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2-05-18 02:0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经典观后感集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是一部由Andrew Rossi执导,David Car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一):纸媒已死,纸媒万岁

  Carr特像我一老师,极瘦,顽固,保守,用笔和纸做笔记,讨厌社交媒体,真是太过传统的新闻人。电影事实上有些过于平淡,不过幸好有他在,他鲜活极了。LA时报也表扬了Carr("completely unconstrained" "a winning and charismatic central figure", "irascible iconoclast" "funny“ ”to the point")。

  rain就像他的对立面,啥也不说了,人家是作为网络博主出道的,这凭这点也能脑内出来一个电脑手机轮流刷推的胖嘟嘟的形象了不是么?

  话说这片有很多有意思的references,但如果迟两年拍一定会有趣得多,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窃听门写进去了,当时News Cop很不爽WSJ,觉得整件事情就是他们怂恿的,哈哈,我几乎可以想象出这群老小伙幸灾乐祸的模样。哦对了,默多克本人也有出现在片子里,就在乔帮主后头,那时候他俩看起来都还很精神,默多克完全不像个糟老头,乔帮主也喜气洋洋的。

  调查论坛报业集团,联手维基解密,还有NBC惊魂夜的三个案例都出彩极了,我简直是在一片轻松与愉快里补习了news values和记者职业道德。快要剧透了不说了XDD

  哦对了,电影里还有好多细节都让我感同身受的笑了。比如布莱恩·减肥成功胖叔叔·互联网是救世主·斯特尔特先生,他在电话采访里飞快的追问follow-up questions,桌子上放两台电脑还有一部ipad,总是偏着头夹住话筒,手上写笔记刷推两无误。

  我好像偏题了?TAT正经话一句也没说……算了,总之电影可以当消遣来看,不过很遗憾导演还是太严肃了,带我们看一眼娱乐部会死啊TAT ←滚蛋

  再试发一次!!不要再警告我有广告内容了!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二):片中提到的新媒体网站

  除了为观众揭露纽约时报几个page one的产生顺带回顾了传统报业一些个经典报道以及NYT记者朱迪丝米勒、杰森布莱尔作假的丑闻,影片还花了不少力气去展示冉冉上升的新媒体和颓势凸显的传统媒体之间的交锋。

  在此对片中所提到的新媒体网站做一个简单的记录,以持续关注其今后的发展。

  twitter、facebook就不说了

  VBS.TV--和CNN合作的视频网站,有自己的团队。在利比亚拍了一些“利比亚人没有厕所,在海边排泄喔”“利比亚人打仗前吃小孩”之类的另类新闻视频,很受年轻人欢迎。目前看起来运作很好。

  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网站做得也不咋地。

  就是搜集呈现新闻,被大卫卡尔讽刺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内容就要开天窗了。好像跟读者的互动性还不错。

  标榜自己是曼哈顿日常新闻和八卦的来源地

  今天(2012.2.7)的头条是小林尊吃鸡翅。

  片中其创始人NICK说:“我们就是想做读者想看的新闻。奥尔巴尼腐败案,这样的新闻或许重要,但是没有人真的想读。”

  个人觉得Gawker属于新媒体中比较叛逆的那一类。

  顺带说句,它的排版要比newser好太多了。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始创于2005年,访问量已超过纽约时报的网站。片中说它喜欢和纽约时报对着干,但我觉得它瞧着挺像新媒体界的老大哥的。

  始创于2008年的非盈利网站,专注于调查性的新闻报道。短短4年已经拿了很多新闻大奖(2011年拿到普利策)。

  这个网站可以算是新媒体中的良心了吧。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三):观影后感:《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

  『别去想那些离去的人,想一想那些成就了今天的人』,在一个出版会议上,这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卡尔,面对台下一众为未来茫然不知向所的媒体人,说出的一番话。时值美国传统媒体集体陷入不景气的局面,新兴媒体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这部纪录片于2011年发行,可是放到现在的国内来看,一点也不过时。微博,门户,新闻APP,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似乎摆脱了以往传统的,死板的纸质媒体,告别了高冷的编辑,以及可有可无的买报钱。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分享,而新型媒体迎合了这种趋势,人人可以当编辑,无论何时何地,打开微博,新闻客户端,你总能得到最新的消息,而报纸,或许还可以拿来验证消息的真伪。鉴于特色的新闻体系,有些新闻还永远不会出现在第二天的报道。

