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毁灭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4-03 20:3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毁灭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

  《毁灭之路》是一部由萨姆·门德斯执导,汤姆·汉克斯 / 保罗·纽曼 / 裘德·洛主演的一部冒险 / 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毁灭之路》观后感(一):毁灭之路

“When people ask me if Michael sulli van was a good man or if there was just no good in him at all..I always give the same answer..I just tell them ..he was my father...”

喜欢 静默的杀戮,无声的父子情,完美的配乐,舒服的摄影。

两星给阿甘的铁血柔情,一星给小男主的烂漫天真,一星给所有的幕后制作。

  《毁灭之路》观后感(二):尽管麦克不是我的孩子,但是我还是在牵挂着他。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一生中也会看过好多部《红楼梦》。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会有不同的感情。
每一部电影,总有喜欢的人,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击中了你内心最柔软的部位。
当我于不惑之年再一次无意间重读此片,心境竟然会有那么难以想像的不同。
暴力与柔情?冷漠与温暖?或一个人与一个体制的对抗?很难说清,这也许就是电影的艺术。
为了爱可以忍气吞声,抑或拔刀相向,虽千万人吾往矣。我感慨与欣慰自己已远离了“好人”与“坏人”的纠结,因为生活本身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也许,它应该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是快意恩仇后的酣畅淋漓,是个人正义伸张后的问心无愧。然而,现实的残酷就是如此令人心寒。
人一生最大的温暖是爱,最大的牵挂也是爱。

  《毁灭之路》观后感(三):毁灭性创造(2006-07-31 )

昨天我听了著名经济学者胡鞍钢的讲座,题目包含一个词叫“创造性摧毁”,今天我看了一部比较有名的电影《毁灭之路》,让我觉得一个男人的人生实在是毁灭性创造的过程。
说一个演员是伟大的演员,并不是说他的人格有多么伟大,而是说表演在他眼里一定是门艺术,而且他有信心自己是能把握一些我们不太懂的东西。汤姆.汉克斯演绎了不少感人的角色,对于众人,有一些可能更能代表他的成就,如阿甘,但对我来说,我愿意全身心地把自己当作他本人去感受他的作品,我想在他眼里,每一个角色都是好的,我是说非常有意义。他体验到的应该是一个个人的人生,最终归于对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的理解,不管是成功的抑或是坏事做尽的又或是悲惨的还是什么风味的,根本不重要,也许是平淡的可能更为准确。
这部电影讲的是他主演的主人公和儿子逃亡并复仇的故事,因此恰好采取了儿子的视角,从亲情的角度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进行价值判断是多么狭隘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是没有什么绝对善恶标准的,在我看来,这就是艺术对于历史学的终极讽刺,马克思深沉地讲:“只有一门科学,就是历史学。”以前听起来是多么感人,现在似乎觉得也许很多研究的不必要性恰恰就是我们对现世的感触不够深的缘故,不由再次想起哈佛大学前校长的那句话:“所有大学的使命就是传承人文精神。”
父亲是个杀手,当儿子看到他们杀人以后,黑社会中有人要杀他孩子灭口,然而儿子幸免于难,杀手的妻子和另一个儿子却悲惨地死掉,杀手很厉害,最终杀掉了该杀的人。这也让我想到这个世界有太多厉害的人,只是他们选择过着平静的生活而不愿意显山露水罢了,当均衡被无情地打破时,系统的自由能便一泻而出,不可抵挡。大概事情都结束了,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杀人要死了,这种对戏剧性的熟悉程度也经常让影迷们无法彻底地融入故事的精彩,只好打个折扣欣赏——杀手死了,看到儿子手里的枪,他最后说了几个词;“I’m sorry, I’m sorry.”儿子没有杀人,他扣的扳机,但他不愿意儿子手里拿着枪这种玩火的东西,他不愿意儿子是个杀手。
儿子结尾的话是用来首尾照应和画龙点睛的,在海边,儿子谈到对父亲的体验:“when people ask me if Michael sullivan was a good man or if there was just no good in him at all, and I always give the same answer, I just tell them :’He was my father.’”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主人公无疑是个普通的有专业才华的人,他在社会这张大网中,没什么选择,但对于家人,他可以把命搭上,我们对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要求?还能怎么评价他?我们只能去感悟说男人都是走向毁灭的,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血与泪的混浊,这也是儿子年龄越大越能感受父亲能量的原因,儿子也会老去,在做了很多不愿意做的毁灭性的“坏事”后,也会无奈地将光荣与梦想抛开,乖乖走向毁灭,但最后,结果一定是一个男人的“诞生”,所以像我这样一个好人其实大可不必担忧一辈子做些违心的事情,死了以后,定是重生。从这种道理讲,每个人都是耶稣,死而复生。
除了对男人的感悟和解除了一个一直困在脑中的阴霾(不能求得皆大欢喜的完满而必须抉择的辛苦)之外,另外,我想到83版射雕里面穆念慈对快死的杨康说的那句话,大体是这样:不管你做过些什么,你有多坏,你对我真的很好。这句话经常在我脑海出现,原因是我不知道对我来讲,到底哪个价值观更重重要?到底家人有多重要?到底爱人多重要?我想答案是在过程中的,选什么就是什么,关键是自己能在哪里找到自己的安静的小房间。每个人都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讲,我是胆小的人,害怕面对选择,于是往往断了退路,丧失选择的资格,这样就没得选,走得也踏实而潇洒,比如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在家中找到“交流”的人,所以一定做的不如“杨康”好,不如不成立家庭也好。然而这样的人生又是不完整的,也许这就是老天对我的惩罚。

