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精选10篇

  《小脚与西服》是一本由张邦梅著作,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一):一点想法

  当初想读的理由需要自己一点正能量,然而半年后才开始读,所以记不清楚在哪里发现这本书了,印象中是了解到张幼仪怀孕期间还被徐志摩无情抛弃。。。。后来当时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当我自己一成不变时候,我确实需要这样的真实例子让自己好过一点。(去年10月份左右的想法)

  最近开始慢跑,在平淡生活中找到点想做且愿意做的事情。是我小小的进步。

  读完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励志”,我更希望读到张幼仪更多的心理变化,更多关于任职银行的工作过程

  张幼仪一直强调自己拥有女性标志的大脚,却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清楚一双大脚并不说明什么,关键思想她没有跟得上。意识真相原来不是自己原以为的,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怜悲哀呢?

  保守思想真的很害人吧,张幼仪从小接收到的教育,她是个女人,要对丈夫好,以及对他的家人负责。道理虽是,她也真的做到了,可是她自己呢?没有好好的为自己而活,让人觉得悲哀也很软弱。真的没必要那样去为徐志摩倾尽一切,何况她还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出于对徐的爱。

  时代不同,略无奈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二):命运在自己手中

  喜欢徐志摩,关注林徽因,所以了解了梁思成和金岳霖。而张幼仪……最初的印象如同鲁迅之发妻朱安一样,不过是被历史忘却的人。

  偶然知道居然有一本描述他们婚变的书,于是好奇拿来读。读罢……掩卷叹息……

  书名来自张幼仪与徐志摩的一段对话,评论一个留洋的裹脚女子与身上服饰的不相称,由此点出徐与张的婚姻的隔阂。非常形象也非常贴切。

  全书以张幼仪的口述和她侄女的视角审视了这一场婚变,通篇都是张幼仪对徐志摩的怨恨和不满。书中描述了徐志摩的种种冷漠和无情!甚至是徐志摩的虚伪。但以一个遭到遗弃并受到深深伤害的的女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往事,应该说是有失公允的。徐志摩已经不在了,不可能再站出来辩驳张幼仪所说的话,但我内心却不得不质疑她。

  其实看完全书我相信多数读者都会明白徐志摩为什么离婚?可惜的是作为婚变的另一个当事人,张幼仪,她不仅当初没有明白,纵然在德国美国生活了多年以后,依然没有明白!我很惊讶她在国外生活了大半生后思想依然那么守旧,变化那么小。自然,若我是徐志摩又怎会继续与她生活下去呢?

  张幼仪本身没有做错什么。她的思想,行为,完全符合旧时代中国妇女的准则。然而,虽然书中她一再强调自己有求知欲,改变欲。但从她讲述的故事中看,恰恰她最缺乏的就是这些东西。如她所说的徐志摩不愿与她交流,为什么呢?人不可能凭空生出厌恶来,我更不相信徐志摩只是看了她一眼就从心底里抗拒她……因为她思想上的缺陷很难让丈夫产生交流的欲望事实上在离婚之前她没有做过任何努力和改变,一直在默默等待,她从未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否则徐志摩也不会弃她而去!

  人的外表可以改变,内心却无法改变。张幼仪从内心深处就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男人身上,从父亲到兄长再到丈夫。这或许是旧社会女性的悲哀,但张幼仪所生长的环境包括后来生活的境遇,完全有机会去改变人生!可惜她始终没有明白,命运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张的一生并未因出国和婚变而改变依附男性的命运。徐志摩抛弃她之后一直是徐家在供养她。虽然她也描述了资金短缺时的窘境,但我们可以看到全书中她都不曾为了生计而去工作!后来回国后银行的工作也是她哥哥为了照顾她用关系给她找的。她虽然在国外读过书,并辗转各处,然而欧美的生活时光并未令她的内心有多大改变。她始终是一个旧时的中国女人。倘若她有自主命运的觉醒,有奋力求知和变革的欲望,自然也就不会留下这段怅惘的追忆……更不会看不开自己这一段错误的婚姻。

  可惜,虽然她的脚没有裹,但她的心却永远被白布缠绕着……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三):一个始终都会绽放的女人张幼仪

  一口气读完《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酣畅之感,淋漓尽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

