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心慌方·零》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4 03:3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心慌方·零》经典观后感10篇

  《心慌方·零》是一部由厄尼·巴巴拉什执导,扎卡里·贝内特 / David Huband / 史蒂芬·穆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慌方·零》观后感(一):暗室微光

  极其想和谁讨论下电影,或是别的什么的。又是个开关类型的前传,把前几部连贯起来,电流流通,情节总体清晰,天色大亮。

  出于共情心态我再次感觉到心脏被导演攥紧逐渐施压。

  我不知道如果是那样一个恐怖的地方,自救尚不可,韦恩会不会为了一见钟情而自愿进入cube救人。不做梦,但这真的是这三部电影里最大的温暖。或者说是体制的BUG,人性,你说它寒冷,又并非冷得天衣无缝。我们都仰望那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就像是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其实也是多少万分之一的机会一样。在年轻的时候,看着梦想在那里就很好,也许它在慢慢冷却也许它像影片中不知名的缓释酸剂一开始用水的颜色欺骗你最后毁灭周身或者就像是四叶草的种子,潜伏着,有一天迸发出它最大的力气将小拳头弹在你脸颊。

  如果说第一部是讨论人性,我只看到许多的残酷。如果第二部是纯粹玩儿数学物理知识,我看到一群不抱希望的人在绝境下放纵。第三部,也就是前传,更加侧重描写体制与控制,描写所有小白鼠所有困在鱼缸里的鱼。却反而有着最最温暖和仅有的一点希望。

  坐以待毙没用,寻求出路没用,即便找到出口亦是无用。想想所有生活的窠臼,是否也相似。我们只是期望时间和自己的肢体活动会带来改变。在背后的BOSS,操盘手的嘲讽注视下,无论有无原因,惩罚都是一定的。就像我们为了忘却一个人,而抛弃一座城市,或者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生活,而跳出自己的房间,去一个向往的或危险或安全的国度。这是个什么样的命题。如果BOSS不给出口,那么出口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最后他说,this room is green, and I wanna go back to that blue room. 对,go back go back go back。

  谁又可以?让他再次同她在一起,哪怕是机关重重的异次元杀阵。她和女儿瑟缩在雨林中看那幅皱巴巴的画,像一场梦亦真亦幻。而对于他,一切清零,没有结束,却是更艰难的路途。已经不再为逃亡,不再为生存。即便脑中被植入芯片,即便只剩记忆的边边角角。想想第一部他第二次回到白茫茫的出口,YES OR NO?控制按钮的人问。如果回答相信,回答YES,还会不会生还?

  如果说这一切勇士行为不是为了被赞扬,我想白痴地说一句这是为了爱可以吗。为了捍卫一个母亲对于女儿的爱,也为了捍卫自己对于她的爱。

  我从来不会以很轻松的心态去看这类电影。SAW系列,CUBE系列,甚至是死神系列,多扯的故事都不会那么调侃。饮鸩止渴这种事,也唯有在播放器前,看看百万分之一的光芒,也许,也只是一扇玻璃窗。

  《心慌方·零》观后感(二):又是个故弄玄虚的前传

  幕后集团绑架了一群人,植入芯片,投入特制空间,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都是挂。幕后工程师可以通过植入芯片,看到实验者的梦境。我不知道梦境代表了什么。在最后,男主的梦境出现。究竟女主是否逃生,好像是个迷局。

  关于空间的人,除了内部逃生的工作人员,只明确交代了带领罢工运动的女主。可怕的方形空间,设置了种种暗器,进者即挂。或被切割,溶解,或者烧死,这是彻底的虐人空间,我似乎看不出主导者实验的意义。如果仅是暗地里将人消失,完全不需要费如此周折。找几个全职杀手即可,耗费如此大的物力和人力,搞个迷阵就是为了杀人取乐。我们也没有看到幕后的变态大BOSS。

  或许种种疑惑,有很多解释,不过我第一次看完,并没有多少惊喜和震撼。我在发完该评论后,才发现我看的电影和要看的电影居然不一样,我看的是后来拍摄的前传,难怪豆瓣分数低。

