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系的真谛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系的真谛的读后感10篇

  《关系真谛》是一本由[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一):用克里希拉穆提洗涤自己内心

  很难在读后说出评论的话,只是觉得阅读过程,就好比喜爱听音乐的人听到纯音乐,有一种内心的欢喜,内心的宁静灵魂被洗涤了一遍。

  Happy is the man who is nothing。

  如何面对我们与生俱来普遍心理:气恼嫉妒野心勃勃、顾影自怜、压抑狭隘、独占欲强?什么是爱?怎样才能真正怀有爱心?爱与性的关系如何?性如何成为无约束的沟通方式,又该怎样自控?帮助人的叫嚷是自我虚荣心的表现?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去了解别人、了解世界,进而帮助别人、服务社会?如何摆脱已知的束缚,洞察到智慧?唯有爱,可以帮我们做到一切,一种打开门的状态,就像夜晚的微风不邀自来,不必去刻意准备,求得自由,没有任何企图、任何目的、任何动机、任何渴求,只是将门打开,之后,从那扇门就会走出某种用时间经验都无法衡量的东西;与大脑活动毫不相关的东西。之后,你会确切的知道,这件事,超乎所有人类想象超越时间,无可争辩,这,就是爱。

  不要轻易说懂爱,爱不是拿来懂的,既不是因为安全感而结为夫妻依赖,也不是逃避安全感而出家做僧侣。

  爱是什么?门在哪儿?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二):为什么读克氏

  读克氏的过程中,常常有这种感觉,就是心态自觉的会发生某种变化,或许有时候就像是谈恋爱的感觉,从陌生到熟悉,从误解达到了解,从单纯喜欢变成心心相惜,然而总还有那么最难忘的一刻,就是你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付与一本书的时刻,你才会明白它真正的好。或许好的书籍,就是能够与你相依为命照顾你很久,然后你还想告诉所有人它有多好。

  大学四年,一直断断续续地读着克氏,关于为什么读克氏,老师也问过,我那时并没有回答上来。尽管她后来说出了答案,我想也未必让我能从那种为了读过而读书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虽然我承认自己一度怀疑过克氏,是不是他的表达太极严肃,是不是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绝望,可是有时人和书的缘分就是你看过一眼就再也放不下了,他没有给你对很多问题具体解答,他只是诚实地看着你,然后一遍遍告诉你,认识你自己。临终前他说自己的一生只是一个娱乐。这句话放在今天同样充满了讽刺,尤其在这个娱乐大众时代,我不敢说自己没有迷失在这片无意义大海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尤其在这个资讯滔滔、文字滚滚的世界,似乎故事随处可见鸡汤遍地都是,可是习惯碎片化的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完一本书这件简但有趣事情,却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乏味的事情,我宁愿告诫自己少读一些,再看着摆满一架子的书,挑选一个和你经历生命历程伴侣,我也想诚实地告诉自己,读克氏吧。仿佛看见了一颗从坟墓里钻出来的大树在向你招手:倾听你自己的声音

  “阅读伟大作家作品使我清楚认清自己没有一刻不是野蛮人、无知的人、最不完美的不完美者,人家不相信我会为此沾沾自喜。我的内心缺少安宁,读书没有给我的内心带来安宁。但我并不因此而怪罪书籍。”这是出自丹齐格那本贴上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标签《为什么读书》里的一句话,其中理由之一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而另外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就是就是“读书为了理解世界,读书为了理解自身。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 就是他称之为的最自私的读者。我也知道自己离伟大的读者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就暂且先做一个自私的读者吧。

  是了解生活?还是逃离生活?