  也许性格只能决定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命运。

  而命运,是由很多很多玄之又玄的东西决定的,一次家庭变故,一个偶然或必然的选择,某个际遇~~

  我们的命运,就在一系列的必然的机缘或偶然的巧合里峰回路转百转千回

  本书讲述了张幼仪从出生直到第二次婚姻的近半个人生的起起伏伏

  无论哪一段人生单独成文,张幼仪都是一个精彩的女人。

  她,独立,刚强,柔韧,好学,明是非,懂真心,识大体,有智慧

  表哥家遭盗,张家搬家,告诉我们,命运有时会跟我们开个玩笑

  在那个很多小脚配西服的年代里,选择徐作为张家的女婿,告诉我们,没有最好的,也没有合适的,只有珍惜2字。

  徐坚持离婚,告诉我们,有的人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他的性格注定了这个命运。

  张签字离婚了,告诉我们,我们只不过在别人的悲剧里上了个场而已,但我们可以继续自已的人生。

  从欧洲回家后,张家2老对女儿离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爱与关心里,没有什么是非得坚持的,没有什么是绝对原则,更没有什么是不可包容接纳的。

  多年与徐家2老的关系,告诉我们, 人与人是相通的,但徐是个例外,还是年少无知

  不是苦难的婚姻让一个女人变得坚强,而是一个坚强的女人让一个悲情的婚姻充满暧意、爱意、包容。

  若徐不是35岁早逝,若徐可以如常人一样终老, 他是否会羞亏曾经对张的羞辱,是否会忏悔对张的冷漠,是否会后悔他对陆小曼的付出,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再在一起?这一切,不得而知

  这样的女子,在婚姻里,如像林徽因一样可以自我选择,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生?

  这样的女子,若自身的力量对命运有更多的影响力,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人生?

  无论过程如何,张幼仪是位始终都会绽放的女人。而与徐志摩的家变和时代的动乱,带给她更多的风风雨雨,让她绽放地坚强、漂亮自在

  假若,她嫁给像梁思成一样的男人,而不是一位诗人,她一定绽放得无比柔美、温和。也许,她会以另一种姿态同时代的女性们媲美。

  也许命运里冥冥之中安排,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坚强或更懦弱

  也许在爱与被爱里,我们无法决定遇到谁,但我们可以决定与谁走这一辈子。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四):变

  时值一个动荡与变迁的年代,民国建立前后的历史风起云涌,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再至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我们对于那个年代所知甚少,以至于我们只能被一些标着时间刻度的大事件牵引着去了解一段历史。然而大背景下,每一个鲜活的人的人生走向,才更是读懂这段历史的关键因素

  正如《小脚与西服》这本书的简体字版本编后记所说,这本书在大陆地区的推出,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位普通中国女性在变革时代的经历与选择,更可推而广之见识近代以来中国女性群体的处境与走向。

  更加重要的是以此及彼查看当前中国女性的心态与处境。

  单纯站在张幼仪的视角去看待从婚前到正式签署离婚协议这段时间的徐志摩,我们确实看到了一名异常没有担当的男子。梁启超在给徐志摩的信中写道:人类恃有同情心,以自贵于万物。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

  徐志摩的回信中则是冠冕堂皇得为世人所嘉奖。那句震慑世男子心扉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亦是出自于此。

  全不顾此举也许毁掉一个苦难女性的一生。只需话说得好听,便赚尽了声名。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徐志摩一心要凭自身之力让陈腐刻板的封建礼数见鬼,也决意通过切实行动开启民智。

  张幼仪在刚刚产子身体虚弱之时以表面平等实则近乎逼迫的方式签署了离婚协议,徐志摩欢天喜地地表示“你张幼仪不想离婚,可是不得不离,因为我们一定要做给别人看,非开离婚先例不可”之后,张幼仪独自在欧洲求学育子,甚历丧子之痛,终究缓过这场家变带来的伤痛打击,成为一名坚强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她自己说,要感谢徐志摩,没有他自己便不会有这样的成长

