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是一本由菲尔‧施图茨(Phil Stutz)&巴瑞‧麦克尔斯(Barry著作,中国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具》读后感(一):需要重复读才能有所实践,现在还在感知阶段。记录深有感受的语录。
1、若无法引发行为上的变化,新的
态度不具任何
意义。
2、态度包含出现在你脑袋中的想法,即使
改变它,你还是在你既有的限制中运作。而工具最深远的
价值是,它能引领你
超越自己脑子里发生的一切,让你跟一个比你大得多的
世界相连。
3、你这一生有没有做过那种量子跃进般的巨大改变,做到了远超过你以为自己
能力所及的事?
4、我有
失去一切,成为那些灰西装僵尸的
危险。
5、你可以从
生活中得到多少
幸福和
满足感,取决于你从这些问题中
解脱出来的程度。
6、我们会
放弃去做那些对自己助益最大的事。
7、为了
成功,你得了解是什么在阻止你使用工具,而且你需要反击的方式。
8、“
目标感”给了这些人力量,让他们得以忍受一切的苦。目标感不是来自
思考,而是来自采取让你迎向
未来的行动。
9、在前进的状态中,
你的人生会变得像一颗
光芒四射的星星,向外扩展。而当你陷藏在舒造区时,
人生会变成一个黑洞,向内塌陷。
10、在你决定专心致力于某事的那一刻,天意也开始运作……进而引发
各式各样对你有利的意外插曲、相遇及有形的帮助。
11、人们希望
心灵力量是可预测、可控制的。
12、全身心投入需要付出
一连串痛苦、费力的小行动,如果没有办法面对痛苦,就无法全身心投入。
13、忘记情境,把注意力放在痛苦本身,其目的是释放你自己。
14、你一直
执着于过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你拒绝面对自己的未来。
15、只要还在迷宫中,你对于那个让你受
委屈的人就仍有所求,这会给对方力量,让他可以恫吓你。
16、集中、传达与渗透去主动联结爱
17、每个人内在都有个“第二自我”,一个让我们深感羞耻的存在。
18、获得最多
恋爱机会的,不是那些能成为最佳
伴侣的人,反而是最
勇敢出击的人。
19、当你不带
感情地说话时,你对他人就无法有足够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联结。
20、一个人内在深处的某样东西才是所有不安的起因。
21、境由心生,心之所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22、如果你重复某些事情的次数够多,它就会变成一个有自己
生命力的
习惯,让你
自然而然去做那件事,不做反而奇怪。
23、心灵平静,让人觉得所有事物都在对的位置上,“一切都很好”。一种你与万物
和谐共存的
感觉。
24、许多人
相信,只要他担心这件事,它就不会发生了。
25、我是害怕如果停止担心,那么不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26、担心已经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迷信,并没有太多实质利益,但迷信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它提供了一种神奇的感觉,让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影响未来。
27、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事都超出我们的预测能力,更谈不上控制。大部分人都无法自然地
真实感受到宇宙的恩惠。
28、我的心充满了
感恩之情。见证了一般全然给予的力量,心里满是感激。
29、心智是人类真正可以控制的唯一的一样东西,除非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智,否则在
精神上是不
成熟的。
30、在物质世界中,你总是
很脆弱,无论得到什么都可能失去。
31、让心灵平静持续下去,必须来自一个总是可以被滋养、被支持的地方,联结到一个比你更强大的能量来源。越是对自己已经
拥有的事物表达感激,从中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32、成功使人瘫软无力的原因很
简单:它让你觉得好像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
33、批判,尤其是重复而
恶劣的批判会送出一股能量,让别人避而远之。
34、每天早上花几分钟写下你所有的
恐惧,亦即每个你必须提防的危险,每一件在
生活中造成的问题。然后使用感恩之流。
35、人们会担心,如果
心满意足,他们将停止改进自己。
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幸福。
36、我们都很
懒惰,因此只能借由威胁到自身生存的事件来激励自己向前进。
37、
身体的能量是有限的。
38、当你觉得好像