  在读克氏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解之处,他说事实就是所有人没有安全感,没有任何人能给你安全感,我们徜徉于音乐、艺术和文学,但那只是一种逃避,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可是难道那些伟大的作家也只是逃避在他们创作的世界里吗?真正为了爱而读的人也是一种逃避吗?抑或就像我此刻内心充满着困惑来读克氏亦是一种逃离生活的表现?虽然知道就像毛姆所说的,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生命中有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可是并不包括解决饥饿痛苦失恋悲哀

  克氏说:“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无论他追求什么都是茫然的。不了解自己为何会产生动力冲动,这些动力和冲动就会在意识潜意识里促发某些行为,令我们心生矛盾,阻碍我们的追求,让我们无法从中解脱。因此,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追求就会流于肤浅、偏狭和渺小。我们必须理解自己在追求什么,为什么追求。”

  直到从别处找到了答案,《故事》里说在想要写作的所有原因中,唯一能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养分的,就是作家对作品本身的爱,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里说,那些世界会让我们离开自己的世界几个小时,然后又把我们带回来——这不正是我们在寻求的吗?现在看来,克氏更像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制造问题的人,他在告诉你如何思考,也不寻求答案,或许不断思考你得到的答案也许并不是答案,而只是让你开始学会每时每刻自觉而客观地看待事物真貌。而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也是让我们开始不断接近自己、接近真相的心路历程。

  写作与谋生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写下这个话题,读着克氏从与他人、与自己、世界、地球宇宙这些话题中,不知不觉中自己突然抽离了出来,想到了自己从未深入想过的——写作与谋生,或许这就是每次读克氏所带来的不同感觉,然而这也是读了这么多次的克氏以来,突然第一次有了这种被自己震撼的感觉。甚至已经来不及思考自己这么冲动的来源了,只浑身上下萌生出一个记得不知哪位作家说的那种连睡觉都觉得浪费时间的念头,很久没有这种冲动了,只是在当下的那一刻,我突然开始相信某种神奇的东西会发生,虽然现在不太敢相信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当然不排除那种朝地上仍一颗原子弹的可能性。但是身居十几平方米斗室里的这个渺小的我,突然觉得文字也具有了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你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前半生过得都没有意义,而现在只想好好地干一件事——写作,而且是和克氏有关的文字。

  冷静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或者大学四年自己为什么写不出能够发表的东西来,常常在写作的中途总是坚持不下来,不知何时它就成了我寻求意义的那个结果关注我的文字能不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反而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能量越来越弱,因为自己忽略了意义本身——自己把灵魂安定在上面,自己长久以来文字在我眼里的宿命好像就是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小房间里,彻底隔绝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文字似乎带给我仅仅能够让我从当下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的一种快感,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走向文字那个广阔世界的勇气和底气,充斥了太多的后顾之忧,于是一次次走进去、拔出来,我从来没有完完全全地投入一次,如果说书籍也是有生命的,亦开始思考陪我度过了相依为命的四年的书籍,竟生出了生疏之感,仿佛满屋子的书籍也填补不了你内心的空虚,然而这就是书籍给我的安慰吗,那种不负责任的躲猫猫式的阅读,一开始就注入了无意义的血孔,或许我还可以继续保持弃之不顾的阅读态度,还是选择重新赋予它们之于我人生的意义。透过文字我看见了什么?我真正又想表达什么?而我所表达的文字是有意义的吗?

  还记得克氏在《谋生之道》里的那句话一直鼓舞着我:“正确教育就是帮助你寻找自己全心全意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并不重要,是厨师、是园丁,都没有关系,可是一定是你把心放在上面的事情。”而所谓的心指的就是自己的初心吧。于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文字的关系,首先从理解虚伪开始,文字是不是我的真爱?还是更在乎它满足你活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之中的一个工具?一直不愿承认写作与养家糊口有直接的关系,或许是自己不敢,我害怕自己没有能力用写作来养活自己,而自己又没有在现实世界赚钱的能力,写作成了我逃避生活的一个窗口,而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说自己其实也是在逃避写作?不得不想起身为20世纪的女作家伍尔芙说过的那句话:作为一个女作家写作,不仅仅需要500英镑,还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哪怕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句颠簸不破的真理。试想一下,你如何让一个整天为家庭操劳的主妇,除了想一日三餐主题和家庭琐事之外,还哪能腾出时间去思考一个写作的主题?一个整日为工作忙碌职业女性除了为不用加班而庆幸,如何还有大把的精力面对电脑熬夜打字?人生就是一条漫长的路,而唯有写作就是为了能够继续走在这条路上所追寻的那一点光。