  在镜头的带领下,观众有机会目睹到纽约时报内部的一角:出现在时报第二天头版的新闻,是如何一步一步经过筛选,加工,成品,辩论,最后由总编辑拍案定板,传统严肃的新闻流程,由一批专业人士审视新闻价值,经过文字上的架构渲染,再呈现到读者面前。互联网出现之前,这一切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专业人士主导了普通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这点上,好与坏有着天壤之别,可以孕育怀揣强烈正义感的记者,揭露水门事件,也可以像金三胖一样,大声叫嚷美帝人民吃不饱,自国人民乐逍遥的催梦稿。正是互联网打破了这一局限性,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倡导科技变革带给媒介变革,信息的传播基于分享,更重要的是,它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毫无障碍。维基解密,斯诺登泄密,如果不是通过Youtube,博客,推特,这些互联网的媒介,恐怕还深藏在某处的硬盘上。

  『这样的新闻也许很重要,但是没人真的想要去读』,分享新闻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到底大众认同的新闻价值是什么。ISIS发动恐怖袭击,埃博拉疫情扩散,某处出现凶杀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够吸引到读者眼光,赢得更大的点击量,以及更多的广告费。或许还需要质疑新闻的来源,传统媒体为新闻造假付出的代价巨大,同样的事情,来到互联网上似乎也就是一次不正确的分享,因为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犯错。

  相较于传统媒体,很多时候,许多自诩网络媒体的从业者,更多是完成复制,粘贴的工序,传统媒体就是他们的供养者。新旧媒体间的博弈仍将继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见证着一个行业的变革。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四):传统媒体VS新媒体

  关于纽约时报的危机,真正的危机也许并不是报社可能关门,亦或是新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位置,而是“真正”做新闻的人少了。

  现在的年轻一代更多的习惯了通过网络的方式,每天获取海量的快捷的免费的新闻,几乎很少还有人保留着看报纸的习惯,较于唱片、电视也是如此。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而阅读模式也发生了改变,静不下心成了社会人的通病。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新闻大都是从传统媒体中复制而来,你可以看见大量的新闻存在着重复性,甚至标题没有任何改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浮躁心理。没有记者的采访,何来的新闻?迫于广告费等压力,美国的很多报社纷纷倒闭。纽约时报也在尝试着转型,但是付费看新闻的做法很多人并不愿意买账。当然,这点在中国更是行不通的,参见唱片的模式,网络下载音乐收费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落实。

  新闻人的信仰,坚持做最真实准确的东西,揭露社会的丑恶面。未来的某一天,可能承载新闻内容的载体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新闻永远不死!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五):绝处逢生的变革,群众创作和传统权威的一次世纪碰撞

  有关报业被时代所抛弃的种种假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全新的媒体时代,任何人可以在主流的视频媒体上传一个新闻视频,瞬时间他的创作就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那么这种现象对传统报业会带来的两个层面的焦虑,一种是资讯的获取开始摆脱实物媒介(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次买报是什么时候)另外一种是资讯由特权人群创造转向人人可以参与撰写新闻(这种自发性运动大大的增加了新闻的来源和即时性,同时让传统的新闻创作人员的优越感大大受挫)。因为互联网,这个21世纪突然兴起的一个全球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为作为技术层面考量,互联网其实是上个世纪的军需产品)正在让以敲打键盘作为事业和谋生工具的那一群人感到战栗。

  新闻在制作和传播渠道上的变革带来的浪潮看似对于报业的毁灭性打击,无论从自我认识(一些虽然拥有出版特权但是水准平平的报纸将无人问津)和经济收益上(广告商将会将投放的重点移到网络而并非报纸,杂志其实还受到广告商的青睐),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将面临这一阵天雷地火,这个转变真的会带来伤害吗?让我们看看比我们早上网几年的美国人所经历的传媒地震吧。

  阵痛

  我觉得这个情况是一种略带阵痛的过渡,有点像女性分娩。更确切和具体的例子,就像是骑马在汽车时代以前普遍的是一种交通工具,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钱能够骑马。但是说到底马匹只是一种手段,而在那个时代,逐渐有一批人士开始意识到其实骑马也可以发展出一套品味甚至系统,于是乎马术被发明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等到汽车的出现,骑马才会被作为一种阶层兴趣而变得更神圣,而是在马作为单一交通工具的时代,这种行为就开始分化成手段和兴趣两种模式。而当革命性的产品汽车出现时,最初将骑马作为手段的那批人,自然选择了更高效、廉价和便利的汽车而放弃了骑马,而之前研究出马术的那批人则将这个兴趣变成了一种的生活方式。

  这一历史因为技术而导致的社会转变在传媒身上再度重演,对于传统报业来说,一方面报纸的销量在下降,广告商对那些刊登在纸上的宣传产品的方式不再感兴趣,一切都感觉像是四面楚歌,因为销量缩水而落马倒闭的传统美国报纸似乎连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

