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街角的老北京》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0 11:14: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街角的老北京》的读后感10篇

  《街角的老北京》是一本由卢文龙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街角的老北京》读后感(一):【笔记】街角的老北京

  quot;  老北京有句说辞叫“不怕三黄就怕一黑”,这句话倒是和旧京的冬日很是应景。所谓“三黄”说的是三种黄色的吃食,栗子、柿子、白薯,而“一黑”则指的是黑枣。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霜降过后正是“三黄”上市的季节,记得有一年去房山采访听到了当地农户的一句民谚“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透皮”,这说的都是农历,倒也印证了柿子成熟的时候,等到“一黑”上市,天气就已入冬了"

  quot;那个时候的白菜也是分等级的,一等菜最好也最贵,其次是二等菜和三等菜,听家里大人说一等白菜长得瓷实,分量足、菜帮子白,二三等的白菜用手一掐就显得暄腾了许多"

  quot;  白水羊头可以称之为老北京的冬日闲食了,说是“冬日”是因为这道小吃大多是在冬天畅销,而“闲食”则是因为它实在算不得正餐,充其量也就是道“小菜儿”"

  quot;过去老北京卖羊头肉的多是晚上出来,这个时候穷人家都已经早早地睡觉了,一来肚子里没油水,早睡就不觉得饿了,二来老北京有句话叫“点灯熬油”,这是形容一个人是夜猫子,晚上不睡觉,其实这句话也道出了另外一层意思,过去家里都是点油灯,晚上早睡,吹灯之后还能省一点灯油呢!然而,富人们的夜生活则是多姿多彩的,宅门里的富户晚上闲来无事打上几圈麻将,玩饿了便会把街上叫卖羊头肉的小贩叫住,买上一份当夜宵。从戏园子散戏出来的、澡堂子里泡饿了的,还有晚上逛窑子的也免不了来顿夜宵,所以这些人在老北京是羊头肉的主要消费群体"

  quot;  卤煮是从苏造肉演变而来,在溥杰的夫人所著的《食在宫廷》这本书里就有所介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陈元龙的家里。陈府上有一个厨师叫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乾隆起驾返京的时候也把张东官带进了宫中。张东官知道乾隆喜欢厚味的菜肴,于是就用五花肉加丁香、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了一道肉菜御膳。因张东官是苏州人,所以这道肉菜就叫“苏造肉”了"

  quot;  眼下秋风四起、天气渐寒,按照规矩就该是吃涮羊肉的时候了。说到涮羊肉的起源其实也并不在北京,而是内蒙。最普遍的一个版本是说,有一年,忽必烈带兵打仗,在战事的间隙,忽必烈有些饿了,于是便想起了家乡的美味炖羊肉,他当即命令厨师做这道炖羊肉。可是羊肉要是炖透了得需要时间,谁知道敌人的反攻来得倒是快,羊肉还没炖熟呢,前线就传来战报了,忽必烈急中生智命人把羊肉切成薄片,羊肉片熟得快,下到开水里一涮,捞出来撒上调料就给吃了,这也就是涮羊肉的雏形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在北京定都之后,涮羊肉在北京也是长盛不衰"

  quot;吃涮肉先涮的应该是羊肉,而且下肉的顺序也有讲究,要先下肥肉,这叫“肥肥汤”。把肥肉的油脂涮在汤里,之后再涮瘦肉或是菜会更加鲜美。虽然很多朋友跟我说过,先涮肉不符合健康饮食原则,但我一想,谁也不是天天吃涮羊肉,偶尔为之倒也无妨"

  quot;那会儿北京的酒无非就是烧黄二酒,也就是黄酒和白酒。说到老北京的酒,咱们说个题外话,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往城里运酒的车专走哈德门,也就是现在的崇文门,得在这儿上税,所以崇文门的税官可是一个肥差,想当年慈禧太后就给自己的弟弟、隆裕的父亲桂祥安排在这儿了,当了一个税关监督,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上了税的酒自然价格就高,有不少买卖人为了多挣钱就往酒里掺水。您可能觉得这商家挺缺德的,但还有比这更缺德的,老北京还有一种“鸽粪酒”,说白了就是造假的伪劣酒,因为鸽子粪里含有氮、磷、钾,而且还有尿酸,把鸽子粪掺到酒里,人喝了会有头晕的感觉,顾客就会误以为这是高度酒,但是鸽粪酒常喝对人体是有害的"

