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搜索》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0 11:14: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搜索》读后感10篇

  《搜索》是一本由文雨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搜索》读后感(一):人性本恶。。。。。。

  文雨的《搜索》久闻大名,不曾拜读,原因是在网络小说中,它是少有的揭露冷峻现实,剖析人性善恶的力作,在我喜欢爱情甜蜜,歌颂美好的年纪时候,这样的书籍是我本能逃避的,哪怕《锦绣良缘》的超高点击,哪怕《请你原谅我》的好口碑,我还是避开,我害怕赤裸裸的现实击碎我,我还是宁愿在蜜罐里溺死,也不愿在寒风里凌冽。

  但是,还是看了《锦绣良缘》,没有刻意计划,只是偶然兴起,直击胸口,唏嘘不已。我不敢自己保证面对这样的情境,会不会成为杨小丽,她的最终抉择,又何尝不会被我们面对?心怀鬼胎的两人,一段“锦绣良缘”。

  至于《搜索》,原名《请你原谅我》,在我看来,是一种“宿命论”,叶蓝秋,陈若兮,两个不曾谋面的女子在“网络时代”相撞,身患绝症的叶蓝秋的“生命绝唱”在陈若兮的演绎下,成为了“人肉搜索”的契机,陈若兮也终究处在叶蓝秋的处境下,被“搜索”只是这一点,在电影中被大大弱化。

  书与电影的最大区别在哪里?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当小说改编成电影或电视本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从读者的角度看,从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可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影像,做了“导演”。再观看电影必然有所出入,所以,作为看过原著小说的人,我首先是读者,然后再是观众。

  《搜索》它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网络暴力充斥社会的年代,人人都成了凶手。它深深地击中我们内心的狂魔。当我们在网络上敲击键盘,或真心愤怒,或借机泄愤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小说中的“恶”表现的淋漓尽致,陈若兮的“不择手段”,沈流舒的“玩弄心机”,在我不愿相信社会黑暗的心理下,我又似乎本能接受这是真实的。

  在小说里,我对陈若兮的同情只有一分。哪怕她的结局也很纠结,但是在电影中,导演明显削弱了陈大记者的“恶”,这种削弱减轻了小说的倾向性,但是过度的削弱又恰恰的减轻了电影的恶“冲突性”,对陈若兮的同情增添几分。小说中,我厌恶陈若兮,电影中,我同情陈若兮。而叶蓝秋在电影和小说中,更多是作为“符号”的存在。她无力辩驳所有的非议,也“乐于”将这当做自己生命终结的“乐曲”。在这一点上,电影并没有表现出来。她的自杀有些莫名其妙,缺乏了逻辑性。这个美丽的女子,被种种不幸压垮,选择自杀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说的结尾,最是叶蓝秋死后,陈若兮在有心人士的操作下,她也被“叶蓝秋”了,她登上十八层顶楼,像是叶蓝秋那样来选择自己的结局?没人知道她会怎样?而杨佳琪又成了新一个陈若兮。电影里,陈若兮失去工作,失去爱情,在线索并不多的情节里,她的失去使她得到了教训。作为“叶蓝秋事件”的操作者,她的结局也丝毫不为过。

  电影删去了小说中的很多部分,比如拥有“初恋情人”和“主治医师”这两重身份的路天明这条线索,和沈流舒操作“陈若兮事件”以及三个大学生的部分。电影当然无法展现所有,虽然部分的删减并没有影响电影故事情节。但在对故事主题的表现力度却大大削弱。

  之前说过,我首先是一个读者,然后才是观众。所以,我对小说的喜好,决定了对电影的挑剔。而且作为非专业人员,我没有资格对电影艺术妄加评判。但是,对于那些将电影的不好归咎于原著薄弱的言论有所不忿。你是一个观众,但请你也要成为读者。

  《搜索》读后感(二):网络语言暴力下我们能走多远?

  加缪说,在一个人对生命的依恋之中,有着比世界上任何苦难都更强大的东西。然而,叶蓝秋却不再依恋生命,她选择了自尽。因为,除了生之幸福与苦难,她的生命中还有别的东西——陌生人加诸于她的痛苦——网络语言暴力肆无忌惮的侵害着她。

  文雨的小说《搜索》就像一篇寓言,有着深彻的批判性。在对国民性的批判上,甚至有那么几分鲁迅式的犀利。我是在看了原著之后,才看了由陈凯歌导演改编的电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部小说用电影的方式讲述的精彩并不难,但仍旧保持其批判深度则有些困难。客观地说,电影未能保持原作品的批判深度。也许是娱乐性的需要,电影对某些情节做了较大程度的改编,这不但无助于情节的深入,而且抵消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感。

  叶蓝秋的不幸源于一个座位,她从医院出来后,坐上公交车准备回家,一个老人站到了她的座前。售票员大声呼吁,希望有人给老人让个座,准确的说是希望叶蓝秋让座。叶蓝秋未让座,且与售票员发生了争吵。恰巧,有个名叫陈若兮的记者也在车上,她将这一切悄悄拍了下来,并制作成当天的新闻播放,随后又传到了电视台的网络上。

