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潜伏》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22-04-04 03:33: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潜伏》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潜伏》是一部由姜伟 / 付玮执导,孙红雷 / 姚晨 / 沈傲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潜伏》影评(一):余则成和他的女人们

  剧终那一幕,余则成的眼泪就可以说明一切,故事是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余则成的爱情,从头到尾,也是悲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那样几个人物身上,爱情,早就注定是悲剧。

  翠平本来不该来执行这个任务,她是顶替她的妹妹秋平。翠平爱余则成,尽管她明白“男人装傻,女人真傻”,她也骂自己是二百五,她也知道左蓝那么好,更明白他们是假扮的夫妻。可是面对这样一个睿智的深情的男人,她还是爱上了。翠平粗鲁,不漂亮,余则成对她的感情,也近乎赶鸭子上架,他们在吵吵闹闹和日常生活里共同成长,他们的感情,更多的是日渐亲密的同志情。其实并不难理解,无论是比起左蓝的完美,还是晚秋的温柔婉约,作为一个女人的翠平都是平凡的,不懂情趣的,任何男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不会选她。然而余则成和翠平的感情,恰恰是在非正常情况下才产生的。

  余则成接近晚秋,是另有目的,对她好,给她希望,就像当初策反他的左蓝。晚秋是怀春的文艺少女,怎么能不落入情网。再上上后来嫁给了那样的一个谢若林,又阴差阳错成了邻居,于是得不到的,终于变成了最好的。在革命这条路上,左蓝带领余则成成长,翠平和余则成共同成长,而余则成又把晚秋带上了革命之路,医院里的那段话,慷慨激昂,可是晚秋并不是因为那段话而走的,而是因为说那段话的人,一如当年为左蓝改变信仰的余则成。

  我不知道在男人们看来,余则成最终和晚秋在一起算不算一个好结果。据说孙红雷接受访问时说,三个女人里,他把翠平放第三位,后来遭到现场观众嘘声一片,才改成第二位。不难理解,男人和女人的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一样,在男人们看来,得一个年轻漂亮又仰慕自己多年的妻子,显然比和粗俗嘴大的游击队长在一起快乐得多,可是在我看来,这故事的四位主角,都是那么可怜、可悲、可叹。

  《潜伏》影评(二):最喜谢若琳,最厌穆晚秋

  从昨日起,除了吃喝拉撒,偶尔的电话短信,《潜伏》了30集。今日下午16:58分,在余则成白得吓人的脸上的那一泪的感叹中,我的潜伏任务终于完成啦。其中,无数次的心脏跳到嗓子眼,余扭在一次的笑脸闹腾得我翻江倒海。我承认,昨天做梦梦到这张老脸了。梦里头,翠平追着问他你心里有我吗,余的脸又挤到一起了。

  抽筋,今天一早起来就抽筋,可是一直惦记着余和翠啥时能同床,所以边抽筋边开电脑。第26集,机会来了,柳下惠主动了……翠平一句“要汇报上级吗?”两人立即哑火。我的心又悬了,眼看离30的终点只有27、28、29加30共四步之遥,真是心急如焚。一边下咒该死的编剧,给了个村姑与学者的浪漫主义的开头,给了个新老搭档的浪漫主义的过程,却迟迟不给不给死死守候在电脑前的我一个结局。两人相遇我笑的前俯后仰,摇床那事我撇着嘴也笑了,结婚房事虽然来得有点晚也挺中人的意,这开头这过程我们都猜得到,可这结局:晚秋同志抱得余叔叔归,剁了我我也想不到。

  姜导真绝。用一位美女成功策反了一位进步青年,又用这位进步青年成功改造了一位村姑成为贵太太(以及游击队长到特务,以及大姑娘到已婚妇女),途中还顺道改造了一位无病呻吟的林黛玉跻身了军中的“丁玲”,最后更是与这位进步中年上演《史密斯夫妇》。这编剧要是换成我,我真不敢这么写。话说,余和穆两人这结婚了,这婚宴得请吴站长吧,这吴认识这穆吧?知道这穆结过婚吧?收过穆他们家的钱吧?这以后可怎么办呢?