  quot;老北京人讲究称呼您,无论是岁数大小,都互相尊称您,显得那么客气。就凭这一句招呼,我吃这一顿饭的时间全都在注意这位老爷子呢!只见这时候有一桌客人吃完了准备离开,老爷子上前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嘱咐,因为那是一个冬天,老爷子说“各位吃满意了?您先在这儿坐会儿落落汗儿,外边天冷,回头出去喝了风、着了凉该难受了”。"

  quot;穷人喝不起好茶叶,所以茶叶铺里单有卖高碎的,其实就是高档茶叶的碎末,因为是好茶叶的下脚料,价格又便宜,所以很受老百姓欢迎,至今很多老北京人还有喝高碎的习惯。因为都是茶叶末,所以用水沏的时候茶叶末在水里要翻腾半天,老百姓管这叫“满天星”,喝茶的时候为了防止喝一嘴茶叶末子,还要使劲地吹,所以也管它叫“吹茶”,这倒是也体现了北京人自嘲的特性"

  quot;其实说到醋,老北京人不这么说,因为吃醋在北京话里不是好词,有嫉妒、眼红、争宠等等多层意思。这个典故出自唐朝,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给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可是房玄龄本身有媳妇,而且他还是个“妻管严”,房夫人出于嫉妒,横加干涉,就是不让。唐太宗身为皇帝兼媒人脸上挂不住了,于是下令赐房夫人一壶毒酒,要么就喝毒酒,要么就准许房玄龄纳妾。没想到房夫人性子果然够烈,根本没琢磨,直接拿起毒酒一饮而尽。喝完了觉得酸吧唧儿的,而且没死,这才知道皇上赐的压根儿不是毒酒,就是一壶醋,打这起才有了吃醋这么一说。所以因为避讳,北京人管醋叫“忌讳”,比如老北京人去面馆吃碗面,想加点醋得这么说:“伙计!你们这儿有忌讳吗?给我拿点儿来!”

  quot;

  quot;  狮子守门在北京似乎已经成了一道大家习以为常的景观,但是这道景观在古老的帝都也被赋予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个规矩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狮子头上的发髻,也就是毛卷儿。皇宫和一品官的衙府门前的狮子头上有十三个发髻,这叫十三太保,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发髻,二品十二个发髻,三品十一个发髻,四品十个发髻,五、六品都是九个发髻,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狮子了"

  quot;  北京人玩鸟其实讲究多极了,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看见遛鸟的笼子外面总要罩一个布罩子,这里边可有学问了。不光有布罩,而且您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布罩的颜色还有差别呢!这要是行家,光看这罩子,不用看里边就知道您养的是什么鸟,养红子用白布罩子,养黄鸟用竹色布罩,养百灵用蓝色布罩,这里头都是有学问的。黄鸟喜欢暗一点的光线,用竹色布罩,而且还能防止它学了不该学的叫声脏了口;百灵笼子里铺沙子,用蓝布罩光线更暗,能让百灵安静下来不乱刨沙子"

  quot;  蝈蝈养着其实主要是为了听叫,蝈蝈的叫声也有标准,声音浑厚像人类的男中音或是低音的为上品,要是“叫鼾儿”的蝈蝈就更值钱了,这“叫鼾儿”到底是什么声音我还真不好形容,您只有听了才能真切地感受那音儿。即便是“叫鼾儿”也分“本叫儿”和“点药儿的”,所谓“本叫儿”就是天生的好音儿,“点药儿的”就是在蝈蝈的翅子里点上一种特制的药,点过药的蝈蝈虽说也能“叫鼾儿”,但是价钱就便宜多了。因此由于利益驱使,也有不少商贩把点了药的蝈蝈当本叫儿的卖,而且现在的药还有暗药,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是点过药的。其实点药的原理很简单,这个所谓的药并没有任何真正的药效,之所以点在蝈蝈的翅膀上说白了就是增加配重,翅膀的分量一加重,蝈蝈叫起来自然就厚重而缓慢了。不过别看点药有的时候有坑人之嫌,但这也得算是一门手艺,药需要点多少要会把握分量,点少了没用,点多了太沉,这蝈蝈叫不起来了;还有这药都是烤化了点在翅膀上的,咱形容一个东西薄都说——薄如蝉翼,但您想想,这蝈蝈的翅膀可也不厚,药化了之后如果点得慢了,药凉了粘不住,如果点得太快了,药太烫把蝈蝈翅膀烫穿了,这只蝈蝈就彻底废了。