  而网络上,让传统报业从业者咬牙切齿的博客文化开始声名鹊起,一些免费新闻类网站迅速走红,(Gawker.com,Newser.com)在用轻佻的口吻和夹杂着明星绯闻和狗仔照片甚至是网民吐槽的内容安排方式吸引着大多数的眼球,每天任何一个人都有理由取消原来报纸的订阅,转投网络新闻媒体的怀抱。

  转变

  但是适者生存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有见识和实力的媒体巨头正在做出转变。在转型的过程中,华尔街日报(默多克控股,在此之前他曾参与了一桩失败的新媒体并购,在脱身之后完成的对华尔街日报的收购和转型,立刻向人们证明他依然还是一个野心勃勃而且思路正确的精明生意人)和纽约时报,他们成功的将自己多年来累积的传统和信誉转化成了网络上在一段时间上曾像天方夜谭的付费看新闻模式。就算是这样,他们仍要面临取消报纸和当人们没有养成付费习惯之前的巨大亏空,不过这两头大鳄毕竟挺过来了,而一些规模略小的传统媒体就没有那么幸运,纷纷面临倒闭的厄运。就算是这存活下来的这两只报业巨擘,比较一下愿意为追求格调而对权威内容埋单的那部分用户,和仅仅在几年前不假思索就能为一天的报纸埋单的人群,在数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以上两家都已经堂而皇之的将自己编辑团队的创作重新以比特的方式卖出了价钱,而如果没有像WSJ那么多有钱人读者和NYTimes那么精英化的写作团队长期以来所维持的口碑的话,中型的报公司面对那些已经读惯了免费新闻的人士仍然束手无策。 不过从媒体环境的长远角度来看,一切还不是那么糟。看惯了粗浅内容的互联网读者也会慢慢的开始追寻有质量的资讯和评论来源,而因为报纸的消失而对内容的品质有长期需求的那些纸媒体所带来一贯品质的读者也慢慢的加入到权威媒体互联网读者的群体中来。 这两个群体都会投入高质量权威媒体的怀抱。

  这次这次由技术和大亨们带来的变革其实是在区格了收费媒介和大众媒介,他像一把利剑,毫不留情的砍掉了那些仅仅是作为传播手段而存在却仍在收费的媒体,留下的幸存者是“老牌高质但是你得付费”和“免费看新闻吧”两种商业模式。想象一下汽车被发明出来的时代,肯定也会有很多车夫被迫从事别的职业,而留下来的车夫呢?就成了马术这个特殊生活方式的供职者。而到了今日,小汽车像蚂蚁一样众多, 而骑马却成了小众运动。因而权威媒体的收费模式,注定会让优秀的评论家和撰稿人存活下来,成为未来“每天早上为自己准备一杯上等红茶,慢慢的打开NYtimes主页”这种为读新闻而付费这种生活方式的供职者。而纽约时报的现任高层看上去仍想在网媒时代继续保持自己昔日的尊严,我们仍然能在NYTimes的网站上看到独特的,看上去像是一张报纸似的排版,这也许就是那些传统报业菁英的那种优越感在互联网时代的重现,或者是一种暂时的怀旧。

  最后,那些仍怀着美国梦怀旧主义情结和理想主义浪漫以及满口专业词汇的“权威”写手最后也许会像现在许多欧洲国家的仅存的贵族血脉,来满足大多数人对这种不合时宜的菁英文化的猎奇心理。而这个社会新一代的权贵,是新一代一流大学毕业,脑子就像一台微型计算机一样精明的华尔街买手们,他们可以瞬时做空一家公司并从中获利,但是一到屏幕面前,他们上的是facebook,看的是软色情图片,这点和普通草根们别无二致。而注重真实,公正和动辄十几页的对于新闻事件的详实记录,是一项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耗费精力的投资,而他们的更愿意化时间琢磨怎么和网上的朋友约见在哪家夜店,或者到最新的餐厅去享受廉价的美食,道德和法制?还是算了吧伙计。

  人们总想免费,但是人们也总愿意为某些东西埋单。这看起来像是一对矛盾,但其实事实就是这样。

  未来

  在一个消费作为主流价值观的国家,原本的美国精神已经不再重要,祖辈为之追求的价值观,已经在当今社会荡然无存,否则奥巴马也不会拿这些美国人自大的滥觞作为一个政客博上位的噱头拿出来讲。事实是,美国的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普遍存在的价值好追求的了,一方面政府在吹捧着美国梦那些传统价值观,一方面又要面临着提振消费来解决自己窘困的经济局势。因此那些曾经普遍存在于广大百姓心中的的理想主义现在却成了小众菁英文化。而现在大多数的美国青年则只需要继续养活已经过于庞大的好莱坞和他们的硅谷教父遗留下来的电子产品遗产。所谓的开拓精神,自力更生,美国梦等等更像是一门历史课程。