  很快,叶蓝秋成为“网络红人”——当然,是负面的。如果说叶蓝秋只是个相貌普通的女子,那也就罢了。但她偏偏是一个相貌出众的女子,出众到令人不敢正视。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她气质优雅,烟视媚行,既是众人艳羡的对象,也是众矢之的。艳羡她的是男人,而敌视她的则是女人。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艳羡的理由都是一样的,敌视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陈若兮将这个新闻不断炒作,不断放大,其目的无非是制造“焦点”。当然,这个“焦点”也能为她创造利益,比如提高她在电视台的位置,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增加网站的广告收益等等。为了使“公交车不让座事件”持续受到关注,陈若兮还开通了热线电话,这导致最致命的一击出现了。莫小渝——也就是叶蓝秋所在的公司董事长沈流舒的夫人,她一直怀疑丈夫和叶蓝秋关系不正常,立刻在公众热线中爆料叶蓝秋是沈流舒的情妇,也就是所谓的“小三”。为了将此事件炒作的更大,陈若兮操纵网站管理人员,命他们删除相对理性的帖子,使观点一边倒,一时间叶蓝秋成为“道德败类”。此时的叶蓝秋就像人们发泄愤怒的缺口,成千上万的网友对她进行口诛笔伐。更有甚者,利用强大的网络进行“人肉搜索”,将她的底细犯了个底朝天,她的个人网页、身份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统统被公开。网友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将此事件制作成歌曲、Flash、色情图片。

  叶蓝秋的生活瞬间陷于无边的泥淖之中,每天打开电视、或者电脑,都是关于她的新闻。就连行走在大街上,也会被人认出来,报以冷脸与白眼。每天都有人给她打电话,为了免于骚扰,她不得不关机。她的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暗洞,透不进来一丝光亮。她并非没有想过辩白,但她明白与强大的网络对抗是无用的,她的声音非常微弱,很快就会被淹没。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中国历来就不乏谣言的温床。人言可畏,叶蓝秋如同阮玲玉一样,最终选择了死亡。然而,这种语言暴力不会因为她的死而终结。她死了,语言暴力会转到另一些人身上。

  人们不知道,叶蓝秋不让座的那一天她刚从医院拿到自己的病历,病历上赫然写着:淋巴癌,晚期。病魔并没有杀死她,但网络杀死了她,语言暴力杀死了她。

  让我们先看看网友们讨伐她的言论,一个小姑娘认为应该“浸猪笼”(这是野蛮时代对女性出轨者的惩罚),有的网友则认为应该“坐木驴”,还有的认为应该“千刀万剐”,甚至有的认为应该“灭族”。究竟犯了何等罪行,她被网友们判以此等“重刑”。也许是因为她美,也许是人们需要发泄自己的恶。人们对美的敌视,仅次于占有。不能占有,便予以毁灭。在网络这堵隐形的墙背后,人们不加克制的发泄着自己的恶。罪恶的魔鬼以匿名的方式肆无忌惮。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艺术夸张”,打开任何一个负面新闻的留言板,类同言论触目惊心。我们处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却依然停留在十八世纪。我们从来不会理性的思考,却只会喊打喊杀。对于一个事件,都是正面的言论,说明我们缺乏怀疑精神;都是负面言论,说明我们已陷入疯狂。只有正面言论和负面言论都有,才说明我们是理性的。因为,正负两个方面言论的对撞才能产生理性的光辉。

  也许,有些人会说。不论什么样的言论,人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实则未必,因为这些言论都是躲在网络后面匿名发布的。鲁迅先生在《论人言可畏》中说:“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还是淡……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匿名的喊打喊杀对真正的恶人并无多大作用,对弱者却是致命的。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却暗伏在网络后面,像夜晚的野兽一样时不时的撕咬一口。自以为是维护正义的英雄,实不过是懦夫的行为。

  2012年7月25日

  《搜索》读后感(三):文字的宽广以及电影的局限

  看过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之后,又情不自禁地搜来它的原创小说阅读,我爱看电影,我更爱看与电影有关的文字,其实也说不上是对如此一个引发了市井热议的偶然也必然的网络事件有多么关注,只能说喜欢观影更喜欢阅读的我,更愿意通过阅读,用心地观察和体味文本中现实样态的表现和诠释方式,来完成我一直深爱的很有必要的比较。

  一路读来,让我再一次笃信了小说是不同于电影的,它们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方法也完全不同,在我看来,电影文学带给观影者的应该是局部的视觉效果,而小说文学则带给阅读者某一个阶段、某一种境况下的全貌,以及此等全貌辐射下人的思想抑或是灵魂的种种真相。