  我以为在生命的出口一定有一束光,而只有经过漫漫长夜的等待才能够捕捉得到,就像聂鲁达说过的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依稀记得在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里叫做小清的那个少年问另一个同乡少年你还会回去吗,那个少年毫不犹豫地说回。那个“回”字就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就像克氏说的那句“你走遍了全世界,可最终还是要回来做自己。”带给我的感慨一样,也许世界很大,可是总会有那种全世界仿佛只剩下你自己一个人孤单感觉;也许心里可以容纳的地方很多,可是只有那么一个角落是留给你永远想回也回不去的故乡的,也许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奔向远方,只是为了清楚它在自己心中到底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或许我们出走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一个出口,而是找到那个真正入口处的自己才是重要的。

  克氏说:“追求上帝、真理和全然美好的感觉——不是培养美德和谦卑,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超越虚构和幻觉,这表明你对那件事产生了感情,你活在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做才是真正追求宗教。但是,若要真正发现宗教,你必须离开自掘的小池塘,全力以赴汇入生命的大河。这样一来,生命就会惊现关爱你的方式,你根本不必刻意关爱什么。你随遇而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时,你将不再有安全感的困惑,也不会再顾忌人言,生命从此将绽放美丽。”

  然而到达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状态之前,还要首先经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重境界。诚如释迦牟尼如是说:“活着是一场修行,急不得。”

  至于为什么读克氏,或许只能自己回答,你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对你来说究竟有多大意义,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而同样为什么想写克氏,我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写作即是一种发现。

  那么就从阅读自己先开始吧。

  克氏说:“理解一个人需要耐心,需要宽容意识;自己好比多卷长书,一天把它读完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开始读了,你就必须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因为透过它们你就可以读懂整个人性。阅读的开始即是终止无知。如果你知道如何阅读人生这部书,必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无限智慧。”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三):我和书

  克氏在这本书并没有谈书籍和人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或许就是因为晚上刚看完的那种冲动,甚至已经来不及思考自己这么冲动的来源了,只浑身上下萌生出一个记得不知哪位作家说的那种连睡觉都觉得浪费时间的念头,很久没有这种冲动了,只是在当下的那一刻,我突然开始相信某种神奇的东西会发生,虽然现在不太敢相信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当然不排除那种朝地上仍一颗原子弹的可能性。但是身居十几平方米斗室里的这个渺小的我,突然觉得文字也具有了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

  这也是读了这么久的克氏以来,突然第一次有了这种被自己震撼的感觉,我承认自己一度怀疑过克氏,是不是他的表达太极端,是不是他对这个世界太绝望,囿于自己的无知,带着生活中一己的偏见,并没有真正去走进过他,又谈何去读懂,去身临其境感受满头银发的一位老者,用目光深邃眼神在你耳畔的诉说:

  “如果你被无知、邪念和狂热困扰,必然散播这些不健康阴暗心理。如果你心智健全、人格完整,就会播洒阳光和安宁,否则,你就在为更多的混乱苦难推波助澜。理解一个人需要耐心,需要宽容意识;自己好比多卷长书,一天把它读完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开始读了,你就必须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因为透过它们你就可以读懂整个人性。阅读的开始即是终止无知。如果你知道如何阅读人生这部书,必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无限智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完一本书便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更何谈从那一字一句中认识自己,检验自己,读书变成了一种目的,我开始很少能够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于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文字的关系,长久以来文字在我眼里的宿命好像就是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小房间里,彻底隔绝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文字似乎带给我仅仅能够让我从当下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的一种快感,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走向文字那个广阔世界的勇气和底气,充斥了太多的后顾之忧,于是一次次走进去、拔出来,我从来没有完完全全地投入一次,把那些被我长期冷落在柜子里的书一本本拿出来,重新掸去灰尘放回书架的位置上,如果说书籍也是有生命的,亦开始思考陪我度过了相依为命的四年的书籍,竟生出了生疏之感,仿佛满屋子的书籍也填补不了你内心的空虚,然而这就是书籍给我的安慰吗,那种不负责任的躲猫猫式的阅读,一开始就注入了无意义的血孔,或许我还可以继续保持弃之不顾的阅读态度,还是选择重新赋予它们之于我人生的意义。透过文字我看见了什么?我真正又能够表达什么?我所表达的文字是有意义的吗?