  因此,说实话,大多数的美国人只是想了解些八卦,然后去享受购物和折扣的冲动。至于当权者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或者NASA送到火星上的盒子是否被安全的回收,他们并不是那么介意(尽管他们仍然非常爱国,但这种只是自大的另一种体现而非真正的理解国家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在最近的、出现的华尔街占领者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们看完了网上所有的八卦新闻和黑人暴发户的说唱音乐,当他们想掏钱买下一代的iphone或者时髦汽车时却发现钱袋已经见底,于是乎他们在号称倡导自由公正的Facebook上发起群落,最后史上最荒唐无趣的露营就开始了。所谓美国当今的商业,造就了这代人。普通的受众对免费的新闻和广告已经麻木,但是他们仍然对享受免费和折扣毫无抵抗力。别再指望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个美国梦,那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早就过去了,由于社会发展已经接近饱和,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梦想去实现。因此传媒更多的像是一个刺激消费和触发人们精神上瘾的机器,他只是整个庞大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不不可避免的,传媒必须甚至已经做出转变来迎合整个从六十年代以来就开始并愈演愈烈的消费主义时代。

  针对如今媒体行业两极分化的现状,免费媒体必须找出办法来为自己找到盈利模式,而不是拿着那些访问量去糊弄投资客(尽管现在他还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而老牌的高质量媒体也会选择放下身段去迎合如今消费社会,事实上就连纽约时报也不得不让类似企业并购之类的严肃事件变得更有趣,让它听起来更像一条充满娱乐感和趣味性的八卦消息。那么双方妥协的最终的结果,则是会在传媒世界中生出原本被这次变革砍掉的中段部分,这个部分的传媒拥有的是适度但是有消费能力的读者,免费/收费并行的内容以及某种靠兜售信息文字以外的赚钱能力。也许谈论这种盈利模式还为时过早,因为在技术和创意没有达到条件的时候,谈论这折中媒体似乎是另外一种“天方夜谭”,但是我们也许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才会是媒体的主流。并且毋庸置疑的,更有效并均衡地将受众导向物质满足和自我完整两方面,才会是媒体的最终目的。

  说到物质满足,我们自然无法完全摒弃现有的廉价文化,一些优秀的机构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廉价耐用的好产品。但是更明智的购买者正在形成,他们并非是准求折扣的冲动而去消费,而是有节制和注重品质的消费。一个节制而守德的人不会驱车十几公里,只是为在就午餐时剩下3美元,而一个追求廉价的人才会这样做。

  特征:

  免费(大众)媒体:用免费内容吸引大量受众,然后出售效率非常低的广告,免费。

  收费(菁英)媒体:用长时间以来的信誉和文章品质来吸引菁英受众,然后根据内容收费,无广告。

  未来(中产)媒体:两者的折中。

  备注:本文中提到的媒体是传统纸媒的在线延伸,而非在线服务类媒介。

  ---------------------------------------------------------------------------------------------------------

  “碰撞”后记:新闻媒体变革在中国

  在美国,NYtimes绝对不会在自己的网页上运营游戏,也没听说过Yahoo什么时候卖过手机铃声。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因为这种看似和新闻内容八竿子打不着的服务,让流量大的网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这是一个美国传媒人无法想象的情况。在中国像Gawker这样的由博客(包括哪些胡编乱造或者取悦读者的,尽管Gawker声称他们自己有一套内部的文章审核机制)撰写的独立时评网站是不被允许的。尽管在新浪微博,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露点照片或者的针砭时弊的重口味短信息若隐若现,但这毕竟不会出现在中国某个门户网站的首页。这样适度的监管措施在确保新闻行业真实可靠的同时,多少给现在的中国正牌新闻工作者挽回了不少颜面。

  中国人无所不包,海纳百川的传统以及巨大的人口基数,让一个看似是公共服务的免费新闻媒体成了一台赚钱机器。而在既有的那种看似有点粗劣和诡异的盈利模式之下,线下传统权威媒体也开始放下身段,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大型门户类网站。中国人传统意识上的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形成了这种和谐共赢的局面。因此菁英媒体和大众传媒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在美国人眼里看来是不可能的融合,在同一个网站上,你既能看到语惊四座的菁英高论,也能看到那些只有农民工才会相信的假药广告。这种向传统媒体购买文章的模式倒是反过来被运用在美国的时评网站Pro Pulica上,他们通过合作方式转载纽约时报的新闻,然后再加以评论。新闻以松散的形式被大量采购,然后力求通过广告方式变现。

  说到中国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转型,除了国字号报纸人民网成功转型为优秀的互联网媒体之外,其他纸媒似乎都没有急切的想在互联网上有所建树的一员,而在全国销量第二的参考消息报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什么读者。