  电影版的《搜索》着力呈现了由一个寻常而偶然的“不让座”事件被曝光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的典型案例,有点夸张,不过却让人清清晰晰地看到了网络暴力真实而残酷的一面。在一个人和一群人情绪的自由发挥和宣泄中,一个本真“干净”并被命运宣判为淋巴癌晚期的可怜女孩儿叶蓝秋,仅因为一次偶然的失态,竟被整个世界所抛弃所唾弃,被肆意恶搞,被冠以道德败坏、恶俗、卑劣、小三、可耻等一系列标签,直至女孩儿叶蓝秋不堪其扰自行了断,才悲情收场….. 我很赞赏陈凯歌导演发现了故事中可以完全展开和放大的那个点,不过在小说中,这次事件可不是故事的核心,叶蓝秋也不是唯一的主角,小说着力表现的是现实环境中人的存在和挣扎,也就是这个存在和挣扎的复杂现实才是作者所努力诠释的那个点,在我看来,电影是侧重于事件,而小说则侧重于体现现实境况下的人以及存在,它们根本是不同的。

  其实仅仅是一部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如果要达到某种深邃或引发思考的效果势必对电影制作者提出某些更高的要求,更何况这是一部兼具了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同时,也有对现实环境中人类存在的种种挣扎以及拷问倍加关照的现实作品,虽然此小说是网络作家文雨三年以前的作品,但阅读中就其对电信对用户的肆意绑架、短信运营商的无耻掠夺、执法部门不作为和医生尴尬、看病昂贵等世间百相的犀利痛斥,再反甄一下现实中我们对如此这般现实的感同身受,都足见它丝毫也不与现实脱节,而且,在人物形象设计和品性、价值取向的定位上也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样态,似乎小说中的他们都是我们中的某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间故事和喜怒哀乐,而不是电影中所呈现的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小资、巨富、名记……还有,我无法接受的是在电影中叶蓝秋身份摇身一变就由原来的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而且她轻巧地骗了老板沈流舒一百万,还根本毫无逻辑地将这一百万存进刚刚认识的杨守城的账户,并临终托付他将此款和自己家乡卖房子的钱一起捐给有需要的人这样做作而标签式的改编,它根本不符合事实,一来钱不是那么好骗的,尤其是对于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板,二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不是如此轻易就能获得的……

  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的宽广以及电影的局限也就极大限度地表现了出来。

  换句话讲,全景式呈现的小说《搜索》具备了引导阅读者直抵生活腹地的力量,更能够提给人以些微事件势必在未来对人类存在形成某种势不可挡的威胁的种种警醒,以及残酷现实下,存在的尴尬、艰难和对这些显而易见的现实,我们却总是视而不见深度思考,而电影呢,或许还仅局限在带给人短暂的视觉冲击吧。

  《搜索》读后感(四):学会理解与感恩

  读完《搜书》原著,我仿佛置身于清代的菜市口,陈若兮拿起屠刀慢慢走向叶蓝秋,围观的群众在谩骂在发泄在欢呼,诅咒叶蓝秋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富甲一方的沈流舒在沈太太莫小渝的举报下成了第二个即将被斩首示众的主犯,而当陈若兮磨刀准备给围观群众来个利落的表演时,她的未来准夫婿杨守城却挡在了叶蓝秋前面,而故事,彷佛才刚开始,却又戛然结束。。。

  陈若兮可恨吗?不!一个女人,为了生存,为了工作,没有探其究竟的情况下做了新闻工作者都会去做的报道,如果没有生存压力没有升职加薪没有“上头”推波助澜没有公众的好奇心谁会在已经有了恻隐之心的时候还抓住一个小辫子不松手!她的结局太惨,爱人事业自尊都没了,她能想到的唯一出路只有死亡,可这唯一的死亡都无法换来别人的哪怕一句同情的话语,而且要被人利用当成升职的业绩来做!她的死只是一个笑话,所以,坚强如陈若兮般,最终是会选择继续活着,且要活的比以前更好!

  叶蓝秋可怜吗?是!叶蓝秋的确是可怜之人,身患绝症只有短短数月的寿命,一个不让座事件让她沦为全世界的公敌,最恶毒的语言全部被扣在了这个我见犹怜的弱女子头上!可叶蓝秋却又是极聪明的,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最让活着的人痛苦的无非就是不明不白的离开,叶蓝秋做到了!纵身一跃,爱她的人疯了,恨她的人遭报应了,骂她的人改为悼念了,一个身患绝症的女人的自杀可以为她抹去所有的“污点”,谁说美丽与智慧不可以并存?

  杨守诚是好男人吗?无解!至少我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男人。如若杨守诚不爱陈若兮,何必跟陈若兮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这么久!杨守诚爱上叶蓝秋只需要短短数日,而且爱的真挚爱的疯狂爱的忘掉一切!男人是视觉动物无可厚非,男人更愿意充当护花使者的角色,这些都只有叶蓝秋才能满足杨守城,所以陈若兮的遭背叛根本就跟什么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无关,全部都只是杨守诚的托辞而已!都最后杨守诚明明就可以解救陈若兮出困境,可他犹豫了,陈若兮一条命都抵不过他所获得的“情深意重”的美名!