  我的眼泪从翠平最后撤退的时候开始就没有停过,到了帅哥廖三民抱着李涯跳下去的时候更是到了巅峰, 本剧最帅的人,死得都那么帅。他身着绿色军装,外披绿色军大衣,手上随便提溜个东西的样子,一度让我想起谭耀文,有过之而无不及。跑题了……话说我这个眼泪,对,余让翠平撤退,对,两人拥抱后分别,之后翠平引爆美式手雷余以为翠平已死农夫呼叫深海母亲呼叫儿子都没能打动余的搞到那份名单的念头。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凸显了,这要是我,500人的名单已经到手,以后全国都是我们的地盘了查这么几个人还不容易,走为上策。可人家余坚决要精确些,吴站长不行就动特派员,特派员不行就直接电报毛人凤,步步为营啊,怪只怪吴站长太爱他了,上哪都想带着他。干特务还真是不是件容易事,像廖帅哥那样舍生取义尚且难,像余叔叔舍弃爱情舍弃心中所念,非我辈能所为。

  谢若林,本剧众多出彩的配角之一,本人风流倜傥(虽和廖三民是没法比了,小结巴也得扣点分,可得承认这人还是长的好看的本质)一句“乱世即是舞台”,这是不是姜导的意图?看看这些剧中人:进步青年村姑国军高官小兵老家地主流氓,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比如这个陆乔山,在吴站长手下时对领导听话,对同事大方(被余李两人私下利用毫无察觉),手脚也勤快,后换了直属的职务,脾气也直了不少,打压学生干得风风火火,很敬业。那个同元书店的老板比较可爱“还欠了书局的呢,他们欠了好多钱呢”,开门出租反倒受到牵连也是不幸之人。王占金就不用说了,真真是可爱的紧,大街上“陈大丫头”交的亲切,为保护孩子对余磕头跪地,关键时候抄起家伙能追坏人三里地,吓得人家宁愿两手空空跑到领导面前受罚也不愿回去继续查。回到本段首提到的谢若林,穆晚秋放弃了这么个能挣钱的家伙整天惦记着余真是不该,听谢说以前饿肚子的情形,我这情怀就泛滥了就觉得这人可以改造了。穆隐隐提到当时是谢哭着求穆嫁给他的,一联想这里就更觉得谢的难得,心里不禁为他抱起不平来,妻子光明正大精神意志双重出轨,不给自己家煮饭倒去给余家包饺子,看不起自己的金条,看不起自己的一片真心。谢三教九流无孔不入这么大的本事却被自己的妻子自己爱的女人看不起,行为失控偏激也就可道哉了。我一直坚信,要是他有一个他的翠平在他的身边,丫肯定能成党通局的余则成,那金条最后也能成党费,这都是后话了,姜导没给这机会没给这指示,哎,我也就自己瞎想想。