  克氏说:“追求上帝、真理和全然美好的感觉——不是培养美德和谦卑,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超越虚构和幻觉,这表明你对那件事产生了感情,你活在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做才是真正追求宗教。但是,若要真正发现宗教,你必须离开自掘的小池塘,全力以赴汇入生命的大河。这样一来,生命就会惊现关爱你的方式,你根本不必刻意关爱什么。你随遇而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时,你将不再有安全感的困惑,也不会再顾忌人言,生命从此将绽放美丽。”

  或许我一直在寻去意义的那个结果,却忽略了意义本身——让自己把灵魂安定在上面,世界就在我们的心中,如同克氏所说:“世界与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你生活的地方,包括你的家庭、朋友、邻居;如果你、我能彻底改变自己,那么这个世界就有可能改变。”真正的教育在于改造人的内心。恰当建立交往的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即认识自己——能理解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实际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我以为在生命的出口一定有一束光,而只有经过漫漫长夜的等待才能够捕捉得到,就像聂鲁达说过的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依稀记得在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里叫做小清的那个少年问另一个同乡少年你还会回去吗,那个少年毫不犹豫地说回。那个“回”字就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就像克氏说的那句“你走遍了全世界,可最终还是要回来做自己。”带给我的感慨一样,也许世界很大,可是总会有那种全世界仿佛只剩下你自己一个人的孤单感觉;也许心里可以容纳的地方很多,可是只有那么一个角落是留给你永远想回也回不去的故乡的,也许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奔向远方,只是为了清楚它在自己心中到底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或许我们出走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一个出口,而是找到那个真正入口处的自己才是重要的。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四):尊从自己,全情投入你珍视的关系中吧~

  正像此书封底阿道斯。赫胥黎所说的一样“听克里斯那穆提谈话,仿佛聆听佛音一般—如此令人震撼,如此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

  苦恼于如何在这个浮躁,冷漠,自私的社会中自处的人,应该看看这本书。我们太愄惧人性的险恶,太想掌控,急于改善,等等这些,使我们内心无法得到安宁。

  而当这些欲望浮现时,我们又想跳过人性本质,直接到达一种期望的状态。以至于,我们不想面对,不敢面对,不知怎么面对。克里希那穆提始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我们从正视内心的善与恶开始,去理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放下那些根深蒂固的意象,才是与周围交往的前提与真谛。如果对一种你所珍视的关系感觉到迷茫,那就拥抱吧,全情的放下与投入或许才是真正的关系。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五):真、爱,尊重,我们的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充斥着真空地带,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一片陌生的空间,只有自己曾经到访过,其他人都未曾真正见过,也不可能见过。

  人与人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处理的事情之一,因为我们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不可知的。但与人交往又是我们不可避免和不能避免的事情之一,所以,我们如何面对这种。

  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真,有了真双方就有了交往的基础,沟通就可以比较畅通,我们最怕的就是虚伪的应付,这是一段关系的毒药,虚伪带来的就只有虚伪,真诚带来的才是真诚,虽然在这个社会上,虚伪的人不少,他们也获得我们所艳羡的物质财富,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没有真正的朋友,因为物质永远带不来真挚的友谊。