  而其他人,沈流舒,总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可实际谁都没有受他的摆布;莫小渝,另一个悲剧,失去男人就等于失去一切,最后连命都不知道掌握在谁手里;路天明,十足一个自作多情的二货,想救叶蓝秋我支持,可最后想对莫小渝下黑手就确实是愚蠢行为;杨佳琪,整个就一陈若兮的前世今生,连陈若兮的男人都想要,真是一傻姑娘;

  《搜索》原著之于电影,情节方面更倾向于原著的细细道来,看似无高潮而又处处是高潮,结局方面则更倾向于电影,原著结尾把我们都不想承认的人性的贪婪自私欲望全部揭露出来,电影则更多的宣扬了真善美,正如电影里莫小渝开车离去时还精心打扮了一番,我们的生活除了圆满的幸福还有缺憾美。

  我还想做一个假设,假设叶蓝秋不是如此美丽动人,那陈若兮还会报道不让座事件吗?陈若兮报道了后还会引起这么多轩然大波吗?叶蓝秋的绝症和自杀还会是她反击的绝佳武器吗?

  《搜索》读后感(五):颤栗——关于小说《搜索》的一点感想

  读完《搜索》这部小说之后,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该如何来写读后感。从一个现在已经很常见的网络现象出发,作者文雨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给我们呈现出了关于“网络暴力”的众生之相。它太现实了,现实得让人颤栗。看完小说的那几天,对着电脑,连着网络,写着微博,发着评论,总会让我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感觉。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这么零零碎碎地写一写我的想法吧。

  (一)关于选择:一念成佛与一念成魔。

  小说从网络暴力开始,却更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叶蓝秋、陈若兮、杨守诚、沈流舒……这些人,都是我们最平凡生活中奔忙着、生活着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有所成就以为一切尽在手中,或许为生活奔忙,在无尽的繁琐中寻找让自己发光的机会,一件平凡的事将这些人推上了风口浪尖,每一个人面临着不同的抉择。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书中杨守诚介绍自己时,总是会这样说:“杨守诚,守门人的守,真诚的诚。”面对叶蓝秋时,他选择了守护;面对三名大学生,杨守诚却愧对真诚二字。沈流舒自认可以掌控一切,甚至已经掌控了一切,包括莫小渝,包括叶蓝秋,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人心是难以掌控的,他做出的一个又一个选择,不过是出于自己利益的抉择而已。叶蓝秋波澜的人生中有着那么多重要的抉择的时刻,她选择了,面对随着选择而来的一切,她软弱过,她犯过错,她坚挺着直到纵身一跃离开这个世界。陈若兮是坚强的,身为记者,她面临的选择更多,什么该报道,什么能报道,因为叶蓝秋,陈若兮依靠着言论的力量功成名就,也因为叶蓝秋,最后的最后,陈若兮因为言论的力量从18层高楼跃下,留下的是给还活着的人的选择。从一条不让座的新闻开始,从网下到网上,人肉搜索,全民狂欢,网络暴民不再,到处都是维护正义的正道人士。叶蓝秋死了,陈若兮也死了,信念是什么?对于网络来说,信念似乎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看心情。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面临着一条路,也许这条路平坦宽敞,也许这条路走得如履薄冰。有的时候,一念成佛,有的时候,一念成魔。所谓的一念之间,结局便完全不同了。

  (二)作为一个新闻菜鸟想说

  《搜索》这个故事直面的是中国网络世界的集体病症,同样也戳中了新闻行业的痛点。书中的陈若兮曾说“真相,是事实之部分;谎言,是事实之部分”。书中的杨佳琪曾经充满了热情与热血,最后在时间和现实的打磨中褪去理想。书中的电视台,是借着叶蓝秋大肆宣传,赚得盆满钵满,操控舆论,在最终时刻弃卒保帅,依旧想着如果博人眼球寻找卖点的。书中的新闻行业,是恶俗化的负面形象。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新闻学在读的菜鸟,无论是对于陈若兮还是对于杨佳琪,心里总是充满了无奈与不齿。于是,对于一个还没有真正踏进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现实真的是如此之残酷么?残酷到任何的理想和热情都会在这里磨灭,剩下的只是市侩和麻木么?