  话说此剧中的爱情,哎,终于要说到这了,口有点干,先喝口水去。

  这理想主义的爱情,让我觉得不可高攀。左蓝是每个人的理想,无论男女,心中总有过对爱情最初幻想的面孔,他/她,高标动人,意志坚定,心眼明亮,智高一等,大爱无私,小爱缠绵,跟你心灵相通,在你还在迷茫的时候开启你的心智,比你还懂你自己。余则成奔着这个理想去了,从此心里再苦也觉得值得。余则成是个混蛋确是个好运的混蛋,在他人生之初便遇到他的理想。左蓝死的时候,剧中余的独白是:这个女人身上的任何一点都值得去爱,若在平时只觉煽情,可是此刻听来尤觉可贵。如果左蓝不是死了,我认为即便翠平与余之间再怎么暧昧,余也绝不会对之动之那么深的感情,因为他心中的爱情一地已有左蓝,腾不出地儿来给翠平,这点翠平也知道。爱情让人愚蠢自私让人自卑,翠平刚开始总想着和左蓝一比高下,可是渐渐地就说得少了,心平气和,爱情让她变得成熟了也盲目了,于是我们再也找不着当时美式手雷的心高气傲和游击队长的可爱了。她成了他的助手,也成了他的配角。犯错战战兢兢,说话扭扭捏捏,场合做做作作,越来越像回事,经典台词越来越少,我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但是觉得可惜。刺杀任务适时出现点亮了翠平,也点亮了他们的关系,她一拿起枪,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对一个战士的敬重?有!对一个女人的欣赏?这是重点。我相信就是从这一刻起,余将翠平放在一个与自己等同的地位上,他们互相赞赏对方,而不是任务需要及即兴配合。姜导成就了这段理想主义的婚姻:相敬如宾,余叔叔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翠平也完全不符合他心中完美伴侣的形象,可是他们最后结婚了。她崇拜他爱他时时刻刻要保护他,而他在危险来临时想到的也是她。多么动人。说到婚姻,不得不提穆家小姐和余叔叔这一段,我真不想说。怎么看怎么别扭,党中央人民政府就不能派个其他女特务吗?基于我对谢帅哥的同情情怀,我对穆黛玉很不感冒,我相信余对她也不感冒,更不惦记。这两人最后的婚姻基础不是爱情欣赏只是姜导的安排。就这么着吧。我也好歹给了个最后亮相,对她不薄了。

  《潜伏》影评(三):当初无情便好了

  自春晚伊始,娱乐圈的走红模式流行爆红。比如说,小沈阳;比如说《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是不着痕迹地山丹丹开花般红艳艳了。看《潜伏》也有这种势头。一个小眼睛与大嘴巴引起的化学反应,又惹得众多剧迷的骚动了,在网络上一面抒情一面挑刺,于是《潜伏》一路飘红。

  当然,能够走红的或人或剧,必然有他们的好。《潜伏》的好在于它的情节紧张曲折,而在这种喘不过气的残酷背景下,有着很轻松幽默的台词来调剂。说《潜伏》最大的成功是台词加上演员的表演,这也实不为过。《潜伏》是50天拍成30集的速成品,与当年柳云龙绞尽脑汁拍成的《暗算》,若论精致的程度高低立见。事实上,《潜伏》是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情节,不过能让观众看得心情愉悦、符合大众审美总能算做一部好剧,只是,亲民的打着谍战剧招牌的《潜伏》你到底是喜剧啊,还是喜剧啊?

  余则成无疑是个人英雄式的人物,是个会哭会笑的普通人,看到美女会心动,有了悲伤会心痛,工作起来却也很尽责。都说人生苦短,可他一直深陷苦海,看不到幸福的方向;都说人生如戏,他却一直在演戏,拔不出身来。人物性格的鲜活是《潜伏》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其实,余则成与翠平不过是乱世中的平凡小人物罢了,只求得个安身立命,却是这般艰难。非得过着颠波动荡的生活,心里不是不凄惶的。组织上明明找到了翠平,却仍然瞒着余则成,让他安心娶晚秋。翠平一辈子只能呆在那个山村里了,与余则成永不能再见。当初无情便好了,一拍两散,不拖不欠。但,可能吗 ?那么朝夕相见,同甘共苦,吵着闹着,心倾斜过去,也便成了日深月久的爱。

  孙红雷和姚晨的演技很赞,一个小眼睛,一个大嘴巴,看着剧里两人的对话,“你能生个嘴小一点的丫头么?”“我还想生个眼睛大点的儿子呢!”真是忍俊不禁。

  《潜伏》影评(四):选择

  看了国内最近热播的《潜伏》这部电视剧,我终于被这故事中由孙红雷演绎的余则成这个人物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一个真男人。这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他的大智和大勇,不在于在这无声的销烟中完成着自己的艰巨使命,不在于他和形形色色的各种机关陷阱计算周旋,而是在我眼中,见到的这个人物的坚持、正直和无比深沉而无私的热爱。当他面临着种种危险考验的时候,他固然可以临危不惧,洒然自若;而在他的使命即将败露的时刻,在他依然可以依靠狠辣果决的手段消除这些危险隐患的时刻,他却毅然选择了以另外一种方式,另外一种于他无比艰难的方式去改变。难道他不明白这样做对个人安危的利害吗?难道他不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吗?但他依然如此选择了。因为他知道怎样做才是最符合他的坚持、他的信仰。看到这里,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一个真正让人钦佩的男人。