一无所有是时,某种比自己更强大的将带给你新力量的事物。
39、源头持续不懈地迫使我们发挥这种潜能,借由打破我们
自以为是宇宙主人的错觉,如疾病、
失败、拒绝。
40、痛苦其实是有其意义存在的。
41、
内心深处,我们都害怕宇宙远远超出我们的控制之外,因此便躲进似乎唯一可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力量活动,思考。
42、一切事物都是“
乐善好施”的宇宙给予的。
43、潜意识存在于一个比逻辑更强大的普同象征世界里。
44、想要变得完整,我们必须与超越自己之外的某样事物保持联结。那需要持续的
努力,也就表示人类
永远只是发展中的作品。
45、使用工具这件事成为
永无止境的任务。
46、希望它能让我们
离开跑步机般的
现实生活,不必再跑个不停,我们
幻想着不再需要更高驱力来使自己完整。
47、世人都想要一颗让他们免于
挣扎的神奇药丸。
48、我们喜爱廉价的性和小规模暴力所带来的肾上腺素激增;我们
逃避不去真正解决问题;比较
喜欢计算自己能从对手身上得到几分。
49、免除
责任最后总是会造成
意志消沉。
50、工具这本书不是一颗神奇药丸,而是一份行动蓝图。
51、除非你对神奇事物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否则,你不会
真正的自由。
52、马上采取行动,需要一种迫切感。感受到迫切性的时刻,是当我们正处于失去某样重要事物的危机时刻。
53、接受
时间是有限的这件事,此刻我正在做的事才是唯一重要的。
54、真正的
意志力无法靠事件产生,意志力必须超越事件。
55、永久的危机来源,你的未来。
56、这份觉察造成迫切性,而这个迫切性引发了
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57、死亡可以强而有力的提醒你,人的一生就只有这么多时间,这使得眼前的每一刻都得无价。
58、每当你失去在重要的生活层面而继续努力的意志时,“危机”这项工具是
你的朋友。
59、因为那个你知道时间用完的感觉是什么,他拥有你随时都需要的
智慧。邀请他进入你的意识之中,感觉他每一刻都看顾着你,并且欢迎他对你施加压力。然后,你的背后会有
一阵风,推着你穿行于
生命之中。
60、消费者
期待以最小的努力得到回报,或最好根本不必努力。他只
关心自己可以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而不是他能为这个世界添加些什么。他对这个世界没有影响,当他在世的时间结束时,仿佛从没活过。
61、不
随波逐流,会设定自己的航道 ,忽略其他人的反应。
62、抗拒让人分心的肤浅事物,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即使必须牺牲当下的满足。
63、驱力存在于生命深处,集中于一点凿穿石头。
64、一旦你渴望成为创造者,一切都会改变。
65、我们一旦
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但
冲动最后总是会赢。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决心,而是可以在当下击败我们的冲动的一种方式,这需要意志力。
66、整个
社会的人都成了一心多用的过动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
短暂。我们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让我们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直到完成为止。这需要意志力。
67、开始去做一件新的事情(一个被迫进入你生命的人培养关系,开创一份新
事业)
68、多数人都缺乏穿过那份恐惧的意志力。“危机”这项工具可以创造出一股比我们的恐惧更强大的意志力。
69、之所以感到恐惧,是因为即将进入的世界代表着未知。
70、时间,它分秒不断的溜走。
71、臣服于时间。由一个比任何人都强大的力量所决定的死亡是最无法掌控的。
72、有足够的力量为自己做一些小小的努力,即使是最
微不足道的努力也可以。
73、所有的人都是在一个灵性体系内运作。
74、工具要我
相信自己被纯粹的宇宙之爱所包围。
75、我只能用我唯一知道的方式回击--
单纯、顽强的
坚持。
76、生命会用自己的方式让你相信。
77、要先打破陈旧僵化的想法,新的思维才能进入。
78、整个灵性体系的隐藏目的:让我们得以成为创造者。
79、无论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更高驱力,都来自同一个源头---进化的力量。
80、感受到神的是心,而不是推理能力。
81、如果我试图用一种别人无法赞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方会拒我于千里之外。
82、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没办法说话,这是我正在扼杀自己!