  《心慌方·零》观后感(三):心方慌·零度:终于有了一个小圆满

  于我而言,从《金蝉脱壳》到“心方慌”三部曲,似乎是不得不为的事,因为有些貌似相关的因素,牵着我完成了这个过渡。这种状况,为自己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然后将一系列事情给串接起来,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强迫症。比如,手机上那么的APP,只要有一个出现了推送,使得APP右上角出现了一个1字,不管是不是对于那个1里的内容真的感兴趣,我总会点开,让1字消失掉才安心。从心理学上看,这是典型的强迫症症状。好吧,我认了。但无论如何,这对于我自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圆满,终于可以划伤一个小小的句号了。

  对于“心方慌”三部曲,看过的时间很久了,为了要将它们串联起来,并一一写出来,我又用鼠标拖着,又快速地重温了一遍。依然是第一部的印象格外深刻,第二部,还有作为前传的第三部,依然的印象不够深刻。不过,相对而言,作为前传的第三部《心方慌·零度》的整体水准还是要比第二部要好一些。作为第二部的《心方慌2:超级立方体》实在是太过于摆弄玄虚,结果搞的只有创作者自己嗨了,观众并没有跟着他们的脚步走,成了不尴不尬的存在。

  到了《心方慌·零度》,创作者显然吸取了教训,没有在解释“魔方”的原理上故作高深。而是精心去讲诉了一个故事。它力图去解释为什么会有第一、第二部里的立方体,还有“魔方”的建筑过程,以及建造者是如何对“魔方”内部进行监控的。而且,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还算高明的结尾,完美地与当初的第一部《心方慌》结合了起来。

  其实,从大的逻辑上,第一部解决的是放入“魔方”内的人事如何重构人际关系,从而将“魔方”存在的意义凸显了出来;第二部解决的是“魔方”存在的目的,它通过一个巨大的阴谋论,让这一切看起来成立了;而第三部,作为前传,它力图解决的就是“魔方”的缘起,还有外部是如何使“魔方”运转的。三部曲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运转逻辑。还有,第一部始终在“魔方”内部;第二部开始有了一点点“魔方”之外的印痕;到了第三部,就将“魔方”内外的结构进行了打通,内外的故事各占一半一半。这个层面上,也组成了一个逻辑环。不过,因为第一部的《心方慌》的真实内涵,还是对于宇宙观及人类社会的一种隐喻及讽刺,“魔方”只是外在的表象而已。所以,无论上述的外部逻辑多么的自洽,都只是在表象上的重构,而无法真正深化第一部所带来的思考。这就是第二部续集,还有第三部前传的必然失败性,也是它们不可承受之重。

  但无论怎样,三部曲从不同的角度,还是完成了一定意义的重建,使得三部曲之间,形成了一个小的圆满。从这个角度,这个第三部的《心方慌·零度》还是值得一看的。甚至,可以忽略掉《心方慌2:超级立方体》的存在,直接从第一部跳到第三部上去就可以了。

  不过,从精神的角度,《心方慌》的结尾还是隐喻了,人类的可被拯救性,结尾尽管整体悲惨,但总还是有存在光明的希望。而故事上承接第一部的《心方慌·零度》则因为故事的承接性,最终变成了彻底的悲剧。

  原来,“魔方”的建立,是政府及军方的一个试验品,以将死囚或持不同政见者为试验对象,放入让他们必死的立方体之中,以观摩他们的各种死法。这种设置真让人心惊,而且其中不同 被试验人的不同死法,也的确有些骇人,甚至有些显得过分了。建造“魔方”的政府及军方就如同《电锯惊魂》里的竖琴,设计了别人的生死,然后将人抛入其中,让其做自我选择。但这里的“魔方”制造者不如竖琴之处还在于,竖琴会遵守他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最终会放能够摆脱生死设计的那个人走,但《心方慌》里的制造者们去不是,他们将游戏规则玩弄于股掌,即便你能走出去,还是要通过修改游戏规则,然后让你不得不去选择死亡。或者干脆将你变成白痴,去自生自灭。