  人生里有许多选择,很多人总希望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最方便的一条路上去行走。可唯有大智大勇者选择最艰难最痛苦的一条道路。这不仅仅是因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一个追求理想和正义的战士找到了自己的忠贞信仰,更因为他敢于面对一切的阴霾,而慷慨毅然地选择了光明。这真是一个大智和大勇的人物,我由此深深感佩,无法自已。

  《潜伏》影评(五):潜伏引发的泪水案

  水龙头的水流下来的时候我显然不够专心,脑子里一直想着《潜伏》那该死的结局,我跟欢子一致的意见是导演姜伟是个变态,他满可以把结尾提前8分钟或者1分钟,把结局留给我自己想象,我都可以说这是一部好的片子,节奏紧凑,导演智慧,演员出色,发人深省,不容错过。

  可是在那最后的8分钟里,我看见了比惨烈的,悲痛的还要坏的结局,这种结局让人失掉希望,即使脱离开了屏幕,心里依然狠狠的难过。翠平抱着孩子傻笑着充满希望的等待有一天余则成可以回来。可是镜头的另外一边,导演费尽心思的告诉我们她的等待是没有希望的,余则成只能一辈子呆在台湾做间谍,身边的女人,是他跟翠平拼死救回来的晚秋。

  那些信仰那些付出究竟有什么意义。翠平这个善良仗义听话的蠢女人,潜伏的时候救过两个女人的命,一个女人让她暴露了,差点没命,另一个女人,替代了她所有的幸福,守在了她女儿的爸爸的身边。她一直追随的组织让她在镇子里等余则成,却让余则成忘了她,并不告诉他翠平的下落,也不告诉他他已经有了女儿,命令他跟另外一个女人结婚。宣告了翠平空等一生的结局。

  组织只有一个一个的面容不清楚的棋子,这些棋子并没有感情,没有生活,只有大局,只有接踵而至扑朔迷离的让人的神经随时可以像汗毛一样立起来的任务。

  跑哥说:信仰的缺失比起感情的缺失更加可怕,所以他们并不可怜。

  我这个生下来就叼着棋子们留下的果实的头脑混乱的小女人,在太平盛世里坐在阳光明媚的房间里对着屏幕流了整整十分钟的眼泪,为了最后十分钟里姚晨的傻笑跟孙红雷的泪水扼腕叹息。

  头脑混乱的小女人最在乎的归根结底只是感情。

  《潜伏》影评(六):理想主义之外的深切苦痛

  和余则成一样,我也是个不喜欢政治的人。我总觉得政治是比商业可怕得多的东西。商业使人文明优雅并在内心激发出原始兽性,而政治则再此之上使人神魂颠倒。对于使人迷乱的事或物,我总是很难接受并匮乏尝试的勇气,于我而言那意味着危险以及深层次源源不绝的苦痛。

  政治总能制造出某些大规模的假象:和平或者真理或者光明社会等等。而现在最为人所认知的假象便是:“参与政治可以使你高人一等。”这在参政者中尚且被信封,不进入权利轴心或者不纯粹旁观,都无法相信这其实只是一个诱人的散发着无限荷尔蒙的假象,美妙如同天堂,可惜天使翅膀是虚构的。

  最容易与政治一拍即合的,就是理想主义。如同某积极参政人士所言:“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坚持理想主义是很容易的。”个人认为,这也就是学生运动的精妙之处。

  光明社会这个理想极易引起强烈共鸣并延伸出对本身身处的环境的不满以及革新情绪。

  乌托邦是不存在的,为乌托邦而努力的人依然大把大把。一个人或一群人无法从根本上去干涉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理想或者坚持。各自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奋起斗争——“如果你硬要干涉我的理想的话”。