《工具》读后感(二):既太繁琐,又不够详细
首先,这是一本实用书籍。
从这个
观点出发, 这本书,写得太繁琐,又不够详细。
繁琐在于,它用了很多很多的篇幅,去吹嘘他们开发的工具有多么多么有效,或者说,他们用了很多很多篇幅,去劝诱人们使用他的工具。
而实际上的工具,就只是几个灰框框的事。而对于它们到底如何操作,却没有更详细的说明。
也就是说,当我想要看一本说明书的时候,他给我捧出来一本大型宣传手册。郁了个闷。
工具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五个灰框框。可以说是五种认知疗法(或者别的名称)的技术。很大程度上,虽然说明不充分,但也是能够用的。
作为一本实用书籍,它的内容的好坏,唯一的评价方式,只能是跟着做,试试看,然后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个没有必要讨论。
而占了大量篇幅的繁琐多余部分。那些描述某些使用者,改变了
命运,那些描述使用者,所面临的问题的面目,那些描述使用者改变之后的感受,等等的东西,都是
老生常谈式。基本可以忽略不看。唯独是,灰框框出现之前的两三个练习,还是有指引作用。
至于作者,关于灵性的玄思那些东西,我个人认为纯属多余。
就算这个工具真的有用,他们也未必弄明白它们起作用的理由。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一个好的实践家,未必是一个好的理论家。
说到底,这不是一本好的“工具书”。
《工具》读后感(三):关于工具,其实你早知道
心探索
推荐,噱头是2012最贵的一本书,又是我最爱的
心理方面,于是第
一时间amazon下单。(讽刺的是第二周此书成满99元的赠品了。。。)
春节没休息,加班累到心乱,于是把书翻了出来。然后发现,其实这些工具,这些道理你早就懂:
tool1:勇敢直面恐惧(这类心灵书太多,挑
自己喜欢的)
tool2:爱 (推荐奥修的《爱,
自由,与单独》及《你该知道的
真爱秘密》
tool3:拥抱小我 (推荐《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tool4:感恩 (推荐《魔力》)
tool5:
信仰 (选择你所信仰的宗教或宇宙的书)
没说错吧,每个工具都可以找到专题书籍。。。
终于知道,我看的心灵类书籍多到先放下,换换其他类别了。
无论如何,修到最后,我们还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
再看,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逃避现实了。。。
《工具》读后感(四):行动改变态度的工具
年前就读完了这本书,当时在“逆转渴望”一章停顿了许久,深感作者言之有理,方法有理。到目前,尽管各种
励志类的书看得零零总总,大致的模式说穿了总体也非常相似。有许多的概念,或者会有些新的提法,或者陈述的方式不同,看这类的书并有所收获,也通常是在某些情境下特别需要“滋养”之时,比如年前的某些时候。但回家过年,自己已被包围的
亲情治愈,似乎找不到年前读这本书的兴奋。
工具,在作者的眼里,不只是
一种态度调整,作者说,如果改变生命只是调整态度的问题,你就不会需要这本书了。进而指出,想要真正的改变,你必须改变你的行为,而不只是
你的态度。由此,作者的立足点在改变行动进而影响态度,这让我想起《正能量》一书,也是行动改变态度观点的持有者。只是《工具》一书作者将改变行动的方法称之为工具,
更进一步而己。
书中分享了五种工具:逆转渴望、主动联结的爱、内在权威、感恩之流以及危机。解决的问题是面对痛苦、从自我迷宫中走出、与冻结的影子和解、突破压力以及建立意志力。五大工具的讲解,从为什么使用,到什么是,再到如何使用,以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解答,到最后的小结,一线下来,清晰明了。五大工具本身的联系并不大,也尽可能就个人情况择其试用。
内容偏励志,方式却带着灵修式的内省,这些与一般喊些口号或者让人记住几个词的励志不太一样,当然因为涉及深层自省及感觉,这部分内容就让人费解一些。比如P72主动联结的爱的操作法,需要想象:自己被一道
温暖的、流动的、充满无限的爱的光包围,感受你的心膨胀到远远超出你之外,与这份爱
合而为一。然后把注意力放大在激怒你的人身上,然后把胸膛里所有的爱传送给他们,不要有所保留。再当爱离开你的时候,跟随着它。感觉它进入对方的太阳神经丛,感受到自己与对方完全合一。然后
