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道德情操论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4 03:0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道德情操论的读后感10篇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由亚当·斯密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4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一):优秀的东西总是潜藏在灵魂的影子里默不作声的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深受人际关系的困扰,而这本书恰巧告诉我了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高兴、愤怒、忧伤……如何在为人处世中把握受人尊敬的度?什么事情该隐忍,什么事情该表现不满?什么时候可是兴高采烈,而什么时候又当娓娓道来?……《道德情操论》都从个人感受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尽管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赞同,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直接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它让我在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时不再盲从,不再迷惑,可以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应对周边的人事物,一生探寻着如何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反复精度一本书可以使我们达到与作者相当的高度,所以这本书注定是我要一生细细品尝的。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二):夹带私货的好书

  道德情操论 是 adam smith 对自己的国富论人性基础的解释。

  限于作者的时代限制,有些道理在现在看来过于亢杂,也不是很清楚。但观点很清晰明了。人是利己的,除此之外还有同情的本能。同情的本能,构建了三大道德: 正义、仁慈以及谨慎。然后又构成成了社会道德体系。

  总体来说,是本很好的书。但如果要读懂,要对哲学史上的道德哲学派系有一定了解,而且也要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建议再版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信息加进去。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三):《道德情操论》随书笔记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同情感

  借由设想和受难者易地而处,我们才会对他的感受有所感知。

  同情感,与其说是因为我们看到某种感情所引起的,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看到引起那种感情的处境所引起的。

  第二节 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喜悦带来的同情感可以活化喜悦带来快乐,悲伤带来的同情感缓和悲伤。后者要重要得多!

  第三节 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最终必须倚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情感,或者说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中考量情感:第一是从引起他的原因,或者说,从引起它的动机来考量它;第二则是从它的所意图的目的,或者说,从它倾向产生的后果来考量它。

  每一个人身上的各种官能,是他据以评价他人身上同一类官能的标准。我根据我的视觉评论你的视觉,根据我的听觉评论你的听觉,根据我的理智评论你的理智,根据我的怨恨或愤怒评论你的怨恨或愤怒,根据我的爱恋评论你的爱恋。我不单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任何评论它们的方法。

  第四节 续前节

  两种情况,根据他人的情感和我们的是否吻合,去评论他人的情感是否合宜:第一种情况是,引发情感的对象,被认为和我们自己,以及和我们想评论情感的那个人,都没有任何特别的关系;第二种情况,有某种特别的影响。

  第五节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要体会主要当事人的情感,以及主要当事人努力要把他的情感克制在旁观者能够体会附和的那个程度,是两种不同的美德赖以建立的基础。坦白谦逊与宽容仁慈,这些温柔、殷勤与和蔼可亲的美德,建立在前一种努力的基础上;而高贵庄严与可敬的美德,即克己、自制、驾驭情感,必使我们本性书法的一切行为举止都符合我们自身尊严、荣誉与合宜的美德,则是源于后一种努力。

  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

  普通程度的人性质量上,没有所谓的美德。优雅的品味与卓越的判断,当它们被认为是值得喝彩与赞扬的品质时,应当是指某种不常遇到的情感的优雅性与理解的犀利性,同样,感性与自制方面的美德,也应当是指那些性质非比寻常,不是一般常见的那种程度。

  第二章 论各种感情的合宜程度

  引言

  合宜点所在的中庸程度,就各种不同的情感来说,并不相同。在某些感情,那个中庸的程度比较高,而在其他感情,则是比较低。有一些感情如果表达强烈,那就很不得体,即使是在一般承认我们免不了会极端强烈感觉到它们的场合,但是也有其他一些感情,如果以最强烈的方式把它们表达出来,在许多场合却被认为极端优雅得体,即使我们胸中并不会那么自然地燃起那些感情。如果我们审视人性中所有不同的感情,我们将发现他们被视为得体或不得体,恰好与一般人比较容易活比较不容易对它们产生同情感是平行一致的。

  第一节 论源自身体的情感

  (1)因我们的身体出于某种状态或倾向而产生的情感,任何强烈的表达,嗾使不得体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指望同伴,在他们的身体没有相同的倾向时,对我们的那些情感产生同情。

