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马克·鲁弗洛 / 本·金斯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禁闭岛》影评(一):我以为这是一个阴谋
在最后莱蒂斯说出"To live as a moster,or to die as a good man."之前,我一直固执的以为他并不是真的精神病患者,虽然他总是出现幻觉总是做奇奇怪怪的梦,虽然还有很多地方看起来是那么不对,但我还是和泰德一样不停的拒绝这个真相,甚至当他从病床上醒来想起来他自己的真实身份,想起来在湖边小屋发生的一切的时候,我还是不信,我想一定是那些可恶的医生已经给他做了脑叶白质切除手术了,甚至给他灌输了新的记忆,我还是相信,这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骗局,为了骗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禁闭岛》影评(二):世上多一个恶魔 少一个好人 哪个更糟
今天心血来潮,又把禁闭岛刷了一遍。还是无可避免的被小李子炉火纯青的演技所折服了。从华尔街之狼到禁闭岛,小李子与马丁合作的每一部剧都给我带来极其震撼的视觉享受。无论是小李子与马克无可挑剔的演技,抑或是希区柯克式大反转的结局,还是恰到好处的选角,都注定了这部剧将成为精分领域巅峰之作。《禁闭岛》影评(三):【转】剧情解析
接下来,在这种精神状况下,主角出现了所谓的人格分裂,并且极度暴力。他的意识分为了两个部分,上文已经提过。他不断的站在自己善良的一面而寻找自己凶残的另一面,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自己很难分辨出来,到底什么是真相,自己所寻找的真相是什么,因为他活在了自己思维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原因很简单,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妻子死于自己的枪下。
接下来,他应该是被送往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我们知道,在80年代之前,治疗这类精神病的一般方式是利用药物和外科手术。药物一般无非是镇静剂之类,而外科手术则是前脑叶蛋白切除,这中外科手术一般目的在于让人失去记忆,失去直觉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傻子,没有痛苦,没有高兴,开心等一系列的感情意识(看过影片《飞跃疯人院》的朋友应该能了解,只是后来这种手术由于缺乏对于人的基本尊重而被废除了)。影片里所有的安委会(大概就这个意思了)成员一致认为应该让男主角进行这种手术,但是他的这家精神病医院的院长以及他的主治医师,也就是电影中男主角自己想象中的助手,来自于西雅图的那人,都极力反对,因为他们在尝试用另外一种办法治愈这种疾病,也就是角色带入法,role-play,也就是常说的角色扮演,他们希望创造一个男主角所臆想出的空间,时间,让男主角在这段幻想中逐渐情形,走出幻想,从而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于是,影片的第一幕开始了,也就是所谓的角色扮演治疗方式正式启动。
男主角的幻想中,他性格中邪恶的那一面的具体指代物---Andrew Laeddis,去到了在禁闭岛上的那家医院,而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溺死自己孩子的那个母亲从医院里跑了,这样,他人格中善良的那一个人,Teddy,联邦执法官,便有了去禁闭岛调查的理由。于是,他带着幻想中的助手chuck,其实就是他的主治医师(Lester Sheehm),一起来到了禁闭岛,而从他在船上时,晕船,不喝酒,就可以看出,他的潜意识里非常的惧怕水,因为他的孩子正是被自己的妻子溺死的,并且他不喝酒,因为正是由于酗酒导致的家庭生活不如意,这点从他一到家先喝酒就能看出来。来到小岛之后,小岛上的狱警们如林大敌,而男主角却对这点嗤之以鼻,因为他认为联邦法官的到来还不至于如此,其实,狱警们这正防范的其实不是正是主角本人,因为他本身是一个退役的战士,联邦调查局的侦探,经历过人格分裂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极端暴力和危险的人物。而进入医院大门之前,有一个缴枪的情节,可以看出,主角卸枪的熟练程度和他的助手是截然不同的,因为那人并不是什么可配枪的执法官,而是一名医生而已,而这个所谓的穿帮让他的“助手”用自己只是文职人员所掩饰过去了。
当男主角在医院内进行自己臆想中的所谓“调查”的时候,他发现,那个溺死自己孩子的母亲“瑞秋”不见了,而在床底下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根据第四条规则,谁是第67号病人。其实这正是男主角在自己潜意识里追寻的目标,到底第67号病人是谁。其实答案很简单,正是他自己本人,这一点在后来他的“助手”在悬崖边给他一张入院档案的纸上可以看出来,他的医生希望他自己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男主角自己并不承认罢了。关于第四条规则,后来电影中在灯塔那里,医院的那个光头院长也给他讲述了,其实那些名字都是从他名字和他妻子的名字中重新排列字母组合而成的。电影中失踪的瑞秋,其实就是照顾他的护士,后来从他在床上躺着,而那个护士则在一边端着药盘可以看出来。
之后男主角在他的世界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首先是那个用玻璃把给自己父亲看病的护士脸划破的人开始,他问那个病人是否认Andrew Laeddis的时候,那名病人显得非常害怕,紧张,不敢说话,其实那个病人是认识男主角的,也深知他的暴力程度,可是男主角却知道对方不能忍受那种用尖的物体摩擦东西的声音,却故意用笔在纸上摩擦以发出声响来激怒,恐吓对方,由此可见男主角的恐怖程度,这样的结果使得后者在极大的愤怒和恐惧之下说出了那个把自己的孩子溺死的人,应该受到极刑,甚至应该被毒气毒死,而这句话深深的刺激了男主角的潜意识,应该说也是一个让他治愈的一个开始吧。