  《心方慌·零度》的数学天才就成了这样的牺牲品,原本是游戏制定者中的一员,因为动了恻隐之心,而变成了被游戏规则操纵的一员,还因为他力图冲破游戏规则的束缚,最终受了精神与肉体的彻底摧残。尽管到了《心方慌》中他最终还是成为了那唯一获得光明与自由的人,但即便是给了光明与自由,因为他精神与肉体的缺陷,又能如何去享受那份来自不易的光明与自由呢。所以,这构成了真正的悲剧。使得《心方慌》中最终一点的光明也因为有了《心方慌·零度》的出现,最终也变得暗淡了。这一点上,还是不要再看《心方慌·零度》的好。

  希望与反希望,就看你怎么看。不在意于希望,也就对一切都无所谓。而对于希望心存渴望,就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投入。不是吗。

  《心慌方·零》观后感(四):《恶之平庸》

  恶之平庸 by 刘瑜

  http://www.noticias1.org/images/sheng-2.jpg

  “恶之平庸”。通过这个词,阿伦特想表达的是:艾克曼——很可能也是绝大多数纳粹分子——并非恶魔或者变态,从他交待的材料及心理医生的诊断来看,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几乎可以说是“可怕的正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特殊时代,无动于衷地杀害成千上万人。

  “是纯粹的不假思索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阿伦特写道。“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当上级命令传达下来,下级就去执行。如果有一天有人追究罪责,下级就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多么合理的解释,几乎应该表彰其敬业精神了。

  最近我常想起“恶之平庸”这个词,原因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一个盲人,在一个村子里,被封锁在家,既不允许出来,也不允许别人进去。但凡有人去看望,就被暴力驱赶,以至于有人称,该村已成了中国的探险胜地。

  这个事情中,最令我好奇的,是那些参与看守盲人和暴力驱赶来访者的底层公务人员或雇佣来的打手。这些人昼夜看守着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家庭,对前仆后继的“探险者”轻则驱赶,重则殴打。我好奇的是,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如此顽强地守在那里?如果仅是为钱,是什么说服他们,那份看守的报酬比那个盲人的权利更重要?他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更安心地挣到维持生活的费用?

  我相信,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正如山西黑窑案中,那些每天路过黑窑但从未想到举报的人是“普普通通的人”一样。电影《盲山》里,那些联合起来看守被拐卖女孩的村民是“普普通通的人”;福建三网友案中,给三个网民因言定罪的法官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我能想象,这些人爱打麻将,爱看《还珠格格》,要是路上碰见个问路的,没准还会热情指道。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普通人甲,不过是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乙是奉命把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到隔离区的警官;丙则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丁只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戊是负责收尸的清洁工??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他们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而已。但是,让希特勒一个人负责吗?600万人呢,他一天杀一个,也得杀一万多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24名学生随机抽签,一半当“狱卒”,一半当“犯人”。结果在一周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演狱卒的学生越来越残暴,演犯人的则越来越卑怯。短短一星期,哪怕是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感就可以改造人性,这事想想真叫人不寒而栗: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个星球?

  用角色开脱恶行,便利在于那个角色中的“我”不再是我,而仅仅是“他”:张警官,刘处长,陈法官??如果是站在村口的无名小卒则更好,因彻底的匿名,就意味着彻底的责任豁免,所以“我”可以从恶如崩。而所谓人性觉醒,是从自己隐身的集体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人;是从角色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看到雨滴如何汇成洪水。

  今天仍有无数“不假思索”的梦游者在制度的催眠下游荡。然而,哪有什么抽象的制度?甲乙丙丁戊,你就是制度,舍此,制度只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纸而已。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假思索”地转下去,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这是一个问题。

  《心慌方·零》观后感(五):最爱第三部

  三部里面来说,最喜欢前传。好几年前看的片子,但是现在仍然能记得十分清晰。

  但这三部,显示的一个共同点:人性。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尤其是第一部的警察,心底阴暗、自私、怕死的情绪展露无疑;第二部的食人狂;和第三部的二个观察者,所展露的正面人性。看了之后不禁幻想,如果是我在那个cube里,我是否会有test trap的勇气,是否可能舍弃同伴~~

  一直有个疑问,第二部里弱智儿Wynn跑出去后,会遭遇什么样的情景?