  quot;

  quot;豫王多铎,是清朝最早的八个铁帽子王之一,什么叫铁帽子王呢?就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儿子可以继承老子的爵位。到了第四代豫王,已经是清朝乾隆年间了,据说这位王爷好下棋,和乾隆皇帝是一对棋友,有一次和乾隆十局定输赢,结果最后还是下了个五比五——平手,乾隆皇帝一高兴就想赏点什么,赏别的王爷府都有,得了,把你家的墙加高三尺吧!由打这儿起,豫王府成了北京城围墙最高的王府。当然,这围墙越高,也就表明这王府的地位越高。20世纪初,豫王府被卖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后来,美国人拆除了王府的建筑,把这里建成了一座医院,这就是如今的协和医院了"

  quot;韩家潭现在叫韩家胡同,这就是当年八大胡同其中的一条,这条胡同在全盛时期云集了二十多家妓院,而且还是以“相公堂子”出名,什么叫“相公堂子”呢?这就是老北京的男同性恋场所"

  quot;当时的妓院不光有妓女,也有相公。据说相公不光要长得眉清目秀,说话的声音都是细声细语的,培养一个相公成本很高,不光要起居奢华,还要敷药保养。其实当年在老北京的窑子里有不少的专业术语,现在您看古装电视剧还能听到,但是问您是什么意思,估计知道的就不多了。比如说“大茶壶”,这说的是窑子里伺候人的男仆人,为什么叫大茶壶呢?因为那会逛窑子的客人都是在窑姐的房间里单聊,免不了喝茶,茶喝完了怎么办呢?您不能像在饭馆一样叫小二的过来续茶啊!因为客人在单间里呢!于是他就拿茶壶盖儿敲茶壶,男仆人一听就知道该伺候着了,所以窑子的男仆叫大茶壶。窑子里的妈妈叫“老鸨子”,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认为鸟分善恶,恶毒的鸟有一种叫“鸩鸟”,饮鸩止渴就是说的这种鸟毒,但是鸩鸟是公的,母的叫鸨,这多形象啊!干这行就得歹毒,拐卖妇女、逼良为娼,好人干不了,所以旧社会窑子里的妈妈叫“老鸨子”。还有“搞破鞋”,说的是老北京最低贱的妓女,她们往往姿色不佳,入不了妓院,只能在自己家里行苟且之事,老北京也叫“暗门子”,但是为了招揽生意就得做广告啊!于是她们就把自己的一双绣花鞋挂在门口,大伙一看这个就明白这家是干什么的了。绣花鞋常年在门口挂着,日晒雨淋的渐渐就破了,所以老北京管她们叫“破鞋”"

  《街角的老北京》读后感(二):又是烂书一本

  最近买了不少类似题材的书,其中真是有不少烂书甚至废书。原先不太懂,见着类似的书就买,如今这类书看多了,慢慢地总结出评价内容质量的个人标准:

  一是在内容上,要明确区分正式记载、故老相传、个人体验和分析等几类不同说法,切忌以权威论断的方式对某一事物的某种说法以平铺直叙的口吻不加说明地讲出。核心内容最好更多地结合个人经历,例如居住过的地区,工作过的场所,参与过的事件等。简言之,应当注重“精”,力求“准”,而不能一味求“全”。在旧京风物这个领域,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很多种说法,而且讹附众多,即使流传最广的也未必是准确的。作为传播载体,如果没有确凿的依据,就不能轻易下结论。应该尽量把各种说法都搜集起来,全面辨析后再呈现给读者;而不是见到某种说法就当成真理,就传播出去,这就跟现在所谓“信谣传谣”一样。

