美之词,精选两条最能理解科特勒先生和《营销管理》这本巨著的评价,与大家共享:
网友梁仲惠:菲利普·科特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为我们开创了一条市场营销理论开放之路,至于这条路是用水泥铺装还是用沙石铺装则根据每个实践者和探索者的实际需要和追求来决定。
《销售与市场》杂志:翻开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这部让你觉得艰涩难懂的厚厚的著作。尽管讲得是高深的理论,但作者从最简单的道理讲起,带着你按照他设计的路径,蜿蜒而行。虽然中间你需要歇歇喝口水,但你并没有精疲力竭的感觉,也没有陡峭难攀的痛苦,你只需要跟着作者走,尽管累但一定能很顺利地抵达终点。而当你轻轻舒了一口气合上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你才发现你曾经越过了多么高的山,多么险的峰。这种看书的感觉不多见,我记得看马克思的《资本论》时有过,看霍金的《时间简史》时有过。这就是大师,大师就是能研究出高深的学问,又能将高深学问深入浅出地讲给普通人听的人。科特勒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的《营销管理》就是这样一本书。
《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读后感(五):“拆书帮”职场沟通力之说服能力(外周因素)
@拆书帮 赵周
R 原文片段:《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p.266
品牌能够识别一种产品的来源或制造商,允许消费者——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要求特定的生产商或分销商为产品的表现负责。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品牌对相同的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他们通过以往对产品的经验以及营销活动来了解品牌,查明哪些品牌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哪些不能。随着消费者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匆忙和缺乏时间,品牌所具有的简化决策和降低风险的能力就变得异常宝贵。
I 拆解指南:
你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羽毛,还要想办法让人了解自己——如果说品格相当于产品质量,那么他人认知就是个人品牌。当一个人的人品为众人所周知,实际上就形成了个人品牌。
借助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对品牌的论述,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说服力的外周因素所起的作用。
如果你说出的话,人们仍然需要费时间费精力去甄别真假,人们仍然担心会不会上当、会不会后悔,那么你还没有建立个人品牌。如果同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和从其他什么人的嘴里说出来,对人的影响没有什么差别,那么你还没有建立个人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空有一身好品格,奈何人家只喜欢美女或帅哥?制定你的个人品牌传播策略吧!
A 拆为己用:
依照上述解释,在你认识的人中,谁的个人品牌是比较正面和强势的?熟悉他的人都认可他的正直或睿智或诚恳或善良……
注意不要挑大众名人,要找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真正认识的人。也许是村里广为尊敬的一位老人,也许是公司里有口皆碑的一位经理,都可以。然后认真回想,你自己和身边的其他人,是如何一点点认可他的?
然后请联系自己进行反思,这给你自己什么借鉴?列出一两条你打算做的事情即可。
----------------
【片段二】 打造你的品牌资产
R 原文片段:《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p.268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是品牌知识在消费者如何对品牌的营销活动做出反应上产生的差异化影响。与不能被识别相比,当品牌能够被识别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营销方式呈现出更积极的反应,品牌则具有正面的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相反,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顾客对品牌的营销活动的反应并不积极,品牌则具有负面的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包含三个关键构成要素:
1、品牌资产来自消费者反映的差异。如果没有生成任何差异,那么从本质上来说,该品牌名下的产品只是一种大众化商品。此时主要围绕着价格展开竞争。
2、反应的差异是消费者拥有不同品牌知识的结果。品牌知识包括与该品牌相关的所有想法、感受、形象、体验和信念。品牌必须与顾客建立强有力的、赞许性的以及独特的品牌联想,如丰田(安全)、贺曼(关心)和亚马逊(便利)等品牌。
3、品牌资产体现在消费者在与品牌营销相关的所有方面形成的感知、偏好和行为等。强势的品牌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
A 拆为己用:
请综合上述片段的拆为己用作业,加上对片段六的理解,规划你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资产。这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传播的智慧。这将是持续多年的过程。不仅仅因为这样会增加你的说服能力,更因为这样做是对的。这将缓慢但持续地改变他人对你的认知,更将缓慢但持续地改变你自己的生命。像一个百年品牌一样受人尊敬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