  《心慌方·零》观后感(六):极权世界的牺牲品——对弱智是否同一人的辨析

  本片之所以为前传,除了交代了CUBE的背景,还在于片尾和1相衔接起来。初次看,我也以为2个弱智是同一人,以为选了新演员来重新演绎弱智之前的经历,但后来连跑龙套的那些群众演员(发现弱智的人)都完全对不上,就开始有所怀疑了。

  于是又看了一遍1和3的细节,果然,弱智不是同一个人。

  1. 名字和样貌不同

  在CUBE里的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有自己名字。第一集出现的弱智叫做Kazan,当时Holloway还看了他衣服胸口的名字一眼才喊他名字的。第三集末尾那个则是Eric Wynn,镜头中很清楚能看到Wynn的名字,2个弱智名字长相都不一样。

  2. 出场方式不同

  1里kazan的出场是黑人警察拉开天花板的门,从上面掉下来的。3里Wynn的出场是直接在地上被发现。

  3. 有关相同表现行为和对白的释疑

  有人会说,2个弱智的手部动作和撞墙的细节,以及遇到那一干人后说这是一间绿色的屋子等等都相同。我的猜测是,这些人可能原来都是观察员,和Eric Wynn一样因为发现了什么或不服从命令而被植入了芯片,弄成了弱智。芯片的程式设定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可能会有类似的表现行为和诉求。 1里Kazan提到了蓝色的屋子,这可能和他的经验或某个记忆有关,3里Wynn只是说要回去,并没有提到蓝色的屋子。两个人说这是一间绿色的屋子,答案很简单,因为2个人确实都在绿色的方块里,这只是对客观环境的描述。

  4. 导演不会傻到宁可对不上人而不用1的原始镜头

  如果是同一帮人,即使演员事隔多年再出演是个问题,导演也完全可以拿1的相关镜头剪辑上去,再不然,找同一肤色差不多的人化一下妆再演呢,完全没有必要找一堆人对不上的人去演1的那些角色:3末尾发现弱智的人们,其中有黑人胖妇女、金色短发女、年轻男性白人共3人,完全和1不同。观众都能看出来,导演不至于笨的看不出来。

  5. 弱智起源说——他们都是小白鼠

  3最后Wynn和黑衣独眼男Jax对话,Jax说Eric Wynn是犯了反政府和反上帝罪,几年前他就签了协议书自愿成为测试者。换言之,虽然他为组织工作,但他也是个小白鼠,包括Owen, Dodd, Chickless等等人,都是小白鼠。

  对组织来说,不管是CUBE里的,还是他们所谓的雇员,都是组织的试验品。只不过,有些人只是洗脑——例如OWEN就没有变成弱智,而有些人如Kazan和Wynn直接改造成弱智。由此看来,组织可能根据不同性质和情形区别对待。因为组织本身就在进行人体、生物、化学、心理等方面的测试,对于背叛者,特别是是高智商人群,组织很有兴趣把他们改造成弱智,以测试他们在CUBE里的存活率和表现。而从1和3的铺垫来看,2人均为高智商。

  ◆关于弱智的结局猜测

  从3能看到1里Kazan进入的那道白光只是个表象,他仍没有逃出组织的控制,照例要来一遍YES or NO的问答。从Dodd的经验描述来看,没人选择过YES,即便选择了YES,等待主角命运的可能是比死更悲惨的事。

  《心慌方·零》观后感(七):技术角度分析cube0、1、2

  按影片的制作顺序是cube1、2、0,但0是前传,所以技术角度的顺序是0、1、2:

  1、开门方式:cube0是旧式的机器,类似于公交车上的紧急开门旋钮式隔板门;cube1是双手转把柄以旋开的箱式拉动门;cube2(最高科技)是触摸式自开隔板门(设计门的杰瑞死于本片中)。

  3、杀人方式:cube0是旧式的机器,有毒液腐蚀掉肉、超级病毒烂肉、火、超低温、钢丝绳切割(这个最有比较,因为cube直接进步为激光切割了);cube1有喷掉脸(飞天神鹰)、激光切割……cube2(最高科技)超立方模型剪人、时间高速流逝饿死或老死人……