  被人们恰当称为节制的那种美德,其本质就在于控制身体的那些欲望。将它们限制在健 康与财富的考量所指示的范围内,是审慎之德的本分。但是把它们限制在优雅、合宜、细致与谦逊的考虑所要求的范围内,则是节制之德的职责。

  (2)所以呼喊自己身体疼痛,不管这疼痛是多么难以忍受,总是显得懦弱与失礼。

  源自想象的情感,所面对的情况就大不相同。我的同伴身体上所发生的构造变化,对我的身体构造不可能有很大影响。但是我的想象则是比较柔软可塑,比较容易采纳我所熟悉的那些人的想象型态。

  第二节 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在那些从想象衍生出来的情感当中,以积久养成的某种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为基础而产生的那些情感,即使被认为十分自然,也不会引起多少同情。

  我们觉得,对于任何心灵来说,如果处在某种因怠惰而松弛,因热烈渴望而筋疲力尽的状况下,它是多么自然会盼望得到宁静与安详;完全免于劳苦免于忧虑。甚至这一类场景,最感动我们的时候,是当他们被描述为某人所盼望的处境时,而不是当它们被描述为某人所享受的处境时。

  爱情,本身虽然很少有什么合宜性,不过,在某些总和它相伴而来的感情中却有不少的合宜性。爱情当中混杂大量的仁慈、慷慨、亲切、友谊、尊重;这些感情在所有其他感情当中,是我们最容易有同情的那些感情。尽管它在女性方面最后必然导致身败名裂;尽管它在男性方面,虽然被认为比较不那么致命,但它也几乎总是会导致工作倦怠、疏忽职责、轻视荣誉,甚至轻视普通的名声。

  第三节 论不和乐的感情

  有另外一类感情,虽然也同样源自于想象,不过,我们能够附和它们,或者觉得它们优雅或合适之前,总是必须被压抑至某个程度,这程度远低于未经淬炼的天性会把它们抬高到的程度。这一类感情,包括怨恨与愤怒,以及它们所有不同的变异亚种。

  这两种情感天生就是我们厌恶的对象。它们不讨喜的与狂暴的外表,绝不会引起我们的同情感,绝不会使我们预备要同情,反而往往搅乱我们的同情。自然女神的意图似乎是要那些比较不礼貌与比较不亲切,亦即比较会使人彼此疏远的感情,比较不容易与比较少被传染出去。

  要使愤怒的宣泄变得完全合宜,亦即,要使旁观者完全附和或同情我们的报复,究竟有多少必要的条件须先满足呢?首先,我们遭到的挑衅必须是那一种,如果我们没有多少表示一点愤怒,我们就会被人瞧不起,甚至会没完没了地继续招来侮辱。小于这种程度的侮辱挑衅,我们最好予以忽视;再也没有什么比在每一件小事上只因一言不合就发火的那种刚愎乖癖与吹毛求疵的脾气更为可鄙的了。我们应该在感觉到发怒合宜时才发怒,亦即,应该在感觉到人们期待并且要求我们发怒时才发怒,而不应该在我们感觉到自身上有那种不愉快的激情勃然跃动时就立即发怒。

  总而言之,我们整体的风格态度,必须毫不矫揉造作地呈现出,愤怒的激情并未泯灭我们的人性;呈现出,即使我们屈服于报复的心理指令,那也不是因为我们心甘情愿,而是迫于必要,是一再受到严重的挑衅后无可奈何的结果。当愤怒受到这样的约束与克制时,它或许算是慷慨与高贵的感情了。

  第四节 论和乐的感情

  豪迈慷慨、仁慈、亲切、怜悯、相互友爱与尊敬,以及所有和乐与慈善的情感,当表现在面容与行为上时,即使其抒发的对象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也几乎总是会使每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感到愉快。

  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一个心思纤细与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比他或许会期待的那一切可能从被人所爱当中得到的实质利益更为重要。

  对心中有“爱”的人来说,“爱”这种情感本身便是令人愉快的。它抚慰与镇静人心,它似乎特别有利于生命的转动,有利于增进人体的健康;在所爱的对象身上,“爱”必定会引起感激与满足的心情,而意识到这种心情,益发使爱人者觉得“爱”的愉快。