  要感谢徐志摩么,也许是的。但她更应该感谢的是她自己。

  厄运并不能使你成长,对于厄运的反思与对抗才使你成长。

  那个动荡变迁的年代,无论男女,内心都实难准确地摸清自己的定位。对于那个意识到家贫国弱的中国来说,变不变,怎么变,变多少,都没有先例,一切几乎都只能简单粗暴着来,下的剂剂都是猛药。后来破四旧的情况也可看出中国人在摸不清自身处境,内心贫乏空虚时候的窘迫

  徐志摩那个年代在文学上的造诣确实颇受令誉。张幼仪本人则将自己所受的苦难以及对徐志摩的埋怨归结为“文人就是这副德行”。但面对张幼仪,徐志摩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以一个文人的身份搪塞而过。歧视传统女性,又需要以此找到优越感;对家庭有着道貌岸然的愧疚,但止于言谈上的愧疚。他只是那个时代身处中国变迁洪流的一个普通中国男人。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幼稚男孩子

  鲁迅笔下描述当时的中国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然而变化不以他为始,也不会以他而终。因为新的思想、可能随之而来新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太震撼,太匮乏,太迫切了。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不会是孤本。

  作为一个被传统礼教三从四德观念深深束缚的女性,羁绊她的已经不再是周遭的环境,而是她自己的想法。她依然深深相信只要自己尽到了一个媳妇所有的本分,就绝不会遭到抛弃,即便婚姻让她感到孤独,她的本分不允许她认为自己孤独。当她在异国他乡本抱着求学的目的以能跟上徐志摩的新思想的时候,她是永远也追不上的。她即便不再被约束行动,也几乎不离家门一步。这是她来日亦百思不得其解地方

  反而是离婚之后,她回国担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料理店铺的生意,抚养孩子,甚至出于她对自己的要求责任,依然在徐志摩父母十分需要她的时候表现出极具分寸感的处事方式。这样的稳健与镇定,来自于她的教养。也只有在这个时期,徐志摩对张幼仪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平等交流。

  这足以说明新或旧的思想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认为它好或坏的人,以及人内在的涵养。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我们当然庆幸自己不必过一种彻头彻尾为他人而活的生活。但对当时的女人来说,她们矗立在历史之中,对前路一无所知,甚至还不懂如何为自己谋求幸福。因此我们也并不能评判就主观感受来说哪个时代的人过得更幸福。但就在此时有人大刀阔斧地闯进那白惨惨地世界,把那蒙蔽人双眼的帘子倏忽扯得粉碎,摧枯拉朽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变革中几难承受的阵痛,他们为这光明要付出血与泪的代价

  明白人才懂得苦楚。那么在谁比较幸福的问题上我们可算是不那么光彩地赢了。

  正是有那样的新旧之间剧烈的碰撞,人们才真正意义上从那样的无奈而不自知的境地中意识到自己的无奈与不自知。乍一眼,真是惊鸿一瞥。尽管剧烈,却也有效

  尚且遑论那样的做法对于个人来说是不是应该饱受诟病,其中有多少自以为是的广开民智,又有多少受人推崇的自我膨胀,乃至徐志摩个人对张幼仪的伤害的原因中有多少林徽因的成分...如今去看,即便有对错,各人心中皆有定论,也无须深究了。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的我们即便有我们自己的问题,却终究是一个更自由的时代,即便我们有愚痴之时,终究离眼前的自己,更进一步

  应该感谢先辈们冲破那重重阻碍,感谢每一个在时代变革中,想了一想的普通人

  徐志摩在国人心中声名依然不错,似是个极具浪漫与天分的痴情学者,但即便初版时许多人担心张幼仪的故事会对徐志摩的声誉有损,这本书依然顶着重重压力在国内出版,此书的作者,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表示,她只是记述了张幼仪的故事和感受,让她也有讲话的机会。

  言下是从无到有。我想这是一件好事

  当做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冠冕堂皇郑重其事的理由,当一件事情不是为另一件事情服务,当表达只是表达,评判只是评判,那我觉得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也并没有资格去置喙这是否能算得上是一种进步。可是这让人感到安宁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五):不一样的视角

  本书是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根据张幼仪晚年的回忆写得她与徐志摩之间的纠葛。以前我们只知道林徽因和陆小曼这两个徐志摩最爱的女人,却很少对他的原配张幼仪产生关心,印象中张幼仪或许只是个旧思想旧传统中的女人。