  4、房间标号:cube0是abc字母表示数字;cube1是数字,但要计算质数因子;cube2(最高科技)无需数字代号,也可能无法标注代号,因为他是超立方体和很多平行空间、在变且可以合并(最终归一坍塌)。

  5、被关人员:cube0是很多打着同意试验的罪犯身份的小白鼠,除了女主和男主;cube1拍得最早,是有社会隐喻的几个不同身份人员,只有建筑师是设计了整个装置的外壳;cube2里被关的用迈克斯的话说是“每个与这个东西有关的人都丢到这儿来”,有游戏设计师迈克斯、打官司的女律师、女天才黑客盲女莎夏、知道方案的理论数学家佩莉太太、设计触摸门的杰瑞、五角大楼的上校等。

  ==========================================

  从技术角度,几点感想:

  1、cube装置是某大集团(目前透露出的明确信息就是cube2里出现的大军火商艾桑公司)所建,它是在逐步设计、建造、完善中,也可以理解为经历了一代、二代……从技术看,cube0和1应该属于一代技术,cube2属于二代技术,且最终完成(cube2影片最后黑西装sir接电话所说的‘第二阶段已结束’)。

  2、有人说cube0拍的太粗糙,其实这正是其合理之处,因为一开始的cube刚设计时只是个魔方组块结构,最终二代却实现了(当代技术还没有的)4维空间超立方体结构。

  3、cube0最终把男主设计成了cube1里面的智障,起了前后呼应作用。但从技术角度看,cube0和1是明显不同的两个装置,从0到1装置升级、建造不是短期内可以做成的,那智障要被关在装置里多久?吃喝拉撒这么解决(呵呵呵,又瞎琢磨了)?其实,影片既然要这么呼应,为何不直接用cube1的电影道具去拍cube0呢?直接就按两个故事是发生在同一套装置里设定就是了。

  总之,影片还可以,1和2我评4星,0稍差但也给4星。

  《心慌方·零》观后感(八):看完这部片子,谁还想得出标题该起啥

  我觉得我阅片挺多的,给我后续阴影最强烈的,现在想想,也就迷雾,第九区,和心慌方系列了。

  就是这种,看完后筋都在跳的紧张感,和绝望,还有浑身上下的出冷汗。本来以为自己能把握住,现在看来还是应该选择好伙伴在下午的阳光下一起看,而不是一个人在房间深夜抱着枕头看。

  胃疼,非常胃疼。

  口干,非常口干。

  看第一部心慌方的时候是在大概两年前,高一的时候,那天看完我就睡不着,每天都生怕自己醒来被抓走。而且这部前传看完,连对第一部“弱智天才逃出”所抱有的唯一希望都没有了。毕竟首先,片尾解释了他们的来历,都是带有反叛良心却被抓走的实验者们。其次,就算他们逃出,在被问到是否信上帝的时候,也不知道会报以怎样的答案。

  而且就算说“是”了,活不活的下来还不一定呢,毕竟这只是主观的“游戏”,而他们只是上面人们的小白鼠。

  也就是说,从开始的开始,最初的最初,进去了就没有一丝可能性活着出来。

  可是就算到了前传,片子也并没有完全讲清楚这个大组织,大概也是讲不清楚吧,毕竟这个设想本身就太可怕,虽然比起“人体蜈蚣”而言要有些逻辑,但是本质上来说,血腥和残忍程度却是一等一的。

  不知道该说什么,满脑子都是一个想法,“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好”。

  除去只是为了增添血腥程度的鸡肋角色,主角们完全诠释了“好人没好报坏人更没坏报”。

  别跟我说至少妈妈逃出来了,妈妈并没有逃出来,所有的母女相拥的场景都是Wynn的美好幻想。

  我真的曾经非常期待,独眼能够死掉,或者他的手下能够崛起,再不然就是Dodd能够聪明点不被发现,不过一切都是我想太多。毕竟这破片子没有传达任何美好理念,揭露人性,反映社会,通通滚蛋吧。