  被过度虚化的事实必然引来过度的揭示,《潜伏》的结局则终于使我尝到了些满意的味道。理想主义是没有胜利或者一步登天可言的,坚持理想就是为了品尝殉道者的苦难感受,最后的结局与胜利无非死亡,而通常意义上的“胜利”是属于他人的,为他人的胜利进行无休止的付出,则坚持得越久越对结果来临时的幸福感产生抵触并且麻木。殉道者本身只是在不断的失去原本的一切然后不断品尝此过程回馈的苦难感受,最后理所当然的变得一无所有,孑然一身,走向殉道者极乐的死亡。

  一些人为了理想热烈的去死或者卑微的活着这都不值得崇拜或者鄙夷;另一些人为了今天吃一口饭拉一泡屎而汲汲营营或为了明天继续吃一口饭拉一泡屎而汲汲营营同样不值得崇拜或者鄙夷。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再融进多少杂种,依然无法改变血脉里流淌的对于相安无事的期盼,基本上这股若隐若现的强悍力量就是每天走在街上都能遇见的那木讷的——沉默的大多数。

  曾经有人坚持了被时间证明其可笑的理想,但这并不被嘲笑。一个原本向往光明社会的热血青年在被反复洗脑之后,很容易将其实现光明社会的手段与“光明社会”本身画上等号。

  人类社会的纵横交错导致人与人的理想产生碰撞然后搅和在一起并最终将每个持有理想的人漩进不可逆的轨迹,当对于某种规则出现极大地不满以及怨恨时——我们会退出游戏:爷不玩儿了。

  而当此规则是人生规则时,反抗的结果是死亡,死亡本身就是一种反抗——对于撼动游戏规则本身那是无效的,但是对于本身的解脱是必然的——68亿玩家无休止同时在线,少了谁都不会影响官方服务器的运转。

  《潜伏》影评(七):(ZT)学习-潜伏教给我们办公室规则

  《潜伏》并不是间谍片,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而现今的职场,比余则成面临的环境更糟糕,我们都是在狂涛骇浪里潜伏的小人物。

  所以,研究专家“余则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1、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在《潜伏》里,每个角色都有个性。只龙套非但没性格而且还专业送死。

  职场上也一样,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

  作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

  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

  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垫背。

  2、每个人都要有大志,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

  譬如余则成的信仰,站长的贪钱,马奎和陆桥山要当副站长,李涯为了党国事业,这些都是大志,而有理想存在才能为此奋斗。

  在职场上,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所以不管毁灭世界,还是成为第一首富,你都必须心存志向,以此为目标。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当提起大志时,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想到企业文化,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

  忘了那些吧,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而职场上,你是独立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轻易忽悠。

  《潜伏》里,不管站长还是戴笠,甚至是余则成自己都会提到党国的事业。而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一切都该以自己为先,自己的大志才是可奋斗的目标。

  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潜伏》里,站长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

  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那你就是没价值的,既然没价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那就为赚钱而奋斗。

  5、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潜伏》里似乎每个人都聪明,其实翠平也很聪明,可为什么她就状况不断,最后还暴露身份。

  就因为她不够小心。

  职场与此一样,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

  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

  到那时,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管牢嘴,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

  这就是余则成的生存之道。

  6、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

  就像余则成给左蓝写信,自以为夹在书里没人知道,而实际上,他落下的每个文字,每句话都有人注意。

  在职场上完全相同,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

  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

  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

  7、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余则成和站长关系亦师亦友,可谓是站长的铁杆亲信,两人之间时不时有促膝长谈。

  记住,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

  而事实上,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

  切忌一热泪盈眶,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

  被出卖的,永远是交心的那个。

  8、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

  在《潜伏》里,余则成看起来傻傻的。当别人问起一些紧要问题时,都会装傻,罔顾左右而言它。

  这实在是很高明的生存术。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

  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

  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

  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

  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有这些龙套牺牲,怎么也轮不到你。

  9、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在刚开始时,余则成向左蓝隐瞒自己是军统特务,向吕宗芳隐瞒左蓝是激进分子。余则成觉得自己能掌控大局,可实际上,他才是对方棋盘上的棋子。左蓝和吕宗芳早就决定把他发展成共产党了。