  二是在立意上,要有宏观的眼量,要有科学客观的态度,不能抱残守缺钻旮旯,一说老北京就是今不如昔。我在评论学苑出版社《北京史通论》和《京城民居宅院》两本书时说过,如果真是以宏观的眼量、科学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北京的发展变化,就不会看不到那个所谓的香格里拉式的老北京的虚幻荒谬,就不会看不到那个如今快被当成保护老北京神圣符号的梁陈方案完全是个乌托邦空想。如果确实是美好的、有保留价值的事物,就算原先的形式消失了,也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发展。只要内心光明正大,就能发现旧事物的新传承。那些一天到晚只会对着旧事、旧物念念叨叨的人其实都是在发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格调层次太低。

  从以上两条来说,本书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例。书中大部分篇章基本就是电视节目内容的文字版,都是上面所说的最忌讳的不加说明、平铺直叙、权威论断的表达方式,而且尤其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所谓掌故传闻特别津津乐道,还振振有词曰“龙也是传说,不重视传说就不是炎黄子孙”(原文大意)。除此以外,就是加上了一些在节目里不能直说的当下最流行的对所谓老北京的怀念,其实就是对现实的不满的折射。

  作为电视节目,要吸引观众兴趣,当然可以用离奇的传闻来做引子;而且篇幅有限,所以解说内容也要尽量直接,不能铺垫太多,这都是合理的。但作为正式的著作,还是如此就实在太不应该了。

  对于那些掌故传闻,在我看来也实在没有太多关注的价值。没错,龙是传说,是古人根据各种动物图腾形象创造出的东西,但所谓“龙生九子”可就是纯粹没根据的人为杜撰了,更别说到处都有的所谓“黑白二龙斗法”、“老龙王显圣”之类的廉价传说了。这些大部分是没有文化素质的当地人闲的没事编出来逗闷子的,最多评价一句“体现了普通百姓对于生活安定、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就罢了,实在没有更多关注价值了;还有一些更是出于利益驱动编造的,例如庙里的僧人编出一些所谓神迹吸引香客等等。连封建时代的有识之士(例如乾隆皇帝)都能提出质疑,亏得作者一个当代媒体工作者还视若珍宝。更不应该的是,作者居然还相信所谓佛像、舍利、佛珠的种种离奇说法,而且又振振有词“不能以不完整的科学理论解释整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原文大意)。这句话真的可算是伪科学领域的座右铭了。如果作者真的还算是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的话,就应该能够很轻易地查到真正内行人对所谓佛像、舍利、佛珠的种种离奇说法的辩真解读,其实就是一些变戏法+文宣的手段。至于那句话,如果作者肯稍学习一下,就会有人告诉他:现有科学理论的确无法解释世界的全部事物,但以现有科学理论的发展程度,解释不了的事物也只会出现在普通人凭肉身、肉眼根本无法感触的极微观的量子领域或者极宏观的宇宙深处,绝对不会出现在某样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日常器物上。

  同样,本书最有价值的一小部分,如:关于南横街地区的旧物,关于文玩虫鸟,都是作者最有亲身体验的地方,这也符合前述评价标准。而且关于南横街地区,作者还提出一条新的说法,起码我在以往看过的著作中没看到过,就是关于“官菜园上街”的地名来历。以往我看到的说法,都是将其与不远处的菜园街以及处于相同方位的菜户营等地合并解读为附近曾为官家种菜的地方;而作者提出的说法是,这里曾有姓尚的老板开的棺材铺大院,原地名是“棺材院尚家街”,而且言之凿凿自己的旧居就是当年的尚家棺材铺,应该是可供各家参考的一种说法。

  此外,关于文字校对方面的硬伤,最后一篇的题目是个大笑话。

  《街角的老北京》读后感(三):有一个最了解北京的北京人带着游北京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算起来,我来京也有七八年。在这七八年中,亲朋好友每来北京,都会知会一声,俨然已经把我当做地主看待。虽然我买车没号,买房没钱,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以地主的姿态带着各色人种频繁进出全聚德、故宫和圆明园。虽然我觉得烤鸭太油、圆明园太大,故宫就是个大院子,但是显然,我的亲朋好友们显然以吃了正宗北京口味,逛了正宗的北京景点为荣。