  我想不尽然。诚然,书中所描绘的新闻行业是如此负面的形象,却磨不灭我这菜鸟的热情。很久之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它说你是什么样,未来便是什么样。对此我深信不疑,虽然新闻行业总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总能看到那些真情流露的瞬间、总有那些不懈追求真相的人们。记者是记录真相、传递真实的群体,只要每一个新闻人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守,是不是就能拥有一块新闻净土,我想要为此努力着,这我周围,也有很多同学在为此努力着,我想,未来还是很美好的吧。

  (三)关于网络暴力

  关于网络暴力这个话题,其实从人肉搜索兴盛起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我本人来说,包括身边的朋友在内,几乎没有人是可以离开网络的。正是因为网络的隐匿性、自由度,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它并依赖它。在网络上,卸下防备、卸下假面或者干脆脱去自己平日里斯文的外衣放纵自己,被看作是很正常的事。在网络上,正因为自由,所以不顾一切地放纵,不留一丝责任感的喧嚣之下,带来的是无穷的隐患。文雨在书里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和在网络世界里似乎是两种人、两种性格,说着不同的语言:一个刻薄,一个谦卑;一个狭隘,一个容忍;一个冷静,一个冲动。”对于网络事件,很多人或许只能以表面所呈现的善恶来定义它,但是因为是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是正义的护卫者,所有人都在维护正义,所有人都在做认为对的事,却没有人在网络侵害之后,能够找到一个逞凶者。若干年后,希望我也可以像现在这样,用正经理性的心态去对待网络所给予我的一切,做一个真实而正义的人。

  网络暴力是场病,却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坐在网线那头的,是不是一条狗。

  (四)最后想说一说电影《搜索》

  之所以会对小说《搜索》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电影《搜索》的关系。在看原著之前,我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电影。不得不说,要将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都如此错综复杂的原著改编为120分钟的电影,编剧确实不容易了。电影节奏很紧凑,内容也压得很满,从角色安排到人物个性也都进行了精心的塑造,例如电影中的陈若兮和杨佳琪,这稍显一反一正的两个人物;例如杨守诚和叶蓝秋,他们之间上演了动人的爱情,再如书中很重要的一条线,路天明,就较为明显地淡化了他的影响。

  看罢电影,唏嘘之后,相较于关注电影深层次问题这个层面,给我更多的感觉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还是那个背景,还是那些人物,还是那个故事,只是电影里的叶蓝秋太完美,杨守诚太善良,他们只有7天的爱情注定是一场美丽的悲剧;电影里的陈若兮太功利,杨佳琪太热血,沈流舒太自私,莫小渝太简单,所以对他们来说,电影的最后,陈若兮和杨守诚可以一笑泯恩仇,莫小渝可以和沈流舒离婚,潇洒地开车离去,杨佳琪可以站在高处对向自己的梦想努力,天还是那么蓝,他们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电影的结局太不痛不痒,因为一切还可以重头开始。因为痛感不那么强烈,所以可以一觉之后淡忘了电影更深层次想要表达的东西,对于这点,说来也是一种遗憾吧。

  我不能说电影拍的不好,只能说,电影和小说一样都承载着自己独立的灵魂。相较于电影,我更欣赏小说的灵魂,因为唏嘘过后,这使人颤栗的现实让人铭记不忘,在享受网络带给我的便捷时,我会想到要做一个说实话会思考的网民。

  《搜索》读后感(六):对网络时代话语权的拷问

  《搜索》在晋江连载时名为“请你原谅我”,2007年便在网上发表。可惜那时候我上起点比较多(这大概是性别壁垒的体现……),以至一错过便是快5年。还好,改编电影的上映给了我阅读本作的机会,自然不容错过。

  故事以获悉自己身患绝症的主角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恰巧被记者陈若兮拍到为发端,讲述了一则新闻何以在有意操纵与无心裹挟之中发展为“网络热点事件”,并最终引发“网络讨伐”、“全民审判”的全过程。全书围绕网络事件展开,对叶蓝秋及沈流舒“奸夫淫妇”“狗男女”的责骂,令人想起06年在天涯红极一时的“铜须事件”,可谓时代感浓烈。小说文字平实,虽无太多出彩之处,但也不至成为拖累。架构上,采用视角人物写作(POV)手法,增强了代入感和对情节悬念的把握度,同时作者也避免了这种手法经常带来的时间线及叙事混乱,整个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有条不紊。10万字左右的篇幅,几个小时就能读完,却也颇为跌宕起伏。更为可贵之处,犹在其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与深刻反思,令人掩卷之余,况味良久。

  本书揭露网络暴力的危害,令人不由想起美国著名悬疑作家哈兰·柯本的《无处藏身(Caught)》。同样是描写源自网络的道德审判,同样有一个因为网络中伤而成为全民公敌的主角,两书可谓异曲同工。《搜索》的写作时间更在柯本作品之前,可见作者文雨敏锐的时代洞察力。而且,如果说柯本在《无处藏身》中表达的是对网络上虚拟身份的盛行造成人际关系的缺失和社会纽带的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判断力的丧失和谣言“病毒式”散布的忧虑,那么文雨在本作中看得更深,她不仅还原了网络虚拟性对人们判断真伪能力的损害,更试图一窥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及大众心理成因。