  人与人如何能够不断的交往,尊重很重要,没有互相尊重的友谊只是妥协与压迫的伪装。两个不同的人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观念和习惯各方面肯定都不会完全一样,我们需要的是容纳这种差异,理解包容这种不同,否则,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你交往下去,因为,不同,始终存在着,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与人交往是一门最高神的学问,多少人痴痴不得入其门,我想这门功课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和琢磨的,但是和人交往只要秉持着尊重和真诚,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与你的交往。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六):交往之道

  所有的生命都在运动中。世间万物没有不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的。即便去了某个孤独处所的隐者,也与他的过去及身边的人有关联。正是因为有了交往关联,才产生了关系,才构建了社会,塑造了自我。

  然而,深入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会看到生活其实是个建构对抗的过程。交往的初衷是为了互助互利,但现实中的交往却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众生百相,既显现出信任、真诚、同情、善良、无私,又充斥着偏见、恐惧、野心、嫉妒、势利。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利益冲突越来越激烈,使得其中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的失望、忧伤、痛苦和苦难,所以都想逃到安全的地方,久而久之,就逃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交往实际是与他人日渐疏远的过程,由这种关系构建的社会显然也是人心阻隔的。

  于是乎,一方面我们把交往作为一种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工具,因为这种目的的实现能给自己带来某种满足,尤其是安全感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大都躲避或者绕开交往中的痛苦和压力,转而选择那些能带来个人满足和舒适的交往,并逐渐地产生了这种交往对象的依赖。当安全感在依赖中渐失,那段特殊的交往也走到了终点,我们又开始建立新的关系,希冀找到持久的安全感。但依赖只会产生占有欲,而占有欲会衍生出害怕失去的恐惧,从而会引起内心的冲突。之所以这些对安逸的向往、对虚幻的追求往往和事实相冲突,是因为交往的最大特点即是它从来不会给人以安全感。那其实就涉及到了根本问题,为什么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否真正的存在?

  人从生到死充满着无尽的矛盾,所以我们大都追求安全感。生活的苦闷和焦虑,对生存状态的失望;想要被人爱却没人爱的感觉;浅薄、渺小以及生活的辛劳——这就是生活的原貌。在生活中有危险,有忧惧,凡事都不确定,明天总是变幻莫测。因此,人们才往往追求那份安全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找到一种恒常的状态,使得任何事情、任何恐惧、焦虑、不确定感和负罪感都不能打扰自己。这种恒常状态的需求往往最初是心理的,之后是外现的。从内心而言,我们都想求得宁静,找到一种确定感和恒定感。从外现来看,我们都想有份稳定的高薪的工作,都想有稳定的人际圈子,都想有舒适的居所,都想有好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纵观我们所有的交往和活动,不管我们做的是对还是错,都想拥有安全感。而这种对安全感的追求即是所有欲望的根本动机。追求物质上的安全感以满足基本的需要倒是无可指摘的,但这些必需品当被用来显示个人身份和实力时,交往就会衍生出麻烦。就如社会上“金钱至上,权力至上”风气的影响,只会使得利益争夺更为激烈。但许多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其实是我们认同某种思想、某一种族、某个群体、某种特殊行为的结果,这种认同使得我们远离孤独。

  但在心理的任何层面,任何深度,都没有任何形式的安全感,这便是人生的真实状态。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有形的,无形的,身体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尽管从理智上,我们可能意识到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有必要随之自我调整。但在感情上,我们却固守一些业已确立并令自己感觉满足和欣慰的事物,因此,内心总是在变化和希望永恒之间徘徊不定。这样的冲突只有通过真正认识自我来缓解,而认识自我只能在与外界交往中才能实现。

  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发现自己的种种反应,快乐、忧伤、怜悯、嫉妒、焦虑、孤独。关系是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真实的、未加评判的自己。一方面接纳真实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把握好自己现在能把握的;另一反面认识到现实的常态就是不确定,少些天真的希冀,坦然面对不能把握的事物,宠辱不惊,毋忧拂逆,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冲突。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关注和思考事情并全情投入,这可以看作是与外界的事的交往。同样,全情投入到与外界的人的交往就是需要没有偏见的交往,全情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交往,在与人冲突时首先反省自己。总之,只有自己的身心和谐了,才有可能与他人、社会实现和谐。

