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0 11:15: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10篇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是一本由〔英国〕罗伯特·J.C.扬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一):关于此书的一点体会

  初读此书,略感凌乱。随后多读几遍,恍然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描绘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格局,只不过这里的弱者并不局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而是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格局之下,他们不再是缄默的个体,而是敢于通过音乐、著书、抗议等途径集体发声的群体,随之也产生了致力于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平等现象的后殖民主义。也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而言,后殖民主义就是对世界的颠覆,对此并不喜闻乐见,但是,对于被殖民的人而言,后殖民主义是对未来的憧憬,颠覆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或屡遭挫折,历经磨难,但若有一些希望让难民不再因战火硝烟居无定所,不再让有色人种因肤色差别遭到歧视,不再让穷乡僻壤的穷苦群体因交通不便食不果腹,不再让同样生而为人的女性参与政治竞选......那也值得奋力一拼。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二):【一些摘录】

  【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地方”,这时,他已经在玻利维亚打游

  击战了。

  【女权】

  国家常常被理想化为女性的形象,但在伍尔夫的笔下,女性却没有国家,难民,寻求避难者……整

  个20世纪女性通过建立跨国组织,一直在为反对父权民族而斗争。1917年推翻沙皇俄国的起义就是

  以国际妇女节的示威为开端的。

  【法农】

  1861年《全世界受苦的人》出版,很快成为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权威著作。当该书的第一个

  英译本1963年在巴黎由非洲再现出版社出版时,书名只是简单的《受诅咒的人》,两年后在伦敦出

  版时就变成了《全世界受苦的人》,在此后的第二年在美国出版时,加上了副标题《一个黑人心理

  分析家对当今世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问题的研究》。1968年以平装本大量出售时,副标题变成了

  《改变世界格局的黑人革命手册》,无疑反映了68年的希望之火。

  格瓦拉访问非洲,1965年返回阿尔及尔的时候接受了法农遗孀乔西·法农为《非洲革命》杂志所做

  的人物采访。怀着对法农人道主义精神的敬意,格瓦拉在这次旅行期间写下了他最伟大的文章《古

  巴的社会主义与人》,辩证性地提出以实现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应该且只能通过改变思想意识才

  能建立起来。在切看来,新人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强调说,社会主义不是强加给人民

  的,而应按照人民自己的伦理标准和物质标准产生。

  事实上,和格瓦拉一样,法农也是训练有素的医生,他们都将自己的工作与医疗作为类比:要治愈

  殖民统治这一硬伤,应使用外科手术而不是早期甘地所提倡的整体疗法。

  【地球村】

  “世界村”(global village)这一 地球村词是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

  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三):破碎的世界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四):笔记 |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采用蒙太奇的方式去叙述与呈现,散落在当今世界的那因殖民主导语言有意或无意地无法翻译从而消失的图景。后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反殖民主义仍旧站在殖民主义的二元格局中去提出对抗,通过相似的暴力/叙述边界合法性等方式证明主体性,但后殖民主义则完全跳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它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殖民地与宗主的现实条件是不同的,宗主通过制造自我镜像与倒影,蛮横地将异质文化收编于殖民文化中。

当西方人观察非西方世界时,他们所观测到的与其说是那里的现实情况或非西方民族的真实感受或真实看法,倒不如说是他们自身的镜像,是他们自己的假设(116人类学理论不断地把殖民地的民族描绘成低等的、软弱的和幼稚的民族,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需要西方父亲般的为维护其利益对其加以管理(现在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发展)。这些人类学理论使得殖民和帝国统治变得合法化。这些人类学理论的基础就是种族观念——白种人的文化就意味着文明。后殖民主义首先涉及的是这样一个观点:西方之外的三个大洲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从属于欧洲和北美洲的地位,并在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后殖民主义涉及反对不平等的激进主义政治和哲学,并且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进行过去那种反殖民斗争。后殖民主义不仅断言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应该享有资源和物质福祉,而且断言它们的文化——正在介入和改变西方社会的文化有巨大的活力。

  这种论述方法本身就是后殖民主义式的,从具体的环境开始,再从特定的视角提炼出观点。后殖民主义不是一套标准化的理论,它的原则是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它不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提出的是在此之前的基础:重新与多向度的审视——因为它恰恰就是要打破一种居于主导的、一成不变的主义。

后殖民主义研究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已经被斗争所改变的世界和一个实践者想要进一步改变的世界。

  对于主导文化来说,兼容多种文化并不是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成因,而恰恰是因为它的主导地位,使得兼容成为理所应当。但如果作为被殖民者,即属下阶层,他所面临的则是不同文化的矛盾层面与其中的裂隙,以及在这种杂糅与混乱中如何保持自我身份的主体。殖民者被强迫以上层的主体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在这种目光中的自己却以客体方式而存在(杂交裂缝中存在)。所谓的殖民主义即是用他人而非自己的目光看待自己。

莫迪森不允许我们错误地认为在特权阶层和可怜的穷人之间存在的差别仅仅涉及受难与剥削的问题,还有其他种类的财富和损失,还有思考世界的其它方式。人性的、而非物质性的方式殖民主义者通常讲,是他们把我们殆尽了历史,今天我们要表明的是事情并非如此,是他们带我们离开了历史,我们的历史,让我们跟着他们,在他们的后面,走向他们的历史的前进方向。

  霍米巴巴让我们正视杂交裂缝中的共存问题,文化转移的时间和文化转移的空间是否可以移植?

  在《来自下层与上层的历史与权力》一节中,我们看到依靠既定的主导、中心地位,西方是如何操纵对事件的解读。通过援引被殖民者的叙述,我们听到另一种声音,看到另一种真相:现在他们说我们对他们是个威胁,但事实难道不正是他们一直在威胁我们吗?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要重新审慎国族身份的重建与反殖民主义。在既有主导的思维中,只有相同的种族集聚、分享共同的历史并有明确的土地辖域范围才能够建构主体,因此被殖民国家往往通过溯源历史、重申共同体的身份来强调主体性。但这种反抗仍旧是以西方主导的方式在反抗,也容易导致获得解放后对边缘的边缘、少数族群进行内部殖民与盲目排外。

“原住民的土地权”这一概念具有超乎寻常的复杂性,游牧这在土地上游牧,与土地关联紧密,但从不把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变成财产或占有关系,这是一种相当神圣的祖传关系。而欧洲人则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财产挂念,一种拥有和占有财产的观念,这种观念与那些不能被同化到这个系统中的观念存在根本对立。

  应当看到不同情境中“流浪”的不同含义,在过去,“流浪”是游牧民族自主的一种生存形式,在现代,“流浪”又被看做一种威胁,它跨越边界,挑战控制,但它也是难民不得不接受的生存状态。

  殖民主义在于在物质-现实的阐释方面占有的一元霸权。美国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共同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使美国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但这对于其它国家同样适用吗?

后殖民政权的错误在于,它选择了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提出并被德国纳粹政权所采用的国家理论,并把这一理论作为建国的唯一方式:国家由语言、历史、文化和种族相同的民族构成。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五):一小个翻错的地方

  6

  原文:Postcolonial theory, so-called, is not in fact a theory in the scientific sense, that is a coherently elaborated set of principles that can predict the outcome of a given set of phenomena.

  译文:所谓的后殖民理论,实际上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而是依条理详细阐述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预测一些现象的结果。

  “that is”后面跟的那个从句是修饰“scientific sense”的,科学才能按照一些原则预测结果。所以译文把意思颠倒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