  在看到纽约时报的运营官哭丧着脸说道:“我们真希望有个好心的机构能够在这个危急时刻‘收养’我们和我们长久以来的价值观”时,我真想跟他说“试试去找新浪谈合作。”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六):转型之困

  “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梅耶的“报纸消失论”曾引起业界一片哗然。然而,从现今的纸媒的式微衰落之态来看(数数去年有多少大报停止了纸质发行),报纸消失已成定局,且消亡之日要比曾经引起巨大争议的梅耶所提出的时间还要早。哪怕是曾经傲视群雄的《纽约时报》,在全球媒体生态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单单以“内容为王”来应对数字媒体带来的生存危机,已并不是那么信心十足,那些曾经不屑新媒体的“无冕之王”们,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焦虑地进行各种探索实验,以期挽救传统媒体的颓势。本片就是以记者David Carl视角来呈现在新旧媒体的交锋冲突下的《纽约时报》。

  尽管有着无冕之王的自矜,但时报人却并未固步自封,他们努力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进行着种种努力探索:设立“媒体专区”,报道媒体包括时报自身的数字化变革;和维基解密合作,拓宽信息源渠道;设立付费墙,对超出限定阅读数量的文章进行收费。NYT还吸收了以写博客出名的Brian Stelter,有趣的是,这浸淫于新媒体的年轻记者非常鄙视不上推特的人。然而,对于大多数时报人来说啊,他们对新媒体的感情是复杂的。时报记者David Carl对于新媒体是不屑的:有价值的报道是需要大量精力长线投入的,他不明白在短暂又聒噪的交流中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用起推特,“在用了推特一年后,它让我服气了吗?——没有。”在时报内部,持这种精英式的骄傲的传统媒体人不在少数,即时不得不选择和阿桑奇选择合作,他们对阿桑奇在Youtube发布的视频有所指摘,认为它没有完整地呈现事实的全部,将它剪辑为倾向性非常强的报道,并不符合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而大众对于Ipad的疯狂,让他们即困惑又担忧:ipad到底是就传统媒体于水火的天使,还是要将之绞杀殆尽的恶魔?

  现实的困境不仅是数字技术所造就,无冕之王们的新闻理想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已然没有了曾经光荣与梦想时代的纯粹与坚守。片中时不时穿插了那个令无数时报人心驰神往的年代——那是专业媒体的鼎盛时期。《纽约客》的主编David Remnick说“《国王与权力》这本书让我对《纽约时报》心驰神往,除了这,我什么都不想干了。”((⊙o⊙)嗯?那你现在•••)无论是对五角大楼档案的揭秘,还是对水门事件的报道,那种推动社会进步、参与历史进程的骄傲似乎已是明日黄花。现今的状况中,《纽约时报》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独家新闻”,机械性地记录和报道,并没有进行核查消息真实性,错误地报道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容,沦为了一场“欺诈运动”的帮凶。而以往,《纽约时报》在报道争议性事件时,都会列举出正反两方面的说词和观点,尽力保持客观中立。

  片中还提到付费墙(paywall),片尾打出的字幕把这一措施的成效交给将来回答。这个现在被视为传统媒体应对数字媒体冲击的有效武器在片中(本片拍摄2010底)并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在这个急剧变幻的新媒体时代,对任何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寄托太多的信心未免让人觉得天真可笑,对于付费墙,媒体人更多的是困惑和忧虑:报业是多年来实行网上新闻全部免费,同时在互联网上“新闻应该免费“的消费心理业已形成,而大量的时报读者认为付费墙有悖于“信息自由原则”。任何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几经波折之后(付费墙的建立曾让网站流失不少读者,时报也多次撤掉付费墙后建立)柳暗花明。2012年底,《纽约时报》线上线下的总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该报第一大收入来源。我们都知道,摆脱了广告的严密控制,这对媒体的意义是什么。片中一情节倒能为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加上注脚:David Carl拿着一张被成许多空洞的newser网站页面说,“看看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内容,你们网站还剩下什么?”底下观众哄堂大笑。从最朴素的逻辑出发,对于设置付费墙的传统报纸而言,若想通过网络收费来获得收益,就需要提供足够排他性(exclusiveness)的内容。高质量的、不可替代的内容正是纽约时报成功的证明。即使在数字时代,内容生产者同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尊严和利益。

  影片的最后,是NYT获得普利策奖的宣布仪式,“我要说的是,现在新闻业依旧生龙活虎,尤其是在纽约时报。”总编的一句话引起了时报人们的掌声。是的,即便是在数字时代,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这个基本点。在经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技术之后,人们总会回归到最朴素的追求,即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和冲动。这才是人类创造媒体的本意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七):Let's wait and see

  一周前開始搜這部電影的洛杉磯放映表還有兩家影院,昨天發現只剩下一家了,於是義無反顧的設了週六的鬧鐘然後驅車前往Santa Monica趕上了那一唯一的早場。

  Journalism is a tool, we use the tool to achieve the goal, which is justice.