  《毁灭之路》观后感(四):毁灭之路中的反差和伏笔运用极为精妙

     影片开头,一分三十八秒,也是第一个镜头出现的时候。小麦克站在海岸上,背对着镜头,面对着大海。大海中白浪熠熠生辉,环境是明亮而清新的,而音乐是淡淡的阴郁与忧伤。年轻的男孩和稚嫩的嗓音,却以回忆而苍凉的口吻诉说着故事。这一切都形成一种反差。这印证了境由心生的说法,人物的心情和所营造的氛围,可以与环境截然不同,环境是不会根据人的心情而做好准备的,有时正是这种反差更加生活化,和引人悲伤。
     而回忆正式开始,落满积雪的小山坡。背景一片雪白,小麦克穿着棕黑的大衣,黑色的皮靴踩踏着黑色的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黑色的车辙,和环境的反差依然极大。
     然后小麦克在两行行人中间逆向而行,行人沉默无语,小麦克一路叫卖报纸。其中一侧的行人紧挨着镜头,随着自行车移动,人物的快速出入镜。显得行人比自行车更加行色匆匆。而小麦克的年轻活力,与行人的死气沉沉也形成鲜明的反差。
     接下来是小麦克和彼得在做作业的场景,两个孩子一抓耳挠腮左顾右盼,一个却神情专注奋笔疾书,也形成了反差。联系到前面麦克偷东西与抽烟的行为,我们不难联想到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而彼得显然要安静乖巧得多。而小麦克去叫父亲开饭的时候,显出了一种敬畏和距离感,父亲的回应也十分冷淡。这里也为后来的父亲对待小麦克更严厉,和彼得更亲近;以及一直到后来小麦克与父亲出逃,问起父亲是否更喜欢彼得,而父亲真情流露说出了担心自己小麦克会变成和自己一样埋下伏笔。
     接下来就是餐桌上的用餐的场景了,这里十分有趣的是,是由小麦克带领家人进行祷告,他在爸爸面前老实安静的形象也和之前调皮捣蛋的形象形成了反差。餐桌上气氛严肃沉闷,但是母亲却幸福地笑着,同样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然后是麦克上车,称呼父亲为“sir”毕恭毕敬地听父亲嘱咐不准在丧礼上玩骰子。然而看到之后的剧情发展,我们会知道这也是一个伏笔。父亲不想麦克玩骰子,更多的是因为,不想让儿子与黑帮的头目——自己的上司隆尼先生做过多的接触。
        而在丹尼的棺材前,两个男孩子一个害怕一个好奇的表现也形成了反差。接下来隆尼先生第一次出场 ,两个儿子表现出亲近就似乎是见到自己的爷爷一样,父亲表现出隐隐的不安,母亲则是一种克制的敬畏。这样的反差很容易让人猜想,这位老人是什么身份,和麦克一家有是什么样的关系。
      之后是丹尼的兄弟芬恩在隆尼先生一番轻松的致辞之后进行讲话。他显得满怀心事,悲伤,欲言又止。而在他即将失言之时,父亲也就是麦克.苏利文,及时制止了他。然后我们追随小麦克的视角看到苏利文和康诺几乎是押送着芬恩离开,而芬恩则对康诺表达 了不满。隆尼先生吩咐二人去找芬恩进行一次谈话。而一直到最后,我们将故事的线索联系起来,才知道。是康诺背叛了他的父亲,丹尼和芬恩兄弟则是被他刻意杀害用来背黑锅的。