放松,感受到自己再次被无限的爱包围,它会把你放出去的所有能量还给你。(原文字还蛮多,这里只简略描述)这种被称之为集中、传送、渗透的主动联结的爱三部曲,其实我没太看明白。而第三个工具内在权威找到克服困扰自己一辈子的不安,需要
感觉到困扰自己的“影子”,并与之对话,帮助其成长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灵修里这些深层感觉的事真说不好,就不多说了。有兴趣者可以一观。
《工具》读后感(五):善用工具改变你的人生
2013年春节,带着《工具》书回乡下过年,在浓浓的年味和亲情中看完了此书。书中列举了许多关于如何破解攻击我们的负面想法的技巧,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独特有效。
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人们在过度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下,人生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过上自己理想的人生。书店里越来越多的书籍都在强调正面思考的力量,但我们就是做不到,脑子里总是充满焦虑,害怕失业、害怕生病、害怕意外事件,还有抱怨、愤怒之类的负面想法,这些负面想法就像乌云笼罩着我们,于是,我们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朵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法看到那个代表正面能量的明亮太阳。
在这本书提供的工具可以立刻击退任何攻击你的负面想法,冲破乌云,重见阳光,工具一:逆转渴望,教我们学会将“逃避痛苦的渴望”逆转为“面对痛苦的渴望”,其实就是教我们接纳现实,承认事实。工具二:主动联结的爱,训练我们接受万物的本然面貌,不再心怀怨恨,觉得人生不公平。让满溢的爱围绕我们。工具三:内在权威,让我们克服困扰一辈子的不安,找回自我表达的力量。工具四:感恩之流,让我们击退任何失控的状态,以及攻击我们的负面想法。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工具五:危机,让我们产生非使用前四项工具不可的意志力,马上采取行动而不会中途放弃。
作者对每一项工具列举实例,以加深印象,列出详细的操作来教我们如何使用工具,同时对于何时使用工具、常见问题、工具的种种用途进行不厌其烦的阐述。每一种工具都具有独特有效的作用,逆转渴望、主动联结的爱、感恩这三样比较好理解,危机这工具只是让我们产生使用前四种工具的迫切感,内在权威的使用,颇用点象心理学中意象对话技术,想象出的影子其实就是象征意义的心理形象,通过整合融为一体,你将会感受到强大的能量。
让我们一起慢慢体会这工具的奥妙吧!执手《工具》,活出自己心底真正渴望的人生。
《工具》读后感(六):培养积极情绪,踏上幸福人生
四年前偶然读到张德芬撰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被她奇特的叙述方式吸引,反思开心、快乐、痛苦、愤怒等情绪来源于自身,正如吸引力法则所言,在生命中,无论你给的是什么,收回来的就是什么;给予正面事物,你接受回来的就会是正面事物;给予负面事物,你接收回来的就会是负面事物。
树立积极的心态,摒弃负面的思想,持之以恒,坚持正向能量,还有什么困难会困扰我们呢?我想这也是菲尔.施图茨和巴里.密歇尔斯先生撰写《工具》的初衷吧!就像书封面所言“即刻破解正在攻击我们的负面想法,活出你心底真正渴望的人生。”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这是他的理想,那么我们呢?我们又是如何寻找存在于世界的目的?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较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很难平心静气,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伴随左右,用一颗感恩的心,主动联接的爱,你就会感觉有一种暖流在心头流动,不会停留于愁云满布,书中针对不同人群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应解法,逆转渴望、主动联接的爱、内在权威、感恩之流、危机五大工具,反复训练,就会有新的突破,正如书中讲到“想要真正地改变,你必须改变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态度”。