  文至最后,混乱渐息,但余波久久难平。叶蓝秋身为受害者的遭遇,固然令人欷歔,但又有谁可称笑到最后?想用网络宣泄不满却最终生死难测的莫小渝?自以为可以因势利导,却实为引火烧身的陈若兮?自然是不可能。那是黄雀在后的杨佳琪?可是她在得到想要职位的同时,又失去了多少?是深藏不露的沈流舒?可他除了复仇,又何曾得到一点真心?那么,难道胜利的是网民?但是网络上的道德审判,如果只是泄愤,那并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而只是沦为受虐者向施虐者的转变和集体意淫而已。互联网时代,如何在网络这个全新的公共场合之中保持理性、冷静,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而不是任由自己被集体意识裹挟,成为“乌合之众”、“网络暴民”?这个问题,即使在本书完成5年之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个网民反复思索。

  《搜索》读后感(七):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

  开场的时候迟到了几分钟,在后排的一对情侣和倒数第二排的大妈中选择了坐到大妈身边。

  然后就是陈红和老板看到电视里带着墨镜的高圆圆桀骜不驯地说:“坐我腿上啊~”

  脑袋里哄的一下蹦出几个字,不让座引发的血案。陈导演选择这个题材,难道是为了宽裕内心的伤痛?

  这部电影选角还是不错的,高圆圆的大脸难得地上镜,整个电影似乎就是她的写真集。虽然她把角色处理的比较清冽,原著中的叶蓝秋似乎更聪明更爱说爱闹些,这在一个绝症患者身上是凸显人物及其美好的品质,因为聪明才能看透,因为自嘲与玩笑而伪装的乐观,这个角色才有两面性。而且高圆圆太像圣女了,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与老板打太极,处心积虑周旋,在职场中得了好处还不吃亏的精明女子形象,也可能是因为电影里的老板一副老谋深算,一切都拿捏在手里的样子让高圆圆占不到便宜。

  赵又廷这个男猪脚有点矛盾,原著中他应该是老好人那一类的,电影中却成为了吃软饭的花样美男,面不拉几的,而且最后高圆圆说“你不要对我咆哮”时,反正我笑场了,这段戏有点过了。而且他和高圆圆的七日恋情着实没来由,要是我,能找到一百条不去喜欢叶蓝秋的理由,但在电影里,赵又廷喜欢上高圆圆的理由似乎只有美、诱惑和易失去。在原著中,他们都是在生活中挣扎的小人物,没有特别大的野心,只想好好生活,却苦于各种烦恼接踵而至,所以才走到一起,而在电影中,铺垫做的不够,别说蹦极就能相爱,我试过,在各种因素的制衡下,不可能,爱是很微妙,但没那么简单,身患绝症的人放肆下有情可原,但一个失业有女友的大龄男青年,让他爱上一个神经质传说小三的网络通缉人物,有难度。不过谁叫这是电影呢,我们就是要看生活中的奇妙事,所以就让他爱上吧,只是要把理由做足才有说服力,比方说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啥啥的,在美好的景色中谈谈人生和理想也成啊!

  情节把握的还不错,网络暴力,舆论环境,商业竞争,家庭纠纷,屌丝奋斗史等大线条还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我倒是挺喜欢导演吐槽艳照门这一情节的,哈哈。王珞丹演的小实习生的挣扎与逆袭也不错,但我更喜欢原著里她成为另一个陈若兮的结局,生命就是这样循环不息的,在欲望里很难走到尽头。但我必须说一下电影里对陈红这个贵妇的处理,搞什么啊,还娜拉的出走?!前面那个娇滴滴的空床贵妇都让最后那个充满尊严和抗争的出走给毁了,跟着老板混了那么多年,怎么还跟热血青年似的?不能为了追求正面形象这么毁剧吧。说到正面形象就不得不提陈若兮,原著中她在叶蓝秋死后成为网络暴力的下一个受害者,我觉得还是这样的故事更意味深长些。还有为了捍卫剧情中“纯洁的爱情”,叶蓝秋的遗书从“杨守诚,我和你奶奶一样,从没爱过你”变为了“杨守诚,我爱你”,我怎么想怎么觉得这句没爱过要比爱过有韵味多了,“爱”在这里有点太俗了。

  画面很美,服装很美,很有都市感,应该能带红几个旅游景点。插曲印象不是很深,似乎觉得运用的不是太到位,他们俩都爱的那么美了,也不来个小曲儿纪念纪念。

  陈凯歌还是陈凯歌,但改变的剧本不再是《霸王别姬》。平心而论,电影和小说都不错,就像我旁边的大妈说的一样:“这电影瞧着还挺过瘾”,小说也给人很多惊喜,但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和追求爱与美以及正面的形象下,丢失了很多东西,我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这些要怎么样才能补回来,比如个性,比如灵气,比如值得回味的台词,能看几十年的剧情,无可替代的表演者。

  最后谢谢浦睿文化的赠书和观影,其实书和电影质量在当今看来都很好,希望再接再厉,努力打造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品