       接下回到电影的时间线上,丧礼的舞会,所有人欢歌笑语。这与丧礼原有的氛围也形成了反差。而苏利文和隆尼先生如同父子一般亲密无间地弹奏钢琴,康诺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以及对彼得“因为这一切简直都疯了”的回答。为之后他对苏利文一家进行的疯狂而残忍的行为作了一个很细微的铺垫。关于康诺的行为值得分析的一点是,他对待苏利文的前后反差,或者说是表面上以及内心里的反差。尤其是在小麦克偷偷潜入父亲的车上被发现之后,康诺的表现显得很有人情味儿和体贴,给了我一种他其实对苏利文很有几分情义的错觉。这与之后他忽然加害苏利文形成巨大反差,加强了那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而隆尼和苏利文的对手戏,也是不断地形成反差的过程。畏惧但是敬爱,隆尼也一度向苏利文展现过宽容和真情。但是最终双方都因为向保护自己的儿子,以武力相见,苏利文在一场大雨中无声的枪战中,击毙了隆尼。就好像他的内心发出的静寂无声的呐喊,也预示着那个时候的他自己早就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而只是在做为了保护儿子能做的一切。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对手戏,永远都是侧面的。即使是四目相对,也是一左一右以45度角看着对方。我在猜想,这是否寓意为两人的关系和情感永远存在着曲折和无法逾越的鸿沟。
     影片中的反差还体现在节奏之上,小麦克和父亲出逃之后节奏忽然变得轻快了许多。而且频频有幽默搞笑的桥段爆出,而两个人实际上是失去了亲人,在逃亡以及犯罪的道路上,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差。而这种轻松愉快显然是来自于作为故事回忆人的小麦克的内心。
     在剧情方面,整个影片都充满着许多前后时间线间隔较长,而且十分细枝末节的铺垫和伏笔。比如关于父亲的职业,阴郁的气质、带着枪和危险的道具回到家。彼得和小麦克之间的问答和猜测。彼得问起父亲要去做什么时,母亲的不安和不快。以及小麦克在学校打架被留校,没有回家从而躲过了康诺的加害。以及关于突然出现的葬礼,我们结合苏利文打电话回家,但是话筒悬垂,以及后来二人逃亡,给丧礼上的姨妈打电话的场景,我们可以侧面推断出,那是被杀害的安妮和彼得的葬礼。以及被玻璃酒杯损害脸庞的杀手,他曾说过喜欢拍摄死人,而最后我们在玻璃窗中看到苏利文被枪击,一个人端着相机对着垂死的他拍照,在看到那张千疮百孔的脸,我们就明白了一切。
这许许多多的伏笔和铺垫,比起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谜团会一个个被解开,惊喜不断,使得影片有了让人始终全神贯注的引力。