我们都有困顿之时,如果自我很难调整,不如看看此书,寻找适合自己的工具,《秘密》以一段段感悟成文,《工具》以一些实操成文,虽然都属于心灵鸡汤类的
文章,但是工具还有一些操作技巧,可以解决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所以说,培养积极情绪,踏上幸福人生。
《工具》读后感(七):工具笔记
工具一:逆转渴望。
操作法:
1.将注意力放在你所逃避的痛苦上,把它看作出现在你面前的一朵云,对着它默默呐喊“放马过来吧”,来要求那份痛苦。你会想要痛苦,是因为它极具价值。
2.当你在云中持续前进时,无声地呐喊:“我爱痛苦!”尽可能深入痛苦之中,让自己与它合二为一。
3.感觉那朵云把你吐了出来,并在你身后合上。在
内心对自己说:“痛苦让我自由!”当你离开那朵云时,请感受自己被往前推进一个纯粹之光的国度里。
工具二:主动联结的爱。
操作法:
1.集中:请想象有个充满无限的爱的世界包围着你,然后感觉你的心膨胀到你可以涵盖的那个世界;当你的心缩回到正常大小时,会把所有的爱集中到你的胸膛里。
2.传送: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然后把胸膛里所有的爱传送给他,不要有所保留。
3.渗透:当爱进入对方身体时,不要只是看,要感觉他进去了,感受到自己与对方合二为一,然后放轻松,你会觉得自己给出去的所有能量都回到你身上了。
工具三:内在权威。
操作法:
1.站在观众面前,看到你的影子站在一旁,面对着你(观众是想象的或是只有一个人,效果一样)。
2.请完全忽略观众,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子身上,感觉你们两个之间有种坚不可摧的联结——当你们融为一体时,你无所畏惧。
3.你和影子一起强而有力地转向观众,无声地命令他们:“听好!”请感受那股当你和影子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时出现的权威。
工具四:感恩之流。
操作法:
1.从无声地告诉自己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谢的事情开始,特别是那些你通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可以包括还没发生的坏事。慢慢来,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每一件事的感恩之情。每次使用这项工具时,不要感谢相同的事,因此,你应该会感受到为了找出新项目而付出的努力所产生的轻微张力。
2.约30秒后,停止思考,不必再想了,然后把注意力放在感恩之情在身体上产生的感觉。你会感受到它直接来自你的心。你正在给出的这股能量就是感恩之流。
3.当这股能量从你的心散发出去时,你的胸口会软化并敞开。在这种状态下,你会觉得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压倒性的存在,它充满无穷无尽的给予的力量,你已经联结到源头了。
工具五:危机。
想象自己躺在临终的床上,因为时间不多了,那个垂垂老矣的你对着现在的你大叫着不要浪费眼前的光阴,你感受到一股很深的,被隐藏住的恐惧,因为你一直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创造出一股迫切的渴望,让你去使用你在那一刻所需要的任何一项基本工具。
《工具》读后感(八):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工具(每周好书 week 1)
每周好书
Week 1
工具
我是如何发现它的?
在西城区图书馆心理系列的书架上,被这个简单直白的书名吸引了,翻开书况还很好,纸页整洁挺括,在这个以老旧图书居多的小图书馆里比较少见。开篇就写,从此你遇到问题不会再想该肿么办,而是会想我该使用哪种工具。这种呼之欲出的实操感和控制系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果断带回。
这本书讲什么?
实际上介绍了五种心理工具,包括1、逆转渴望(直面恐惧心理),2、主动联接的爱(宽容与理解),3、内在权威(敢于表达真实想法),4、感恩之流(常常感恩),5、危机(想象临危感受带来紧迫感和终极意志力)。每一种工具都列出了使用这项工具的信号,以及这项工具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在工具的阐述中有浓厚的哲学思辨和灵性主义味道。很多话讲得很有道理。比如:
谁写的?