  我们由社会塑造,同时我们也在塑造社会。如果我们能真正认识自我,了解安全感的真相,以此逐渐形成合理的生活态度并显现在交往中,则我们就能彻底改变自己,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有可能变得更加美好。

  《关系的真谛》读后感(七):分享爱,不索取

  1

  这几天中午,我一边阅读克里希拉穆提的《关系的真谛:做人、交友、处世》,一边聆听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演讲录音。那时他已年近九旬,垂垂老矣,但那衰朽瘦削的身体里,竟然能够发出如此雄浑庄严的声音,委实令我意外。怪不得赫胥黎曾将他的声音形容为“佛音”,的确有一股异常强大的摄受力。

  正如音乐家凡•莫里森对克氏的评论:“我认为克里希拉穆提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是,他告诉我们要自己学会思考,而不应被外在的宗教和精神领袖所左右。”

  他教诲的主旨在于:要从根本改变社会与人生,必须先改变个人自我的意识。他一直教人进行自我觉察,教人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狭隘性制约等等的弊病。

  克里希拉穆提一生演讲无数,著述甚多,所有语言归结为一点,“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他的心要,为世人指明了东西方一切伟大智慧的精髓——认识你自己。

  2

  《关系的真谛》这本书为三个部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及宇宙的关系”。从个体与个体之间到个体与群体之间,再到个体与大环境之间,详述了我们与周围一切事物的关系本质及相处之道。

  以下,我还是简单谈谈他对两性关系的看法与建议。

  克里希拉穆提并不像传统的东方宗教那样,彻底否定两性关系的存在意义,他不认为两性之间的爱和性是“灵修”的障碍。他只是劝我们在寻觅爱侣之前,要沉静下来,认识自己,坚强独立,不要依赖爱人,期望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他说:“爱的产生不会缘于签了一份合约,爱的基础不是彼此的感激之情,也不是认为能给予对方安全感和慰藉。一切皆因思维而生,这也是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占据了很小空间的原因。爱不是想出来的,爱与充满狡黠的算计、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和反应完全不同。有爱在,性从来不是问题——出现问题都是因为缺少爱。”

  如何理解上面这段话?我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穷困潦倒,欠了很多债务。面对困境,他(她)没有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还清债务的意识,反而回避事实,不断地在外面去寻找那些富裕的异性,指望通过结婚这件事和对方“绑定”在一起,让对方来负担自己的债务。这种人会有真爱吗?不可能。迟早有一天,对方会因为被他(她)的不断索取而厌烦,要么痛苦地生活在一起,要么走向分离。

  在现实婚姻中,上面这个比喻里的“债务”,既可能是物质层面的,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甚至可能两者皆有。这也就是克里希拉穆提常常把婚姻关系视为“虚伪险诈”的原因。

  我们自己不满足、不开心、不快乐,却不愿意独立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为自己负责,只是一味地埋怨上天没有赐给我们一个爱侣。我们天真地认为,只要那个爱我的人出现,一切就搞定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寂寞、哀愁、伤痛、愤怒等等负面情绪全部交给他(她)去抚慰,然后就得到了幸福。这可能吗?

  我们的爱侣不是超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极限。如果我们把他们当做救世主或冤大头,一味索取,迟早有一天,你会因为他们达不到你的要求而牢骚满腹;而他们迟早会明白,你根本就没有爱过他们,只是一直在利用他们。这样,爱就失去了信任和人格平等的基础。

  3

  读了《关系的真谛》之后,我进一步厘清了自己的思绪:在爱一个人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三个准备——身体健康、心智成熟、经济独立。能够达到“静定安足”境界的人,必然会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停止向外索取的人。如此,我不需要爱侣为我分担任何困扰,相反,我们只是和他(她)分享自己的喜悦。

  分享,而非索取。这才是关系的真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系的真谛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