  《毁灭之路》观后感(六):最后一幕的镜头表现

也就是麦克被杀了的片段。 麦克走进了一个纯白色的极其明亮的房间里面这个场景全部是白色的,和之前的所有场景的感觉都不一样。给人以光明的感觉,以为黑暗已经结束了,麦克站在扇大窗户前,里面反射的是他的剪影,还有小麦克和一只小金毛在一起玩耍的场景,麦克意味深长的望着他们,微笑默叹,他们三个虽然身处不同位置,但是在此刻却融为一体,室内外都是高调,外面的海浪,大海,沙滩体现出了麦克此时内心的平静,可是这种平静舒服之感,总让人觉得暗藏杀机,这段非常引起人们的注意,果真不出我所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泼血直直的,洒在了洁白的玻璃窗上,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麦克的背后赫然出现了一个戴着黑帽子,穿着黑色西服的身影,没有错,他就是那个杀手,麦克被杀的场景并没有被直接地展现出来,而也是通过这面窗户的反射,让我们先隐约地看到这个人,然后镜头切换到了室内,麦克满腹是血地伏倒在地,而前面是那个杀手的脚,此时此刻麦克处于极其劣势的,无助的地位,他已经倒在了别人的脚下。
  接着镜头切换到了那个杀手拍下的照片的镜头,这是一个主观镜头,四个角都是黑暗的,只有麦克的身体是明亮的,他突出了麦克的尸体,意味着他已经被别人所控制住,命运彻底的放进了别人的手里,接着那个杀手的诡异的阴森的脸的特写,和他脸上那个很恶心的肉疖子都被很细致的展现出来。他终于,走向了这条毁灭之路,死于这个男人的手下。
  

  《毁灭之路》观后感(八):一些感想

观影所看 一些感想

1. 这部电影最初我是在央视六套看的,看完了影片的大部分,之后觉得不过瘾,又下了资源再看一遍,电影对1930年代的美国时代特征营造的极好,厚厚的风衣黑帽子,黑白的雨夜,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典明的特征

3.还有很多小人物,像主人公麦克去妓院找老板送假情报是遇到的那个胖子,那个胖子有点胆怯害怕外表冷酷的麦克,还套近乎说说自己的履历想为家族办事,看的出来这也是一个在底层打拼的小虾米类的角色,然而他的下场是局势失控之后被麦克甩手一枪还没反应过来就一命呜呼,族长在临死时说的对,每个人都是他人生活的杀手,毁灭别人的生命

4.影片年代是禁酒令时期,美国私酒贩卖成风,按理说那个年代是意大利黑手党和犹太人的犯罪天堂,然而在影片里出现的犯罪家族却一水的上层气质蓝眼睛,总给人一种西欧的既视感,而意大利人犹太人是拉丁人种为主的,这一点就不如教父黑手党系列讲究

  《毁灭之路》观后感(九):《毁灭之路》看片笔记

在去年跳槽 BBC 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注在制片人工作上,与摄影圈渐行渐远,十分怀念,所以开始了这个看似拉片却又更随意的“笔记”,希望各位能够喜欢,不专业的地方请一定向我指出。下面进入正题 --
摄影指导 Conrad L. Hall 在黑暗中讲故事的手法实在是令人着迷。
我的看片笔记选出了《毁灭之路》十几个最精彩画面,逐一体会摄影指导是如何在这些关键镜头中透过仅有的光影来捕捉细节和推动故事。被选出的镜头中,除了最后一幕的主人公背影(与片头呼应),其余的画面全部是黑暗中的场景。我在观看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期待,完全是一个迷人的巧合。
除了光影之外,一些构图中刻意将关键信息留在了焦外,也是DP的小心思。尤其是镜头运动过程中个别非常规的跟焦手法,对于人物心理和故事的进展有特别明显的渲染作用。
男孩藏在父亲的车里想知道他工作到底是什么,透过一个门板的缝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毁灭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