  Y:bingo琦 2012/7/20

  《搜索》读后感(八):网民=乌合之众

  ★★★★☆

  这本书是用两天看完的,确切的说是第一天晚上开了个头,第二天晚上熬夜看完。早就发现自己看小说跟看电影的习惯类似,要看就一下看完,而不是分成几段时间来看。大概是因为要思路连续的原因吧,断了思路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网络暴力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流行起来但又十分敏感的话题,《搜索》的主线就是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本身就是网络暴力的一种,这种网络暴力还包括快速扩散的谣言、假消息,隐私的暴露。

  网络的特点就是热点多,你刚唱罢我登场,所以网民对热点的关注点转变的也很快,所以显得不是那么精力集中,下一个热点的出现往往会驱使网民们忘掉他们关心的上一个热点。但是如果他们开始聚拢起来关注一件事情,几乎是瞬间,就会聚集起无数的目光。互联网无角落,就像是宇宙大爆炸一样,热点的爆发速度和广度超出人的想象。这种爆发的力量是惊人的,没有谁能够控制。

  是在看完《乌合之众》以后才看的《搜索》,所以能够用勒庞关于群体的观点来解释小说中的事情。在看《乌合之众》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网民是不是勒庞严重的群体,庞眼中的乌合之众呢?他们,在作为网民这个群体的时候,智商是0,受彼此的情绪传染,绝不讲理。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勒庞说的那句话,他说: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一一对比,应该不难发现,网民=乌合之众。只是,这群”乌合之众“与勒庞笔下的群体又有着那么一点儿区别,那就是,这群乌合之众都是躲在屏幕后面的。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更小,作为群体一员所特有的优势感和隐蔽带来的难获惩罚让他们更趋暴力。

  但是,作者文雨在《搜索》中不光描述了网上的乌合之众,他是把这群乌合之众放在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一个关于爱情、忠诚、道德的故事里。表面上,叶蓝秋、杨守城、陈若兮等等该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但实际上,大家都该猜到,网民,网络世界的乌合之众,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主角。

  大家也不难预见到,他们不光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还是其他很多故事的主角。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dlao.html

  《搜索》读后感(九):叶蓝秋是不是破鞋的问题

  书名《搜索》,实际上电影和小说提及这部分的内容并不多,都是简简单单地搜索叶蓝秋,沈流舒,陈若曦的信息。本身并不够成人身的伤害,顶多算“偷窥”,真正对叶蓝秋主动走向自杀的其实是“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也就是说,网民对不让座事件最锋利的批判其实因为他们“叶蓝秋是个小三”。

  叶蓝秋是不是破鞋的问题上,电影和小说很一直:电影开场叶蓝秋推开沈流舒的那几个动作上来看,沈总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只是叶蓝秋“一直不跟她出差”,他只好说“小叶是个多么干净的女孩。”。小说的讲法是,绯闻只是一种烟幕弹,作为叶蓝秋在职场中保护自己的方式,试问:老板的女人,谁敢动?叶蓝秋不是破鞋。

  不过电影和小说在说叶蓝秋是不是破鞋的目的却不同。按照凯哥的意图,选了高圆圆这么玉女的演员,就是要“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来反应网络暴力多么让人受伤,所以电影的叙述是以叶蓝秋为中心,一切无关紧要的全部省略,包括小说中的陆天明——叶蓝秋的初恋,毁灭了叶蓝秋父女两代人精神的医生,包括沈流舒的朋友——小警察刘义,这些在电影中都简化为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或者被设置成“箭垛式”人物。电影中,叶蓝秋死后,陈若曦,杨受成的命运也一笔带过。

  然而,作为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不会不写包法利医生的结局的。《搜索》原本小说以人物姓名为章节标题的意图就在于铺开社会生活的广度,塑造生活下面各个男女的无奈和悲剧。所以,在小说中,叶蓝秋是不是破鞋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甚至叶蓝秋都不是主角(陈若曦才是);杨受成也不像电影里那么能打(很像彭于晏在冰红茶广告里切西瓜),而是被打翻在地;沈流舒也不是跨国公司大老板,从容操控万物生灵般无情,而是一个不过千万的小老板,也会慌张;陈若曦更不是大记者,而是实习前三个月没工资,试用期三个月五百,熬到婆的时候才出的名。

  小说对人物前因后果的记载比较具体,能够看到人生阶段的轨迹,有朋友看过《色·戒》之后分析,王力宏,庹宗华,梁朝伟的那三个看似对立的角色其实是一个男人人生的三个阶段,热血青年可能变成阴谋家,然后变成杀人狂魔。《搜索》的人生也是如此,杨佳琪的明天是陈若曦的今天,陈若曦的今天是莫小渔的昨天。所以,这个小说的好处不在于写了网络暴力对小清新的伤害,而是有写人生的宏伟目标啊。

  从结构和技巧,甚至语言细节来看,这都不能算是合格小说。开头讽刺露骨,对话累赘,但作为网络小说,有个好立意,加上本书的策划方浦睿文化对此推广颇为积极,打个及格分吧。

  《搜索》读后感(十):谁都留一手

  正如小说中沈流舒这个老辣的幕后黑手说过的,“这个世界,没有人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怕人肉搜索(2012,P114)。”是啊,人生在世,谁没做过一两件伤天害理、见不得人、不知好歹的事情呢?