  但是本书用不一样的视角,从张幼仪的角度重新描写围绕在徐志摩之间的故事。如果站在张幼仪的角度来看,徐志摩将她的形象先入为主得定性为“乡巴佬”,导致最后一直不想去了解她,也不搭理她。尤其是描述他们两人婚后的生活,真的看得很无奈,很郁闷,徐志摩正眼也不去瞧她,不去理解她,而张幼仪呢,碍于从小受过的传统教育,也就默不作声。假如,当初张幼仪积极主动点,能让徐志摩了解她也是一个渴望求知,渴望西式自由的人,那么他们两人会不会有好的结果,徐志摩会不会不会发生事故呢?从本书来看,真的觉得张幼仪和徐志摩虽然八字不合,但是张幼仪才是适合徐志摩的最佳良配。

  说句实话,我喜欢民国,大多原因是喜欢民国时那些兼具中国古典与西方思想的坚强的新知识分子。即使是没有像林徽因、陆小曼如此有才华学识的张幼仪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既有传统的价值坚持,又有西方的自由思想。而看看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存在吗?传统一定是不好的吗?为什么我反而崇敬那些古典底蕴深厚的人呢?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价值观、思想、道德怎么可能全部都否定呢?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六):如果可以怨恨

  如果可以怨恨 ——浅语“小脚与西服”的婚姻 写在文前:龙应台先生说,“写作者在孤独中写作,读书人在孤独中阅读,那孤独其实是种情怀的交会。”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将不同世界的人牵引在一起,是因为不管经过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午夜低回时有一样的叹息。且以我之陋见刺破一段婚姻的残影,谨以敏感的窥探,浅语二三,无意构织成充作理性的读后感。 一个女人的一生,其实是不容旁人置喙的,我们可以做的唯有依照她希望的方式,接纳她的故事。 作为一个和徐志摩挂上钩的女人,她所有贤惠合礼度的三从四德都成了暗淡的陈腐,被厮守的命运就像老宅里高悬的前朝御赐牌匾,尽管积了灰,结满蛛网,可总是被后世在该记起时记起。正如徐志摩所提议的两全之策,仅只作徐家的儿媳,而非他徐某人的太太。在徐老太过身之后亲自操持,妥帖地安排徐志摩的葬礼,尽心而合礼地像一个正房长媳所为,张幼仪是最捧场的局外人...... 但凡要为这段不幸的婚姻找一个看似恰当的借口,但凡可以怨恨,幼仪都推脱给了那谎报的生辰八字,给了错误一个无可延展的盖棺定论,然而我们必须对生活诚实,无法忽视自已的丈夫对百般讨好的抗拒,沉默是两人之间最讽刺的相处之道。若要为这沉默寻一个怨怼的缘由,幼仪选择了自身,她一直都在努力尝试做徐志摩的贤妻,以徐志摩想要的女人来度量自己,尽管力不从心,旧时女子的标签被看似理所应当的分内琐事羁绊,在伦敦寄居时,为了照顾日常起居,她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到我丈夫所爱的女人读的那种一流学校上学”成了幼仪一直以来的诉求。 被协议离婚后,徐志摩在她眼中成了理直气壮的怨恨对象。 生活的残余者在灯火通明的空房间成了格格不入的擅闯者,他们沉默的方式就像一个在暗处细细描眉的小丑,与时间合谋一场亟待的喧嚣。她从来不曾了解过徐志摩,或者说无从了解,那次对他邀请来的小脚女人的评价引爆了徐志摩暗藏的不满,幼仪的大脚被无形的礼教约束着,而这正是夫妻之间最惶恐的存在。“小脚”与西服,从一开始就不被期待,所有期待、急切、快乐的表情早早收敛。 如果可以怨恨,这个被看好的丈夫责无旁贷。他的使命感和浪漫澎湃的才情是严谨如幼仪无端下手的。 当医生把第二个儿子抱来给她看时,其自述差点没哭出来,因为她想要的是女孩,一个按她的模子刻出来的女孩,而不是徐志摩的翻版。曾经,徐志摩是她生活的全部,在长子抓周仪式上欢儿拿起徐志摩的毛笔时,她感到的是满心的自豪,仿佛一生都将在这两个男人的荫庇下,光宗耀祖,而时过境迁,这种赤裸裸的提醒就像生活的掌掴。在外人看来,她是才子徐志摩的妻子,是她两个学识渊博的哥哥的妹妹,是富甲一方的徐老太爷的儿媳,张幼仪的名字前总是冠以无数的前缀,旁人尊重的只是她身份的归属地。而对一个女儿的期许毋宁说是对自身独立身份的亟待确认。 三媒六聘,大红花轿进了硖石的那一刻,也是命运颠沛的开始,匆匆离开硖石,跳上了逃难的末班船,尽管山水迢遥,可总算到了生命之初的应许之地。徐志摩更像是幼仪流浪过的岛屿,给了她暂时的栖身,可最终也在命运的弄潮中消逝。时光从来没有枉费,只是走了一条看似迂回的路。 她的一生,也许同那个时代的气息一般,一个不自觉的女子在时间的流沙中终于认清了自身的价值,而不同的是,到头来,人去楼空,在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他后,又把怒气扭转成了爱意与欣赏。“说不定最爱他的人是我”,这是她所选择的方式来祭奠她的回忆。如果可以怨恨,恐怕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托辞了。而旁人后世也是左右为难,对他对待幼仪的态度很反感,但又不能自控地崇拜他本人和他的作品,如果可以怨恨,这份怨气也被才情说服,只能执笔踌躇...... 且以一夜苦茗,饮半生沧桑,除此以外,悔过,饴之......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七):什么是爱?张居然这里黑了陆小曼一回