  Wikileaks的創始者在被問及如何定義journalism是這般回應道。

  the media is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is the media.

  這句話也恰如其分的詮釋了如今顛覆傳統的信息社會。公眾不再單方面從特定的媒體獲得信息,公眾本身製造新聞並且傳遞新聞。任何傳遞信息的人都可以是媒體。主流媒體的權威和力量已經被削弱。

  The print media is dying?

  紐約時報,這個被眾多新老報業人昵稱為Times的傳媒巨擘,在美國著名的各大時間點都發揮了重要角色。無論是水門事件還是近期的伊拉克戰爭或者同行中芝加哥論壇報的破產,紐約時報都以其深入、細緻、客觀的分析和追蹤報導從而成為各種媒體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

  在一個電視辯論中,David Carr用將圖片掏空后內容所剩無幾的網頁模型戲謔網媒內容的空虛。然而極具諷刺和矛盾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讀者習慣於看圖片而非冗長的但是非常有信息量的報導。

  Information historically is not free.

  這是被新媒體慣壞的一群消費者,他們習慣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包括新聞,音樂,電影,乃至各種娛樂。Wikileaks可以充當洩露伊拉克戰爭視頻的非政府非媒體的新角色,和youtube一起可以在靜悄悄的一天早晨披露白宮新聞發佈會和主流媒體毫不知情的事實。更不用說各種social media,一直以來都是吞噬主流媒體廣告市場和瓜分其用戶的最大角色。

  然而歷史上,新聞從來不是免費的。而這一點也是眾多從紐約時報出來的白髮蒼蒼的老人們苦思冥想不知道如何告知大眾的一點。

  What Will happen if New York times is dead?

  一個網媒的CEO說,“我們不會像你們想的一樣歡呼雀躍,我們會很不安。我們期望傳統媒體會做著他們一直做的工作,我們期望他們深入五角大樓,深入伊拉克前線,和政客議員名人深入交談。”

  這部電影一直延續著一種前途未蔔的、令人擔憂的論調,並且努力的收集各方聲音來保持客觀和中性。Times報導的真實性受到了質疑,他的廣告收入曾經直線下滑,他解雇聘用了數十年的老員工。然而到最後,這本紀錄片展現了對Times的偏愛和期望。Times對盈利模式的探索未曾停止,他對芝加哥論壇報的破產分析成爲了風向標,他擁抱各種新媒體新平臺包括iPad,Facebook,twitter和各種部落格。紐約街頭雪花紛飛,但是紐約時報總部大樓卻掌聲如雷。

  Journalism是一種態度,和正義、求真一起是永恆的。然而新老媒體的矛盾將一直持續,希望得益的是作為讀者的我們。Let's wait and see.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八):纽约时报的转型之痛

  2012-02-12

  Web2.0时代“狼来了”的呼声已经喊了很多年,因为各种原因,似乎国内的媒体总觉得没有面临那么迫切的形势。但对于报业标杆纽约时报来说,不仅经历了切肤之痛,更是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应对和转型,这在《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里被描述得淋漓尽致。私以为,这是每个平面媒体工作者都可以细心揣摩的作品。

  从技法上看,它并非多么高超,全片像是一次凌乱无章的采访习作,想到哪拍到哪,没有清晰的主线和完整的架构。但它胜在真实:它引领我们走进相对神秘的纽约时报内部,观察他们从高层到一线员工如何工作,观察他们在互联网浪潮面前的窘态和转身。同时,又因为策划和拍摄对象的随意性,也算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全景式扫描,尽管从深度上有所欠缺,但鲜活是它最大的优势。

  很多人看过以后会有一个疑问:新媒体(这其中包括新闻网站、八卦网站以及SNS等等一系列与纸媒、电视、广播不同的新兴传播形式)真的有如此大的冲击吗?事实上这种冲击已经来势汹汹地波及到了生活的每个方面,它改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从本片立意来看,它深刻地改变了平面媒体的观念和运作方式。

  新媒体有哪些代表力量?影片中涉及到的主要包括了: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三大社交网站,WikiLeaks(维基解密),一些标新立异的公民记者网站(比如以个人视角深入利比亚拍一些耸人听闻的落后风俗和社会见闻),还有一些与纸媒合作开展严肃调查性报道的独立撰稿人网站。

  这些从多方面构成了对平媒的冲击,片中着力强调的,除了人尽皆知的三大网站外,主要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带来的重大影响。阿桑奇接受纽时采访时,明确阐明他心目中的新闻理念是“追求正义”,而非传统新闻业理念中的理性、客观、平衡。他对真相的推动无疑是充满立场、有失偏颇的,却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推动了“个人作为消息源”这一互联网时代传播特征的极大流行。