  在职场上,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做龙套的命。

  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

  10、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余则成向来是有靠山的人,一开始的吕宗芳,后来的站长,甚至是戴笠。正是这些靠山

  的存在,才让余则成多次转危为安,不引人怀疑。

  但比靠山更重要的,是余则成本身的价值。

  如果没有军统背景,吕宗芳绝不会拉拢他。如果没有立下大功,戴笠也不会青眼相加。

  如果他不能帮站长弄钱,也不可能获得庇护。

  所以在职场中,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

  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你是他的人时,心里一定要清楚,上司并不是你的人。

  你是他的,他是他自己的。

  在潜伏里,马奎曾经是毛人凤的侍卫,按说有此大靠山该有恃无恐才对。但马奎一出事情,毛人凤立刻就躲了。

  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

  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那随时都会是陷阱。

  12、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站长经常对余则成说,我对你很放心。可事实上,站长对余则成的试探调查从没停过。

  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

  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

  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

  13、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帐,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

  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

  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

  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

  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14、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潜伏》里,余则成和吕宗芳被派去南京刺杀叛徒。而吕宗芳突然牺牲,余则成并没有慌张,反而独立完成任务,成为军统大功臣,完成了事业转折。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

  如果你不幸遇见,千万别惊慌,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

  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

  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

  15、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余则成并非总是聪明的,他与党组织相比就是弱者。余则成不懂得“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这个道理,所以他从一开始做潜伏工作,一直到大陆解放后还必须做下去。

  甚至与翠平生离死别,没有得到个人最佳结局。

  “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

  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

  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16、一定要有缺点。

  在职场,一定要有缺点。即使象余则成这样,也并非完美,他会故意暴露一些缺点给人看,譬如感情,譬如贪财等。

  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为遭人嫉恨,会被人敬而远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

  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

  但缺点绝不可致命,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和人套近乎有余,想以此要挟则没门。

  17、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

  象余则成那样,比他高半级的马奎、陆桥山甚至李涯都十分危险,处处拿他当假想敌。

  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都是上司,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

  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

  这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帝王术,是国粹。

  18、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这是《潜伏》里很明显的情景。余则成说话并不总是假的,反倒有九句是真话。正是这样,他才能得到站长的信任,以致于连去台湾都要带着他。

  职场中,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几乎不说谎的人,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

  你要当老实人,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

  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

  19、把每个慌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一说谎就内疚。

  这时候,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当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的时候,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杀过人,也做过很多坏事。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所以并不会内疚。

  而你也要记住,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如果这么想了,你还会内疚么?

  20、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

  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

  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

  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怎么样才是大恶呢?

  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这是恶,但不是大恶。

  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那才是大恶。

  譬如你以事业红火,同事幸福为理想,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也不过小恶。

  行大善而为小恶,历来被圣人们不齿。

  可圣人自己也这么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孟子、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

  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

  然而,

  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

  就像余则成一样善。

  《潜伏》影评(八):最好的爱情是相伴相守

  谁说一个人心里只能装下一个人,我就觉得不是,人都是感情的动物,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都将留在你的心里,永远抹去不掉。两个人相处久了,即使到了相看两相厌的地步,但曾经的爱恋,曾经的会心一笑都是不可磨灭的,都将成为我们内心的秘密。每一段感情只要真心付出过,就应该被善待或者妥善保存,而不是被随意丢到自己精神世界的某个角落。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爱人时,也应该坦诚的对待,当他(她)问及前任时,我们应该说,我忘不了他(她),但我更加爱你。这是我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可惜的是,多少由爱生恨的故事容不得我们心平气和的谈及往事,所以我们选择逃避。