  第五节 论自爱的感情

  除了前述那两类相反的情感,即和乐与不和乐的情感外,还有另外一类可以说介于它们之间的情感。悲伤与快乐,当它们的起因是我们自己个人的幸运或不幸运时,构成这第三类情感。

  我们通常最倾向对小快乐与大悲伤产生同情感。

  a. 意外的运气大好转很少对幸福有什么帮助。最幸福的是这样的人:他比较缓慢地逐步晋升到高贵的位置,在他每一次晋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前,大家便已盼望他占有那个位置很久了,因此,他的每一次晋升,绝不可能在他身上引起过度的喜悦,而且按理也不太可能在被他赶上的那些人身上引起什么猜忌,或在被他抛在后头的那些人身上引起什么嫉妒。

  . 对于来由比较不重要的小喜悦,人类却比较容易兴起同情感。在获得大成功时,得体的举止是保持谦卑。但是在日常发生的所有生活小事上,譬如,在昨晚和我们共度良宵的朋友们身上,在昨晚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消遣上,在此刻交谈中的所有小插曲上,以及在所有填补人生空虚的那些可有可无的小玩意上,我们再怎么夸张地表示心满意足,也不太可能失之过分。也就是因为如此,青春年少这个欢乐的人生季节,才会这么轻易吸引我们的喜欢。

  c. 悲伤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小苦恼不会引起什么同情,但深沉的忧伤则会招致最大的同情。一个每次遇上不如意的小事情,心里就觉得不舒服的人;一个每当他的厨师或管家一有小小的过错,就会不愉快的人;一个待在城市里,会因为没有朋友作伴或所有大众娱乐都乏味无聊,而抱怨连连的人,这样的人,我敢说,即使他的生气或抱怨有那么一点道理,也很少会有什么人同情他。

  当我们没有因为嫉妒而心怀偏见时,我们很容易对他人身上的喜悦兴起同情感。但是悲伤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感情,因此即使遭逢不幸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内心也会自然而然抗拒与排斥它。我们或者会尽力完全不去怀想这种感情,或者在怀想到它时,就立刻尽力甩掉它。

  此外,人类的心中有一种恶意,不仅会完全阻止我们对他人的小小苦恼产生同情,甚至会使他人的小小苦恼多少变得有趣。所以,我们都以开玩笑为乐,以看到我们的同伴处处被逼迫、悲催促、被戏弄时所显现的小气恼为乐。

  最常见的那种教养良好的人,会掩饰任何意外的小事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而被塑造得比较彻底适合社会生活的那些人,则会自动把所有这种小事故,想成是自然女神的小玩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不这样想,他们的朋友也会这样想。一个认真生活在这世界上,学会了习惯从他人角度看待牵涉到他自己的每一件事的人,他这样的习惯,会使那些微不足道的不幸,对他来说,变成如同他的朋友们所想的那样可笑。

  d. 对深沉的悲伤,我们的同情感,不仅强烈,而且也很真诚。

  如果你为重大的灾难所苦,如果你因异常的不幸陷入贫穷、疾病、耻辱与失望之中,纵使你自己的过错也许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你通常仍然可以信赖你的所有朋友们会对你产生最真诚的同情,而且在利益与荣誉允许的范围内,你还可以信赖他们提供最亲切的援助。

  第三章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引:为什么顺境中人比逆境中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赞许

  第一节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四):道德行为准则中的 “看不见的手”

  我们对亚当斯密了解的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国富论》,每个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受到他的经济思想的洗礼。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注意《道德情操论》,后者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丝毫不低于《国富论》。读完《道德情操论》,让我对人生、正义、社会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分享如下:

  一、《道德情操论》的结构

  在道德的是非上,作者认为一个行为,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不好的;要么是值得称赞的,要么是值得谴责的;要么是令人舒适的,要么是令人反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释了什么事好的道德,自然不好的道德也就一目了然了。作者提到:在论述道德原理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美德或美好的品行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格调的性情和什么取向的行为,构成**和值得称赞的品行,构成那种自然受到尊敬、推崇与赞许的品行?第二,这种品行,不管他是什么,究竟是怎么被我们心里面的什么能力或机能推荐给我们的,令我们觉得他是值得称赞的?或者说,究竟透过什么机制,以及怎么运作,以至于我们的心灵会喜欢某一行为取向,而不喜欢另一行为取向;会把前者称为是对的,而把后者称为是错的;会认为前者是该受到赞许、推崇与奖赏的对象,而后者则是该受责备、非难与惩罚的对象?我认为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道德观,这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内容。