再后来影片还有一个情节,男主角要求医院开一个什么会,讨论关于走失的瑞秋以及她本人因为放假而回家的主治医师的什么事,结果当他紧张的进来时,发现大家似乎却并没有太在意,他很生气,询问这是为什么,而大家却都觉得可笑,现在想来确实如此,一帮正常人在讨论一件没有的事,没有走失的瑞秋,而所谓瑞秋的医生其实就是他的助手,而男主角却在那里煞有介事,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啊。
之后,“瑞秋”找到了,她其实是一名护士,在和男主角的谈话中,不断的提及溺死的孩子,亲手杀死自己的配偶,并不断的询问他“你是谁”,就是想通过这些刺激让主角认识自己,可是依旧,没有成功。之后,男主角的医生,也就是他的助手,只有通过另外一个手段,就是让他进入他思想中所谓的“C区”,他们安排了一个假停电的情节,让C区如入无人之境,而让他相信医院能够停电的情节在之前他要求医院开集体大会的时候,那些人已经透露给他了。而后,他和他的医生来到了所谓的C区,C区是一个看管有着重度精神病患,而且极其危险的病人的地方。来到C区,医生们首先安排了一个病人,对他进行心里暗示,那个病人告诉他,他不愿意离开这里是因为他已经在这里太久,而不愿意去接受外部世界,他不知道什么是氢弹等等。。。目的就在于让他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与世隔绝,和上面的情况一样,没有效果。后来,医生借故离开他,让他自己去找那个叫George Noyce,就是他所说的大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不是George Noyce自己告诉男主角自己放火什么的事,他又怎么能从外界得知呢。后来男主角轻易的就找到了后者,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男主角也是生活在C区的一个患者,并且是最重度,最危险的那一个。男主角和他的谈话也是围绕这Andrew Laeddis是谁而展开的,后者一直在暗示他其实那人就是他自己,告诉他其实这一切只是一个针对他的游戏,他只不过是迷宫里的白鼠,除非他意识到事情的真相,真正放下自己妻子溺死孩子,他杀害妻子的这个事,否则他将永远离不开这里,也就是永远无法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他之后问及Andrew Laeddis到底是谁的时候,后者也似乎指明了就是他,而且他脸上的那些伤也是拜主角所赐,因为后者曾当面指明过他就是自己所苦苦追寻的Andrew Laeddis,结果是主角不信,反而给他了一顿痛打。这一招失败以后,后者只能把最后的一切线索指向了主角心目中的“灯塔”。
全剧终。
其实,影片的一些思想,观点是很发人深思的。当主角最清醒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他自己最悲伤的时候,自己的妻子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进而自己又亲手结束了爱妻的生命,这样的结局,需要去承担,会对人造成多大的心里伤害呢。到底是选择在外界面对着这样的悲剧,痛苦的或者,还是在禁闭岛里,麻痹着自己,失去自我的活着。到底是做一个杀人凶手Andrew Laeddis,还是做一个善良的联邦法官Teddy,我想,主角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有的时候,人能够忘记过去,忘记一些很难忘记的事情,其实是一种幸福,既然如此,为什么人还要回到悲剧的原点而重新开始呢!
《禁闭岛》影评(四):话太多的短评
悬疑气氛做的太过刻意,幻觉(回忆)闪回也非常生硬..甚至尴尬到出戏。话说和inception一样,主角都有个精神不太好并且常常出现在各种场景捣乱的老婆,可太令人同情了吧。
重度被害妄想症,我,全剧都坚持认为执行官被下药,但是结局暗示得又很明显:安德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个病患,并且觉得自己与其作为前迹斑斑的"monster",永远与妻儿亡故的回忆作伴,不如切除脑叶,做一个不再暴力伤害他人、过去雪白如新的好人。最后的那句台词堪称经典(我没记错的话,龙族里也有一句相似的话??)
所以如果结局没有这么明显的提示,让我继续坚信阴谋论,可能更好。毕竟一个悬疑片一旦涉及到幻觉,就很难让人弄清楚,究竟幻觉是幻觉,还是现实是幻觉。你不知道你面前的人,哪一个才是真实存在的。
《禁闭岛》影评(五):(二百一十九)小李子演的真辛苦
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是大一还是大二是的学子讲坛,当时邱霖给我们介绍的。当时回去之后没多久就看了。悬疑电影最大的乐趣还是在于第一次看的时候吧,什么都不知道,被导演耍。不过当你知道了剧情之后再看,其实也挺有意思,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品味导演和编剧的牛逼。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人陪着一个在禁闭岛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按照他自己想像的世界和剧本来演戏的故事。精神病真是一个极好的发挥题材,它可以轻松的在一开始加入一些人物和剧情,然后再证明他们都是主角的想像,以达到悬疑的目的。除开禁闭岛,搏击俱乐部和美丽心灵都是比较不错的关于精神分裂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也有精神病的元素在里面。禁闭岛本身的设定和故事是很精彩的,小李子的演技自然是不必多说,但是似乎拍的冗长和乏味了一点。固然是一部好电影,但是第一遍的时候要是自己不能感受到这一点(而要借助影评之类的),至少对普通观众还是不友好的。《禁闭岛》影评(七):抱歉所谓的烧脑
其实有时候不知道到底是美国电影有些很烧脑还是真的拍的也不足够好。当然这里所说的不足够好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就拿这个来说,第一次单看其实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剧情。到了后面也没懂他们之间的对话。或许这么说会很遭一些人的不屑。但我此刻只是想表达自己现在的想法。《禁闭岛》影评(九):Details
这部电影告诉我,细节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