发展这五项工具的是两位心理辅导师,他们之前一个是学医学的,一个是学法律的。因为自身在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或痛苦而走上了探寻心理辅导之路,并通过大量实践发展出这五种工具。灵性到底是什么?作者本是严格的唯物主义者,在他家里甚至不允许谈论宗教的话题。他接触到工具的时候并没有改变这一点,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一件事给了他以类似顿悟的经历。儿子出生的那一天他感受到巨大的爱,使得他与更高驱力相联接,但他并不信仰。第二年的同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独自呆在办公室里突然发生了地震,他想在临终前表达他对家人的爱,在梦里他做到了并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又一年的同一天,他所在的城市真的发生了地震,他和他的家人都没有受到伤害,但从此以后他感觉自己活着的意义完全不同了,使用工具的效果也大大提升了。他与工具的另一创始人在对待更高驱力上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那是不证自明的。
有用吗?
刚刚读了工具一时,我就得到两个实践的机会。一个是看牙。有颗牙已经折磨了我好多年了,它时不时地发炎、疼痛,过几天又自动好了,我一直没太当回事,直到今年例行体检时经医生提醒我才下定了决心去看牙医。看牙医对我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从小我对牙科的印象就是被拔下来的流血的牙齿、兹兹作响的钻头声、牙科消毒水的味道……在我小的时候这些情景甚至成为我的恶梦,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牙的。在作出看牙的决定后,我也一再犹豫不决,尝试运用工具一,想象着只要冲过去我就自由了,从此我将活在一个不害怕牙科的新世界里,于是我去了,按照医生的安排做了根管治疗。治疗远没有我想象的痛苦,医生也让我信赖,现在我的牙不疼了,等到半年后我会按时去复查。我觉得每一种工具都能找到实践的机会,因为它们针对的就是我们普通人每天都会面临的困境,比如害怕做的事、不愿见到的人、沮丧、缺乏意志力……这本书与其他励志书籍的区别在于,更有可操作性,因为它把每一种心理的处理方法化为了一种工具,你要做的只是判断你遇到的是哪类难题,然后拿出相对应的工具,不断运用,并不放弃就可以了。我喜欢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书。
《工具》读后感(九):或许对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有些帮助
不得不说,本书不是我的菜。并非是书不好,而是思维模型不同。我现在主要做管理咨询,就是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各种逻辑结构图为主),遵循管理的规律为客户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提出方案的,而本书名为《工具》更像是提供了五个简单的思考方法。虽然名字叫《工具》,跟我日常用的管理工具还是有区别的。书里宣传里大概说,能解决《秘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能做为《秘密》的补助。我本来应该对这句有所警觉的,秘密其实就是种变向励志书,个人认为很不合适年界40的我。如同某老头追着看爱情韩剧,不是不对,是感觉有点儿怪!(这么大了还没活明白)
还是那句话,不是我的菜未必就不是好菜,客观的说本书也许能帮到一些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困境,并不存在永远一帆风顺的人,而到那时管理工具就超不了太大作用,反而是像本书《工具》提到的,更偏精神层面的鼓励可以帮到大家。书中提到了很多正向的力量,就是正能量哈!比如:主动联结爱、感恩、意志力等等。在处于困境时,一点点坚持或许可以帮我们走到最后,未必是什么最终的胜利,但一定是相对美好的结尾!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后,我想谈下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不能否认通过阅读《工具》也许可能让我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书中宣传里举的写不出剧本编剧后来得了大奖就是一例。像所有的书一样,书中提供内容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帮到我们,可以部分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在此想说的是,还是要分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最终我们还是无法达到或者做成,即使这样也不必悲观,因为——这一切都会过去。
记得有次看电视,里面有成思危的讲话,其它都忘记了,只牢牢记住一句“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句话说得又好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