  余则成一生有三个女人,左蓝,晚秋,还有翠平。但我觉得让他牵绊一生的,到了晚年坐在藤椅上看着夕阳回味时,最留恋的,最感慨的是翠平。左蓝是他的恋人,两人恋爱是那样的火热,左蓝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从始至终,而余则成则不是,他最开始可以说没有所谓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左蓝,是踏实干革命和恋人共享和平盛世的期待,是实实在在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左蓝有意把他引到共产主义这边,但余则成没有兴趣,他爱的只是左蓝,他最开始也是因为想跟左蓝在一起,想见到左蓝才加入的。甚至至始至终,我觉得让余则成坚持潜伏的,是为了他身边的人,因为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战士,左蓝是他这条路的引导者,邱掌柜被抓,看着邱掌柜受审时的不屈,更强烈震撼了他的内心,让他为了报仇留下来,后面左蓝的死更成了他定下决心的火种。家国情怀对他来说太远了,不像李涯那样子,对政治信仰那样纯洁而又执着,不掺杂私心杂念。再回到余则成和左蓝的感情,因为相当的学识修养两人走在一块,但对余来说,左蓝是他的全部,但对左蓝来说,余是他的一部分,因为左蓝还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革命的事业,她可以选择离开余。我并不是说假如左蓝不死,他们以后得生活会产生矛盾或者不幸福,或许会很幸福,但我总觉得让他们在一起的东西太过缥缈,起点太高。

  《潜伏》影评(九):可以再冷酷一些

  两天三十集看完。(这么多人看我也排队跟上)

  本来孙红雷这号人我是很不喜欢的,一脸的横肉一付地痞流氓相,心想这一号人也挺讨女孩子喜欢的,这更加加深了我对他的厌恶。在“七剑”里他演土匪是他最好的本色演出,想一想他的笑容是不是有点寒。但我还是从头到尾看完了,不能否认孙红雷演得还是挺聪明的,还知道戴上眼镱,装得文质彬彬的样子,这样更象一个间谍。

  这从严肃的题材还能挤出那么多的笑料不错不错,可爱的翠苹说“楼下的是个单身汉,你天天这么摇他受得了嘛?”呵呵。其实翠苹这个角色在这里挺不合适的,这么糙的一个人可以做间谍吗?这就污蔑了共党的智商了,虽然剧里做了很多的铺垫,这是万不得以,在现实中绝对是愚蠢的选择,可是编导选择了,因为这样故事会更峰回路转更好看。

  剧里那个风情万种的晚秋,从嘴里时不时蹦点新诗,娇DD的看得广大淫民群众骨都酥了。在剧里晚秋知道了余则成的身份,余怜香惜玉没有杀她,最后还把他救了送她出城(最后原来是留给余在台湾做老婆用,编导还真会意淫)其实当晚秋知道真相的时候余就应该把她给杀了,这时候着力表现余内心的争扎,我觉得这样塑造更符合他的身份。

  这是一部红色电视剧应该是没有争议的,里面有这理想那理想的。身在乱世的人思想是很混乱的,剧里也有这方面的表现但不够真彻。比如一个潜入共党的国民党谍间,因为断了上线失去了联系,最后彻头彻底变成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要员,然后在文革期间被批斗,这样的情节多有意思啊。其实那些这主义那主义的红色剧是很恶心的,幸亏这部剧这方面的笔墨没太多(在中国拍这样的电视剧见点红的必要的)其实我觉得只有G点主义真,怎么HI怎么来嘛。

  还算好看了,赞一个。

  《潜伏》影评(十):关于牺牲,关于信仰

  信仰是个很靠谱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因为信仰很多人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包括我们的党!

  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外国人信仰上帝,我们的信仰又在哪里?若说宗教,我们应该信仰佛教,可大多数的,都被归于封建迷信了。大家都说,封建迷信不好,于是我们就不信了。可偏偏又是个太平盛世,没人欺压我们,也不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那么我们又该信仰什么呢?

  没有信仰的人很可怜~我想是这样!

  余责成和翠平的信仰很坚定,牺牲很巨大。可貌似这样也没有让共党人士对他们多么地敬重。结局那俩接头传话的共党,说话怎么那么生硬呢?他们作出的牺牲怎么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呢?(让我骂一骂导演吧,你是不是最后一集了,不认真把关了?把共党演成那样不是损害我党形象呢吗?)

  我还是不能理解,究竟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让俩个相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潜伏》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