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东阳听着丁志强滔滔不绝地说着官话,觉得这哪里是检查工作,分明是在表演。他知道这不是丁志强的错,也不是媒体的错,自上而下已经形成这样的工作习惯,当领导首先要学会表演,不练就表演的本领,你就无法适应媒体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你就不可能是个好领导。
有时候,过于迁就就是软弱的代名词,他孙正权不会做颐指气使的霸道人,但也不想当软弱无能之辈。 ----唐达天
2、有时候,收礼并不仅仅意味着财富的积累,而成了别人对自己尊重与敬重程度的衡量。
他要重用你,你就是匹千里马;要是不用你,你就是头卸了磨的驴。
有时,从公仆到贪官只是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遥。
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上面有人时,下面没有位子,或者是下面有了位子,上面没有人了。 ----唐达天
3、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口头上讲任人唯贤,实际上却是任人唯亲,如果你没有关系,上面的领导不认识你,不信任你,即便你有天大的才能也是白搭。
当领导其实就是用人,领导水平的高与低,更多地取决于用人的水平高低。智慧的领导玩团队,聪明的领导玩别人,不聪明的领导玩自己,愚蠢的领导被别人玩。 ----唐达天
4、何东阳虽然心里十分认同王开林的观点,但表面上还要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尤其在口头上不能轻易认同。到了他这个级别,说话办事要特别谨慎,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出去,稍有不慎,就会以讹传讹,一旦传到书记的耳朵里,他肯定会有想法的。下面的人,最怕的就是领导对自己有想法,一旦有了想法,就意味着你将会被打入另册。 ----唐达天
5、上司都希望下属聪明能干,但又不希望他把你的心事琢磨得太透,否则,你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如果下属真的猜到了,也只能悄悄做,别出声,否则领导就会认为你有故意显摆之嫌,那只能说明你还停留在小聪明的层面上,没有上升成智慧。
报纸、电视的功能除了传达领导的声音、树立领导的形象外,还可以传达另一种信息,如果你上惯了电视和报纸,时间久了看不到你的身影和名字,就有可能被人怀疑是不是被"双规"了,或者出什么问题了。 ----唐达天
6、众人跟随着丁志强,走在最前面的记者将摄像机迎面对向他们,与丁志强并排走着的何东阳立刻放慢了步子,保持了一步的距离。何东阳知道,在这种场合下,二把手一定要知趣,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得太多。超越了,意味着你不懂规矩,有抢镜之嫌,要犯大忌。落得太远了,意味着你不愿意紧密团结在主要领导的周围,有疏离之嫌。最好的距离是落后一步,既表明与主要领导有差别,又显得紧密团结在领导身边。 ----唐达天
8、官场中就是这样,你今天拍他人的马屁,是为了明天有更多的人拍你的马屁;你今天装孙子,是为了明天在更多的孙子面前当大爷。说到底,你只不过是把别人对你拍过的马屁拿过来,还给了权力比你大的人而已,你并没有失去什么。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大臣们见了皇帝,一个个唯唯诺诺,下朝后其他人见他,又一个个唯唯诺诺,那些对他唯唯诺诺的人,见到比自己权力小的人,又成了大爷,别人又向他唯唯诺诺。权力永远是一座金字塔,塔尖上只能站一个人。 ----唐达天
9、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难要平心。
回想起刚才的对话,何东阳深深感觉到,与强势人物对话,首先要学会示弱,这样才能博得领导的同情。二是要学会讨巧。古人说,话有三说,妙者为上。其三是学会尊重。他明明知道该怎么去办了,还要把决定权交给领导,充分尊重纪长海,让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样,他反而会尊重你的意见。
这真是经一事长一智,人的经验就是在不断的交往中积累起来的。官场中最难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该说的话,必须说,少一句话,可能就会失去一个机会;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能说,多一句话,可能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唐达天
10、风霜雪雨洗去了当年的青春,无情的岁月在每个人的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痕。
何东阳对王开林的这一点很欣赏,做下属的就应该多请示多汇报,这样才有利于上下沟通。
何东阳虽然对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心存异议,尤其对样板房工程持有相反的意见,但当他的意见通过试探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后,决策者仍然要坚持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能再坚持了,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接受,也只能假装刚刚顿悟,然后高高兴兴地执行,再坚持下去,非但改变不了领导的决策,反而成了班子中不和谐的音符。如果这样,恐怕你的政治生涯也就到头了。 ----唐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