  毫不羞涩的说,在这个月之前,我也一直都觉得,在北京就吃烤鸭,就逛故宫(真是逛啊,里面啥啥都看不明白),但是,这个月,我有了一段奇缘,我认识了阿龙老师。

  阿龙老师是个寡言的老师,我跟他在一起喝过两次咖啡了,他加起来说的话也不超过三十句。中间一直是我在发言,当我试图把话题引向他时,他四两拨千斤的沉默或者点头,就让我或者跟我同去的领导或者同事不由自主的继续说下去。

  哦,你可能以为我真正的认识北京城是因为阿龙深情的给我介绍的,错了,我告诉大家我跟阿龙老师喝过两次咖啡的全过程,是为了表明我们真的是神交,主要是我交阿龙老师,因为看他稿子的过程中,我真心的在深入了解阿龙老师。

  说说我看阿龙老师书稿得到的很多信息。

  第一:来北京到底要吃啥,从哪找?阿龙老师原谅我,我是个吃货,所以印象第一深的怎么可能是吃之外的东西。

  阿龙老师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吃,名字真心京味十足,吃了么您呐?(这意思我理解的是,没吃的话带着你。)这部分从北京传统的街头的烤白薯(跟现在街头的真不一样)到百年老店到老北京家庭中的大白菜,真真儿的是吃的文化广博、包容万象。

  我把主要的信息摘了一个就是:去地安门的那家秋栗香吃栗子,吃烤肉到烤肉季,吃爆肚到金生隆……吃白水羊头……还有啥呢……想知道自己看书啊,爱吃的人都不可能太懒……

  第二:来北京看啥。

  当然故宫得看,但是我去了故宫十次以上,真心没看出点啥。房间几乎雷同,不费点脑子都搞不清楚哪儿是冷宫哪儿是热宫。再者因为我还是一年轻女性,所以,我看完妃子们的首饰除了觉得好美好精致,其他完全欣赏无力。

  阿龙老师不一样,他没跟我说,但是在书里却教了我一个用三十秒冷静的表示自己很了解故宫的方式,就是数狮子,一是数狮子的数目,二是数狮子的发髻,十三个发髻是皇宫和一品官的,从一品一下,每减一级少一个发髻。七品一下官员不允许门口摆狮子。

  另外,故宫最大的狮子在太和门前,高大威猛,但是居然不是高贵的鎏金,为啥呢?

  还有还有啊,大家亲朋好友来了,要看著名的西山晴雪,你是不是毫不犹豫的带他们直奔香山呢……下次不要了,西山晴雪最佳的观赏处在樱桃沟啊,樱桃沟……

  故宫一共有多少狮子,还有哪些好玩儿的事儿,哎呀,打字好麻烦,大家去看书吧。北京还有哪些景人少风景美,智慧人生都在《街角的老北京》中了……

  第三:老北京胡同街巷、风物人情。

  每次提到老北京,我都会想起那些京城纨绔,每天提着鸟笼,跨进大茶馆,或者溜溜达达走过街巷胡同,看到路边无数玩儿蛐蛐的,或者斗狗的。电视剧对此的贡献颇大。

  《街角的老北京》这本书可以说集北京玩儿乐之精华,描述了养蝈蝈、养鸟、斗狗的详细过程,真心说来,我看的时候,总觉得阿龙老师除了兢兢业业的工作之外,简直就是新时代的京城纨绔。总觉得年轻一代人中,没有人比阿龙老师更加懂得老北京了。

  除了我说的这些,当然还有很多,吃的比如卤煮,比如涮肉,比如炒肝,喝的比如大茶馆,风俗比如四合院的规矩,比如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起源,比如京东往事……这本书很适合对北京有回忆的人们,更适合初入北京,想要深入了解北京的人们。

  《街角的老北京》读后感(四):北京那些事儿——不过是书摘

  最早是在电视上看见《这里是北京》,然后就一直特别喜欢看,后来在网上也找来看,始终看的不全,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跟阿龙的节目一样有趣,哪吒的火尖枪,天坛的香飘十里,北新桥的新,以及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虽然我不是北京人,却想起了我小时候的胡同,我小时候的冬天,我小时候的无忧无虑……

  2016.4

  书摘:

  大衣柜没把儿——抠门

  庆云楼——八大楼——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庆云楼、新丰楼、春华楼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2016.4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街角的老北京》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