  作为一名高三生,我觉得我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黑暗。

  以后不想看太多片子了。

  就酱。

  《心慌方·零》观后感(九):Believe OR Not

  关于高尚人性的展现等等,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一个漂亮的女人和一个可爱的女孩儿,似乎代表了人类生命之生生不息,主角拼死挽救的是一个高压制度下人类未来的希望。而挽救的过程中,代表年轻力量的主角,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依靠一个平时看似懦弱无能的人而获得拯救。

  我感兴趣的是,那个选择yes或者no的问题:你是否相信神的存在?没有听得太清楚,那句问题中,是不是有still(你依旧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根据情节来看,所有有可能走到边缘房间的那个人,一定经历了很多痛苦——肉体的或者精神的。但是他凭借智慧和毅力走到了最后。

  对这样一个经历了如此之多痛苦磨难的人,还要回答yes,似乎是太难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我们看到有cube中的人,一个个用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方式死去的时候,还有谁会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的存在?每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疑问:神在干什么?为什么神竟然能容忍人间发生这样的悲剧?为什么神可以容忍一个他创造的人,被用这样的方式杀死?

  所以,owen的选择是no。而透过Dott的回答我们知道,所有走到过这一步的人,都选择no。

  一直到影片最后,也没有给出答案:如果选择yes,会是怎样的结果?

  但至少我可以揣测,生生不息的美好图景,或许只能给那些足够坚强、足够坚定,哪怕历经折磨也不改初衷的人?

  《心慌方·零》观后感(十):继续平庸

  在故事三中,导演对CUBE的处理低调了许多,并且开始老老实实地讲述关于CUBE诞生的前因后果。从电影本身的结构上看,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个不落。只不过,对于《Cube》系列来说,这却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它标志着这个系列影片从一部具有横空出世的理念的佳作堕落到成为一部平庸的英雄主义影片。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如下关于CUBE的情况:它是由一个有着军队及政府背景的神秘组织所建造;该组织雇人对CUBE中所发生的一切进行实时监控并录像,雇员没有人身自由;建造CUBE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拿人做实验进行研究用;CUBE中的“试验品”据说是与该组织签订了合同的死刑犯——当然,这可能只是该组织的一面之词,“试验品”进CUBE之前还被消除了记忆,就算逃出CUBE也会被追杀。

  故事的男主角是该组织的一位智商超高的雇员,他为CUBE中的一位女子所吸引,决心进入CUBE中帮助她逃离CUBE。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将女主角带出了CUBE,而自己却被抓了回去,送进了CUBE——并且被改造成了第一集中的那个“弱智”青年。影片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神秘组织的冷血及变态,为了消灭主角,甚至不惜破坏游戏规则,人工启动所有机关。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成了反抗强权的斗士(事实上,影片对女主角的设定就是一名反政府主义者),从某个方面来看,影片剥夺了观众思考的空间,观众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与该系列的第一集大异其趣。

  从技术角度来看,第一集与第三集应该是同一个CUBE,因为里面的机关基本上都一样,“游戏规则”也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第三集通过手动开启的方式让我们见识到了CUBE的全部功能。另外,对于第一集中最后似乎逃出生天的“弱智”青年(也就是第三集中的男主角),第三集暗示了不同的结果:姑且不论“组织”是否会心甘情愿的让背叛的雇员再一次逃出CUBE,光是那个“你相信上帝吗?”的傻X问题就会要了他的命——我根本不相信回答“Yes”就能活着走出CUBE,何况他也未必会说“Yes”。于是,整个系列中唯一的亮色也被抹杀了——除非你认为第三集中的女主角和女儿躲避在丛林中度过余生是个好结局。

  整体上来说,该系列秉承了系列电影一蟹不如一蟹的通病,尤其是第二集,相当的不知所谓,要不是第三集来了个回归,估计真就不能看了。纵观《Cube》系列,第一集胜在横空出世的理念和精彩的人物转变,到了第二集里人却被忽略了,而第三集为了追求故事性而抛弃了第一集的理念。本来,CUBE完全有可能会像MATRIX一样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词,然而后两集的定位失误让它沦为平庸,可惜,可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心慌方·零》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