  而在整篇书中的编排来看,作者又围绕主题内容进行了一个设问句的编排。当我们赞许任何品行时,我们自己所感觉到的那些情感,…….来自于四个在某些方面彼此不同的源头。第一,我们对行为人的动机感到同情;第二,我们对因他的行为而受惠的哪些人心中的感激感到同情;第三,我们观察到他的品行符合前述那两种同情通常遵守的概括性规则;最后,当我们把他的那些行为视为某一有助于增进个人或社会幸福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时,他们好像被这种效用染上了一种美丽的性质,好比任何设计妥善的机器在我们看起来也颇为美丽那样。在任何一个道德褒贬的实例中,扣除了所有必须被承认来自这四个原理的那些道德情感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剩下来。第一篇到第四篇,就是上面的四个步骤;第五篇就是讲述影响因素,第六篇提出了什么是好品格,最后一篇借助好品格的论述,阐述了什么事美德、什么感情和行为值得称赞。

  二、读后感

  1.我们的道德观应该是从心而发,顺心而为,其中的心当然“善心”为宜。我们还有一个脱离于我们自身的“本我”来审视我们自己的一切行为,我们的行为还必须接受外界环境和原则的约束。美好的道德就是那个得到赞许的感情和行为(如果可以称为“品行”的话)。

  2. 我们内心的平静时多么的重要啊,他让我们听到清晨小鸟的叫声和夜晚小虫的撕咬声,闻到空气的清新和鲜花的芬芳,感受到我们脉搏的跳动和生活的节奏。然而,我们脆弱的感情时常被外界环境干扰,我们疲惫的身躯受欲望驱使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我们让干涩的眼睛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得到暂时的喘息。

  3.敏感的感觉对于人来说,就像蜗牛的触须对蜗牛的重要作用一样。我们根据感觉,凭借我们的敏感调整我们的感情,纠正我们的行为,使得我们的感情和行为举止得到周围大家的认可。

  4.对于美德,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得到巩固。但是,美德需要更多的逆境来修炼,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置身于不利的环境。于是,真正拥有美德的人,总是那么的少;而拥有美德的人,似乎是那么的不同寻常。

  5.通常情况下,处于逆境的人总是会遭受到一些非人的礼遇,也会获得大众的同情。他的表现也成为了大家重新衡量他人格高度的依据,如果他默默地接受折磨,自信地笑面世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表示自己的抗争,他将得到同情之外的鼓励和掌声。

  6.同情感,除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还要了解的是对象的心智水平,对他的感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再将自己和他联系起来。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五):关于对此书的一些简短的批评

  正如马克思所言,Adam的写作很可爱,琐碎、啰嗦与不停地绕逻辑无论在《国富论》还是这本《道德情操》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Adam仿佛站在要终结伦理学的位置上大声疾呼,却只是在用现象解释现象;用线性的形式逻辑来推演复杂的感情波动;把认识工具性的共感放到伦理中的核心地位;共感背后的“潜规则”推卸给心理学作为自然法;用隐约的语句描写推动下的行为似乎在想要满足些什么而却又没有深入研究这情感在需求什么而是视作理所应当出现的现象而一带而过;更多的时候把一种道路作为reason;完全没有思考关于文化背景下的认识,考虑到他的时代,对文化人类学所知甚少;忽略了伦理学在意识层面的要求,只分析共感;把伦理缩减为只剩下反应;不少事例又借助文学剧作和哲学作品;Adam不是用“同情”这种本能构建文化,而是用本能覆盖文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六):万恶的资本主义与道德的市场经济