  叶蓝秋利用自己的美貌刻意和老板保持或远或近的暧昧距离以换取在职场中稳固的一席之地;陈若兮抱着媳妇熬成婆、好大喜功的心态控制网络舆论导向,让看似公开公平的言论向着她希望的方向倾斜;杨守诚答应叶蓝秋的一月之约,究竟是因为善良还是叶的美貌?莫小渝为了她苟延残喘的婚姻,把她所有假象的可能性,所有因沈流舒的漠视而生的怨毒的念头都泼给了叶蓝秋;刘义更是把一个挑明真相的机会、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留给了他心中卑微地敬畏着的老同学……

  那些自认为是好人的人,也无法把做过的每一件事都过过良心的秤吧。

  看书的人会被“把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的悲剧定义误导,以为叶蓝秋是被网络舆论推下的悬崖,可在叶的遗书浮出水面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叶蓝秋获得的是什么都不在乎,哀莫大于心死的快感,而真正的悲剧是陈若兮。

  自作聪明的陈若兮,自以为可以操纵网络、操纵杨佳琪的陈若兮,不懂得“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的道理,不懂得鸡蛋相对于石头的无知,不懂得活人永远斗不过死人的定律。

  我们对死人一直是宽容的,宽容得可笑,甚至不惜背叛以前的自己。那个叫戴安娜的女子,死前可真是热闹,穿着泳装的照片虽然模糊不清也占据着报纸的头版,题目是不堪入目的情夫、光天化日、调情的字眼,人们觉得她简直丢尽了皇室的颜面,是大英的耻辱;然而她死去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遗体从车里抬出,媒体抹着眼泪欣慰地说“还好还好,花容无损”,之后她是英伦玫瑰,人们很快遗忘了以前对她的种种指控,哀叹她是身不由己的风中之烛。

  折磨活人才有意思,就让死者长已矣吧,这是人性的所谓宽容。

  尤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叫嚣着,仿佛发了疯。是啊,这里是失意者的天堂,谁也不需要为自己自私的,放肆的,恶毒的语言和想法付半毛钱的责任,这是现代社会的附赠品,美其名曰,叫自由。

  但当我们没有ID的掩护,我们就是为了私心而钻营的可怜人,为了给自己留一手,而不惜让良心蒙尘。陷害陈若兮的杨佳琪,手里握着遗书的杨守诚,掌握着两条人命的沈流舒,甚至人之将死的叶蓝秋也利用了杨守诚,接近他,迎合他,用一个缱绻的夜晚和男人炙热的爱让她的离开不至于太过凄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都愿意握着主动权,虽然那有可能是别人的前途,别人的真心,别人的生命,但就算再过珍贵,也是别人的呀。

  小说是冷酷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把人名作为章回的名称,彰显其“以人为本”的主旨,剖析人性的弱点可谓刀刀见血,将人的卑微及卑劣演绎到冷血的地步。

  至于电影,它确实把一些情节设置改变得更加合理,比如杨守诚和叶蓝秋的相遇,比如他答应她一个星期之约的动机,但也掩盖不了电影整体主题偏离的失败。

  叶蓝秋的死变成了一个离奇死亡事件,因为她先是要了100万去“救一个人的命”,可见其生存意愿之强烈,后来她又录视频道歉以求得原谅,如果这一切还不够清晰的话,她甚至拉着杨守诚去找护工以方便在以后照料自己。而就是这样一个跟病魔抗争到底的架势突然就转变成了凌空一跃,还有遗书表明求死意愿。我只能用离奇来解释这个莫名其妙的死亡了。

  电影的处理让我们解释不通其要表达的“网络暴力”的主旨,因为陈若兮只是被自己的贪心害了。

  电影对于莫小渝的处理则更让人哑口无言,一个深闺怨妇不愿意生存在“博物馆”里,被当成丈夫“完美婚姻”的摆设而选择逃离。然而,当她快乐地驰骋在林荫大道奔向新生活的时候,她开的是老公买的Z4,银行里是老公买的珠宝,脖子上是老公买的爱马仕丝巾……我想问:你要歌颂的,是啥?莫非真的是歌颂女人用15年青春换半辈子清闲一箱子财富?!若是仅仅利用莫小渝的春风得意来得瑟一下沈流舒,我站在观众的立场可以说一句:犯不着!不过是一个早就看着碍事的女人和一箱子闲钱!

  所以我看不清电影和书的必然关系,它好像是用了这些名字,这个设定来演另一码事,所以,不要叫《搜索》啦,我觉得叫《两个婚礼两个葬礼——四个女人的命运交响曲》更为合适。你觉得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搜索》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