  “ 人家说徐志摩的第二任太太陆小曼爱徐志摩,可是看了她在她死后的作为(拒绝认领他的遗体),我不认为那叫爱。一个人怎么可能拒绝照顾另一半?爱意味着善尽责任,履行义务。 ”

  ——————————————————————————————————————————————

  难怪在宋炳辉写的《徐志摩传》里面有提到以下:

  “ 陈从周女儿陈胜吾更多地同情陆小曼的遭遇,而对张幼仪则有更多的批评,特别是在看到张邦薇著的《小脚与西服》之后,更是对其中叙述的一些事实和立场有所褒贬。”

  因为陆小曼并没有拒绝认领徐志摩的遗体,张居然这里黑了陆小曼一回。而且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完全变成一个人,缟素终身,为《徐志摩全集》的出版奔波至死,把徐志摩给她的遗物——那幅死里逃生的《山水长卷》一直珍藏直至死去等等,可以看看陈从周和赵家璧的真实记载。我认为张幼仪认为陆小曼对徐志摩的不是爱,那她对爱的理解的确是有偏差。如果她认为她那种 "任劳任怨" 的爱是爱,而陆小曼这种爱不是爱,那还真如她说的,她没有裹小脚,却像极那些裹小脚的人的思想一样。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八):赞许张幼仪的传统价值观

  很开心能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看完这本书,一改前几天日夜颠倒看弱智连续剧的状态。

  这本书没有写得特别好,只是能够满足偶几年前对张幼仪这一人物的好奇需要。看完不会像之前那么感慨“我是不能理解他,既然喜欢上了林,决意要和张分开,可怎么就制造了第二个儿子出来,那会正是徐和林你浓我浓的时候啊”(复制下之前的评论)。可以理解当时的环境使然,对于张一直是三人里面最为佩服的(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也是这一类人,嘿)但从张的角度看林和徐,反而一洗之前特别是对徐的反感。

  客观的讲,注定林和徐还是“伟人”之类, 张一直是最接地气的。在当时的年代,摈弃旧束缚是必然选择,但现在回头来看,回顾张一生的心理变化及认知,传统文化及思想的保留在她身上,可以看得出局限性,但是更多的是赞许她那样的做法。

  .s 每次看到张的小儿子Peter片断就觉得好伤心,那么可爱(哎,估计偶这会要母性泛滥了)