  道德哲学是人类辨善定恶和维系社会的准则。我们说抑恶扬善,对于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何以为恶,何以为善,这似乎是一个人从小到大不断被教育的课程。我们对善恶的判定总是放在首位的,譬如我们对于电视电影里的角色,第一反应不是问他(她)是否美丑,而是问其是好是坏。然而某些时候,善恶的价值也并非唯一,我们不会因为罗宾汉的劫富济贫而谴责他的强盗行径,更不因为宗教狂热者对神灵的忠诚而妄称其为善。同样,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纯粹的义人,一生没有恶端;也难以找到一个纯粹的恶人,终生不作善举。

  什么样的道德值得世人所倡导,人们为什么提倡这种道德和品行,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对道德哲学体系的阐述为后世奠定了现代道德的基础,也为市场经济奠定了伦理价值的基础。如果说《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的圣经,《道德情操论》则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圣经。从思想层面看,说亚当.斯密为现代的孔子或苏格拉底一点也不为过。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以及不同境遇对善恶的价值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善恶存在着普世的标准,为世人所共识,诸如正义、仁慈和审慎,正如斯密所说“恶性总是反复无常的,唯有美德是恒常有规则,守纪律的”。

  斯密认为,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评价整个行为善恶最终必须依赖的基础。人之有善,因为人有怜悯(pity)和悲悯(compassion)的情感,这称为同情感( sympathy)或同理心。我们看到一个人受伤,在身体上我们不会感受到那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但是出于同情感,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所受同样伤害遭受的痛苦,推己及人,我们在心里上对他人所遭痛苦也有所感知。所谓感同身受,就是对于他人的感受,我们有同样的知觉。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悲伤的不仅是遇难者的家属,而是举国同悲;在奥运比赛的时候,高兴的不仅是优胜的运动员,还有支持他的各国粉丝。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是很难做出穷凶极恶的事来的。相反,那些最为凶残的恶人,行凶时心理大多近乎麻木。所以斯密说,“最让我们觉得愉快的事,显然莫过于发现他人的感觉和我们自己心里头全部的情绪相一致;而且最让我们震惊的,也莫过于发现他人和我们完全没有同感”。

  同情心是美德的基础,要达到善的境界,我们还要使自己的各种情感合宜。过犹不及,当一个悲伤的受害者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加悲伤,当一位快乐的主子发现他人比自己更加快乐,我们说这悲伤或快乐的情感不仅不会让人产生共鸣,相反会让人感到过分而不合宜。所以,我们称为高贵、庄严和可敬的美德,不能仅停留在原始的同理心上,还需要克己、自制和驾驭情感,使我们本性抒发的一切行为举止都具有合宜性。

  那么,情感的合宜性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斯密认为,当主要当事人原始的感情和旁观者同情的感觉完全一致时,对后者来说,那些原始的情感必然显得正当与合宜。

  然而对于复杂的各方利益的衡量,我们既不能站在原始自私的立场,或者他人的立场。利益衡量的合宜,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某个可以不偏不倚地在各方之间做出公正无私评判的第三者立场上。在那些德高望重、公正不阿的人心中,往往具有这种公正第三者的眼光。所以在斯密信奉,“在所有重要的场合,秉持某种公正对待我们自己与他人的态度行动,甚至寻常的尘世商业买卖关系,也能够把我们的主动的情感原理,修正调整到具有某一程度的合宜性”。由此不难推论出,这种公正的伦理追求,正是确保市场经济得以良好运作价值基础。

  我们说善是人类的追求,那么一个人就不能自满于懒惰消极的善良。一个人天生就是要有所作为,天生就是要运用它的各种才能,以便在自己和他人的处境中,促进各种似乎最有利于全人类幸福的改变。美德的极致,在于把我们的一切行为导向增进最大可能的幸福,在于使所有比较低级的情感服从于增进人类全体幸福的愿望,在于把自己看成不过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因此自己的幸福,只有不违背或有利于整体的幸福的程度内,才可以追求。我们向善,决不是仅因为我们的心灵又多高尚,心怀的美德有多惊艳,更在于我们把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操转化为促进自己和他人行幸福的行为。人们天生就被告知,徒有善意的祝祷,没有善行的实际功劳,是不可能激起世人的欢呼和自己的喝彩的。“一个从没有过任何重要事功的人,纵使他的言谈举止无处不是展现它最公正、最高尚与最慷慨恢弘的情感,纵使他所以没有事功只不过是由于他没有机会效劳,他有没有资格要求很高的奖赏。”所以我们说,有善须早行,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伦理道德是具有先导性的,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才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斯密认为,人类的法律,是人类情感的结论。同样,基于法律框架下的社会行为,也是情感价值的结果。我们讨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似乎也永远没有占优的结论。我认为人性本无所谓绝对的善恶,但是人是必须向善的,至少人类的大多数,是向善的。只有人类的幸福得以持续增长,人类的历史才得以不断的延续。