  这一潮流在三大社交网站时代早露端倪,维基解密将其突破性地引入到“媒体”这个领域里来,自阿桑奇之后,各种难辨真伪却影响深远的文件从各种私人匿名渠道聚集到这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上来,信息公开变得更透明、更碎片化、更难以控制,也更远离“权威性”。这对以一手严肃调查报道为生的时政类平面媒体,确乎是难以承受之轻。

  尽管纽约时报的新媒体观察员大卫•卡尔在片中讥讽了网络新闻其实全无一手货,但纽约时报此后和维基解密的合作成了报业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举动。很难说这是妥协,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这个实力雄厚、信誉笃定的平台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浊扬清”,要知道,“真实可靠”是网站信息源的“命门”。

  这一步的跨出是痛苦的,纽约时报此前步步败退,广告收入和其他平媒一样大幅度下滑。年轻一代读者不愿意读长篇文字报道而更愿意读图,日常更是没有阅览报纸而只有挂微博看视频的习惯,这是所有报纸杂志必须正视的现实。在片中,一个在纽时服务数十年的普通员工在裁员阴影下自愿离职,这一幕让银幕前的平媒人心有戚戚。

  众所周知,现在所有主流媒体几乎都推出了iOS和Android平台下的推送软件,这是大势所趋。此外,纽约时报的电子版今天已经演变成收费模式,美国有不少知名报纸杂志也采取了这一做法。这种必然有利于报纸赢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却有力地挑战了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在产权保护薄弱、从来都习惯各种免费大餐的国家或地区。

  《头版》一片尽管弥漫着守旧者的感伤,但也时刻流露出荣誉感。纽约时报从上到下,每一个员工都在极力适应这个崭新的时代,并为报纸转型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他们持有的乐观和务实态度打动并感染到了我们这些远在大洋彼岸、媒体形态还极大落后的同行。未雨绸缪也好,赶鸭子上架也好,作为世界报业巨头,纽约时报以一部纪录片做出了表率。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九):倒下的是报纸,纽约时报还在。

  这是上周《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老师给放的,从来对纪录片都没办法忍受的——太枯燥了。能认真主动的看完这个,除了自身是新闻专业的原因外,这个纪录片的内容是值得品味的。

  不妨说,纽约时报编辑部的那种工作环境和运作方式是我很向往的,让人第一时间就浮现“有条不紊”和“凝聚力”这两个词。看过《风雨哈佛路》的人应该也对纽约时报有所耳闻,女主角为了它所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被这群时报人进行了一轮轮的测试。会议桌周围并没有正襟危坐却透露出专业与睿智(自认为)的人第一次让我对时报产生好感。不管之前老师对时报有怎样的溢美之词,都比不上生动的画面对人的影响力。好歹曾经是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报纸。

  回到正题。镜头里那个白白胖胖的年轻编辑是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他是因为“太会发微博”被时报看上的。片中他说的一段话我很认同,大致是说,现在很多人都倾向于选择对他们来说免费的东西,但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你现在消费的信息通过一种你看不见的方式在收费。然后你开始思考,我天天看网易新闻不收钱啊,笨蛋,就先不考虑鼠标和键盘的磨损带来的损失了,流量不是钱呐,电费不也是你交,你浏览了大量“黄色新闻”(别想歪了,自行百度)、花边广告没准一时冲动买点什么难道花的钱会比报纸少?就不再绿豆似的列举了。你会说,既然我已经花钱买了流量我又何必再去买报纸呢,说的太对了,这就是报纸没落的真相。

  没错,传统报业的没落、网络媒体的泛滥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尴尬。快餐信息蜂拥而上,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去捧报纸了,况且人生而懒,足不出户俯瞰世界大小新闻多牛X。便捷、超大信息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多少信息是可靠的呢?上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选择一份媒体罗列该媒体一周内黄色新闻所占比例——我才真切的体会到什么叫信息泛滥。我们点击了多个新闻网站,包括网易新闻、楚天都市报网、腾讯新闻等。以楚天都市报网为例,不完全统计,一周内社会版新闻186条中黄色新闻35条,并且这186条新闻有95%是来自各大报纸、网站,原创极少,且都是市内新闻。这里也不是说传统媒体的信息有多么真实可靠,就连一向以“历史的记录者”自居的纽约时报也有不少轰动性甚至是毁灭性的丑闻。