  哎,不想了,今晚做个土豆红绕肉好了。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九):真的新式女子

  张幼仪才真真算所谓新式女子。有勇气有担当,追求梦想重视责任,大方不做作。

  徐志摩看不起张。他是大才子,新文学的领军,是属于现代的光明的。他学习,留洋,写诗,与最新潮的人交流,追求爱情,受千人爱戴万众瞩目——当然,是拿着家里的钱。他看不起张幼仪,内心又哪里会对自己那个家有多少归属感呢?可惜他到死都要家里接济,可并没有那么有勇气地完全承担自己的一切。他当然是有才华的,可是才华之外只是个懦弱的男人,没有勇气(连当面说离婚都不敢)也没有担当,清高可惜清高地也不彻底。藏在光芒万丈的才华背后的,可没那么好看。

  徐追求的两个姑娘:林徽因和陆小曼,都是才貌双全的所谓新式女子。他看到张的照片就嫌弃她是不好看的乡下丫头。不去看这个乡下丫头也上过学,并没有缠脚,而且只有15岁。所以我一直在想,假如张是个绝世美人,徐志摩还会这样冷酷地对待她吗?起码不会这么冷淡,也不会这么自然。如果当初徐志摩愿意教她,会不会她也能成为才女?张后来一直惦念着自己15岁即停学,在女子银行任职时还请老师每日来授课。日子已经过去,假设已经不能实现了。

  张成为徐用来抵抗的靶子和盾。他在她身上发泄过对时代和家庭的不满,也用她来抵抗自己对家的责任和义务。真是可怜又可笑。反而是张,自己在艰难中成长起来,思想独立,金钱自由,不卑不亢,承担了责任和义务,又有新式的追求。她或许很累,但是确实做到了。徐志摩则要轻松地多,不放弃旧式家庭的好处,又惦念着新式生活的随心所欲(我觉得不是自由,而是随心所欲!!)可是他却被认为是新式生活的标杆。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文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毛病。自己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觉得才华是一切,看不起世俗的生活(但是文学来源于生活这个说法是谁提的呢?),可惜也离不开。不管外表如何也要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脱尘非凡。总之,岂是乃们这些俗物高攀地起的!才华不常有,这种假风骨倒是挺普遍。文人和非文人之间,隔着的是山沟,不只代沟。

  外表长得美的,内心可不一定。同理,写得出自由、美和进步的,也不一定是多么自由、美和进步的人。要看穿一个人,去看他的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独处时做的什么事,私底下结交的什么人。我喜欢徐志摩的才气,更尊敬张幼仪的勇敢——二者学得其一,就是了不起。我羡慕徐的才华,却更佩服张。她是真的生活在泥沼里,却努力让自己开出花来。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十):略

  最后说道,三个女人当中谁最爱徐志摩。

  张幼仪对爱给了这样的一个定义,爱就是照顾徐志摩。她说,按照这样的定义想来还是自己最爱徐志摩。

  于是我想徐志摩,到底最爱谁呢?徐志摩又给爱下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定义呢?我猜不透。我也不想猜。佳人配才子,这在古代是一段佳话,但是在生活在现代的我看起来,风流倜傥着实让我不自在。

  所以,张幼仪虽然多年之后再嫁,我还是很钦佩她。她是一个被裹过小脚的女人。这一点谁人都不能否认。她办事循规蹈矩,遵父母之命,守媒妁之约。不好说从四德,但她赡养公婆,资助儿子父亲的妻子,替儿子敬孝道。我有时候会想,她做的无非也就是她认为对的。而她认为对的,也就是她那从历史走来的父辈教给她的。所以,她到底还是一个裹了小脚的女人。

  但是这个女人,有的还是一双大脚。在德国独自生下次子,在德国一人抚养次子,在德国孤身葬子。想来如果是一个小脚女人,在这样的风雨当中是站不稳的吧。

  我不知道徐志摩爱的是谁,但他爱的是那些旧时代背景下的新女性。或者更加确切的说,他爱的是一件件精美的成品。如林徽因端庄,如陆小曼艳美。张幼仪,或许,充其量只是一个“乡下土包子”。可是,这土包子,因为各种的原因,硬是被塑成了型。故事是这样的么?张幼仪,因为要顺从自己的夫君,开始寻求改变自己。并且最终,为自己完成了蜕变。

  要是徐志摩没有那场空难就好了。他的诗,我读的不多,所以更多的诗我不奢望。我期盼的是一场爱恋,也许是一次回心转意。

  当然了,文人么,谁猜得透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