  正义、公正、仁慈和审慎,这些高尚的美德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奠定市场经济的道德情操基础。我们曾经称之为万恶的资本主义,我们也发现到市场经济闪耀着道德的光辉。我想,当我们从称其万恶到发现其背后的善端时,我们在漫漫向善之路中又迈出了前进的一步。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七):《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知道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一本是《国富论》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的地位,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他在伦理学的地位,知道亚当斯密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道德情操论》对于亚当斯密的独特意义的人还是蛮少的。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在亚当斯密晚年还在进行修改的创作的书,体现出他对于这本书的重视,《国富论》说明人是一个自私的经济人,《道德情操论》要让人做一个伟大的有道德人,一个经济学家对于社会道德伦理的深刻分析和认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为上周刚好读过《国富论》所以,很容易将两本书放在一起,我想同样的是作者缜密的逻辑分析,或许是因为专业的问题,我对于《道德情操论》的理解要远远好于对《国富论》的理解,以后有时间再多读写经济学方面的书,可能才会有更深的理解,不过对于我以前有些错误认知对于经济学的观念有了一些更新。

  读过《道德情操论》后,我非常佩服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情感合宜性的解释,让我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很多情感行为的理解有了清晰明了的解释,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会受不了周围人无关痛痒的抱怨,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自己很痛苦,却硬要强装坚强,其实并不是我们要伪装,而是我们的内心很清楚, 即使我们表现的真的很痛苦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支持和理解,反而会增加一种对于不能忍受痛苦的鄙夷,与其这样,我们当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无视痛苦。就连对于痛苦对象的表达,我们会在对一般人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减少了痛苦,平息了愤恨,而很容易在我们熟悉亲密的人面前,肆意发泄我们的不满,其实,如果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那么如果不是需要实质帮助的话,不妨和关系一般的人倾诉,这样,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平淡的叙述中得到缓解。

  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圈子的话,就要表现出道德行为的合宜性,合宜——其实就是要符合周围人对于你情感表达的期待。这种期待简单可以说遇到非常大的惊喜时,要低调谦虚,因为过大过于速度的成就会让周围原本熟悉的人感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压力,遇到痛苦和挫折时,尽量忍受,偶尔发泄,不要一直沉浸在抱怨和愤怒中,不过多的抱怨痛苦,只是忍受,反而更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痛苦,从而理解你,佩服你,最轻的也是可以赞同你的发泄。

  通读《道德情操论》,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书籍,简洁明了的叙述,清晰透彻的分析,真实的例子,都让我对于道德情操的理解加深一步,我认为更加难得的一点是,作者讲述的道德通则,并不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他讲述的是道德变化的规律和实质,所以,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人性。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八):经济学家眼中的道德

  世人皆知亚当斯密作有《国富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却少有人知晓一个经济学家竟写出了这样一部探究人性深处的著作。 斯密曾说:宁愿烧毁《国富论》,而留下《道德情操论》。 究其原因,是其深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触及的是理性人埋藏在最深处的自私与逐利,而这是其不愿看到的。 此处,不由让人将之与另一本探求人性之书---《沉思录》进行对比,这是一个古代君王的自我反思记录。 一部是一个经济学家对人性的思考,一部是一位君主对人性的反思。 然对于人性深处的思考,一位久居宫廷深受万人恭维的君王岂是可与洞悉市场经济之奥妙的经济学鼻祖相比? 经济学,说到底就是一门想方设法激发人私欲的学科,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但是,凡事皆有利弊,物质财富创造的同时精神财富却在丢失,于是便有了这本《道德情操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道德情操论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