  先排除它曾自曝的丑闻(因为属于少数不自律的记者伤风败俗的事情,也是编辑部的工作失误,不代表纽约时报的立场也不能改变它的价值观),对纽约时报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它并没有商业社会常有的那种浅薄和哗众取宠之处。格调严肃,不以惊世骇俗的大字标题、耸人听闻的下流新闻招徕读者;信息量充足;客观冷静,就算有倾向也会用最专业的手法掩盖的让人无可指责。这样一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报纸形势也是无法逆转的然后信息的价值是客观的,不随形式的变化而打折扣。

  传统报业的现状也是有目共睹,就纽约时报来看,当时全国广告直接邮寄、电子媒介的冲击、发行量下降、新闻纸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削减员工、向外租赁办公室、改革版面、增加等举措也只能救一时之急,网络媒体的大潮流下它必须有所行动。建立了电子网站之后似乎是打开了困顿已久的新出路,对读者实行部分内容收费的措施,颇有成效。(虽然相比辉煌时期来说自然是阅读量大减,不可相提并论的。)还是有相当的读者愿意付费获取高标准的原创报道的,虽然现在大多数网站媒体通过注明转载来源提供貌似免费的信息,随便看看网易、腾讯莫不如此。所以说信息的价值是不会丧失的,整个社会便是通过它而联系起来,形式会改变也是历史之势。

  总而言之,纽约时报并没有倒下,但报纸的黄金时代沉没了。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观后感(十):We Can Not Be Killed

  2012-1-31

  职业新闻人会消失吗?

  不会。

  是的,传说中的自媒体概念很火,很容易让人有种人人都可以是记者,有人有网的地方就能产生新闻内容并传播,记者可以歇菜了,这种错觉。但是,只要不断探寻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这种人类情怀不消亡,那么,我相信一直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怀有新闻职业梦想,并且这些人总能执着地发挥技能、才智,做到比非专业的更好,他们就会有价值有市场,从而存在下去。只是以后他们所供职的机构应该更靠近新闻社的概念。

  报纸会消失吗?

  很有可能会。它会输给时间。

  做报纸的可能只是热爱新闻的一帮人,但是如今还买报纸看报纸的,绝对是有报纸情结的人,而这种人在新一代里几乎不存在,所以总量会越来越少。没人看没人买的东西会存在么?那个。。我们讨论的不是人民日报。

  有人不相信,说纸质品的阅读体验是不可替代的。几年前貌似美国还有一个哥们把博客印成报纸卖,最后他的报纸经营不下去关门了,但是他说愿意用自己最后的1块钱打赌,赌报纸这种媒体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其实newspaper这种paper,它和书籍又不一样,它是一种快速消耗的东西。一,大多数人不会逐字看完一份报纸,看报的速度比看相同字数的书要快,快捷地了解内容比追求某种特定的阅读感觉要重要得多。二,这个世界上每天出街的报纸中的大部分,结局都是当废品卖掉再生,有幸被人类保存下来的报纸是极少数。我算是同辈人中比较爱报的,都只保存了几十份,其中能作为传家宝的只有几份而已。

  所以,阅读体验和收藏,这两个纸制品对于数字产品的最大优势,到新闻这件事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网络媒体对于平面媒体的优势却是巨大的。

  新闻的主流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变更,几乎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结局。

  以上是看完本片后发生的一些思考。

  片子很不错,理智与情感并存。

  镜头非常自然地记录了纽约时报的记者编辑们。通过观察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讨论了一些有关报纸这个行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比如报纸和gwaker、propublica之类网站的关系,和iPad的关系,和维基解密的关系,以及办公桌上有1台PC、1个MacBook、1个iPad的新生代网虫记者和从不用SNS的老派调查记者的关系。

  难得的是,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片子一点都不会单调无聊,而且会引发人强烈共鸣。那位吸毒蹲过监狱的老派调查记者大叔实在太酷了好吗!我待过的那家报社也是这么一个集合各路神人的地方,拄拐大叔,长相老成的神童,没有任何文凭的长发诗人神马的。

  而且你会发现,原来全世界的日报最害怕的事情原来是如此一致:漏稿。“全世界只有我们没有报道这件事吗?”哈哈哈,纽约时报也会怕呢!全世界报社开编前会的样子也是如此一致,大家都使劲推销自己部门的稿子,希望得到那个头版头条的位置,主编大人就很冷血很随意的挑肥拣瘦。

  片子花了大量的篇幅讲维基解密事件、伊拉克撤军事件、传媒公司丑闻等等。新闻人的严谨、敏锐、勇敢、高效异常动人。最后以总编宣布普利策奖的场面收尾。我想片子的作者应该对这群人是充满敬意的吧。

  谁不会呢?

  We can not be killed. 大叔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真的很愿意相信他。即使明知道可能就在不久之后他们有的人就会被裁员,报业可能真的有一天会消亡。

  可是呢,哪怕就是因为这群有点才,有点轴,有点理想的人的存在,你也会衷心的期望,这一天慢一点到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